百科词条:促胰液素 (最后修订于2010/3/17 17:46:40)[共474字]
摘要:促胰液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为一种碱性多肽。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贝利斯与斯塔林(Bayliss与Starling)等于1902年发现。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主要在十二指肠粘膜,少量分布在空肠、回肠和胃窦。近来已在脑中提纯,因此亦加入脑-肠肽行列。作用为刺激胰腺分泌大量含丰富碳酸氢盐的胰液,对人、狗、猪产生最大刺激的促胰液素剂量,为一次静脉注射或每小时每公斤体重静脉灌注1临床单位,相当于200~250毫微克,对胰酶分泌有弱的加强作用,但如与促胰酶素一起给予,则明显增加促胰酶素分泌,对人、狗、大鼠的胃酸分泌和胃肠道活动有抑制作用。外源性人促胰液素,其半衰期为4.1分钟,代谢清除率为15毫升/分钟·公斤体重。化验正常值37±8ng/L(37±8pg/ml)。化验结果意义(1)升高: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等。(2)降低:恶性贫血、无胃酸症、胰腺癌、小儿脂肪泻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消化道激素测定化验类别血液检查、消化道激素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相关疾病脂肪泻......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内脏大神经对胰液分泌的影响不明显。内脏大神经中的胆碱能纤维可增加胰液分泌,但其上腺素能纤维则因使胰腺血管收缩,对胰液分泌产生抑制作用。 2.体液调节 调节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也称促胰酶素)两种,分述如下: (1)促胰液素:当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小肠上段粘膜含促胰液素较多,距幽门越远,含量越小。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王志均等曾在具有
- 兔创伤应激与胆汁流量及胆囊收缩素、胃泌素、促胰液素分泌的关系
急诊医学杂志2006Vol.15No.5P.419-42124(广州)为了研究创伤应激对兔的胆汁流量以及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胃泌素(gastrin,GAS)、促胰液素(secretin,SEC)等肠道激素含量的影响及其关系。研究者行胆总管插管引流胆汁计量胆汁流量,将兔双下肢钳断制备应激模型,记录创伤应激前后胆汁流量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胆囊收缩素、胃泌素、促胰液
-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等;还含的1%的无机物。主要阳离子为钠离子。主要阴离子为HCO3-。HCO3-浓度随胰液的分泌的而谈,约为15-150mmol/L。胰腺液外分泌受迷走神经及激素的调控。促胰液素主要肿使胰导管组织上分泌富含HCO3-电解质溶液,促胰酶素则主要刺激酶的公泌,应用这两种激素可以进行胰腺功能测定。 2.胆汁,由于肝细胞生成后排入毛细胆管,成人每日分泌量约500-1000毫升,呈弱碱性,其中固休志分约占3
- 第三节 胃内消化
用,它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盐酸还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盐酸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了必要的酸性环境。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但若盐酸分泌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认为,过高的胃酸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蚀作用,因而溃疡病
- 静脉给予Secretin对大鼠孤束核内扩胃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eywords】secretin;neucleitractussolitarii(NTS);gastricdistentionrelatedneurons;spontaneousdischarge促胰液素(Secretin)是由位于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黏膜中的S细胞分泌,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螺旋结构的碱性多肽,具有调节胰腺外分泌、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运动等多种生理功能[1]。在Secretin调控胃
- 重症胰腺炎22例治疗体会
情况而停药。3.4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此药为胃壁细胞H+、K+、ATP酶抑制剂,通过高选择性作用机制降低胃酸分泌。急性胰腺炎可引起促胃液素释放导致胰酶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增加,当其进入十二指肠后可以刺激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释放,增强胰腺外分泌细胞对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的敏感性。胃酸是最强的生理性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释放剂。洛赛克具有较强而持久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1次/d,用5~7天,
- 消化系统
右时,胰液的分泌量为最大。 这其中并没有神经的作用,既使将十二指肠的神经完全切除,以及将胰脏的神经完全切除,结果也相同。 柏里斯与斯特林格从十二指肠抽出的液体中分析出一种物质,将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将其注射入人体后,发现从胰脏分泌出含有大量碱性重碳酸的液体。 这对于人体是非常有利的。胃中的pH值一般在2左右,呈酸性。胃中的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首先与碱性中和,使pH值由中性变为碱性。其原因
- 肥大细胞增生、表型分化及凋亡研究进展
