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证

目录

1 拼音

chó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parasitos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虫证是指寄生在人体肠道的虫类所引起的病证[1]。常见的有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及姜片虫病等[1]。虫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1]。正如《景岳全书·诸虫》说:“虫之为病,人多有之。”上述几种虫类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损伤脾胃运化,扰乱脏腑功能,吸吮水谷精微,耗伤人体气血[1]。临床常见的共同症状为面黄肌瘦,精神萎弱,时见腹痛,或有异嗜。但由于感染和治疗情况的不同,症状的轻重程度有较大的差别[1]。《景岳全书·诸虫》:“虫之为病,其类不一,或由渐而甚,或由少而多,及其久而为害,则为腹痛、食减,渐至羸瘦而危者有之。”对虫证的治疗,主要是驱除虫体以消除病因,健运脾胃以改善症状[1]

4 蛔虫病

蛔虫病(ascariasis[2][3])为病名[4]。是指感染蛔虫所致的寄生虫病[4][4]。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儿童时期最多见[5]。属祖国医学“虫证”范畴[5]

蛔虫又名蚘[5]、蛟蛕[6]、长虫[6]、蚘虫[6]。《黄帝内经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蛕……心肠痛,𢙐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蛔虫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6]

蛔虫静止时无自觉症状[6]。蛔虫病初期或有发热、咳嗽[6]。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6]。蛔虫具有一种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肠内发生某些对蛔虫生活不良的条件时,其活动的能力增加,扰动时腹痛阵发,如虫多可引起肠梗阻,窜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6]

治疗以驱蛔虫为主[6]。宜用乌梅丸[6]。胆道蛔虫症,治宜先安后驱;肠梗阻则应配合通利腑气,当蛔虫驱去以后,再予健脾[6]。驱虫用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健脾用异功散加减[6]

4.1 病因病机

人因吃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而得病[6]

蛔虫又名蚘、长虫、蚘虫[6]。状如蚯蚓,寄生在小肠内[6]

蛔虫病由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食物而引起。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忧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如蛔虫上窜入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虫从口鼻而出;钻入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钻入阑门,使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则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缠结成团,阻塞肠中,使传化不行,腑气不通。[6]

4.2 症状

蛔虫静止时无自觉症状[6]。蛔虫病初期或有发热、咳嗽[6]

肠蛔虫病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流涎,腹痛,易激怒,梦惊,夜间磨牙,鼻痒,偶有惊厥等症[6]。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或吐虫、便虫、腹中虫瘕[6]。较严重者表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齘齿流涎[6]

蛔虫具有一种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肠内发生某些对蛔虫生活不良的条件时,其活动的能力增加,扰动时腹痛阵发,如虫多可引起肠梗阻,窜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症[6]

4.3 诊断要点

①有喜食生冷的不良卫生习惯,有排出蛔虫史[6]

②反复脐周阵痛或隐痛,食欲好而消瘦,或食欲不振,夜眠不安,腹部能触及蛔虫条索或团块(可揉散)[6]

③大便检查找到蛔虫卵[6]

④可并发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肝脓肿等,可有其相应症状[6]

4.4 蛔虫病的辨证治疗

蛔虫病临床表现有轻有重,病势有缓有急。轻者一般仅见有时脐周腹痛,重者则表现不一。治疗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用驱虫、安蛔、调理脾胃等法。[6]

4.4.1 证候分析

蛔虫内扰,气机郁滞,故脐周腹痛。虫安暂伏,气机疏通,则痛止如常。蛔虫上扰,故胃脘嘈杂,甚或吐虫。结聚肠中,形成虫瘕,故扪之如条索。蛔虫扰乱脾胃运化功能,而且吮吸水谷精微,故不思饮食,久则面黄肌瘦。虫居肠胃,湿热蕴蒸,循阳明经上薰,故见鼻痒、齘齿、流涎。[6]

除有蛔虫吐出或大便排出的患者外,结合大便找蛔虫卵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6]

