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惩罚 (最后修订于2010/2/4 22:09:16)[共60字]
摘要:在学习实验中,当动物反应错误时,不但不予奖励,反而给以惩罚。用老鼠进行学习实验时,多用台子上通电的格子产生电击作为惩罚。......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Nature发表陶毅研究组的研究结果
合作(cooperation)行为的进化机制是种群进化生物学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2002年瑞士学者Fehr和Gachter发表在Nature的论文中指出惩罚(punishment)是促进合作的有效机制,这一观点很快被学术界广泛接受。2008年Harvard大学的Nowak研究组在Nature上发表了关于可重复囚徒困境(repeatedPrisoner’sDilemma)博弈的实验研究,他们的结果
- 大脑电刺激能够使人们更加遵守社会规范
nRuff说道:“我们的社会无规矩不成方圆,即使人们很好的遵守了这些规范,我们也总是禁不住违反它们。我们需要严惩措施让人们遵守。”之前的一项研究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当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免遭惩罚时,右侧前额叶(rLPFC)就被激活。Ruff和同事们想要了解,刺激这一区域是否能够使人们对于惩罚措施的敏感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在瑞士招聘了一些女大学生,她们都通过一种计算机游戏彼此交流。在试验期间
- 新发现挑战“寄主制裁论”
,有科学家挑战了被普遍接受的寄主制裁论。他们借助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生物的共生其实是一种生物界的和谐共荣,共生体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健康寄主自动与寄生者分享利益的机制,而不是奖励或惩罚。 今年9月,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第107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利用经济学契约理论检测共生系统”的文章。该文章是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态学与环境保护中心、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研究团队完成,该研
- 桐乡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
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6所学校1120名学生施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学段学生生活事件的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受惩罚因子得分高于初中、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
- 王瑞武小组发现植物也会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记者近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王瑞武课题组发现,植物合作系统的优势方可能通过惩罚机制来抑制投机个体或行为的扩散,奖励那些主动合作的个体或行为,即使用“胡萝卜+大棒的策略。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生态学》。据介绍,经典理论认为,合作系统的投机个体在进化的过程中,演化出了与其他合作个体利用不同资源或空间的能力,因而能够稳定地与合作个体共存于合作系统当中。而
-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王瑞武小组发现植物也会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王瑞武课题组发现,植物合作系统的优势方可能通过惩罚机制来抑制投机个体或行为的扩散,奖励那些主动合作的个体或行为,即使用“胡萝卜+大棒”的策略。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生态学》。据介绍,经典理论认为,合作系统的投机个体在进化的过程中,演化出了与其他合作个体利用不同资源或空间的能力,因而能够稳定地与合作个体共存于合作系统当中。而王瑞武等发现这一经典的解释可能
- 黔东少数民族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为29.63%,其中男童为29.94%,女童为29.25%。男童检出率较高的因子为强迫、抑郁、交往不良、分裂样,女童检出率较高的因子为抑郁、分裂样强迫、多动。男童行为问题的绝大多数因子与父母的拒绝、惩罚定向呈显著的正相关,女童行为问题的多数因子与父母的拒绝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黔东地区少数民族儿童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全国水平,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行为问题。 【关键词】儿童行为;行为医学;家庭关系 B
- 普洱市初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
母教养方式”问卷对普洱市部分中学初中1~3年级320名学生进行团体测试。并与北京市的313例调查资料作对照。结果:两地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层次方面有明显差异(P<0.01);我市父母对子女管教严厉、惩罚(FF2、MF4)较多,情感温暖、理解(FF1、MF1)投入较少,干涉多、保护少,对男孩的惩罚、严厉多于女孩,父亲对男孩的过度保护(FF6)显著多于女孩。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我市父母教养方式中
- 裕固族和汉族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式的异同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肃南县的汉族和裕固族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汉族和裕固族学生家长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汉族学生家长对子女有更多的严厉惩罚和干涉保护倾向;汉族学生母亲的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也显著多于裕固族学生的母亲。结论:裕固族与汉族父母教养方式有量著差别。【关键词】裕固族;汉族;父母教养方式;EMBU 家庭是影响个体成长重
- 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7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有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征,自责应对方式,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结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干预时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又要突出重点。 【关键词】人格;适应,心理学;家庭特征;相互影响分析 TheEffectsofPersonality,
- 成都市486名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
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成都市民族中学和西藏中学初一至高二汉族中学生486名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测试。结果在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出现了年级主效应,其中中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中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生活事件6因子没有出现显著的性别×年级交互作用影响。结论应重视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血腥游戏可能引发暴力倾向
,这是因为,具有暴力倾向的人更爱玩这类电子游戏。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9名电脑玩家的大脑活动所作的研究表明,游戏与人的行为反映之间确实存在联系。研究结果发表在《新科学家》网站上。严厉惩罚实验当中,科学家测量了研究对象大脑中P300的活动情况。P300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大脑反应活动,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所看到的画面的情感反应程度。一般来讲讲,人对某个画面越是感到惊讶或是不安,P300的活
- 何谓儿童睡眠紊乱,如何防治?
