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绛囊撮要》:[外科]横神方
鸡蛋(一个)白蒺藜(一合)好酒煮蛋熟去壳服立愈。《绛囊撮要》清云川道人公元1644年-1911年
- 川芎内酯A具抗心肌缺血作用
川芎中有治疗心血管病功效的有效成分不只是川芎嗪,日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川芎内酯A。他们进行的动物实验也证实,这一成分确实能够保护缺血的心肌。 目前,川芎有效成分的研究多集中于川芎嗪(四甲基吡嗪)。但实际上,川芎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甚微,有些产地的川芎生药中甚至未能检出四甲基吡嗪的存在。为此,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对川芎的主要活性部位进行了详细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
- 血中气药推川芎
川芎味辛气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气血瘀滞证。“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余治疑难病证,每取川芎为君臣之品,川芎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既能活血化瘀,又可行气通滞,辨证而施,则有“气通血活,何患不除”之功。 川芎配羌活功擅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尤能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要药。“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对风寒、肝火、痰
- 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
本报浙江讯记者王华锋报道日前,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万海同教授等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研究了川芎嗪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糖氧剥夺可致海马神经元损伤(OGD),OGD存在着钙超载。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提示川芎嗪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细胞内钙作为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 川芎内酯A具抗心肌缺血作用
川芎中有治疗心血管病功效的有效成分不只是川芎嗪,日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川芎内酯A。他们进行的动物实验也证实,这一成分确实能够保护缺血的心肌。 目前,川芎有效成分的研究多集中于川芎嗪(四甲基吡嗪)。但实际上,川芎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甚微,有些产地的川芎生药中甚至未能检出四甲基吡嗪的存在。为此,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对川芎的主要活性部位进行了详细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
- 川芎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谱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川芎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应用KromasilKR-100-5C18柱,0.5%磷酸水溶液和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20℃。结果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标示了11个共有峰,对10批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与川芎饮片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结论川芎配方颗
-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叶等组成为末,清茶调下。用于外感风邪头痛,证见偏正头痛,巅顶作痛,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有疏风止痛之功。本方为治疗风邪外袭所致头痛有效方。方中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薄荷、荆芥、防风辛散上行以疏散风邪,止头痛之功。此方以川芎为主药而制成散剂,用茶
- 川芎嗪可改善AMI溶栓后血管内皮功能
日前,浙江杭州中医医院在观察川芎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时发现,川芎嗪可从多种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因此建议AMI患者早期大剂量使用川芎嗪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研究人员将83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用尿激酶(UK)(10~15)×105单位加0.9%的氯化钠100毫升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阿司匹林0.3克口服,每日1次,连服3天,然
- 活用川芎嗪8例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炼出来的,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目前,川芎嗪作为现代用药,用作静脉注射剂,被较多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临床表明:川芎嗪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深入认识它的性能,全面把握它的功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地应用它,就会解除许多患者的病痛,甚至疑难杂症,显示着它的奇异之性,预示着它广泛的应用价值。下面,据个人的临床体会,就8个比较突出的
- 川芎石膏复方镇痛镇静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石膏复方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痛阈,用光源测定法记录小鼠活动次数。结果本方组成具有镇痛、镇静作用。结论川芎与石膏合用,不仅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而且降低传统用药剂量,避免了单用过量川芎产生的不良反应。关键词川芎石膏复方镇痛镇静StudyontheeffectsofanalgesiaandsedationofChuanxiongShigaoFufangZhou
- 川芎嗪对过敏性紫癜所致肾损害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过敏性紫癜系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除有瘀点、出血性斑丘疹等皮疹外,常累及胃肠、关节和肾脏。为了解川芎嗪对过敏性紫癜所致肾损害的临床应用现状笔者查阅大量文献整理如下,以指导临床用药。 1川芎嗪对过敏性紫癜所致肾损害的预防作用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3例尚未出现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需进
- 川芎化学成分的气相-质谱与指纹图谱研究
摘要:目的:对川芎药材进行气质联用成分分析与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川芎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比较,并初步比较了川芎与当归的不同。结果:确定了气质联用分析条件,分析了川芎乙醚提取液的化学成分,建立了川芎的特征指纹图谱。结论:在此条件下,川芎图谱具有较好的特征性,可作为川芎专属性的指纹图谱。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intothefingerpr
- 中药川芎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研究
摘要本研究工作对中药川芎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试图发现可以对中药指纹图谱相似性进行评价的方法。我们以四川,广东和江西三个产地的川芎为分析对象,参照文献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析,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得到了30个川芎指纹图谱:15个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数据(每产地10个)。并运用化学计量学上的向量余弦法、相似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发对它们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分析方法都能成功地区分三个产地的
- 川芎应用心悟