因子(SCF),是sl突变小鼠缺乏肥大细胞的根本原因。人肥大细胞及血液中CD34阳性细胞表面均表面c-KIT。给予SCF刺激后,培养的CD34阳性细胞可分化为多种成熟细胞,其中包括含类胰蛋白酶不含胃促胰酶的肥大细胞。 sCF与c-KIT在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发生机制上起重要作用。1993年longley等观察到可溶性SCF在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皮肤中含量增高,但其mRNA却无异常改变,推测这种可溶性
- Oddi括约肌运动调节与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程需要迷走神经的支配和十二指肠与括约肌之间的神经肌肉完整性。生长抑素(SS)可以调节SO的运动,其能降低SO的基础压和收缩幅度,甚至减慢收缩频率[3]。胰高血糖素对S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大剂量的促胰液素可以升高SO压力,但生理剂量的促胰液素可以降低胰管括约肌的压力和收缩幅度。 1.3SO的局部反射的调节局部反射对SO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作者通过扩张人的胆囊使胆囊内压升高后发现SO基础压降低,
- 胃泌素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的。 本病的第二个常见症状是腹泻,发生率大约占1/3,其主要原因是胃泌素瘤所致的高胃酸分泌。大量酸性胃液进入肠腔,超过了小肠的中和能力,造成小肠粘膜直接损伤,还可使胰脂肪酶呈不可逆性灭活,并刺激促胰液素大量释放,使胰液分泌增加。此外,胃泌素本身可促进水和电解质分泌并抑制其吸收。以上因素,导致了腹泻。多数患者腹泻时常伴随腹痛,少数患者可以仅见腹泻,并以此为首发症状,而无消化性溃疡,其大便可呈水样,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动素(motilin)N 回肠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P胃底、幽门空肠蛙皮素(bombesin)PP胃底、幽门结肠胰多肽(pancreaticpolypeptide)S 十二指肠、空肠促胰液素(secretin) 目前已知余种胃肠内分泌细胞(表12-1),其中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有:①EC细胞,数量最多,分布广泛,在胃与空肠尤其丰富。分泌的5-羟色胺可刺激平滑肌收缩,与肠的运动有关,,尚
- 第34章 急性胰腺炎
参考书均有叙述。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亦有几种说法,比较普遍被接受的解释为:胰管因功能或器质性的原因而引起梗阻。在这种情况下,又因食物、药物等原因刺激十二指肠,产生大量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使胰液大量分泌,使胰管内压力急剧上升,胰酶逆行进入胰腺间质,遂触发急性胰腺炎。AndersonMC等于1967年提出的机制,迄今仍被主要外科参考书引用(图34-1)。图34-1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 二、临床表现
- 人体是怎样控制胆汁的分泌和排泄的?
经可使肝细胞增加胆汁的分泌,并使胆囊收缩、括约肌松弛。进食之后,迷走神经产生兴奋,就能使胆汁大量流入十二指肠。 (2)体液的作用 上段小肠的粘膜,在胃酸、脂肪和蛋白质的作用下,能产生胆囊收缩素和促胰液素两种激素,这两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可以作用于肝脏和胆道。胆囊收缩素会引起胆囊的强烈收缩和括约肌的扩张。促胰激素则有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作用。在这两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胆汁就大量排至肠内。 此外,有
- 六、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产生的胺类物质如儿茶酚胺、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褪黑激素、组胺等;肽类物质种类更多,如:下丘脑的释放抑制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加压素和催产素,腺垂体的前述各种激素,以及诸多内分泌的细胞分泌的胃泌素、P物质、生长抑素、蛙皮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神经降压素、高血糖素、胰岛素、脑啡肽、血管活性肠肽、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心钠素、内皮素等。(华西医科大学欧可群吴良芳)作者:
- 慢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功肽试验,是一种间接测定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2.2Lundh试餐试验国外自20世纪40年代已应用至今。国内在1981年首次由吴云林教授报道其临床应用。 2.3促胰液素试验或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P-S试验)此试验比较精确,但需特别的双腔管(Dreiling管),试剂须进口,因此仅在科研上采用,在临床上不宜推广。 2.4131碘—三油酸酯和131碘—油酸对比吸收试
- 654-2降低血糖的机制
可观察到654-2扩张末梢血管,改善甲襞微循环[2],654-2会刺激末梢血管上存在的自主、副交感神经,亦可兴奋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通过迷走神经兴奋,进一步激活胃肠激素,如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尤其抑胃肽具有很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使血糖降低。参考文献1张镜如.生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07.2刘德辉,朱西娥.山莨菪碱
- 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
2分压降低? A.贫血 B.CO中毒 C.中等度运动 D.氰化物中毒 E.过度通气后 12.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 A.胃中的食物 飘小肠中的食物 C.咽部和食管中的食物 D.胆囊收缩素 E.促胰液素13.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 A.唾液 B.胃液 C.胃蛋白酶原 D.胰液 E.胆汁 14.胃壁细胞分泌 A.胃泌素 B.粘液 C.胆囊收缩素 D.内因子 E.促胰液素15.血中某种物