4.4.2 辨证分型

4.4.2.1 蛔虫病·虫积肠道证

蛔虫病·虫积肠道证(ascariasis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worms in intestine[6])是指感染蛔虫,虫积肠道,以脐周腹痛,时作时止,嘈杂易饥,甚则吐虫、排虫,寐中磨牙,流涎,鼻痒,苔薄黄或白,脉沉弦等为常见症的蛔虫病证候[6]

4.4.2.2 蛔虫病·脾胃气虚证

蛔虫病·脾胃气虚证(ascariasi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6])是指脾胃虚弱,感染蛔虫,以虫病已久,面黄肌瘦,巩膜、面颊、指甲虫斑累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蛔虫病证候[6]

4.4.3 治法

安蛔、驱蛔,健运脾胃[6]

4.4.4 蛔虫病的方药治疗

腹中疼痛较剧,及有恶心呕吐者,宜先用乌梅丸[备注]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安蛔定痛。方中以乌梅、川椒、细辛酸辛安蛔;黄连、黄柏苦可下蛔,寒可清热;干姜、附子、桂枝温脏祛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6]

一般在蛔虫病腹痛不剧或腹不痛时,宜驱除蛔虫,以消除病因。可用化虫丸[备注]化虫丸(《医方集解》):槟榔、鹤虱、苦楝根、枯矾、炒胡粉、使君子、芜荑加减。本方以鹤虱、苦楝根皮、槟榔、芜荑、使君子等驱除蛔虫。[6]

若患蛔虫病已久,面黄肌瘦,或驱虫之后,脾胃运化尚未恢复,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运脾胃。[6]

治疗蛔虫病的简易方[6]

1.苦楝根皮6~15克,去表面粗皮,浓煎,早上空腹一次服下。

2.川楝素片,每片25毫克,成人8~10片,晚上睡前一次服。

3.使君子炒香去壳,取仁嚼服,成人10~15粒,空腹服。

4.鲜美舌藻(鹧鸪菜)30~60克,洗净,水煎服或当菜吃。或用美舌藻片,每片0.3克,成人8片,小儿酌减,空腹时一次服下。

4.4.5 蛔虫病的针灸治疗

取双侧四缝穴,常规消毒后,垂直捻转刺入0.1~0.3寸,捻转10~20次后即出针,并用手指按压穴位周围,使少量黄色黏液或血液渗出,如一次无效,可再针1~3次[6]。或针刺大横、足三里,针用泻法[6]

4.5 蛔厥

蛔厥为厥证之一[6]。指因蛔而痛厥者[6]。《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伤寒绪论》卷下:“凡人胃脘忽痛忽止,身上乍热乍凉,面上作赤作白,脉倏乱倏静,口中吐沫不食者,便是蛔厥之候。”本病证可见于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6]

早在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即对蛔厥作过比较详细的记述,并以乌梅丸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6]。《伤寒论·厥阴》:“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

4.5.1 蛔厥的症状

蛔厥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胁部剧烈疼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剧时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并常有蛔虫吐出。痛止则如常人。腹部切诊时,腹皮柔软,脘腹及右胁部有压痛。[6]

4.5.2 证候分析

蛔虫性动好窜,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时,蛔虫上扰,钻入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以致胃脘及右胁剧烈疼痛。[6]

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甚则吐蛔。虫安暂伏,气得疏通,则疼痛缓解,虫复扰动,气机郁滞,则腹痛复作。[6]

4.5.3 治法

安蛔定痛,驱除蛔虫[6]

4.5.4 蛔厥的方药治疗

乌梅丸及胆道驱蛔汤[备注]胆道驱蛔汤(《遵义医学院方》):木香、延胡、厚朴、槟榔、使君子、苦楝皮、大黄加减。蛔厥初期,疼痛较剧而无明显热证表现者,宜用乌梅丸安蛔定痛。痛甚可加郁金、延胡、白芍、甘草活血理气,缓急止痛或合并针刺治疗。大便秘结加大黄、槟榔泻热通腑。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出现发热、压痛明显、脉数、苔黄等热证表现者,去姜、桂、附之辛热,重用连、柏,并加银花、连翘、茵陈、栀子等,以清热解毒,疏利胆气。[6]

