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次生维管束
摘要:次生维管束指形成层内外新形成的维管束。向内形成的组织叫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的组织为次生韧皮部。因为是形成层细胞切向分裂所形成,所以形成呈辐射方向有规则的排列(尤其是裸子植物更明显),但是在双子叶植物中由于导管比其他细胞大,其排列不甚整齐。此外,它贯穿于形成层,跨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出辐射状水平伸展的髓射线。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0/1/29 2:43:15 153字 ]
相关词条:
- 次生维管束
拼音:cìshēngwéiguǎnshù英文:secondaryvascularbundle次生维管束指形成层内外新形成的维管束。向内形成的组织叫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的组织为次生韧皮部。因为是形成层细胞切向分裂所形成,所以形成呈辐射方向有规则的排列(尤其是裸子植物更明显),但是在双子叶植物中由于导管比其他细胞大,其排列不甚整齐。此外,它贯穿于形成层,跨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出辐射状水平伸展的髓射线。...
- 有限维管束
拼音:yǒuxiànwéiguǎnshù英文:有限维管束是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中,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没有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这种维管束称为有限维管束或闭锁性维管束。...
- 维管束鞘
拼音:wéiguǎnshùqiào英文:vascularbundlesheath,bundlesheath维管束鞘是指部分或全部包围在维管束周围的单层至多层细胞构成的机械组织。在草本植物,特别是单子叶植物茎很发达。被子植物的叶,叶脉维管束发达[栎树(Quercusspp.)、苹果(Maluspumila)、禾本科(Gramineae)],是由相当大形的薄壁或厚壁的薄壁细胞构成,一般具叶绿体,不仅...
- 无限维管束
拼音:wúxiànwéiguǎnshù英文:维管束在韧皮部与水质部之间,形成层存在,能继续不断增生长大,这种维管束称为无限维管束或开放性维管束。...
- 同心维管束
拼音:tóngxīnwéiguǎnshù英文:concentricvascularbundle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任何一方把另一方包围起来,这种类型的维管束称为同心维管束。有木质部把韧皮部包围的周木维管束(amphivasalbundle)及韧皮部把木质部围住的周韧维管束(amphicribralbu-ndle)。前者在单子叶植物地下茎中常可看到。周韧维管束在蕨类茎中极为普遍,在被子植物中为花、果实...
- 髓维管束
拼音:suǐwéiguǎnshù英文:髓维管束是指位于双子叶植物茎或根状茎的髓中的维管束。...
- 维管束植物
拼音:wéiguǎnshùzhíwù英文:vascularplants维管(束)植物是绿色植物的一个亚门,也有把它单独地作为维管(束)植物门(Tracheophyta)的。是体内具有维管束的植物的总称。通常认为只有由绿藻类发展而来的类群才有维管束,这种归类方法,进行系统分类困难较少,所以多把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包括在一起使用。德堪多(A.P.deCandolle,1813)将植物界分为两大类,作...
- 辐射维管束
拼音:fúshèwéiguǎnshù英文: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隔成辐射状排列,并形成一圈,总称为辐射线管束。...
- 红景天
层细胞椭圆形、类圆形。中柱占极大部分,有多数维管束排列成2~4轮环,外轮维管束较大,为外韧型;内侧2~3轮维管束渐小,为周木型。根茎横切面:老根茎有2~3条木栓层带,嫩根茎无木栓层带。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不明显,皮层窄。中柱维管束为大型的周韧型维管柬,放射状环列;维管束中内侧和外侧的维管组织发达呈对列状,中间为薄壁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近等长,被次生射线分隔成细长条形,形成层明显。髓部宽广,由...
- 边缘分枝
拼音:biānyuánfēnzhī英文:marginalbranching边缘分枝是分枝法之一。指蕨类从叶柄生成羽片时,羽片的维管束从叶柄内的U字形维管束末端分枝的方式(边缘羽片迹marginalpinnatrace)(E.O.Bower,1923)。一般是从U字形维管束末端下面(背轴面)分枝,但也有从U字形维管束末端任何一面进行分枝的变态情况。...
- 石斛
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乎坦或呈纤维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鉴别:(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经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鼓槌石斛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及侧壁增厚,胞腔狭长形;角...
