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樗叶出处《纲目》拼音名ChūYè别名樗木叶(《唐本草》)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叶。性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②《纲目》:"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唐本草》:"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摘录《*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樗叶 [ 最后修订于2009/12/7 23:54:49 共14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樗叶如下:
-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须发
发,不落。)枣根(蒸汁。)楂木瓜(并浸油。)蜀椒(浸酒。)柏子油辛夷松叶(并浸油、水涂头,生毛发。)侧柏叶(浸油,生发;烧汁,黑发;和猪脂,沐发长黑;根皮,生发。)皂荚(地黄、姜汁炙研,揩牙乌须。)樗叶(同椿根、楸叶汁,涂秃,生发。)楸叶汁蔓荆子(同猪脂。)桑椹(浸水。并涂头,生毛发。)桐叶(同麻子,煮米泔,沐发则长;连子,蒸取汁,沐发则黑。)桑白皮(同柏叶,沐发不落。)山茶子(掺发解。)合欢木皮...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十本部下品之上]木之走
无毒附叶山榉树皮植生榉树皮主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名医所录)【苗】〔唐本注云〕树大者连抱高及数仞其皮极粗叶似樗叶狭而长〔雷公云〕三四年者无力用二十年以上者其树心空只有半边向西生者为佳〔衍义曰〕今人呼为榉柳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木虽高硕不堪为器乃下材也湖南北最多取其嫩皮可缘拷栳与箕唇者是也【地】〔唐本注云〕生溪涧水侧所在皆有之【时】〔生〕春生叶〔】味浓于气阴也【臭】香【主】止热痢下水气【制】〔雷公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