腹痛缓解或腹痛较轻者,则应同时驱除蛔虫,可用胆道驱蛔汤方中以延胡、木香、厚朴理气定痛;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驱除蛔虫;大黄、槟榔泻下通腑。[6]

5 绦虫病

绦虫病(taeniasis[6][6])为病名[7]。是指感染绦虫所致的寄生虫病[7][7]。由生食猪、牛、鱼肉,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7][7]

绦虫长盈丈,节片构成,寄生在小肠内,绦虫尾端节片常脱落后随大便排出,长寸许,故又叫寸白虫[7]。古代医籍将绦虫称为白虫或寸白虫[7]。对绦虫的形态、感染途径很早即有明确的认识,并寻找到效果良好的治疗药物[7]。《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九虫候》说:“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景岳全书·诸虫》:“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太平圣惠方》:“其虫发动,则伤人脏腑,饮食不成肌肤。”

绦虫病轻者无自觉症状,较重者全腹疼痛,食欲异常等;并可出现脾失运化,肝失疏泄等[7]

绦虫病治宜驱虫,可用槟榔、芜荑、苦楝根皮、鹤虱、雷丸、石榴皮、南瓜子、贯众等;调理脾胃,可用异功散加麦芽、枳实[7]。早在《千金要方·九虫》里,就采用槟榔、石榴根皮等治疗绦虫病[7]

5.1 绦虫病的病因病机

绦虫病的病因,是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囊虫吸附在肠壁上,颈节逐渐分裂,形成体节,约经2~3个月而发育为成虫。早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即指出:“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说:“以桑枝贯牛肉炙食”,会引起本病。[7]

绦虫长盈丈,节片构成,寄生在小肠内,绦虫尾端节片常脱落后随大便排出,长寸许,故又叫寸白虫[7]。古代医籍将绦虫称为白虫或寸白虫[7]。对绦虫的形态、感染途径很早即有明确的认识,并寻找到效果良好的治疗药物[7]

绦虫所致的病变,主要是吸食人体水谷精微以及扰乱脾胃运化,从而引起腹胀,腹痛,甚至消瘦,乏力等症。[7]

《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因腑脏虚弱而能发动。或云:“饮白酒,以桑枝贯牛肉炙食,并生栗所成;又云:食生鱼后,即饮乳酪,亦令生之。”

《九虫候》:“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景岳全书·诸虫》:“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

《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

《太平圣惠方》:“其虫发动,则伤人脏腑,饮食不成肌肤。”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食生肉,……变成白虫。”

《备急千金要方·九虫》:“三曰白虫,长一寸。……白虫相生,子孙转多,其母转大,长至四、五丈,亦能杀人。”

5.1.1 绦虫病的症状

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腹胀,或有腹泻,肛门作痒,久则消瘦乏力,大便内或衬裤上有时发现白色节片[7]

绦虫病轻者无自觉症状,较重者全腹疼痛,食欲异常等;并可出现脾失运化,肝失疏泄等[7]

5.2 绦虫病的辨证治疗

5.2.1 证候分析

虫居肠中,扰动不安,故腹胀、腹痛。脾胃运化失常则腹泻。虫体耗食水谷精微,故久则消瘦乏力。虫体脱节,故见寸白虫排出体外。[7]

5.2.2 辨证分型

5.2.2.1 绦虫病·虫积肠道证

绦虫病·虫积肠道证(taeniasis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worms in intestine[7])是指感染绦虫,虫聚肠道,以脘腹隐痛,腹胀或腹泻,肛门作痒,大便中有白色节片,苔薄白腻,脉细等为常见症的绦虫病证候[7]