- 转输组织
拼音:zhuǎnshūzǔzhī英文:transfusiontissue转输组织(transfusiontissue)为围绕在针叶树针叶的维管束周围的特殊组织,是在皮层和维管束之间进行分化的。生活的薄壁细胞和壁木化,与纹孔的管胞交错,结果管胞呈网眼状存在。也认为是围绕维管束的薄壁组织的变态而形成的。此外,从系统上看,也认为与蕨类植物常见的向心木质部相同。从机能上看,有各种说法,认为是使维管末接近...
- 石菖蒲
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上方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有残存叶基;下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小点。气芳香,味苦、微辛。性味归经:辛,温。入心、肝、脾经。功能主治:石菖蒲具有开窍豁痰,化湿和中,解毒的功效。1.治热病神昏,癫痫,痰厥,健忘,耳聋。2.治胸腹闷胀,中暑腹痛,呕吐,腹...
- 创伤导管细胞
拼音:chuàngshāngdǎoguǎnxìbāo英文:woundvesselmember高等植物的维管束因创伤而被切断时,其围绕维管束的薄壁细胞可分化形成导管细胞,此称为创伤导管细胞。这种细胞常常在细胞壁上有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沉积,出现环状、螺旋状或网眼状的次生壁的增厚,并常可连接起来形成导管,把被切断的维管束连接起来。与此同时,筛管也被形成,终于形成新的维管束。H.Vochting(1892...
- 外韧型
拼音:wàirènxíng英文:ectophloictype外韧型是外木型的对应词,在木质部外面分化成韧皮部的维管束或中柱的型式。可在同心维管束,并立维管束以及原生中柱中见到。但在同心维管束的中央有髓的情况下,还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围绕髓与木质部相连接的类型(木贼的节);另是髓的外面有韧皮部的类型。即在木质部的内外都存在着韧皮部的双韧型(如蕨的双韧型的管状中柱)。...
- 牛膝
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丽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切向延伸。栓内层较窄。异型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2~4...
- 大麻叶佩兰
组成,直径40-50μm。上表面气孔及毛茸较少。叶横切面:异型叶。上、下表皮外侧用质层纹理略呈齿状,非腺毛及腺毛很多。栅状细胞2列,长圆柱形,第2列细胞排列疏松。较短,栅状细胞不过主脉。主脉维管束6个略排成半圆形,维管束间有分泌腔散在。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2-3层厚角细胞。茎横切面:略呈扁六角形。表皮细胞较小,方形或长方形,表皮外有许多非腺毛。表皮下有3-10层厚角细胞,皮层薄壁细胞8-10...
- C4植物
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一个C2被--个含有叁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固定后首先形成含四个碳原子的有机酸(草酰乙酸),所以称为C4植物。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是: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细胞较大,里面的叶绿体不含基粒。外圈的叶肉细胞相对小一些,细胞中含有具有基粒的叶绿体。通过C4途径固定CO2的过程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的。C4中的C转移到C3途径是在维...
- 苏铁蕨
成厚片。根茎粗壮,直径3-5cm,密被极短的叶柄残基及须根和少量褐色鳞片,或叶柄残基全被削除;质坚硬。横切面圆形,灰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黑色小点;边缘呈不规则圆齿形,外皮黑褐色;皮内散布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中柱维管束10余个,多呈“U”、“V”字形或短线形,排成一圆圈,形成花纹。叶柄基部横切面近圆形,直径5-8mm,密布小黑点,维管束6-10个,环列。气微弱,味涩。2.显微鉴别叶柄基部横切面:外侧...
- 子房
中分化雌性生殖细胞的部分,为一至数枚心皮的、边缘以围卷状态愈合的囊状器官。一般心皮的边缘进一步卷入成为胎座,着生有相当于大孢子囊的胚珠,在内表皮上也能形成胚珠。子房壁由角质化的表皮和许多薄壁细胞及维管束等构成。每一枚心皮的背侧有主脉,由此分出叶脉状细脉。相当于卷入的两叶缘的部分也分化有单条维管束。豆科子房是由一个心皮构成的单心皮子房(monocarpellaryovary),在横切面可见背侧有一...