- 胰岛β细胞再生的研究
受体,在许多组织GH是通过刺激IGFs的产生和释放而起到促进细胞增殖效应的〔7〕。 胃肠(GI)肽类激素除调节消化器官本身的活动外,还具有促激素和促生长等生理机能。GI肽类中的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和抑胃肽均刺激INS释放。有报道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可促进胰岛素细胞再生,但此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进一步证实。 类固醇激素对胰岛作用的研究,体内与体外的实验结果不一致。体内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进β细胞肥
-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第一节 概述
的运动这一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细胞、食管-胃括约肌、胃肠平滑肌及胆囊等。三个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见表6-3及后文。表6-3三种胃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地作用 胃酸胰HCO3胰酶肝胆汁小肠液食管-括约肌胃运动小肠运动胆囊收缩胃沁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 ╂:兴奋╂╂:强兴奋—:抑制 2.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已经证
-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试题生理学模拟试题(三)
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 36.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Cl- B.Na+ C.K+ D.HCl E.内因子 37.胃泌素族激素包括 A.促胰液素 B.抑胃肽 C.胆囊收缩素 D.血管活性肠肽 E.胰高血糖素 38.胃运动的起步点位于 A.胃大弯中部 B.胃大弯上部 C.胃底部 D.胃幽门部 E.胃小弯 39.肾脏分泌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生理学模拟题和答案(三)
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A.静脉血液B.毛细血管血液C.动脉血液D.组织液E.细胞内液36.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Cl-B.Na+C.K+D.HClE.内因子37.胃泌素族激素包括A.促胰液素B.抑胃肽C.胆囊收缩素D.血管活性肠肽E.胰高血糖素38.胃运动的起步点位于A.胃大弯中部B.胃大弯上部C.胃底部D.胃幽门部E.胃小弯39.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有A.肾素B.1.25(OH)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76例
发生胰腺炎…。治疗原则是尽量减少胰液分泌,创造条件使胰腺处于充分休息状态,防止并发症发生。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胰酶的激活。善得定是生长抑素八肽,可抑制胃肠道和胰腺分泌,抑制胆囊排空及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的分泌,松弛0ddi括约肌,促进胰液的排泄,降低胆管及胰管的压力,减少胰酶的损伤作用。急性胰腺炎属于中医“腹痛、“胃脘痛等范畴。病
-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临床分析
量高的术式是大家共同的趋向。全胃切除原位十二指肠、部分空肠翻转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具有以下优点:(1)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完全恢复了食物的正常生理通道,使食糜通过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分泌促胰液素和缩胆囊胰酶原素,促使胆囊收缩和胆汁排入肠道,促进胰液胰酶和胰岛的分泌并与食糜充分混合,有利于营养物质、铁、维生素B12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本组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2)具有一定的储存食物功能,有效地延
- 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
活动(如骑自行车和游泳)增加两倍,这主要因为跑步导致身体的机械性震荡较其他运动多。 1.4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改变运动时胃肠功能相关激素的血浆浓度与静息时明显不同,如: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促胰液素、胰多肽、胰高血糖素、内啡肽和前列腺素等。但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尚待研究。适度的体育活动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调节细胞因子而对免疫功能起保护作用。高强
-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对比观察
于甲氰咪胍。众所周知,胰液的分泌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神经性(迷走神经)分泌;二是体液分泌,且以体液分泌为主[3]。泮托拉唑的抑酸作用,使因盐酸作用而引起的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促进胰液分泌作用减弱,从而使由两大途径引起的胰液分泌减少、胰液减少、胰酶活性降低,保护胰腺细胞,使胰腺炎症减轻,从而达到治疗胰腺炎的作用。另外,泮托拉唑可能通过抑酸作用,抑制了胰腺的无菌性炎性反应,使随后并发的细菌性炎性反应减
- 生理学练习题(三)