5.2.2.2 绦虫病·脾胃气虚证

绦虫病·脾胃气虚证(taeniasis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7])是指脾胃虚弱,感染绦虫,以纳食减少,腹胀便溏,消瘦乏力,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绦虫病证候[7]

5.2.3 治法

驱除绦虫,调理脾胃[7]

5.2.4 绦虫病的方药治疗

可用槟榔、芜荑、苦楝根皮、鹤虱、雷丸、石榴皮、南瓜子、贯众等;调理脾胃,可用异功散加麦芽、枳实[7]

中药有良好的驱绦效果,可选用下列方药中的一种应用[7]

①槟榔60~120克,切碎,文火煎2小时,于清晨空腹顿服。服后4小时无大便排出者,可服芒硝10克。

②南瓜子60~120克,去壳碾粉,直接嚼服或水煎服,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剂量、用法同上)。

③仙鹤草冬芽(深秋采集,其形似狼牙,故又称狼牙草),洗净,刮去外皮,晒干,碾粉,成人早晨用温开水冲服30~60克。因本药兼有泻下作用,可不另服泻药。一般在服药后5~6小时排出虫体。

④雷丸研粉,每次20克,一日一次,连服3天。

⑤石榴根皮25克,水煎服。胃病患者不宜选用此药。

驱除绦虫,务必驱尽,须连头节同时排出,方能彻底治愈。若头节及颈节未被驱出,仍能继续生长。若发现绦虫未驱尽时,可仍用上述驱绦药物治疗。[7]

驱虫之后,继服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运脾胃。[7]

6 钩虫病

钩虫病 (ancylostomiasis[7][7])为病名[8]。是指感染钩虫所致的寄生虫病[8][8]。又名黄肿病[8]、疳黄[8]、黄胖病[8]、黄胖[8]、饕餮黄[8]、黄肿[8]、食劳疸黄[8]。四川及江浙民间又称为懒黄病,𤆵黄病,桑叶黄等[8]。由小儿赤脚或坐地,皮肤触及钩虫丝状蚴后,进入体中引起[8]。因其主要症状为好食易饥,倦怠乏力,肤色萎黄,面足浮肿[8]。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血,以面黄浮肿,全身无力等气血虚弱脾虚湿困为主症[8]。治疗以驱虫为主,配合调理脾胃[8]。驱虫可选用贯众,榧子,苦楝根皮,土荆芥,槟榔等;调理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气血虚弱者,用十全大补丸[8]。并可用《串雅内编》加味绿矾丸[8]

钩虫病流行相当广泛,在我国南方各省较为多见[8]

6.1 钩虫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钩虫称为伏虫。《诸病源候论·九虫候》说:“伏虫,长四分”,“伏虫,群虫之主也”。

由于人体皮肤接触含有钩蚴的泥土,钩蚴从皮肤钻入,最后移行在小肠发育成成虫,而导致钩虫病。其主要的病理为扰乱胃肠气机,吸食及耗费人体血液,而出现胃肠失调及气血亏虚的病变。[8]

6.2 钩虫病的辨证治疗

治疗钩虫病以驱虫为主,配合调理脾胃[8]。驱虫可选用贯众,榧子,苦楝根皮,土荆芥,槟榔等;调理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气血虚弱者,用十全大补丸[8]。并可用《串雅内编》加味绿矾丸[8]

6.2.1 脾虚湿滞

6.2.1.1 症状

面色萎黄或面黄而虚浮,善食易饥,食后腹胀,或异嗜生米、茶叶、木炭之类,神疲肢软,舌淡苔薄,脉濡。[8]

6.2.1.2 证候分析

钩虫扰乱气机,使脾胃功能失常,故善食易饥,食后腹胀及异嗜。血液亏耗,加之脾胃不能化气生血,故见面黄、浮肿。舌质淡,脉濡为脾虚湿滞,气血不充之象。[8]

6.2.1.3 治法

健脾燥湿,和中补血[8]

