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冲疽:1.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2.生于腰肾也,发背骨作疮肿。
4 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冲疽
冲疽为病名[1]。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中发疽、壅肾疮、脐上疽[1]。指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1]。
4.1 病因病机
4.2 症状
其证高肿焮痛,速溃脓者为顺[1]。
4.3 治疗
宜疮科流气饮,仙方活命饮治之;脓稀七恶证见者为逆,宜补托之法[1]。
体壮实者,用双解贵金丸下之;体弱者减半,若无效可再服半剂;若痛不减而加剧,为脓将成,宜急服托里透脓汤,待痈肿色赤应指,宜急切开引流[2]。
5 生于腰肾也,发背骨作疮肿·冲疽
冲疽为病名[1]。 《疮疡经验全书》:“冲疽者,生于腰肾也,发背骨作疮肿。又名对脐,又名历肾。”
5.1 治疗
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3]。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五龙散等敷贴[3]。若未消而脓成,则内服透脓散或黄芪内托散;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3]。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3]。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3.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8.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
治疗冲疽的穴位
- 窍阴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备...
- 背俞
关、神门,治心律不齐。心俞配大陵、百会、合谷、太冲,治癫狂痫。心俞配神门、肾俞、百会、三阴交、内关...
- 首窍阴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备...
- 头窍阴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备...
- 枕骨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备...
- 更多治疗冲疽的穴位
治疗冲疽的方剂
- 托里流气饮
芷、厚朴、茯苓、紫苏、桔梗、青皮、黄芩。主治:中发疽。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个为引,水煎服。《...
- 生姜甘桔汤
去芦头)1两。甘草(生)半两,生姜半两。主治:痈疽诸发,毒气上冲咽喉,胸膈窒塞不利。用法用量:每服...
- 利枢汤
,壮血气,舒筋活骨。主伏骨疽,生于两腿上,当髀枢。用法用量:水煎熟,加酒冲服。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 忍冬花酒
和酒半钟,热服。甚者不过3-5服即愈。如无鲜者,用干的1-2两,水1钟,煎半钟,冲上热酒半钟和服。...
- 百二散
、朱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痈疽毒气冲心呕吐,发疔疮烦躁,手足不住发狂者。用法用量:护...
- 更多治疗冲疽的方剂
治疗冲疽的中成药
- 冲和散
脱衣,盛热饮冷,或坐卧当风,居处暴露,风雨行路,冲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气,或久晴暴暖,忽变阴寒...
- 一粒珠
乳痈,乳癌。用法用量:服时用人乳化开,真陈酒煮,冲服1丸,量佳不妨多饮,盖暖患处,重症倍服。小儿惊...
- 消肿片
主治:消肿拔毒。用于瘰疬痰核,流注,乳房肿块,阴疽肿毒等症。用法与用量:饮前用温黄酒或温开水化服,...
- 黑虎散
竭1两(别研)。主治:妇人产后败血,恶露不尽,上冲喘满昏晕,脐腹胀痛,或烦躁狂妄,神识昏闷。用法用...
- 八宝五胆药墨
毒,顽癣、皮炎、湿疹等。用法与用量:捣碎后用开水冲服,一次0.5g,一日2次,小儿酌减。外用,取适...
- 更多治疗冲疽的中成药
冲疽相关药物
- 浓过氧化氢溶液
用时间短暂。有机物质存在时杀菌作用降低。局部涂抹冲洗后能产生气泡,有利于清除脓块,血块及坏死组织。...
- 过氧化氢溶液
用时间短暂。有机物质存在时杀菌作用降低。局部涂抹冲洗后能产生气泡,有利于清除脓块,血块及坏死组织。...
- 红霉素肠溶散
量温水(40℃以下)制成混悬液后即刻服用或用温水冲服。成人一日10~20g(相当于红霉素1~2g)...
- 华法林钠片
侧乳房坏死,微血管病或溶血性贫血以及大范围皮肤坏疽;一次量过大的尤其危险。【禁忌】肝肾功能损害、严...
- 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ProcaineBenzylPeni...
- 更多冲疽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冲疽
- 《外科心法要诀》:[卷七腹部]冲疽
冲疽脐上二寸生,心火毒炽入肾红,高肿痛速溃吉,若见七恶定然凶。【注】此证生于任脉,脐上二寸下脘穴。一...
- 《疡医大全》:[卷二十胸膺脐腹部]脐上疽门主论
王肯堂曰∶脐上疽,脐上寸许,此名冲疽,又名中发疽,一名壅肾疽。由心火炽盛,流入肾经所致。肿高脓稠色...
- 《疡医大全》:[卷二十二脑背部]对脐发疽门主论
水,谵语发渴者死。(《准绳》)窦汉卿曰∶对脐毒即冲疽,又名历肾,生于腰肾间也。若内肾疼变为渴者,万无...
- 《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序论
、七十三、九十三,百神在足,不可见血,见血者死。冲疽发小肠痛而振寒热,四日五日悄悄,六日而变之,五十...
-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腹部证治(计四证)]痈疽就简
脘疽,生脐上四寸中脘穴。吓痈,生脐上三寸建里穴。冲疽,气海、丹田、关元三穴之际。缓疽,生少腹旁,左右...
- 更多古籍中的冲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