《主治秘要》称“芎穷,其用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头痛二也,助清阳三也,湿气在头四也”,古人观点颇多启迪。兹将临床应用川芎药对经验介绍于下: 川芎配羌活功擅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尤能上行头目,为治疗头痛要药,对风寒、肝火、痰浊、瘀血等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当取川芎为君,以活血通络。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达,故配以羌活宣发风邪,两者相使,引药上行脑络,治风治血,奏止痛之效迅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川芎哚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川芎哚浓度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醚-异丙醇(10∶1)提取、硅烷化处理后,选择GC-MS选择性离子和辅助定量离子监测。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2~60ng.mL-1,灵敏度为1ng.mL-1,回收率达8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9.0%。结论:本法为川芎哚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方法。关键词 川芎哚 药代动力学 气相色谱-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川芎哚血药的浓度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川芎哚浓度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醚-异丙醇(10∶1)提取、硅烷化处理后,选择GC-MS选择性离子和辅助定量离子监测。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2~60ng.mL-1,灵敏度为1ng.mL-1,回收率达8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9.0%。结论:本法为川芎哚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方法。关键词 川芎哚 药代动力学 气相色
- 川芎的栽培技术
1 生长习性 川芎是浅根植物,喜温暖湿润环境,怕暴热、高温,较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种植,忌连作。2 栽培技术2.1 种植方法 用茎节(称苓子或芎苓子)繁殖。于大暑至立秋节间种植。先将川芎刨出,选大小一致、无病害、健壮茎节做种秧,剪去上尖,截成带有节盘的3厘米长小段种秧,并用25%的可湿性滴滴涕药液浸种后栽种。每亩需种秧100公斤左右。 小暑至大暑节间早熟作物
- 血液稀释和川芎嗪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SOD、MDA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稀释和川芎嗪注射液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心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血液稀释组;Ⅲ组为川芎嗪组;Ⅳ组为稀释+川芎嗪组。观察在急性心肌缺血45min及再灌注180min后,心肌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发现与非缺血区比,Ⅰ、Ⅱ、Ⅲ组缺血区心肌SOD活性明显降低,
- 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5年03月02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Vol.26No.15P.1364-1367为了研究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肾的保护作用,第三军医大学学者采用原位大鼠肾移植模型,将SD大鼠肾移植给Wistar大鼠作为同种异体移植,Wistar大鼠肾移植给Wistar大鼠作为同品系移植(空白对照)。共设3个实验组,观察各组大鼠的移植肾功能、粘附分子、细胞因子、MHC-Ⅱ分子的表达及排斥反应发生的程度。结
- 川芎嗪对大鼠脓毒血症时核因子-κB活性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脓毒血症时肠道组织匀浆TNF-α、MCP-1的含量与肠道组织细胞中NF-κB活性的相关性,并且利用中药川芎嗪治疗脓毒血症,找到抑制NF-κB的药物和方法。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做大鼠的脓毒血症模型。分别在术后1、3、6、12、24、48h活杀大鼠,取大鼠肠粘膜组织,用酶联免疫法测TNF-α、MCP-1的含量,用凝胶电泳迁移法测NF-κB的活性。同时有同时间对照组检测;然后在脓毒
- 川芎茶调散单味浓缩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对川芎茶调散单味浓缩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针对川芎茶调散治疗外感风邪所致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由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制成的川芎茶调散,疗效确切,使用方便,60例外感风邪所致头痛患者临床验证与传统饮片汤剂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中药配方剂型。 关键词川芎茶调散配方颗粒临床 川芎茶调散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经典方,本文开展川芎茶调散单味浓缩配方
- 川芎嗪联合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神经炎60例疗效观察
面神经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病情多迁延难愈。我院对自1997年4月~2003年7月转入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60例采用川芎嗪联合弥可保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按《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确诊为单纯性面神经炎:(1)起病突然;(2)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3)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并向健
- 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偏头痛56例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56例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比。结果痊愈19例,显效21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64%。结论用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川芎茶调散加味;偏头痛笔者于1996年5月应用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偏头痛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6例均系本院病诊患者,女35例,男21例;
-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对脑血管痉挛防治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急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为临床合理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使用尼莫地平;另一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患者在入院后,常规在入院的第0、1、3、5、10天抽血检测凝血四项并监测血压、心率,以及行腰穿术和检测颅内压。两组均连续使用10天,然后改用尼莫地平口服。分别观察两组对预防脑血管痉挛的
- 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塞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川芎嗪组(治疗组)70例,丹参治疗组(对照组)70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 关键词川芎嗪急性脑梗塞疗效 我科于2003年3月~2004年4月应用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1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摘要】0.05),而120、200mg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2%、8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效,随剂量增加疗效增加,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川芎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