- 肉苁蓉
序,切段,晒干。性状:本品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15cm,直径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通常鳞片先端已断。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气微,味甜、微苦。性味归经: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主治:功在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阳痿,早泄,遗精,不孕,遗尿,腰膝酸软,筋骨痿弱,血枯便秘。用法用量:煎服:6~...
- 绿绒蒿
向延长,内含少量淀粉粒,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导管数至数十个成群,断续呈放射排列,射线部位常有径向裂隙,薄壁细胞不整齐,多呈径向延长。茎表皮1列细胞,外壁增厚呈乳突状,少数表皮细胞内含棕色物。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数十个,排列成不整齐的环,有少数韧皮束夹于其间,无束间形成层,韧皮部宽大,木质部导管成群,木化。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均有多数具刺的多细胞非腺毛,基部细胞多呈棕黄色。气孔不定式。叶主脉横切面,...
- 岩陀
黑褐色苞片及棕色长绒毛,下侧有残存细根及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粉红色,有纤维状突起及多数白色亮晶小点。气微,味苦、涩,微甘。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5-25列。皮层中偶有根迹维管束。维管束外韧型,大小不一,断续环列,有的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木质部内侧的导管中常含黄棕色物质,束内形成层明显。射线宽窄不一。髓部宽大,髓周有维管束散在,其韧皮部位于内侧,木质部位于外侧。薄壁细胞中...
- 青天葵
,叶微甘。以叶嫩小、色青绿、具草菇香气者为佳。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长方形或方形,上表皮细胞较小。气孔在下表皮较多见。叶肉组织未分化,均为类圆形或类多角形的薄壁细胞,内含叶绿体。维管束为外韧型。两粗脉维管束间有1-2细脉维客束,在叶中部的较粗脉维管束小。叶肉组织中散有粘液细胞,含针晶束。在粗脉突起处亦有针晶束分布。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多角形、不规则长方形、类圆形,垂周壁...
- 绵马贯众
0cm,直径4~8c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形,长3~5cm,直径0.5~1.0cm;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
- 单面性
l-osum)、灯心草(Juncuseffusus)横切面圆形,大红鸢尾(Irissanguinea)横切面扁平形]。如果仅出现于叶柄,则为单面叶柄[八角金盘(Fatsiajaponi-ca)]。维管束在内部面向木质部,但在基部通常呈鞘状而有背腹性,单子叶类和伞形科(Umbelliferae)等常出现多条维管束与此相反,仅维管束保持背腹性的叶,则称为等面叶[桉树(Eucalyptusspp.)、...
- 睡莲目
拼音:shuìliánmù英文:睡莲目仅1科。由于茎维管束散生、无维管束形成层、根系由不定根组成、不含芳香油等特征而被置于古草本群中,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
- 竹节参
稍弯曲,有的具肉质侧根。长5~22cm,直径0.8~2.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根痕。节明显,节间长0.8~2cm,每节有1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苦、后微甜。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2~10列细胞。皮层稍宽,有少数分泌道。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形成层成环。韧皮部偶见分泌道。木质部束略作2~4列放射状排列,也有呈单...
- 假耧斗菜
m,直径0.7~1cm,顶端尖,呈鸟嘴状,上端开裂,具网状脉。体轻,气微,味淡、微涩。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细胞径向排列,外被厚的角质层;气孔器陷入表皮之下。皮层3~4列,细胞多切向排列。维管束鞘由小型厚壁细胞组成,胞壁木化。7~8个外韧维管束排成1环;韧皮部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多边形,密集排列;束间薄壁组织细胞自外至里渐增大,胞壁厚且木化。髓薄壁细胞大、卵圆形。叶横切面:表皮细...
- 蜘蛛香
性状鉴别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略扁稍弯曲,具分枝,长2-7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紧密的环节及突起的上噗状根痕,有的顶端膨大,具茎叶残基,质坚不易折断,断面较平整,灰棕色,可见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根多数,细稍弯曲。气特异,味微苦辛。以粗壮、坚实、香气浓者为佳。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及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木栓化;外侧壁稍增厚。皮层由数十列切向稍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含有多数淀...
