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泸州市机采成分血志愿者队伍的招募、保留分析
【摘要】根据血液安全的需要制定机采成分血的宣传计划,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捐献机采成分血的宣传,以多次、固定的定期无偿献血者为重点招募对象,并培养成定期捐献机采成分血志愿者,建立一支无偿捐献机采成分血队伍,确保了泸州市机采成分血提供方式无偿化的实现,为临床用血提供了安全保障。【关键词】机采;成分血;志愿者;招募;保留志愿无偿献血是各国政府普遍认可的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根本途径。要做到临床用血特别是机采成分
- 妇产科失血病人输注成分血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输成分血替代输全血救治妇产科失血病人的效果。方法按输血品种将妇产科失血病人分为输全血组和输成分血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与疗效有关的输血前后血化验数值、输血后住院痊愈的天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输血不良反应、输血量,全血组均高于成分血组(P0.01)。结论输成分血救治妇产科失血病人疗效满意,可替代输全血,还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节约血资源。 关键词输成分血疗效分析
- 大量输血时输全血与成分血的临床分析
众所周知,在大出血、大手术、严重创伤时常需要大量输血。为阐明大量输全血的不良反应远远高于输注成分血[1],有必要对大量输血时输注全血与输注成分血进行研究。通过对我院大量输注全血38例和成分血34例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大量输全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而输成分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9%。因此,在大量输血时积极采取成分输血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989~1990年,我院共有38例
- 常用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成分血以其高纯度、高活性的生物性能;高疗效、低风险的临床效果,为某些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由于诸多因素,某些医疗单位的成分输血比例仍然较低,为此将常用成分血的性能及临床应用做如下简述,以便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红细胞制剂(去除白细胞) 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年轻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另有重组血(“O”红细胞洗涤3~4次后配AB血浆)、转型红细胞。 1.1
- 要以科学的态度开展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使输血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成分输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综合利用节约血源等优点。然而,部分临床医师对输血的认识滞后于输血医学的发展,往往以输全血来满足患者某一种血液成分的需求,致使临床不良反应和血液资源的浪费。为提高广大临床医师的认识,促进成分血的临床应用,本文将成分输血的有关内容作一简述,以便于同仁交流。 1
- 2000~2004年青岛市成分血利用率调查分析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随着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广大市民对献血认识的提高,在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的基础上,成分输血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由于成分输血具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故目前青岛市各医院用于给患者输注的血液中99%以上为成分血输注。现将青岛市2000~2004年成分供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供血者
- 基层医院输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
【关键词】成分血在全血、成分血或血液制品的输入过程中或输入后,受血者出现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血后24h内发生的和输血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组建血库已近20年,由20世纪90年代的自己采血发展到现在市中心血站统一供血,输血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现将这些年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的一些输血不良反
- 推行成分输血工作10年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推行使用成分输血工作情况。方法采用医院10年血库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1994~2003年10年用血总量,前5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后5年逐年减少且全血用量逐年减少,成分输血比例从1994年的59.05%逐年增至2003年的82.40%。结论成分输血是科学的现代输血,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经验值得向其他医院推广。 关键词成分输血成分血使用率输血工作输血分析 输血是临床治疗、抢
- 成分输血在肝脏移植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成分血液在肝脏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位肝脏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结果。结果8例肝脏移植术患者成分用血分别为:DW-RBC:13.1U(0~30U);FFP:1885ml(460~5000ml);PC:6.25U(0~20U);CRYO:2袋(0~16袋)。结论尽管肝脏移植术中血液制品的用量有很大个体差异,但仍属于大量或超大量用血。应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
- 临床成分输血安全性探讨