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 36.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Cl- B.Na+ C.K+ D.HCl E.内因子 37.胃泌素族激素包括 A.促胰液素 B.抑胃肽 C.胆囊收缩素 D.血管活性肠肽 E.胰高血糖素 38.胃运动的起步点位于 A.胃大弯中部 B.胃大弯上部 C.胃底部 D.胃幽门部 E.胃小弯 39.肾脏分泌
- 两种胃管置入法用于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
疾病的恢复有效的胃肠减压,能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其还可减轻腹胀,使胃酸减少或吸出,通过减少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减少胰腺外分泌[2]。3.2合适的胃管深度能提高减压效果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常常有减压效果不佳的现象,患者虽进行减压,但仍常出现腹胀,
- 胆道结石并发胰腺炎120例临床分析
肿以及胆道感染造成。梗阻与感染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致胆汁与胰液流通障碍,导致胰腺水肿发炎。第二种是胰腺的血循环障碍可以造成胰腺的损害,损害大小与血管闭塞的程度相关。经大鼠试验,在结扎胰管同时给予促胰液素可以产生水肿型胰腺炎,再暂时阻断十二指肠动脉即出现出血性胰腺炎。由此可见,我们在临床上统计的水肿型胰腺炎较多,也说明了与胰管的阻塞有重要的关系。 2.3治疗措施近年来我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620
- 胰腺恶性胃泌素瘤伴肝转移1例
及以下检查:空腹血清胃泌素>100ng/L;基础胃酸分泌量>15mmol/h(既往无胃手术史者)或>5mmol/h(既往有胃手术史者)有意义;夜间胃液量超过1L、酸量超过100mmol有诊断意义;促胰液素试验中胃泌素>200ng/L,钙激发试验中胃泌素>395ng/L[1]。定位诊断临床常用B超、CT、MRI、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成像(SRS)等非侵入性检查,也可选用内镜超声(EUS)、选择性血管造影
- 1例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
)抑制胰液分泌,禁食及胃肠减压,抗胆碱药物应用;(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抗感染;(5)胰酶抑制剂应用善宁等治疗,住院12天痊愈出院。 2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变化。(2)饮食护理:患者须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减轻腹胀,同时吸出胃液、减少胃酸和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以减少胰液的外分泌。后期可进少量清淡流食或半流食,以后逐步增加。(3)预防感染
- 家兔脏器生化药物的研究现状
副作用,增强了其主要治疗活性或改善了其用药途径,为肝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方向[7]。胰脏胰脏是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含有的酶类最丰富,是动物体中的“酶库”。含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酶、糜蛋白酶、胰脂酶、胶原酶、增压素水解酶、胆碱酯酶、弹性蛋白酶、血管舒缓素、胰抗脂肝素(Lipocaic)、胰降压素(Depropanex)等。家兔胰脏可用来提取胰酶、胰岛素等[3,4]。胰酶是从胰
- 胰岛B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大量使用OGTT因此人们对从OGTT评估B细胞功能有持久的热情。可试着以OGTT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 2非糖物质刺激与B细胞功能 非糖促泌素主要包括氨基酸类如精氨酸,β肾上腺素样因子如异丙肾上腺素,激素类如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磺脲类药物如甲苯磺丁脲等。当空腹血糖水平高于6.4mmol/L时,因个体对葡萄糖的第一相胰岛素反应缺乏,故以葡萄糖有关的刺激实验来评价B细胞功能可能不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胰腺外分泌 胰腺分泌调节分三相,即头相、胃相和肠相,看和闻食物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为头相,胃相主要由胃窦的扩张刺激神经反射而增加胰腺分泌来调节,肠相是调节胰腺分泌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由十二指肠释放的肠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CCK)调节;实行胰腺休息是针对捳胰腺外分泌三相的假投提出的,因此若在十二指肠远端空肠内给予肠内营养就不会刺激胰腺外分泌增加。远段小肠(回肠)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刺激时分泌许多胰处分泌抑
-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试题生理学模拟试题(一)
是 A.单纯扩散 B.交换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出胞作用 33.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A.酸 B.胰蛋白酶 C.组织液 D.肠致活酶 E.糜蛋白酶 34.促胰液素能促进腺分泌 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却比较少 B.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也比较少 C.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但是酶的含量很丰富 D.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酶的含
- 急性胰腺炎采用中药治疗的价值及时机探讨(附36例报告)
