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疗法

目录

1 拼音

cí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magnetotherapy

magnetic treatment

Magnetic therapy

3 概述

磁疗法简称磁疗,是将磁场作用于人体,在适量磁场的作用下,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有镇静止痛,消炎消肿,降压等作用。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也是最早应用磁来治疗疾病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磁石“主周痹风湿,肢节肿痛,不可持物……”记载。[1]在《史记》中,有服玉石(磁石)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阐述了磁石内服、吸治、敷贴的功效。20世纪50年代,国外有磁疗表带、磁帽、磁床等的研制及超导磁体杀死体内肿瘤的报道。1962年,我国医务人员将磁场效应与经络理论结合起来,用铁氧体和稀土永磁合金磁块外敷经穴治疗疾病,取得明显疗效。近年来又出现了磁针、磁珠、旋转磁场治疗仪、磁按摩器磁疗仪器。

磁场之所以能治病,可能与其疏通经络、调节机体的生物电磁过程、形成神经反射,使机体产生微电流等多种因素有关.一些实验表明:磁场对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血管有双向调整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全血粘度下降,并有一定的止血、抑菌作用。临床主要用来镇痛、镇静、解痉、消炎、消肿、降压、止泻等。

常用的磁疗方法有:静磁法,即用磁性材料(如磁片)产生恒定磁场作用于穴位或患处,如磁疗帽、腰带、护膝、背心、短裤、眼镜、表带、枕头等;动磁法,是用交变磁场、脉动磁场、脉冲磁场以及磁性材料旋动时产生的动磁场作用于穴位或患病部位,临床用磁疗机进行治疗;磁化水法,即饮用磁处理水治疗疾病,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疾患及胆道、泌尿系统结石。磁疗法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尚无绝对禁忌症。

4 适应症

扭伤、挫伤、肌纤维织炎、血肿、关节炎、关节痛、神经炎、神经痛、高血压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耳软骨膜炎、胃肠功能紊乱、带状疱疹、静脉炎、神经衰弱、毛细血管瘤、前列腺炎、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麦粒肿等。

5 禁忌症

出血倾向及极度敏感患者应慎用。

6 操作方法

6.1 磁疗器具

有磁片、磁珠、磁性用具、磁疗仪、旋转磁场仪穴位治疗、变动或脉动磁场治疗仪、磁灯和摩磁等。

6.2 治疗方法

6.2.1 静磁场法

治疗时磁场的方向和强度恒定不变。主要有直接敷贴和间接敷贴法两种。

(1)直接敷贴将磁片敷贴在穴位或病变周围。敷贴前,局部皮肤消毒,除去手表、助听器及其他铁器,两磁片可敷贴在人体两侧相应穴位上,极性相反。单极放置时,用N极或S极。

磁珠一般用于耳穴,敷贴在敏感点或穴位上,每次一侧耳穴,3—5日后,换另一侧耳穴。

(2)间接磁疗法对胶布过敏者或磁片不宜敷贴的部位,将磁片做成各种磁疗带,系在穴位上,方便佩戴。

6.2.2 动磁法

(1)旋转磁场仪  将磁片安装在机头上,机头按放在病变部位或穴位上。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

(2)磁按摩仪按放在病变部位或穴位上。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温度在60℃以下,但头面部不宜用。

(3)磁灯  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灼伤皮肤,距离在40~50厘米或按病情调节高度。每次15~20分钟,5次为1个疗程。

(4)交变感应磁场疗法磁头按压在病变部位或穴位上。每穴5~lO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脉冲磁场疗法:按医嘱选好磁头,并固定于治疗部位后,依次接通电源,调节脉冲频率及磁场强度机钮达所需量。

(6)磁按摩疗法:将永磁体固定于电按摩器的治疗头上,在患部进行治疗。

(7)磁电法:以磁片做为电极,连接低频或中频电流,进行治疗。

(8)磁处理水法:将经磁水器处理的处理水,煮沸(不要久煮)后装入容器内待用。成人每日饮服2500~3000ml,清晨空腹饮 1000ml,其余分次饮服。

6.3 磁片的剂量

1.按磁片的表面磁场强度分级。

小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0.02~0.1特。

中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O.1~O.2特。

大剂量:每块磁片表面磁场强度为O.2特以上。

2.按人体对磁场强度的总接受量(贴敷人体的各个磁片的磁场强度的总和)分级。

小剂量:磁片总磁场强度为0.4特以下。

中剂量:磁片总磁场强度为0.4~0.6特。

大剂量:磁片总磁场强度为0.6特以上。

7 养生应用

磁疗能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对创伤性、神经性、炎症性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在全身性磁疗时,改善睡眠状态,延长睡眠时间,调整血压作用尤其明显。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消散,对皮肤或皮下血肿的消肿作用效果较好。对括约肌、平滑肌、骨骼肌有解痉作用,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1.支气管炎、哮喘天突、膻中、肺俞、尺泽、丰隆;定喘、肾俞、关元、孔最、太渊。耳穴:肺、支气管炎、肾、内分泌、皮质下。每次3~4穴敷贴,连续1星期后换另一组穴位。胸背部穴位用南北极对置,3个月为1个疗程。