- 绵萆薢
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斜切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有稀疏的须根残基,呈圆锥状凸起。切面灰白色至浅灰棕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质疏松,略呈海绵状。气微,味微苦。鉴别: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单粒卵圆形、椭圆形、类圆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尖突,有的呈瘤状,直径10~70μm,脐点裂缝状,人字状、点状、...
- 榜嘎
,裂片2-3浅裂。总状花序梗和花梗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或几无毛。气微,味苦。显微鉴别(1)船盔乌头,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长方形,外被角质层,排列整齐;皮层为3-4列薄壁细胞;中柱鞘纤维连续成环;维管束10余个,束间纤维形大而壁薄,韧皮纤维(束内纤维束)形小而壁厚,木质部束略呈三角形,导管以外侧较多,至内渐小。髓部大。为薄壁组织。(2)甘青乌头,表皮细胞1列,外壁增厚,皮层组织中多裂隙。中柱鞘数...
- 申姜
.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突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和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淡、微涩。砂炒骨碎补为扁圆状鼓起,质轻脆,表面棕褐色或焦黄色,无鳞叶,断面淡棕褐色或淡棕色,味微涩,气香。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的功效,...
- 丝瓜络
(2004)》)英文名:luffavegetablesponge(《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丝瓜筋、丝瓜网。来源: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cylindrica(L.)Roem.老熟果实的维管束。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胃、肝经。功能主治:功在通经活络,利尿消肿,凉血止血。1.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胸胁疼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乳痈肿痛,小便不利,水肿。煎服:4.5~9g。2....
- 紫萁贯众
直径3~6cm。根茎无鳞片,上侧密生叶柄残基,下侧着生多数棕黑色弯曲的细根。叶柄基部呈扁圆柱形,弯曲。长4~6cm,直径3~5mm,具托叶翅,但翅多已落;表面棕色或棕黑色,横断面呈新月形或扁圆形,维管束组织呈U形,且常与外层组织分离。味微涩。化学成分含尖叶土极甾酮A(ponasteroneA)、脱皮甾酮(ecdysterone,custecdy--sone)及脱皮酮(ecdysone)。性味性寒...
- 川牛膝
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栓内层窄。中柱大.三生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4~11轮,内侧维管束的束内形成层可见;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常径向排列,木化;木纤维较发达,有的切向延伸或断续连接成环。中央次生构造维管系统常分成2~9股,有的根中心可见导管稀疏分布。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
- 龙骨风
藏等地。性状:1.性状鉴别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直径6-12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常附有密集的不定根断痕和大型叶柄痕,每一叶柄痕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4cm,下方有凹陷,边缘有多数排列紧密的叶迹维管束,中间亦有叶迹维管束散在。质坚硬,断面常中空,周围的维管束排成折叠状,形成隆起的脊和纵沟。气微,味苦、涩。2.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棕色,壁薄。基本组织中散有分体中柱,可见粘液细胞及叶迹维管束...
- 土牛膝
-10mm,灰棕色,上端有茎基残留,周围着生多数粗细不一的根。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约15cm以下,径可达4mm;表面淡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质稍柔软,于透后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可见成圈状散列的维管束。气微,味微甜。(2)柳叶牛膝根茎短粗,长2-6cm,径1-1.5cm。根4-9条,扭曲,长10-20cm,径0.4-1.2cm,向下渐细。表面灰黄褐色,具细密的纵皱纹及须根除去后的痕迹。质硬而稍...
- 姜黄
、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表面深黄色,有皱缩纹理和留有叶痕的明显的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内皮支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性味归经:姜黄味辛、苦,性温;入心、脾、肝经。姜黄的功效与主治:姜黄具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刺痛、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姜黄具有行气破瘀,...
- 雪灵芝
微,味淡。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由十数层呈类长方形木栓细胞组成,壁薄。棕色;皮层狭窄,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韧皮部较宽阔,细胞较小,壁略增厚。皮层及韧皮部细胞腔内均含有大量草酸钙簇晶;并有小型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宽阔,略作同心圆状排列,常有裂隙,木质部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髓射线不明显。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圆形,壁增厚,皮层薄壁细胞约有四至五层,外部的类长圆形,内部的稍压缩略呈颓...