6.2.1.4 脾虚湿滞型钩虫病的方药治疗

黄病绛矾丸[备注]黄病绛矾丸(《验方》):厚术、茅术、陈皮、甘草、绛矾、红枣加减。方中以平胃散健脾燥湿,理气和中;绛矾燥湿补血;红枣益脾养血。[8]

6.2.2 气血两虚

6.2.2.1 症状

颜面、肌肤萎黄或苍白,面足甚至全身浮肿,脘闷不舒,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质淡胖,脉弱。[8]

6.2.2.2 证候分析

虫居肠中,吸食水谷精微,损耗人体气血,气血亏虚,故倦怠乏力,精神不振,颜面、肌肤萎黄以至苍白。脾胃气机受扰,故脘闷不舒。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泛溢,故面目甚至全身浮肿。血虚心神失养,故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胖质淡,脉弱,为气血亏虚之象。[8]

6.2.2.3 治法

补益气血。

6.2.2.4 气血两虚型钩虫病的方药治疗

可用八珍汤[备注]八珍汤(《正体类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熟地黄、生姜、大枣加减。脘闷纳差者,加木香、砂仁理气调胃。[8]

钩虫病均需要进行驱虫治疗[8]。可酌情采用榧子、雷丸、槟榔、百部、鹤虱、贯众等药[8]

钩虫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给予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

7 蛲虫病

蛲虫病(oxyuriasis[8][8]、enterobiasis[8][8])病名[9]。是指感染蛲虫所致的寄生虫病[9][9]

蛲虫,九虫之一[9]。蛲虫古今同名,虫体细小,呈乳白色,长几分[9]。《诸病源候论·蛲虫候》:“蛲虫犹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小,如今之蜗虫状。”《三虫候》:“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也,居胴肠间,多则为痔。”《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蛲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肛门产卵,而致肛门奇痒[9]。病久长期抓痒而致肛门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9]

治以杀虫止痒为主[9]。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肛门周围[9]。肛门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9]

蛲虫病流行相当广泛,尤以儿童发病为多[9]

7.1 蛲虫病的病因病机

蛲虫病是由于吞入蛲虫卵而引起的。成熟的雌虫在夜间由肠道移行至肛门附近产卵。虫卵经过不洁的手、食物等,直接或间接地经口进入胃肠,在肠内发育为成虫而引起蛲虫病。其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蛲虫寄生在肠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二是雌虫移行产卵时,使肛门发痒,影响睡眠,甚或产生其他症状。[9]

7.2 蛲虫病的症状

肛门发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晚间肛门发痒时,可在肛门周围见到细小蠕动的白色小虫。久病则出现纳减、腹痛、腹泻、消瘦等症。[9]

蛲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肛门产卵,而致肛门奇痒[9]。病久长期抓痒而致肛门周围炎症、湿疹,并有面色萎黄,易怒,嗜食指甲等[9]

7.3 蛲虫病的辨证治疗

7.3.1 证候分析

蛲虫夜间移行至肛门产卵,以致蠕动作痒,影响睡眠,甚至烦躁不安。蛲虫久居肠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以致纳减,腹泻。胃肠气机郁滞则致腹痛。日久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则致身体消瘦。[9]

7.3.2 治法

驱虫止痒[9]

7.3.3 蛲虫病的方药治疗

治以杀虫止痒为主[9]。内服可用苦楝根皮、百部、榧子煎剂;外治可用韭菜煎汤每晚洗肛,或用大蒜打烂成泥状,加菜油涂拭肛门周围[9]。肛门湿疹,可用青黛散调黄连油膏外敷[9]

可用追虫丸[备注]追虫丸(《证治准绳》):槟榔、雷丸、南木香、苦楝根、皂荚、黑丑、茵陈。本方具有驱虫、除湿、理气通腑的作用,对多种肠道虫证均有较好的疗效。亦可选用使君子、鹤虱、榧子、槟榔等对蛲虫有较好驱除作用的药物二至三种治疗。除内服药物外,尚可外用百部煎剂灌肠。[9]