,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2.2中药治疗AP的时机胰腺的外分泌在非消化期几乎是不分泌或很少分泌,进食后才开始分泌,这种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控制,以体液调节为主。在胰腺炎时,胰腺对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反应常明显下降[3],因此,胰腺分泌可能下降或受到抑制。近年有人对2例曾作过胰管外引流的志愿者进行观察,口服清胰汤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胰腺的分泌[4]。故认为不必担心中药口服或胃管注入
- 第四节 胰腺疾病
起十二指肠壶腹部阻塞的原因有胆石、蛔虫、暴饮暴食引起的壶腹括约肌痉挛及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等。后二种原因也可使十二指肠液进入胰内。 2.胰液分泌亢进使胰管内压升高暴饮暴食,酒精的刺激使胃酸及十二指肠促胰液素secretin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内压增高。重者可导致胰腺小导管及腺泡破裂,放出内生性活素,激活胰蛋白酶原等,从而引起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 在急性胰腺炎的实际发病上很可能是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
有关。 4肠内营养方式的选择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主要分为基础相、头相、胃相和肠相。蛋白质多肽进入胃十二指肠时刺激分布在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的小肠黏膜I细胞和S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和促胰液素,从而激活胰酶。而蛋白多肽进入空肠后,产生的抑制因子如多肽YY,生长抑素等使得胰酶激活的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受到抑制[9]。根据这一理论,避开头相、胃相和肠相刺激,或直接经空肠输注营养液可以达到&ldquo
- 2003级《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氧分压降低、[H+]升高(PH下降)对呼吸有何作用?机制如何?第六章消化一、名词解释题1.消化2.吸收3.胃肠激素4.胃泌素5.胆囊收缩素6.脑肠肽7.粘液-碳酸氢盐屏障8.内因子9.胃排空10.促胰液素(胰泌素)二、问答思考题1.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各有何生理作用?2.试述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3.胰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各有何生理作用?4.胆汁成分中与消化有关的物质是什么?具有什么消化作用?
- 胰酶片
药品名称胰酶片拼音名YimeiPian英文名PANCREATINTABLETS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按胰酶的标示量计算,每1g含胰蛋白酶不得少于540单位,胰淀粉酶不得少于6300单位,胰脂肪酶不得少于3400单位。性状 本品为肠溶片,除去肠溶衣后,显白色或淡黄色。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酶活力测定】 胰蛋白酶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5片(0.3g)或3片(
- 细胞消化胰酶的配制
适用于,无师兄、师姐、非细心、单独开展细胞培养的实验者对一般细胞0.25%胰酶(胰蛋白酶,Trypsin)配方:100mlPBS,0.25g胰酶步骤:1先配100mlPBS(1000mlPBS:8.0gNaCl,3.4785gPO4HNa2·12H2O/2.9gPO4HNa2,0.2gKCl,0.2gPO4H2K溶于1000ml蒸馏水)2称胰酶0.25g3加入PBS中,低速搅拌〈4h
- 胰酶酊治疗糖尿病足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以胰岛素控制血糖,以胰酶酊外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胰酶酊的组成普通胰岛素100U,α—糜蛋白酶50mg,庆大霉素243U,甲硝唑1mg。75%酒精50ml。 1.2治疗方法首先以双氧水消除脓性分泌物,如果溃疡部位已结痂,可用手术剪将痂皮可剪去的部分剪去,注意要逐渐剪,采用蚕食的方法,不要一次性将痂皮
- 胰酶
药品名称胰酶拼音名Yimei英文名PANCREATIN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系自猪、羊或牛胰中提取的多种酶的混合物,主要为胰蛋白酶、胰淀粉酶与胰脂肪酶。按干燥品计算,每1g中含胰蛋白酶不得少于600活力单位,胰淀粉酶不得少于7000活力单位,胰脂肪酶不得少于4000活力单位。必要时可用乳糖、蔗糖或低倍胰酶稀释。性状 本品为类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粉末;微臭,但无霉败的臭气;有引湿性;水溶液煮沸或遇酸
- 胰酶
药物名称胰酶药物别名英文名称Pancreatin说 明肠溶片:每片0.3g;0.5g。 多酶片〔基〕(MultienzymeTablets):每片含淀粉酶0.12g、胰酶0.12g及胃蛋白酶0.04g。口服,1次1~2片,1日3次,饭前服。功用作用为多种酶的混合物,主要为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本品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活性较强,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对脂肪亦有一定的消化作用。主要用于
- 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
度较大10.低氧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是通过A.直接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B.直接兴奋脑桥呼吸调整中枢C.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的反射性效应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E.直接刺激呼吸中枢11.关于促胰液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促进肝胆汁分泌B.促进胰液分泌C.促进胃运动D.促进胰腺分泌HCO3E.促进小肠液分泌12.滤过分数是指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
