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国家基本药物
与喘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 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331 | 27 | 蛤蚧定喘丸 | 水蜜丸 | 30g | 瓶 | 5.5 | 中成药部分 | * |
332 | 27 | 蛤蚧定喘丸 | 水蜜丸 | 5g | 袋 | 1 | 中成药部分 | |
333 | 27 | 蛤蚧定喘丸 | 水蜜丸 | 6g | 袋 | 1.2 | 中成药部分 | |
334 | 27 | 蛤蚧定喘丸 | 水蜜丸 | 36g | 瓶 | 6.5 | 中成药部分 | |
335 | 27 | 蛤蚧定喘丸 | 水蜜丸 | 40g | 瓶 | 7.1 | 中成药部分 | |
336 | 27 | 蛤蚧定喘丸 | 水蜜丸 | 60g | 瓶 | 10.4 | 中成药部分 | |
337 | 27 | 蛤蚧定喘丸 | 蜜丸 | 6g | 丸 | 0.56 | 中成药部分 | |
338 | 27 | 蛤蚧定喘丸 | 蜜丸 | 9g | 丸 | 0.83 |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注解
喘为病证名[1] 。指呼吸急促困难,严重时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的表现[2] 。
《说文解字》:“喘,疾息也。” 疾,指快速;息,指一呼一吸。疾息,即表示呼吸次数比正常人快速急迫。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以五脏病证皆可致喘。出喘的发病与肾、肺、肝、心等脏有关,其中与肺、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医林绳墨》卷上:“气之壅盛而不能接续者,谓之喘。“
《杂证会心录》卷上:“喘者息促,气急不能平卧也。”
《济生方·喘》:“将理失宜,六淫所伤,七情所感,或因坠堕惊恐,度水跌仆,饱食过伤,动作用力,遂使脏气不和,营卫失其常度,不能随阴阳出入以成息,促迫于肺,不得宣迫而为喘也。”
《医碥·喘哮》:“喘谓呼吸迫促,劳动之人多有之,如奔走则气喘是也。其在病机,则气之上奔也。古人又以短气名之,谓呼吸之气短促也。然有实喘虚喘之分,所当详辨。实者有邪,邪气实也;虚者无邪,正气虚也。实喘之状,张口抬肩,摇身撷肚,胸胀气粗,声高息涌,惟呼出之为快也;虚喘之状,气少而不续,慌张短怯,声低息微,皇皇然若气之欲断,似喘不抬肩,似呻吟而无痛,呼吸虽急而无痰声是也。”
关于治疗,《医宗必读·喘》:“气虚而火入于肺者,补气为先,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阴虚而火来乘金者,壮水为亟,六味地黄丸;风寒者解其邪,三拗汤、华盖散;湿气者利其水,渗湿汤;暑邪者涤其烦,白虎汤、香薷汤;肺热者清其上,二冬二母、甘桔栀苓;痰壅者消之,二陈汤;气郁者疏之,四七汤;饮停者吐之,吐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火实者清之,白虎汤加瓜萎仁、枳壳、黄芩神效;肺痈而喘,保金化毒,薏苡仁、甘草节、桔梗、贝母、防风、金银花、橘红、门冬;肺胀而喘,利水散邪……肾虚火不归经,导龙人海,八味丸主之;肾虚水邪泛滥,逐水下流,《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
参见喘证、实喘、虚喘:
喘证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古称上气、喘息,一般统称气喘。以呼吸急促为特征。发病多与肺肾有密切关系。《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景岳全书·杂证谟·喘促》:“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外感六淫,水饮痰浊壅阻于肺,气失宣降者,多属实;素体虚弱或元气亏损,致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者,多属虚。治实喘以祛除病邪为主,虚喘以培本摄纳为主。亦有喘久病邪未除,元气已损,症见虚实夹杂,当扶正与祛邪兼顾,或在发病时用祛邪,间歇时用扶正。气喘发作时,一般多兼见咳嗽。如喘而声高气粗,喉中痰鸣如拉锯者称为哮或哮喘。治疗除服用药物外,并可选用针刺、灸法、药物穴位电离子透入法或敷贴疗法等。本症因致病原因和表现证候各有不同,故在实喘与虚喘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多种证型。[1]
实喘指气喘由于邪气盛实者。多因六淫外袭,痰火郁热,水饮凌肺,使肺气壅阻,肃降无权,气道不利而致。一般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气粗等。《景岳全书·杂证谟》:“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气长而有余,……胸胀、气粗、声高、息湧、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出。”临床应注意辨别寒、热、痰、饮等不同类型。[3]
虚喘指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多由年老体弱,喘病久延,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肺脾气虚,肾气不纳,或久服攻伐之药,损伤真气而成。《景岳全书·杂证谟·喘促》:“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临床表现,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呼吸气短难续,以深吸气为快等。虚喘中由于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又分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胃虚喘等。[4]
5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07.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2.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7.
治疗喘的穴位
- 定喘
Bl;dìngchuǎn;EX-B1概述:1.定喘为经外奇穴名:1)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2)见...