防止重复感染,对彻底治疗蛲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肛门,勤换衣裤、被褥,勤剪指甲,保持双手清洁。[9]

8 姜片虫病

姜片虫病 (fasciolopsiasis[9][9])为病名[10]。是指感染姜片虫所致的寄生虫病[10][10]。我国地方病的一种,因其虫形似姜片,故名[10]

姜片虫虫色赤如生肉,故又叫赤虫[10]

姜片虫病因食生菱角、荸荠等吞入姜片虫的囊蚴所引起[10]。成虫寄生肠道上部,上犯胃气,下扰肠道,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等症[10]

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华中某些地区都有流行,长江以北很少[10]

临床表现以脾胃失调的症状为主[10]。姜片虫病可引起腹痛,腹泻,浮肿,贫血等症状,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但预后一般良好,姜片虫驱除以后,患者迅速恢复[10]。若反复感染又不治疗,可导致重度营养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险[10]

姜片虫病的确定诊断有赖于大便检查而见姜片虫卵,或肉眼看到排出的姜片虫[10]

治疗用槟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须另服泻药,连用2~3天[10]。病情严重,气血亏虚者,则宜补脾胃,先服参苓白术散;待全身症状改善后,再予驱虫[10]

8.1 姜片虫病的病因病机

进食生菱角、生荸荠等,被附着的姜片虫囊蚴感染而引起姜片虫病。成虫寄生在小肠,吸食水谷精微及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为主要的病理变化。[10]

8.2 姜片虫病的症状

姜片虫病一般可无自觉症状[10]

有的可见轻度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甚者可见精神倦怠,或腹胀浮肿[10]。临床表现以脾胃失调的症状为主[10]。可引起腹痛,腹泻,浮肿,贫血等症状,甚至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但预后一般良好,姜片虫驱除以后,患者迅速恢复[10]。若反复感染又不治疗,可导致重度营养不良,有造成全身衰竭的危险[10]

8.3 姜片虫病的辨证治疗

8.3.1 证候分析

脾胃受扰,气机郁滞,运化失常,故腹痛、腹泻。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甚者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致精神萎倦。水湿泛溢,则致浮肿。[10]

8.3.2 治法

驱虫为主,佐以健脾[10]

8.3.3 姜片虫病的方药治疗

治疗用槟榔煎水,早上空服,不须另服泻药,连用2~3天[10]。病情严重,气血亏虚者,则宜补脾胃,先服参苓白术散;待全身症状改善后,再予驱虫[10]

驱虫可用槟榔5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煎1小时取汁早晨空腹服。合黑丑研粉内服,疗效比单用槟榔为佳[10]

健脾和胃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有水肿者可加车前草、五茄皮、泽泻等利水消肿。[10]

9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蚘虫候》:“蚘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府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

《圣济总录·蛔虫》:“盖较之他虫害人为多。观其发作冷气,脐腹撮痛,变为呕逆,以至心中痛甚如锥刺。”

《景岳全书·诸虫》:“凡诸虫之中,惟蚘虫最多。”

《证治准绳·杂病·虫》:“寸白……服药下之,须结裹溃然出尽乃佳。若断者相生未已,更宜速治之。”

《医林绳墨·鼓胀》:“黄肿者,皮肉色黄,四肢怠惰,头眩体倦,懒于作为,小便短而少,大便溏而频,食欲善进,不能生力,宜当健脾为主。”

《医碥·黄疸》:“黄肿与黄疸,分别处在肿而色带白,眼目如故,不如黄疸之眼目皆黄,而不带白,且无肿状,似不必以暴渐分。又黄肿多有虫与食积,有虫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之类,用使君子、槟榔、川楝、雷丸之类。食积则用消食药,剂中不可无针砂,消积平肝,其功最速。治疗亦与黄疸有别也。”

10 参考资料

  1. ^ [1]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1.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0.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4-178.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9.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6.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0.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1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