成分输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重视,经过十几年的宣传推广,成分血应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0年全国成分血比例升到49.10%,但总体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某些先进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成分输血发展迅速,部分地区血液分离率和成分血临床应用率接近100%,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是,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如何?如何评估国内成分输血的安全性?怎样提高临床成分输血安全性?笔者就以上问题,结合2001~2
- 成分输血的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1999~2003年番禺区成分输血的情况,探讨临床用血的规律,推动成分输血。方法对5年间的总供血量、成分血用量、红细胞输血比例、成分输血总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番禺区临床用血量显著增大,成分输血比例迅速提高,以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血用量增长最为显著。结论输血医学迅猛发展,带动了番禺区临床输血技术的进展,经过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了成分输血的普及,全面提高番禺区的输血技
- 血液制备离心破损原因分析与对策
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维修和更换不适宜的零部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离心报废血液的数量。自2004年以来,血液制备报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离心破损血液报废血液在采集后制备成分血的过程中血袋离心破损是血液报废的原因之一。如何减少血液在离心过程中的破损,是避免血液浪费的重要措施[1]。我站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成分血制备中血袋破损情况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
- 我院近8年成分输血情况浅析
【摘要】目的推动我院成分输血。方法通过1996~2003年8年来对我院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由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极大推动成分输血工作的开展,使成分输血逐年增加。由1996年的51.7%上升到2003年的90%。结论一血多用,节省血源,副作用少,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合理、有效。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或一位医生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现代输血疗法已
- 采供血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方法探讨
确专(兼)职人员,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是由中心业务副主任担任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业务科作为主管部门,总护士长直接专管。 2采供血机构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种类主要有:采血及制备成分血用的一次性采血袋、成分血转移袋、机采管路;采集血液标本用的一次性空针、采血针,一次性标本管;以及供临床输血用的一次性输血器等。 3严格使用管理血站在采集检验标本、采集血液和成分血分离时,必须使用
- 浅谈成分输血与安全用血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成分输血是对患者进行缺什么成分补充什么成分,特别是成分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血液制品。采用成分输血,可避免输入不必要的血液成分所致的输血反应,减少疾病传播的发生。 传统的输血方法就是不管病人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如为了控制出血(因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或控制感染(粒细胞缺乏)都给以输注全血,但全血中所含的凝因子、血小板和粒细胞的数量极为有限,很难达
- 多种抗体伴纤维蛋白析出引起配血困难1例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1例M4(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含有冷自身抗体和免疫性抗体伴纤维蛋白析出,严重干扰交叉配血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血型A型,患M4已1年,患病期间曾数十起输注全血和成分血。因贫血严重,申请输血,医院交叉配血时配血不合送我站检测。 2血清学检查 2.1初次配血结果 患者血样和A型供血者朱某血样交叉配血,主侧和自身对照均有大量纤维蛋白
- 谈谈输血科临床输血纠纷的防范措施
合卫生学要求,结构与布局合理,仪器设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经过了岗位培训,最好到上级医院血站进修。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做好:(1)严把血液入库关。全血、成分血入库前应认真核对验收,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最好每种血型、每种血液分别用专门登记本;(2)储血冰箱依规程进行消毒、检测,全血、成分血分别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或不同专用冰箱内,标
- 确保血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填写错误,核对不详细,甚至张冠李戴,使检测结果恰恰相反;检验时人为误差和设备因计量不准造成的系统误差;特别是本来是阳性血液标本误为阴性结果发布检验报告,成为严重的质量责任。(3)血液的采集、离心、成分血制作、速冻、储存过程造成质量问题。如血管选择不好,采血过程血液流速受到影响,超过规定采集时间,或抗凝剂没有充分混匀,造成血液凝块;成分血制作如果不按操作规程,血液离心时如果离心机转速不够或不平衡,
- 加强内涵建设确保血液质量的探讨
错误,核对不详细,甚至张冠李戴,使检测结果恰恰相反;检验时人为误差和设备因计量不准造成的系统误差;特别是本来是阳性血液标本误为阴性结果发布检验报告,成为严重的质量责任。 (3)血液的采集、离心、成分血制作、速冻、储存过程造成质量问题。如血管选择不好,采血过程血液流速受到影响,超过规定采集时间,或抗凝剂没有充分混匀,造成血液凝块;成分血制作如果不按操作规程,血液离心时如果离心机转速不够或不平衡,