2.胁肋痛 肝俞、胆俞、外关、阳陵泉、太冲。耳穴:交感、皮质下、肝、胆、脾、胃。敷贴4~5日休息2日后,5次为1个疗程。

3.胃脘痛 上脘、下脘、脾俞、胃俞、内关、公孙。耳穴:交感、胃、脾、腹、神门。每次2~3穴,敷贴l星期后,换另一组穴位。

4.腹泻天枢、神阙、足三里、阴陵泉。耳穴:大肠、交感、内分泌、脾。敷贴2~3日,间隔1日。

5.高血压行间、合谷、足三里、曲池、绝骨、肝俞、肾俞。耳穴:肝、脑干、降压沟、肾。敷贴磁性较低的磁片,每次2—3穴。4~5日后换另一组穴位。5次为1个疗程,间隔1星期继续第二疗程。

6.心悸 郄门、神门、心俞、厥阴俞。耳穴:神门、皮质下、心、肝、肾。敷贴用磁性较低的磁片,适应后磁性逐渐加大。

7.失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神门、太溪。耳穴:心、肾、脑干、交感、枕。敷贴1星期间隔2日,10次为1个疗程。

8.痛经  中极、膀胱俞、三阴交、合谷。耳穴:子宫、交感、肾上腺、脑干。于经期前1日敷贴,用中等量磁性。

9.前列腺炎  中极、曲骨、膀胱俞、次髂。耳穴:前列腺、膀胱、尿道、肾、神门。每次2~3穴,前后相对,敷贴中等量磁块,南北极相对。敷贴1星期间隔2日,10次为1个疗程。

10.肾结石、尿结石肾俞、大横、中极、太溪、阴陵泉。耳穴:尿道、膀胱、肾、神门。敷贴5日后停2日,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星期行第二疗程。此外,可饮用磁化水。

11.尿路感染关元、中极、行间、阴陵泉、膀胱俞。耳穴:尿道、肾、膀胱、神门。敷贴5日后间隔2日,5日为1个疗程。

12.腰痛 肾俞、大肠俞、次修、秩边、委中。耳穴:神门、腰椎、肾、皮质下。敷贴1星期间隔2日,3个月为1个疗程。

13.坐骨神经痛大肠俞、次髂、秩边、环跳、殷门、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耳穴:坐骨神经、腰腿点、神门、腰椎。每次3~4穴,1星期后换另一组穴位,3个月为1个疗程,选用磁性较强的磁片。

14.肩周炎肩髑、肩内俞、肩贞、曲池、手三里。耳穴:肩、敏感点、交感。用磁性强的磁片。南北极相对。

15.网球肘 天应穴、曲池、外关、小海。耳穴:肘、交感、敏感点。用磁性强的磁片。

16.膝关节炎犊鼻、阴陵泉、阳陵泉、行间。耳穴:膝、神门。

17.踝关节扭伤昆仑、丘墟、解溪、太冲。耳穴:踝、神门。

18.颈椎病  华佗夹脊、天柱、天宗、曲垣、后溪。耳穴:颈、颈椎、脑干、神门。

16、17、18,三者选用磁性较强的磁片,敷贴1星期后间隔2日,3个月为1个疗程。

8 注意事项

1.对组织挫伤、各种痛症,可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

2.磁疗敷贴2日内,如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轻者可继续敷贴,严重应立即停止。

3.白细胞总数在4×109/升以下者慎用本法。

4.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体质极度虚弱、外感发热者及孕妇禁用。

5.贴于头部及四肢部的磁片宜小,躯干及臀部可用大块磁片。

6.风湿性关节痛、软组织损伤者,可用较强的磁片。高血压、心悸、失眠者,用磁性低的磁片。每次取穴不超过4穴。

9 参考资料

  1. ^ [1] 袁民傅莉萍."磁疗法".《中华养生大全》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