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散

目录

1 拼音

chuān shān jiǎ sǎn

2 《古今医统》卷八十三:穿山甲散

2.1 处方

穿山甲(灰炒燥)鳖甲(醋炙)赤芍药 大黄(炒)干漆(炒令烟尽)桂心各30克 川芎 芫花(醋炒)当归各15克 麝香0.3克

2.2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再入麝香研匀。

2.3 功能主治

主妇人症瘕痞块,及恶血攻心,胁腹疼痛,面无华色,四肢瘦弱。

2.4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2.5 摘录

《古今医统》卷八十三

3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穿山甲散

3.1 处方

黄牛角腮(锉)半两,猪牙皂角(锉)半两,穿山甲半两,蝉蜕1分。

3.2 制法

上药入在瓷罐子内,炭火烧留性,为细末。

3.3 功能主治

肠风痔疾,疼痛难忍,或下血不止。

3.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胡桃酒送下。

3.5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4 《普济方》卷二八四:穿山甲散

4.1 处方

穿山甲1两(炒),天花粉2两,白芷2两。

4.2 制法

上为细末。

4.3 功能主治

痈疽诸痛,未有头者。

4.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酒调下。

4.5 摘录

《普济方》卷二八四

5 《圣惠》卷六十:穿山甲散

5.1 别名

内消散

5.2 处方

穿山甲2两(炙令焦黄),麝香1分(细研)。

5.3 制法

上为细散,入麝香,同研令匀。

5.4 功能主治

痔,肛边生鼠乳,及成疮,痛楚至甚。

5.5 用法用量

内消散(《直指》卷二十二)。

5.6 摘录

《圣惠》卷六十

6 《圣惠》卷七十一:穿山甲散

6.1 处方

穿山甲1两(炙令黄色),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赤芍药1两,芎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麝香1分(细研),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桂心1两,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

6.2 制法

上为细散,入麝香,同研令匀。

6.3 功能主治

散结破血,行气消饮,温行积块。主妇人症痞,及恶血气攻刺,心腹疼痛,面无颜色,四肢瘦弱。

6.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6.5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7 《圣惠》卷七十七:穿山甲散

7.1 处方

穿山甲2分(炒令黄色),牡丹半两,肉桂半两(去皱皮),鬼臼1两(去毛),驴护干1两,蒲黄1两,当归1两,莲子1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桃胶3分,槟榔1分。

7.2 制法

上为散。

7.3 功能主治

妇人经脉不通,一月至三个月,腹内有气块,发来从胁下起冲心,此是鬼胎。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7.5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七

8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穿山甲散

8.1 处方

当归(洗、焙)、干漆(米醋炒令烟出)、穿山甲(石灰炒如田螺)、干姜(炮)各等分。

8.2 制法

上为细末。

8.3 功能主治

妇人血积、血块,往来刺痛,经脉欲行,腹胁痛,或作寒热,肌肉消瘦。

8.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温酒送下。

8.5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9 《直指》卷二十三

9.1 方名

穿山甲散

9.2 组成

穿山甲(撮取后段尾根尽处,炙焦存性)1两,鳖甲半两(酒炙酥),麝香半钱(细研)。

9.3 主治

痔,肛边生鼠乳,或成疮痛。

9.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用腊茶半匙夹和,沸汤送下;防风煎汤调下亦得。留滓涂痔。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 《疡医大全》卷十七

10.1 方名

穿山甲散

10.2 组成

白霜梅(烧存性)1个,枯矾1钱,穿山甲(炒)5分,雄黄5分。

10.3 主治

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名天白蚁疮。

10.4 用法用量

吹喉中。立效。

10.5 制备方法

共为细末。

11 《圣惠》卷七十二

11.1 方名

穿山甲散

11.2 组成

穿山甲1两(炙令黄色),榼藤子1两(去壳,微炒),麒麟竭半两,露蜂房半两(微炙),猬皮1两(炙令黄),麝香1分(研入)。

11.3 主治

妇人痔疾。

11.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当归汤调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12 《圣惠》卷八十

12.1 方名

穿山甲散

12.2 组成

穿山甲1两,儿孩子头发1两(10岁以下者佳),干漆1两,红兰花子1两,赤鲤鱼鳞2两,灶突墨2两。

12.3 主治

产后恶血在腹中,痛不可忍。

12.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12.5 制备方法

上药都入于瓷瓶子内,以瓦子盖瓶口,用盐泥固济,于盖上开一窍,以大火烧令烟白色,住火候冷取出,细研为散。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