- 无锡市成分输血情况统计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无锡市成分输血的现状,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从而合理使用血液资源,进一步提高成分输血比例。方法对2002~2005年无锡市59所医疗机构临床全血及成分血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锡市临床输血比例逐年增长,全血使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成分血中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制剂用量明显增多。结论成分输血比例虽逐年增长,仍需不懈努力促使临床输血更科学合理,提高成分输血的内涵。 【关键词】
-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长张文康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血站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采集、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第三条血站管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实行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统一管理临床用血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长张文康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血站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采集、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第三条血站管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实行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统一管理临床用血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 医院感染管理在采供血机构的实施
机构供应室标准建立,专人专岗并强化培训,覆盖整个机构的管理,收到较好效果。(2)采血、成分血制备,检验环节的无菌技术操作。血站采血人员成分血制备、检验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无菌技术要求,自衣帽口罩等穿戴到一人一针管一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在器械献血人员接触的物体表面等实施严格消毒,一人一用,确保献血人群的安全,成分制备、检验环境、采供血环境严格空气消毒并实施监测制度,保证血液质量。(3)血库、各县供
- 外科手术中三种自体输血方法的应用比较
2.1三种AT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三组患者中有107例依靠AT顺利渡过了围手术期(80.5%),26例因术中出血过多加输了异体血(19.5%),其中8例患者加输了机采血小板或冷沉淀等成分血(6.0%)。PABD中有3例采血时出现轻度头晕,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脉搏98~144次/min,口服糖盐水500ml,静卧休息半小时后缓解;AHD中2例患者因动脉压过低停止采血并半量回输;I
- 血站管理办法
行),请遵照执行。 部 长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血站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 第三条血站管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实行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
- 血站管理办法
行),请遵照执行。 部 长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血站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血站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 第三条血站管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实行统一规划设置血站、统一管理采供血和
- 儿科血液病成分输血状况统计分析
床资料临床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为2002年1月~2003年12月2年间我院儿科血液病房住院患儿输血登记的资料,共855例次输血的血液病患儿,其中男543例次,女312例次,年龄4个月~15岁,病种为急性白血病、地中海贫血、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2输血资料2.1全血和成分血的制备及供应由南宁市中心血站统一采集、制备和供应。2.2成分输血的种类浓缩红
- 浅谈血站感染管理与控制
量控制。 3.1人员与环境 人员上岗前要有上岗资格考试,工作中严格执行站里规章制度及SOP,保证采供血全过程中人员不受感染,血液产品、环境不受污染。质控科每月一次对采血护士和成分血制备人员的手、献血者的采血部位、成分分离室、百级净化间、采血室、储血环境、储血冰箱等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应符合质量标准。如:采血、成分制备人员手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或细菌总数≤10cfu/cm2为合格;献血者的
-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阻塞的预防
者部分脱出以及腹压的作用使股静脉压高于导管内压,血液易反流等因素有关[3]。 2.2留置导管后应妥善固定,防止导管的打折、扭曲。不得在置有PICC的上部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2.3输入全血或成分血时应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使用具有能减少输入的全血及成分血中颗粒团、微血块或白细胞作用的过滤器,全血及成分血应在4h内输入,以防止凝血形成。 2.4输注液体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防止不同药物混合
- Rh新生儿溶血治疗新技术问世——“Rh+血交换”法治疗该病获成功
他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32例RhHDN患儿(产前确诊18例,产后确诊14例)进行了治疗。研究人员首先为产前确诊为RhHDN的18例孕妇进行血浆置换,每人每次采集血液600毫升,经过离心、分浆敲除成分血浆210毫升后,再将置换的新鲜成分血浆还输给孕妇,直至孕妇血清中致病性Rh抗体滴度效价变为1誜128为止。 由于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频率低于0.5%,往往达不到Rh阴性血置换的要求,为此,
- 未来不再“血荒”?
