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脉学名词·尺脉
尺为脉学名词。尺为尺脉的简称[1]。寸关尺指寸口脉三部的名称[2][3]。以桡骨茎突的内侧为“关”部,关之前(近腕端)为“寸”部,关之后(近肘端)为“尺”部[2][3]。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3]。《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左右手的寸、关、尺各代表一定的脏腑,即左寸可候心与膻中,关可候肝(胆)与膈,尺可候肾与小腹;右寸可候肺与胸中,关可候脾与胃,尺可候肾与小腹[2]。总的来说,两寸部诊察人体上部,两关部诊察人体中部,两尺部诊察人体的下部[2]。此外,寸、关、尺各部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诊法,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得出正确脉象,提供临床诊断参考[2]。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2]。
5 人体部位名·尺肤
尺为人体部位名。是尺肤的简称[1]。前臂内侧自肘至腕的皮肤,体表望诊和切诊的部位[1]。《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又:“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6 旧长度单位·尺
尺为旧长度单位[4]。一尺为10寸,约合33.3cm。
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古籍中的尺
- 《类经图翼》:[类经附翼卷二律原]黄钟生度
历代尺度,皆本诸黄钟而损益不同。有以黄钟之长,均作九寸,而寸皆九分,此黄帝命伶伦始造律之尺也,是名...
- 《古本难经阐注》:正文
十度周于身。二刻为一度。二百七十息。脉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一日夜五十周于寸口。下文言荣卫一周于寸口...
- 《难经古义》:卷之上
非一道。或以气口人迎言。或以三部天人地言。或寸脉尺肤。相对言之。人有肾原之气。胃阳之气。此难所言。...
- 《脉诀汇辨》:卷二
,故曰脉口。其实一也。吴草庐曰∶“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
- 《医经原旨》:[卷二]脉色上第四
伍相类谓之“伍”。搜其隐微,通其变,极其数也。)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内者,关前曰寸,关后曰尺,...
- 更多古籍中的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