- 血水草根
圆柱形,弯曲或扭曲,长可至50cm,直径1.5-5m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节间长2-5cm,节上着生纤细的须状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红棕色,中柱淡棕色,有棕色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苦。2.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小,有的可见单细胞毛。皮层宽广。外韧型维管束数个,排列成环状。韧皮部外侧有新月形纤维束。束内形成层隐约可见。木质部有十至数十个导管。髓较大。髓射...
- 广石豆兰
、类圆锥形,长0.8-1.5cm,直径4-8mm,表面具细纵棱纹,近根茎一侧具1凹槽,基部不收缩成柄状。气微,味淡。显微鉴别假鳞茎横切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8-13μm,棱角钝。外围维管束外侧有帽状纤维束,中部维管束较大,其内外侧均有纤维束。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性味:味甘;淡;性凉功能主治:清热;滋阴;消肿。主风热咽痛;肺热咳嗽;阴虚内热;热病口渴;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腺炎用法...
- 粉萆薢
glaucaPalibin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浅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鉴别:(1)本品横切面: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皮层较窄,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略增厚,壁孔明显;黏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韧型及类周...
- 薄壁细胞
,以后随着成长而逐渐形成。全为具有原生质的活细胞,细胞壁只是很薄的初生壁,具有大形液泡,进行合成、分解、贮藏等重要的生理作用。含有叶绿体的叶肉的同化组织、贮藏组织和分泌组织均由薄壁细胞组成,根据所含物质的不同,有结晶细胞、丹宁细胞、乳汁细胞、油脂细胞及粘液细胞等。一般薄壁细胞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但附属于初生维管束和次生维管束的薄壁细胞则分别来源于原始形成层和形成层。此外,也有由木栓形成层形成的。...
- 次生组织
拼音:cìshēngzǔzhī英文:secondarytissue次生组织是由次生分生组织新形成的组织之总称。见于进行次生增粗生长的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即指从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维管束、茎和根周边部分的木栓形成层所产生的木栓组织等。...
- 棱线
拼音:léngxiàn英文:棱线是指小菌香等果实上突出的脊线,有主棱、副棱之分,主棱正对维管束,副棱正对油管。...
- 木橘
皮和内果皮淡黄色,可见8~15个心皮。具松节油样香气,味微苦,常粘液性。鉴别:本品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横向长方形表皮细胞,下皮为7~8列多角形厚壁细胞,其中有类圆形油室。果肉为多列椭圆形薄壁细胞,中有维管束,束内可见导管和纤维束。炮制:除去杂质,粉碎。性味:酸、涩,凉。功能与主治:止泻,止吐。用于热痢,大小脉热泻,慢性腹泻,呕吐。用法与用量:15~30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白草
长短不等,长1.5-3cm。质地坚硬,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心,皮部与中柱不易剥离。无臭,味淡。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小细胞,有的细胞中含硅质小块。皮层较窄,散有数个有限外韧型细小的叶迹维管束,四周有纤维包围,内皮层细胞的内壁特厚,有的有硅质小团块。中柱鞘为1-2层厚壁细胞,中柱内散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四周有维管束鞘纤维包围,中柱中央常成空洞。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止...
- 华南紫萁
,其上密被叶柄残基及须根,无鳞片。气微,味微苦涩。2.显微鉴别叶柄基部横切面:表皮细胞黄色透亮。基本组织中有10余个厚壁细胞组成的环状带,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内含淀粉粒。分体中柱呈“U”字形,维管束周韧型,其上方有3个类圆形的厚壁细胞群。叶柄两边具耳状翅,翅内各有4个类圆形或长方形厚壁组织。根茎横切面:外层为数列厚壁细胞,基本组织中有约12个长柱形棒槌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维管束周韧型,大小不...
- 外木型
拼音:wàimùxíng英文:ectoxylartype外木型是指内部为韧皮部,其外侧排列着木质部的维管束或中柱的类型。为外韧型的对应词,这只不过是现象,而所谓外韧型却完全是另一系统的类型。在并立维管束中,位于内侧的木质部其切面扩展为V型,把外侧的韧皮部夹在其中,直至包围在外侧。与外韧型比较,它是次生的。普遍存在于单子叶植物百合目的根茎中(例如君影草根茎的中柱)。...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