同的看法:“血液转化技术远没有到达临床应用的阶段,我们对它的应用效果还无法清晰预测。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建议其他血型的病人输入O型血,除非是缺乏同型血液的紧急情况下。”北京市的供血压力很大,血液中心正通过采集成分血,或者将采得的全血进行分离,在临床推广成分血的运用等措施来缓解压力。“但是要达到血库良性循环,减少血荒隐患的目的,还需要公众树立起正确的献血意识,无偿献血制度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作者:
- 护理程序在临床成分输血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程序护理在成分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4例成分输血病人按护理程序的方法步骤进行护理。结果本组154例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成分输血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能避免或减少输血反应,保证病人安全。【关键词】成分输血;程序护理成分输血是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单一或组合选择足够治疗剂量的各种高纯度的血液成分进行输注,其主要特点是可结合病情需要进行选择,针
- 冷沉淀制备方法及质量影响因素
【关键词】冷沉淀;制备;质量 冷沉淀是用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制备的一种成分血,主要用于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也可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等[1]。因冷沉淀中的Ⅷ因子为不稳定因子,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每袋冷沉淀Ⅷ因子含量各不相同,现将本中心的冷沉淀制备方法及质量因素影响分析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大容量低温离心机(CrYOFUge6000)
- 临床用血的几点体会
红蛋白是90g/L,则不能输血,否则更容易出血。1.3能输自体血不要输异体血输自体血是安全的输血法,可以防止与输血相关传染病,预防输血不良反应,不会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同时保护了血液资源。1.4能输成分血不输全血白血病患者必须输成分血,成分输血提供针对性治疗,同时也提高了治疗效果,可节省血源,提高血液的使用效率。2尽快更新输血比较“全的旧观念目前血液保存袋均是针对红细胞而设计的,在4℃
- 汪洋同学获上海火炬传递火炬手资格
京奥运火炬境内传递重点地区之一,上海传递的时间为5月20日、21日两天。我院汪洋同学在通过层层选拔后成为70名向社会公开报名选拔的上海火炬手之一。汪洋同学一向热爱公益事业,曾经在非组织的情况下多次捐献成分血,及在2005年进行了骨髓捐献,并获得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汪洋同学成为火炬手也是我们医学院全体师生的骄傲。让我们恭喜汪洋,并祝愿上海火炬传递成功,更祝愿2008北京奥运成功举办。作者:
- 拼装式冷库在血浆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成分血的广泛推广应用,在浓缩红细胞分离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新鲜冰冻血浆(FFP),较之推广成分血以前其数量成倍地增长,冷冻后的保存成了极大难题,过去只需将其保存在几个单体冰柜中即可,临床应用量和产生量基本平衡,而现在单靠一味地增加冰柜的数量,势必带来空间拥挤、花钱多、清点库存困难并有碍观瞻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将拼装式冷库的思路引入血浆冷冻保存当
- 血液成分制备人员职业安全的防护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血液成分制备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以提高成分血安全性。方法对13名成分血操作人员在工作期间(2004年1~6月未采取防护措施和2005年1~6月采取防护措施)匿名问卷调查。血液污染消毒记录,破袋报损登记,以及意外事故处理记载。结果显示成分制备人员危险因素的接触机会比例为生物因素63.3%,物理因素30%,化学因素6.67%,隐患因素存在潜在危害,从本血站科室产
-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选择满足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治疗量血小板。结果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机采血小板供者共3258人次,仅有1.2%的献血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为减少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
- 贮存期血液K+的改变与临床输血
血钾对心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以引起心肌损害,使心率变慢,严重者常有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和心跳骤停。因此,对心脏病人输血时,应考虑输贮存血的血K+升高的问题,及时检测输血后K+的变化,同时考虑输成分血。当病人处于酸中毒时,由于细胞外液H+浓度增加,部分H+进入细胞内与K+交换,可使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此时输血时,也应避免输注贮存期超过5天以上的血液,同时应密切观察血钾浓度的变化。由于肾脏是调
- 13例产科死亡病例分析
院,使抢救治疗十分困难。若她们能在孕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防止及减轻并发症的出现而防止死亡。 (2)条件受限治疗措施不能及时完成。1990年以前本市无血库,只有两家大中型医院自备血库用血不能调济,通讯方式落后,到急需用血时不能及时采到新鲜血又无成分血。本13例患者中的1例来院时考虑“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立即手术,术后伤口及阴道大量失血,考虑“胎盘卒中,DIC”,再次打开腹部发现子宫3/4卒中
- 关于血站业务档案归档范围的探讨
1.2检验科血液检验报告单,酶标仪判读结果,血液检验不合格记录表。 1.3质控科血液检测记录,工艺卫生检测记录,原辅材料(试剂)检测记录,仪器设备检测记录,参加国家室间质评记录。 1.4成分科成分血制备记录,成分血入库交接记录,离心机使用记录,工作环境消毒记录。 1.5血供科交接班记录(包括库存、冰箱温度记录等),临床用血电话记录,成分血报废记录,各医院用血情况统计表。 1.6单采室体
- 做好失血量评估合理用血
