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万科罗宁

目录

1 拼音

xiù huà wàn kē luó níng

2 英文参考

Vecuronium Bromide

3 维库溴铵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

维库溴铵

3.2 英文名称

Vecuronium Bromide , Norcuron, Nolcuron,Org NC-45,Vecuron

3.3 别名

诺科隆;诺维隆;去甲本可松;维库罗宁;万可松;溴化万科罗宁;Norcuron;Nolcuron;Vecuronium

3.4 分类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 > 骨骼肌松弛药

3.5 剂型

1.注射(粉针)剂,荷兰欧家农公司生产。每支4mg(附溶剂)。

2.维库溴铵:注射(粉针)剂,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支4mg(附溶剂)。

3.6 维库溴铵的药理作用

系单季铵类固醇,为泮库溴铵的衍生物,中效非去极化型肌肉松弛剂。其作用与泮库溴铵、筒箭毒碱相似。维库溴铵能竞争胆碱能受体,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其作用可被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所逆转。维库溴铵的肌肉松弛作用比泮库溴铵强1/3,但产生肌肉松弛作用的潜伏期短,初期相同剂量所产生的肌肉松弛持续时间比泮库溴铵短,恢复快。静脉注射0.08~0.1mg/kg,1min内显效,3~5min达高峰,肌肉松弛作用维持时间约为泮库溴铵的1/3~1/2,即为15~30min,但随剂量增加,维持时间延长。其肌肉松弛效应为泮库溴铵的1.2~1.7倍,与某些吸入麻醉药如安氟烷、异氟烷合用,肌肉松弛效应增强,无明显阻滞神经节及迷走神经的作用。也不干扰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的再摄取,无组胺释放作用,故不影响心率和血压,也不影响颅内压。没有或仅有轻微的蓄积作用。

3.7 维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

维库溴铵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血浆吸收半衰期约4min,消除相半衰期约31min。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0.137μg/ml。静脉注射后60%~90%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的肌肉松弛作用很弱。85%经胆汁、15%经肾排出,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清除率下降12%。肌肉松弛作用延长32%。于肝功能损害的病人,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皆增加。维库溴铵少量经胎盘转运,血浆半衰期为31~80min。在体内不蓄积。

3.8 维库溴铵的适应证

与全麻药合用,适用于各种手术,也可用于全麻时气管内插管。

3.9 维库溴铵的禁忌证

孕妇禁用。对维库溴铵或溴化物过敏者禁用。

3.10 注意事项

维库溴铵对孕妇的安全性尚未结论。由于婴儿对维库溴铵较敏感,故恢复时间是成人的1.5倍。未满月婴儿不宜使用。儿童不推荐使用。肝硬变、胆汁瘀积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维库溴铵时,肌肉松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延长。

3.11 维库溴铵的不良反应

维库溴铵对心血管的作用极小,偶见支气管痉挛、皮肤潮红、皮疹、过敏反应。肝硬化、胆汁郁积或严重肾功能障碍者使用维库溴铵时,肌肉松弛持续时间及恢复时间延长。连续使用维库溴铵达130mg/kg(95%阻滞量的3倍)也未发现有心动过速或动脉压变化,无蓄积作用,亦无变态反应。

3.12 维库溴铵的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不可肌内注射,成年人用于气管插管剂量为0.08~0.1mg/kg;手术中维持用量为0.01~0.015mg/kg,(或静脉注射补充0.03~0.05mg/kg)根据需要可重复给药。与安氟烷或异氟烷合用,可减少前两药用量的20%~30%。1~10岁儿童初始剂量可稍增,重复给药的间隔时间也可酌情缩短;10~17岁与成人同样处理。

3.13 药物相互作用

维库溴铵与氟烷、乙醚、硫喷妥钠、甲氧氟氟氟烷、氯胺酮、芬太尼、利尿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盐酸硫胺、奎尼丁、鱼精蛋白、甲硝唑等联合应用,使药效增强。与新斯的明、腾喜龙、吡啶斯的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联合应用,使药效降低。

3.14 专家点评

国内报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对45例择期手术儿童,麻醉时同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首次剂量100μg/kg,后持续静脉注射60μg/(kg·h)或70μg/(kg·h)。结果肌肉松弛起效时间为(143.91±29.85)s,肌肉松弛效果良好,可有效地用于各类小儿手术麻醉。

4 维库溴铵中毒

维库溴铵(万可松)作用强度为泮库溴铵的1.2~1.7倍,静脉注射1min起效,3~5min达到峰值,维持15~30min。不引起组胺释放和神经节阻滞。过量可导致长时间呼吸停止,处理同氯筒箭毒碱的处理原则。[1]

1.应用本药前应先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新斯的明能有效拮抗本药引起的呼吸停止。如呼吸停止,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给氧,或同时注射新斯的明。

2.酸中毒增强肌松作用,碱中毒阻抗肌松作用,碱中毒伴发低钾血症可使本药的肌松作用增强,应根据此调整剂量。

3.发生过敏反应时停药,并抗过敏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5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0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