事等,睡前应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环境,在孩子入睡前向他道声晚安,或用手轻轻抚摸幼儿的身体,这会给孩子轻松安宁的心境,对于惧怕睡眠的孩子尤为有效。另外,家长对孩子睡眠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把早睡作为惩罚,如有的父母为了惩罚孩子就命令他上床睡觉,这样会在孩子头脑中留下一个概念:早睡是一种惩罚。再者,要鼓励孩子与别的小朋友来往,减少恐惧心理,调整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规律性。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时,最好让
- 精神分裂症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6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亲对患者的严厉和惩罚因子分值比正常人组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对患者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分值比正常人组低。两组人群的其他因子分值无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对患者存在过度的严厉和过多的惩罚,而母亲缺乏对患者的理解和情感温
- 神经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较神经症患者与正常人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EMBU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对60例神经症患者和60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神经症组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父亲拒绝否认因子,母亲干涉保护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神经症患者家庭中存在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的问题。【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神经症;EMBUAControlledStudy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试。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家庭环境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及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及控制性差(P<0.05或P<0.01)。(2)在教养方式上,患者的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5或P<0.01);患者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组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风险因素为家庭
- 生活事件对震后中学生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
二年级学生95名,高三年级学生90名;平均年龄15.7岁。 1.2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5]和PTSD自评量表进行测试。ASLEC包括27个条目,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及其他6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应激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1。PTSD量表由17个项目组成,包括再体验、逃避麻木、过度警觉3个分量表。采用5点记分法,从&
- 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瘾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45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与非网络成瘾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定、母亲拒绝否定、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等方面。结论网络成瘾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均存在问题。【关键词】因特网行为成瘾教育方法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
- 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的临床研究
对ODD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53例ODD儿童和58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病例组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惩罚和拒绝因子分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母亲教养方式中,惩罚、拒绝和过分干涉保护因子分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ODD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键词】儿童
- 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
文化为界,将患者父母分为低文化组(初中及初中以下)和高文化组(高中以上)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父亲低文化组比高文化组表现过分保护较多;母亲低文化组比高文化组表现情感温暖得分较低;父亲的惩罚严厉多于母亲,母亲的拒绝否认多于父亲。结论:父母文化水平低和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可能对患者患病具有负性影响;强迫症患者双亲教养方式有差异。【关键词】强迫症;父母教养方式基金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
- 行为矫正理论在特需医疗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会得到护士长的认同。由于她希望得到认同,行为也就得到了强化,并且该工作人员往往希望再次高质量地完成新的护理工作。 2.4反面强化反面强化某种行为,如自动发现、主动纠正错误并予以补救或补偿而不再予以惩罚,从而行为伴随着不良结果而消失。因此,它不同于惩罚,惩罚总伴随着一些不良结果,与此效果相同的是,当又一次面临不良状态时,这种负责排除不良现象的行为会反复出现。例如:由于未严格执行核对制度,险些造成护
- 青少年攻击行为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格问卷(EPQ,儿童版)对武汉市105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攻击行为青少年的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无攻击行为青少年,而亲密度与知识性得分低于无攻击行为青少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青少年的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得分较高,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青少年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因子得分较高,掩饰性和社会成熟水平因子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条
- 我科住院人次激增引发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床位。在视觉上解决了拥挤、嘈杂的情况,减少了护士行走路程,提高了工作效率。2.3加强护理服务系统的安全设计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从人本理论,认知理论出发,从缺陷机制切入,从人员的安全设计双人查对制度,非惩罚性的报告制度三方面着手进行了护理服务系统的安全设计。2.3.1护理人员的安全设计在三班排班上,实行了低年资、高年资护士接班。在日间排班上,保证周六、周日均有高年资护士在班,关键岗位均由高年资护士在岗
- 杭州市某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应对方式低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因素为EPQ-E、精神病性、EPQ-P、对支持的利用度;消极应对方式影响因素为敌对、EPQ-N、性别、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结论技校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较多采用消极应对,受个性特点、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影响有综合作用。 【关键词】适应,心理学;方法;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Co
-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62例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2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和6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父亲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方面较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表现为显著较低情感温暖和理解(P<0.05)。结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焦虑症
- 要给孩子留面子吗?