善的麻醉和手术来减少患者的要求。(5)如果患者不需要输血时进行输血,患者不但未能获益而且冒不必要地风险。(6)血液是高成本珍贵资源,不必要的输血可以导致确实需要输血患者需求的血液短缺[1]。(7)成分血的使用:近年来,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进步,临床上采取一血多用,来满足不同患者输血需求,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全血的血液成分复杂,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机
- 浅谈区域性中心储血室的建立和管理
室建立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岗位有职责、操作有规程、工作有制度、质量有标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4加强培训、更新观念由于输血观念的陈旧,县市级医院机构临床用血基本是全血,而市直医疗机构临床成分血使用率已达97%以上。输血观念的悬殊差距,成为中心储血室建立的一大障碍。面对这种情况由市中心血站牵头、组织专家为县市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举行输血专业知识讲座,在工作中中心血站发血科与
- 第二节 输血
第二节 输血 输血是指将人类本身所拥有的血液成分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所经是和给予药物不同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输血医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输血的意义也有新的变化。现代输血的内容已不仅是输入自然的血液成分,它还包括以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与血液相关的制品,如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各种造血因子等,即使是血液成分,也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再输入,而是可以根据需在,先在体外对输
- 街头无偿献血者重度脂肪血调查分析
或改约;③改变现有献血模式,在献血志愿者队伍中逐步建立献血预约制度,给献血一个充分的准备;④建立献血前快速筛查的方法来有效保护血源。【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GB18468-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2]ParandareA,HerebomA,LeaJ,etal.Lipalmicdomatious[J].TransfusionMed,2001,
- 街头无偿献血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安全战略的首条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根据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无偿献血三个转变,即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转变;全血向成分血转变;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献血转变,从而使街头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献血有益健康。随着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加强,街头无偿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对本中
- 一院承办全国临床输血继续教育学习班
班。在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输血专业第二届学术交流年会上,刘凤华教授及省内临床输血领域的专家做了《警惕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血小板免疫血液学与安全输血》、《输血科室间质量评价与输血安全》、《全血与成分血质量标准》、《RhD阴性患者输血原则》等专题讲座,并有10篇学术论文在会上交流。据了解,一院输血科作为黑龙江省输血工作学术带头单位,正在申报黑龙江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今后一院输血科将协助政府部
- 休克患者的护理
量不足,快速开放静脉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尽早、及时补充分血容量是提供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灌注的根本措施,一般认为大量补充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液或等渗生理盐水),适量胶体液(代血浆,中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成分血或全血),高渗液一般不超过400ml。补液时遵循“先快后慢,需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早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在40%左右,注意保暖,但不能采用
- 血站检验科内实行全面管理的初步效应
病及血液质量问题发生医疗纠纷,保证了用血安全。实验室2005~2007年初复检情况见表1。表11996~1998年献血者血液初复检情况4结果近3年检验科化验合格的血液由市疾病控制中心定期抽检全血及成分血610人份,抽检结果:抗-HIV、抗-HCV、HBsAg、梅毒均为阴性,合格率达100%。省临检中心室间和卫生部临检中心质评结果:连续13次抗-HCV、HBsAg均与临检中心预期结果一致。 5讨
- 蚕豆病的监测护理及预防
正常,同时要做好尿量记录,出现尿少或尿闭,预示可能出现溶血性尿毒症,即按医嘱做好碱化尿液等处理,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3)输血是处理溶血危象的主要手段,可以输G-6-PD正常的新鲜血或者输成分血(浓集红细胞),因蚕豆病患者G-6-PD缺乏,抗氧化物明显下降,蚕豆中所含的物质进入体内,可使血液中的氧化物质增多,红细胞被氧化而发生溶血。及时补充红细胞,能阻止溶血发生,有利于补充血容量,纠正贫
- 研究显示:青黄散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常。试验证明,MDS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明显,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增高。为了探讨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研究人员将61例M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青黄散组)31例和对照组(维甲酸组)30例,以3个月为1个疗程。他们给予治疗组患者青黄散口服,早晚两次;给予对照组患者全反式维甲酸,每日3次口服;两组同时辨证辅以补益汤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情况适当给予成分血输注,体温达38.5℃以上者,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