- 第三节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
颤动变小,食物通过时间延长。 (3)胃胃粘膜及腺细胞萎缩、退化,胃液分泌减少,造成胃粘膜的机械损伤,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形成障碍,致胃粘膜易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减低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灭菌作用,促胰液素的释放降低,使胃粘膜糜烂、溃疡、出血、营养被夺,加之内因子分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失去吸收vitB12的能力,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造血障碍,平滑肌的萎缩使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是引发便秘的原因之一
- 降钙素家族中的肽和受体在骨代谢调节中的角色
体(CLR)具有三个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s)。第一个降钙素家族的一个成员多肽的特定受体的序列与II类G蛋白偶联受体同源,一组包括其他与调节肽结合的受体,如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和肠促胰液素。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被麦克莱特切等人发现,他筛选了一个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连接爪蟾卵母中的人神经上皮瘤细胞互补DNA库的表达,目的是克隆一个特定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他们表明,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第一节 概述
E胺类睾丸:间质细胞睾酮T类固醇支持细胞抑制素 糖蛋白卵巢、胎盘雌二醇E2类固醇 雌三醇E3类固醇 孕酮P类固醇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糖蛋白消化道、脑胃泌素 十七肽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CCK-PZ三十三肽 促胰液素 二十七肽心房心房利尿钠肽ANP二十一、二十三肽松果体褪黑素 胺类胸腺胸腺激素 肽类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激素虽然种类很多,作用复杂,但它们在对靶组织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中,具
- 第七节 胰岛
作用,但如果在血糖升高的情况下,过量的氨基酸则可使血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加倍增多。务右脂肪酸和酮体大量增加时,也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3.激素的作用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有:①胃肠激素,如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都有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但前三者是在药理剂量时才有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不像是一引起生理刺激物,只有抑胃肽(GIP)或称依赖葡萄糖的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
静脉滴注。 2.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轻型者可进少量清淡流汁,忌食脂肪、刺激性食物,重症者需严格禁饮食,以减少或抑制胰液分泌。病情重笃或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可抽出胃液,减少胃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使胰液分泌减少,并可防治麻痹性肠梗阻。禁食期间应予输液、补充热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钙、低镁、酸中毒和高血糖等。必要时可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以维持水电解质和
- 胃镜下小肠置管术在胃肠吻合术后梗阻及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肠置管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本研究还表明,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将鼻肠管置于Treitz韧带下方30cm的空肠内使营养液不经过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故不会引起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因而避免了胰液及胰酶的分泌,减轻了胰腺负担,此法较符合胰腺炎治疗的生理要求。研究显示EN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因此适时EN支持SAP不仅能促进愈合,而且能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
- 198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试题
不正确46.正常人作深呼吸运动使每分通气量增加两倍时A.肺泡气氧分压增加两倍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两倍C.动脉血氧饱和度增10%,D.肺胞通气量必定增加两倍E.以上都不正确47.胃泌素激素包括A.促胰液素B.抑胃肽C.胆囊收缩素D.血管活性肠肽E.胰高血糖素48.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A.食物的热价B.食物的氧热价C.非蛋白呼吸数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E.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