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
2.1 拼音名
Cì Shí Liu
2.2 刺石榴的别名
2.3 来源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晒干。
2.4 性味
微酸、苦,平。
2.5 功能主治
2.6 刺石榴的用法用量
2~4钱。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刺石榴的方剂
- 三根散
散组成:贯仲根1两,苦楝根1两,酸石榴根1两,栗刺半两,故绵半两,干漆半两。主治:蛔虫动,啼叫不止...
- 揩齿秦椒散
(重午日收,阴干)半两,石榴皮1分,柳枝1分,桑根白皮1分,胡桃皮1分,白刺皮1分。制法:上锉细,入...
- 石榴皮散
,微炒),芎藭3分。主治:妊娠下痢赤白,(疒丂)刺腹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1-2钱,以薤白粥饮调...
- 石榴枝汤
两,芍药2两,薏苡根2两半。主治:九虫动作,腹中刺痛,口吐清水,面色黑黄,及虫攻心痛者。用法用量:...
- 走马膏
榴皮1两。主治:小儿诸般恶疮,及软疖未穴作脓,攻刺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取牛蒡根捣取自然汁,调药末...
- 更多用到中药刺石榴的方剂
用到中药刺石榴的中成药
- 石榴健胃散
)。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棕...
-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
治:制酸,止痛。用于培根木布引起的呕吐酸水,胃部刺痛,大便干燥。用法与用量:一次2~3g,一日3次...
- 五味清浊散
。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2)取本品10g,加丙...
- 十六味冬青丸
)。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果皮纤维淡黄色,多扭曲,...
- 柏子仁丸
拼音:bǎizǐrén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aizirenWan标准编号:WS3-B-096...
- 更多用到中药刺石榴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刺石榴
- 《新修本草》:[卷第十四]小柏
其一是此。陶云皮黄,其树乃皮白,今太常所贮乃叶多刺者,名附)《新修本草》唐苏敬等20余人编写公元6...
-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三下品]安石榴
酸石榴皮烧赤为末,服方寸匕。百一方∶治疔肿,以针刺四畔,用灸,以痛为度。纳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
-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小柏
杜鹃花并名山石榴,非一物也。【集解】弘景曰∶子柏树小,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又一种多刺,皮亦黄。并...
-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泄精
)小草(温)桑螵蛸(微温)菟丝子(平)棘刺(寒)石榴皮(平)鹿獐骨(微温)泽泻(寒)钟乳(温)车前子...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十本部下品之上]木之木
【苗】〔唐本注云〕其树枝叶与石榴无别但花异子细黑圆如牛李子一种皮白叶多刺者乃太常所贮名曰刺柏非小柏也...
- 更多古籍中的刺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