意主动接触同伴,对父母、对他人不信任。严重的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将自己对父母做法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以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 在学校里,不少的老师常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顽皮或成绩差的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并非用暴力,往往是当众斥责、奚落和讥讽。如用“绣花枕头一包草,聪明面孔笨肚肠”、“一辈子不会有出息”等一类的语言奚落学生。孩子受了羞辱,不敢反抗,又不敢告诉家长,否则还会挨父母的骂。因此
- 哈尔滨市城乡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0.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农村中学生焦虑得分高于城市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焦虑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高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母亲惩罚严厉(MF4)、神经质、父亲情感温暖(FF1)、学习压力、精神质、父亲偏爱被试(FF4)、父亲过度保护(FF6)、师生关系、父亲拒绝否认(FF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以及内-外向对焦虑的作用
- 昆明动物所合作研究从经济学角度阐释生物的共生关系
释,寄主制裁论一直是被普遍接受的。借助于经济学的契约理论,研究者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生物的共生其实是一种生物界的和谐共荣,共生体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健康寄主自动与寄生者分享利益的机制,而不是奖励或惩罚。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第107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利用经济学契约理论检测共生系统(EconomicContracttheorytestsmodelsofmutualism)”的文章。该文章
- 无烟校园健康生活
里,并在瓶盖上的一小孔里插一支香烟,接着钮老师点燃烟,并按压矿泉水瓶以模拟人吸烟,很快瓶子里充满了烟雾,而且白色的纸巾也很快变黄。实验告诉同学们吸烟吸进去等于自杀,吐出来等于杀人。但是由于吸烟带来的惩罚是慢性的,所以很多人都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也不能下定决心来戒烟。因为吸烟带来愉悦感只要7.5秒,而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却要到15—20年后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延时惩罚。为此,钮老师还教给大家一些减压的方
- 哑巴生物颠覆“灵长类沙文主义”
之外的合作让他十分惊讶,如果不是嘴里含着氧气管,他可能会惊呼。这次水下观察是Bshary一系列有关鱼类社会行为惊人发现的第一步。他发现,鱼类不仅可以彼此发出信号且进行跨物种合作,它们也会欺骗、安慰或惩罚彼此,甚至展示对自身名望的担忧。“我一直十分尊重鱼类。Bshary说,“但这些相继被发现的行为让我十分意外。这些成果也打破了鱼类是哑巴生物,只能进行最简单行为的陈旧观念,并且
- 以果蝇为模式,探索抉择的脑机制
为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当我们试图理解复杂的抉择行为的脑机制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即组成脑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本身并没有“好恶”之类的感受。从环路层次来理解抉择具有挑战性。多巴胺信号作为奖励(或惩罚)预警和教师信号,快速地将奖励可能发生“通知”或“广播”给特定的脑结构,而奖励的精确性质则由相应的靶系统加工。例如,当猴子选择大的或多次的奖励时,眶前额叶的神经元看来是对动机价值参数编码并提供给抉择
-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相互关系研究
BU)[4]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5]进行评定。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有66个条目,采用1~4级(从无到总是)评分,该量表包含父亲和母亲2个维度,父亲维度有因子Ⅰ(情感温暖、理解)、因子Ⅱ(惩罚、严厉)、因子Ⅲ(过分干涉)、因子Ⅳ(偏爱被试)、因子Ⅴ(拒绝、否认)、因子Ⅵ(过度保护),母亲维度有因子Ⅰ(情感温暖、理解)、因子Ⅱ(过干涉、过保护)、因子Ⅲ(拒绝、否认)、因子Ⅳ(惩罚、严厉)、