-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粘连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川芎嗪;腹膜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1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腹膜粘连中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腹膜粘连模型,关腹前注射川芎嗪注射液(约为50mg/kg)和生理盐水;术后7d行二次开腹手术,链霉亲和素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粘连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ELISA法)定量检测血液及腹水中TGF-β1的浓度。结果川芎嗪组腹腔积液中的TGF-β1浓度(206
- 丹参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症的作用[4],近年研究表明,过氧化脂质水平增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丹参具有降低自由基生成和增加自由基清除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因而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川芎嗪为活血化瘀中药,主要成分是四甲基吡嗪,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及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循环等作用[5],近年来,研究川芎嗪对免疫炎性介质的抑制,保
- 川芎嗪
药物名称川芎嗪药物别名Tetramethylpyrazine英文名称Ligustrazine说 明片剂:糖衣片,每片含川穹嗪磷酸盐50mg。 注射液:盐酸盐注射液,每支40mg(2ml)。磷酸盐注射液每支50mg(2ml)。功用作用适用于闭塞性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脉管炎、冠心病、心绞痛等。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其后遗症,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等均有较好疗效,
- 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研究川芎嗪粉针剂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50例脑梗死患者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川芎嗪粉针剂,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一疗程后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关键词】脑梗死川芎嗪氧自由基 我国脑梗死发病率较高,
- 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比较
很多传统中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在1万多种的传统中药中,当归﹑川芎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当归和川芎是活血化淤药。在陈可冀等[1]对活血化淤药的分类中,当归属于和血类药物(指有养血、调和血脉作用的药物)。川芎属于活血类药物(指有活血、行血通淤作用的药物)。此分类方法经中国全国活血化淤学术会议讨论通过并获推广应用。对药川芎和当归组成的佛手散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病[2]。二者也
-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伤后c-fosmRNA表达的影响
的纽带。IEGs中c-fos基因在多种细胞(包括神经细胞)中均有较低水平的表达,并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信息传递等生理功能。c-fos是凋亡促进基因,其基因表达与神经元损伤后继发损害有关[1~4]。川芎嗪(tetramethipyazine,TMP)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中药单体[1-(5-羟甲基-2-呋喃基)-9H-吡啶并[3,4-b]吲哚],一种新的钙离子阻断剂[4];并已证实TMP能抑制脑外
- 川芎茶调散
中药名称川芎茶调散拼音名ChuanxiongChatiaoSan性状本品为暗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辛、微苦。鉴别 (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苯-醋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约5分钟。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处方川芎 120g 白芷
- 硫酸镁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硫酸镁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8例临床疗效观察(pdf)[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硫酸镁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探讨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硫酸镁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8例,并与48例施行传统疗法的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硫酸镁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硫酸镁
- 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血管、紧张性头痛80例
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复发性强、治疗效果差的特点。笔者用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本病8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与西比灵加脑宁片治疗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均来自门诊患者。年龄均18岁,排除颅内病变、全身或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1.2一般资料120例按性别年龄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29例,女51例,平均年龄(60±18)岁,病程
- 川芎嗪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例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川芎嗪联合甘利欣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独应用甘利欣静脉滴注。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在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总疗效方面,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5%和97%,对照组分别为37.5%和84.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血流变学指标改变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
- 川芎嗪合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60例疗效分析
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尿激酶,治疗组同时静滴川芎嗪注射液,综合判定疗效。结果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川芎嗪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总有效率达95%,包括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安全而有效的药物。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川芎嗪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脑梗
- 川芎嗪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临床观察
川芎嗪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5例临床观察(pdf)【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除采取内科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120mg,每12h1次。两组病例均观察腹痛缓解天数、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33例中,平均腹痛缓解天数2.2天,而对照组32例中平均腹痛缓解天数为6.3天,两组间差
- 黄芪、川芎嗪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不畅、血脉易于闭塞,从而引起“中风”之证,内经有云:“气行血则行、血畅气则通”,针对“中风”多见气虚血瘀型,应用益气健脾、化瘀通经的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效。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等。两药合用,达到益气化瘀、活血通络的目的。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促进血流循行、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细胞的氧
