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传尸劳为古病名[1]。见《圣济总录·骨蒸传尸门》。又名传尸、劳瘵、尸注、殗殜、复连、骨蒸等[1]。系一种相互传染而广泛流行的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结核病[1]。《证治要诀·虚损门》:“传尸劳,骨肉相传,甚至灭门。此其五脏中皆有劳虫,古名瘵疾。”症见寒热,盗汗,咳嗽,咯痰,咯血,疲乏,消瘦,饮食减少,泄利,腹部有块,遗精,白浊,或经闭等[1]。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杀虫[1]。可选用獭爪丸、百部清金汤、润神散、黄连饮等方[1]。
参见劳瘵、虚劳:
劳瘵为病证名[2]。一作痨瘵[2]。又名传尸劳、劳极、尸注、殗殜、鬼注[2]。指痨病有传染性者[2]。《济生方·劳瘵》:“夫劳瘵一证,为人之大患,凡受此病者,传变不一,积年染疰,甚至灭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劳瘵叙论》:“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泄,白浊,发干而耸;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核,连复数个;或聚或散,沉沉默默,咳嗽痰涎,或咯脓血,如肺痿、肺痈状;或复下利,羸瘦困乏,不自胜持,积月累年,以至于死,死后乃疰易傍人,乃至灭门者。”《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五脏之气,一有损伤,积久成痨,甚而为瘵。痨者,劳也,劳困疲惫也;瘵者,败也,羸败凋敝也。虚损痨瘵,其病相因。”本病证可见于结核病等[2]。
虚劳为病名[3]。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又作虚痨[3]。包括气血、脏腑等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某些具传染性、表现为虚弱证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3]。后世多将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名尸劳(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3]。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9.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4.
治疗传尸劳的方剂
- 五枝散
5钱,槟榔5钱,灯草5钱,红花2钱5分。主治:传尸劳虫。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温酒送下。...
- 传尸神授丸
5合;将槟榔、麝香同研匀,调作1服。功能主治:传尸劳。用法用量:早晨温服,以被盖覆出汗;恐汗内有细...
- 神授散
择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功效:杀虫。主治:诸传尸劳气。痹,肾冷腰痛,外肾湿痒。用法用量:每服2钱...
- 犀角紫河车丸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传尸劳及诸劳。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 祛邪饮
分,麝香(研)1分,秦艽(去苗土)1分。主治:传尸劳,气满喘咳,大肠秘涩,羸瘦无力。用法用量:每用...
- 更多治疗传尸劳的方剂
治疗传尸劳的穴位
- 膏肓
狂或失志误。《循经考穴编》:五劳七伤,诸虚百损,传尸劳瘵,骨蒸盗汗,吐血,咳血,举重失力,四肢倦怠,...
- 膏肓俞
狂或失志误。《循经考穴编》:五劳七伤,诸虚百损,传尸劳瘵,骨蒸盗汗,吐血,咳血,举重失力,四肢倦怠,...
- 更多治疗传尸劳的穴位
治疗传尸劳的中成药
- 麝香丸
,以新宰猪血蘸蒸饼为丸,如赤豆大。附注:凡欲取传尸劳,即先家中健人,自小至大,服麝香丸七日,服至三...
- 乌鸡丸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九十三方之乌鸡丸主治传尸劳,尸注骨蒸,眼目昏涩,面色青黑,咽喉噎塞,痰涕...
- 苏合香丸
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之苏合香丸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羸弱,不能饮食,心腹时痛,经络滞涩。用法...
- 更多治疗传尸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传尸劳
-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七尸疰门]传尸复连(附论)
。伏连虫赤。皆背上出。骨蒸则汗出并瘥。獭肝丸治传尸劳病。并诸冷热劳疾。日月将久。面色萎黄。渐渐羸瘦...
-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传尸劳
论曰传尸劳者,骨蒸之病,流传五脏也,其证,半卧半起,旦即醒然,午后微热,情常不悦,心多惊悸,夜即盗...
-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虚损
,熬膏,入猪胆、甘草末丸服。子,功同。)王瓜子(传尸劳瘵,焙研,酒服一钱茅香花(冷劳久病,同艾叶烧,...
-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七尸疰门]传尸羸瘦(附论)
服。女子血闭。加黄芩一两。铁粉丸(出圣惠方)治传尸劳羸瘦。心神烦热。四肢疼痛。宜服。铁粉(二两)獭...
-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五劳瘵门]劳瘵(附论)
衣羽士服。自称贫道。踵足而呼曰。团练,闻宅上苦传尸劳。贫道有一药方。奉传。同入寺中。问其姓名。不答...
- 更多古籍中的传尸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