- 聚泉
灸大成》。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主治哮喘,咳嗽,久嗽,消渴,舌强,舌肌麻痹,吐舌,舌缓,...
- 气户
之上端,平云门穴,喻之为气出入肺部的门户。主治咳喘,胸痛,呃逆,胁肋疼痛,咳嗽,气喘,吐血,哮喘,...
- 一光
拼音:yīguāng英文:概述:一光为经外奇穴名。出自《黑龙江医刊》。标准定位:一光穴位于项部正中线...
- 角窝中
穴位于三角窝中1/3处。主治病症:角窝中穴主治哮喘。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等进行刺激。...
- 更多治疗喘的穴位
治疗喘的方剂
- 温肺定喘汤
苏叶3g,五味子3g,麻黄1.5g。功效:温肺定喘。主治:小儿寒性哮喘,形寒畏冷,面色苍白,四肢不...
- 哮喘滚痰丸
哮喘滚痰丸组成:朱砂4钱,枯矾1两。主治:多年哮喘,痰多咳嗽;伤风咳嗽,痰喘气急。用法用量:每服7...
- 救绝汤
,五味子1钱,白芥子1钱,麦冬5钱。功能主治:虚喘,气少息,喉无声,肩不抬。用法用量:救绝止喘汤(...
- 自拟前胡汤
,甘草6g。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喘咳证。加减:若痰中带血,加藕节;惊悸不安,手足颤...
- 麻黄定喘汤
肺定喘。诸药合用,俾痰热内消,寒邪外解,肺府清而喘逆自止。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痘疹会通》卷五...
- 更多治疗喘的方剂
治疗喘的中成药
- 哮喘姜胆片
。哮喘姜胆片的功能主治:止咳定喘。适用于咳嗽,哮喘。哮喘姜胆片的用法用量:每次1~2片,每天3次。...
- 止喘灵口服液
杏仁、连翘、洋金花等。止喘灵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平喘,止咳,祛痰。用于哮喘,咳嗽,胸闷痰多;支气管哮...
- 克喘胶囊
拼音:kèchuǎnjiāonáng英文:克喘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克喘胶囊药品汉语拼音:kech...
- 咳喘宁合剂
治: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咳嗽,老年痰喘。咳喘宁合剂的用法用量:一次10~20ml,一天...
- 气管炎咳嗽痰喘丸
铃。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的功能主治:散风镇咳,祛痰定喘。适用于外感风邪,肺热脾湿引起的咳嗽痰盛,气促哮...
- 更多治疗喘的中成药
喘相关药物
- 酮洛芬凝胶
困难、颜面浮肿等),此时应停药。3.由于可诱发哮喘发作,如出现干罗音、喘鸣、呼吸困难等初期症状时,...
- 喘咳宁片
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品名:喘咳宁片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
- 二羟丙茶碱片
4.25【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药理作用】本品平喘作用比茶碱稍弱,心脏兴奋作用仅为氨茶碱的1/20...
- 二羟丙茶碱注射液
5【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药理作用】本品平喘作用与茶碱相似。心脏兴奋作用仅为氨茶碱的1/20...
- 百花定喘丸
药品。【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嗽定喘。用于痰热咳喘,胸满不畅,咽干口渴。【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
- 更多喘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喘
- 《杂病广要》:[脏腑类]喘
喘古又称之上气,气即气息之谓,故巢太医书,以短气少气等,并而为一门。今亦取彼二证,以附于后。若夫喘...
- 《证治准绳·杂病》:[第二册诸气门]喘
喘者,促促气急,喝喝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喘
凡治数人,皆以此法加减治之,皆得大效。气虚短气而喘,有痰亦短气而喘,不可用苦寒之药,火气盛故也。宜...
- 《医述》:[卷十·杂证汇参]喘(附短气少气)
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
-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三喘门]喘嗽(附论)
唾稠浓。声音重浊。甚者续续不已。坐卧不安。诸方定喘嗽。皆以三拗汤为主。麻黄散冷。杏仁下气。甘草和中...
- 更多古籍中的喘
喘药品说明书
- 桂龙咳喘宁胶囊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咳喘宁颗粒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咳喘停膏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咳喘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理气定喘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苓桂咳喘宁胶囊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百花定喘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喘咳宁片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息喘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小儿咳喘宁糖浆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蛤蚧定喘胶囊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参蛤平喘胶囊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绿及咳喘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石椒草咳喘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蛤蚧定喘丸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双黄平喘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小儿咳喘灵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固本咳喘片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恒制咳喘胶囊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咳喘顺丸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咳喘宁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止咳平喘糖浆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黄龙咳喘胶囊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止嗽定喘片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止嗽定喘丸(浓缩丸)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止嗽定喘丸(水丸)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止嗽定喘口服液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桂龙咳喘宁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咳喘宁口服液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复方咳喘胶囊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咳喘安口服液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息喘丸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桂龙咳喘宁片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桂龙咳喘宁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蛤蚧定喘胶囊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双黄平喘颗粒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一)品种说明书)
- 蛤蚧定喘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一)品种说明书)
- 小儿咳喘灵颗粒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一)品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