- 太冲穴注射川芎嗪对高血压病降压作用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高效疗法。方法随机将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的60例EH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太冲穴注射川芎嗪0.5ml/次,对照组臀部肌肉注射2.5ml/次。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改善症状疗效及总的临床疗效均相当于对照组肌注川芎嗪;在降低血压方面,以及改善EH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太冲穴注射川芎嗪是一种治疗EH疗效确切的方法
- 川芎嗪加红花米酒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硬肿症分析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加红花米酒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将115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56例,两组均以常规复温、吸氧、改善微循环、合理补充液体、积极防治并发症、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和红花米酒浸泡,擦浴,连续用5天。护理上加强红花米酒浸泡、擦浴及专用川芎嗪疗效观察、预防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和硬肿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用于鉴别中药川芎产地
[摘要]目的:研究用于鉴别川芎产地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方法:用HPLC获得川芎药材的色谱图,从中提取15个色谱峰,再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以及Fisher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考察。结果:不同产地川芎的色谱指纹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所提取的15个色谱峰可用作指纹特征。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川芎药材的产地鉴别。[关键词]中药;川芎;色谱指纹图谱;中药质量控制川芎为伞形科植物的干燥
- 髓鞘碱性蛋白、S-100B在犬急性脊髓损伤及川芎嗪治疗后的变化与意义
2006年02月01日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第6期 5(大连)为了研究血清和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及S-100B蛋白在急性脊髓损伤后以及应用川芎嗪治疗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者用Allen‘s打击法制作犬的T13节段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于蛛网膜下腔留置一枚硬脊膜管,并将一端穿出皮外封闭,留做采脑脊液用。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A组(n=6)为对照组,B组(n=6)脊髓损伤组,C组(n=6)川芎嗪治疗
- 川芎嗪改善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保存犬肾的效果
2007年01月31日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6Vol.27No.7P.411-4137(上海)为了探讨一定浓度的川芎嗪对低温保存的犬肾的影响。研究者分别以2~4℃加入川芎嗪(终浓度为4mg/L)的新型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HC-AⅡ液,实验组)、HC-AⅡ液(HC-AⅡ液组)及UW液(UW液组)灌注肾脏,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细胞凋亡测定。将按上述方法保存48、72h的肾脏进行自体移植,术后观察
- 川芎嗪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川芎嗪80mg/d。对照组采用能量合剂保肝治疗,疗程60天。观察肝功能复常情况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川芎嗪合用治疗慢性乙肝是有效的,值得
- 川芎嗪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川芎嗪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pdf)【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断头法、亚硝酸钠(NaNO2)致死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通过观察断头喘息时间、亚硝酸钠致死时间、脑缺血行为评分、脑缺血面积,明确川芎嗪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川芎嗪20mg/kg、50mg/kg可明显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及亚硝酸钠致死小鼠的生存时间;10mg/kg、20mg/kg可显著改善中动脉栓塞致脑缺
- 川芎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12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注射液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将病人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用5%葡萄糖500ml加鲁南欣康20mg静脉滴注,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5%葡萄糖250ml加川芎注射液120mg静脉滴注,连续4周。观察心电图和酶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3%,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注射液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阻止梗死
- 川芎嗪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脑复康和维生素E,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治愈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542%,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美能联合川芎嗪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中度68例,重度42例。血清学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巨细胞和EB病毒感染。 1.2方法将110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美能+川芎嗪)60例,对照组(美能)50例,两组年龄、男女比例、病情、病程,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美能40~8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和川芎嗪120mg,每日1次静点,连续8周;对照组美能40~80
- 超声引导下肾脂肪囊内注射川芎嗪治疗肾小球疾病
1.2方法 仪器采用阿洛卡SSD-62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穿刺用20G八光牌PTC-B型穿刺针。患者取俯卧位,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用PTC-B型针向两侧肾脂肪囊穿刺并注射川芎嗪40mg(每侧20mg),每周2次,共10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测定血清肌酐、白蛋白、尿毒氮及尿蛋白。治疗期间观察病人的水肿及并发症情况。每次穿刺后1h、24h常规超声检查。1.3统计学处理采
- 中药川芎中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酸成分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川芎中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非抑制型阴离子交换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IC-A1,流动相为0.8mmol/L邻苯二甲酸氯钾。结果:川芎提取液中3种有机酸和3种无机阴离子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灵敏度高。关键词:离子色谱法;阴离子;有机酸;川芎随着光谱学、色谱学、波谱学的进步,科学工作者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离子色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