- 高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为高自我概念水平组,后27%为低自我概念水平组(按统计学一般分组依据),对其父母教养方式11个因子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1。 高自我概念水平组和低自我概念水平组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温暖理解、父惩罚严厉、父拒绝否认、母温暖理解、母拒绝否认、母惩罚严厉等因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高自我概念水平组和低自我概念水平组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过度保护和母过干涉过保护因子的差异均有统计
- 高价救命专利药再掀波澜民间舆论场“情绪化”解读
品来自牛杂店的药品质量事件持续发酵将近一个月。本监测期间,《中国经营报》发布文章对事件进行评论,再次掀起小风波。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因此被国家食药监局收回GMP证书,并被要求全部停产。食药监局的惩罚措施引起媒体的注意。武汉华龙生物制药公司事件发生已久,媒体却仍然持续发布文章进行分析和评论。究其原因,与国家食药监局频繁发布加强医药行业“飞行检查”的措施,以及舆论对医药行业监管顽疾高度敏感有关。在
- 海洛因依赖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分析
法 1.2.1调查工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采用1980年瑞典的精神医学派系C·Perris等人编制,由我国岳冬梅等人翻译、修订的中文版[3],包括父亲养育方式6个因子:Ⅰ情感温暖、理解,Ⅱ惩罚严厉,Ⅲ过分干涉,Ⅳ偏爱被试,Ⅴ拒绝否认,Ⅵ过度保护;母亲养育方式5个因子:Ⅰ情感温暖、理解,Ⅱ过分干涉、过分保护,Ⅲ拒绝否认,Ⅳ惩罚严厉,Ⅴ偏爱被试。通过让受试者回忆童年时期父母对待他们的行为和态
- 长期烫吸安钠咖对人际信任及焦虑情绪影响的探讨*
和焦虑自评量表对长期烫吸安钠咖者进行评估。结果在人际信任量表上“通常父母在遵守诺言是可以信赖的”、“尽管在报纸、收音机和电视中均可看到新闻,但我们很难得到关于公共事件的客观报道”和“多数父母关于实施惩罚的威胁是可信的”三个问题上显示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焦虑自评量表上“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我觉得心跳得很快(心悸)”、“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 护理部实施人本管理应予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章不依、有制不循的现象。2.3将严格管理与情感管理统一起来(1)走出严格管理认识上的误区。一些管理者把板着面孔训人当作严格管理,职工稍有不妥,便厉声呵斥,以为这就是严格管理;还有一些管理者把单纯的惩罚当作严格管理,以罚代管,视罚为严,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2)防止无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机械地执行规章制度。(3)做到情严结合,管理者批评员工时,要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惩罚员工时要做
- 重庆市高中生心理控制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制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从高中生心理控制源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父亲教养方式中相对积极的因素(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过度保护)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基本上都不显著;相对消极的因素(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心理控制源的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与内部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外部控制(他人控制和机遇控制)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父亲教养方式中相对消极的维度对高中生产生了影响,相对积极的维度的影
- 面对两难境地果蝇快速抉择
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研究组自2001年以来第三次在《科学》上发表文章。果蝇轻松趋利避害设定高处目标是果蝇应该盯飞的方向,低处则有红外激光等着“伺候”;设定绿色是正确的颜色选择,蓝色便意味着激光惩罚。在一系列设计周密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被困于飞行模拟器中的果蝇出了一道左右为难的选择题。结果发现,果蝇在4分钟内就有了明确决定,且“思路”清晰:趋利避害——在颜色和高度的“十字路口”选择惩罚力度相对
- 儿童预防接种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失。预防接种是一种保护性工作,应不存在精神赔偿,但由于工作失误对家长造成精神损害,首先医务工作者应诚恳的赔礼道歉,以人道主义精神认真进行安抚,对责任人予以应有的行政处分。其次在接种差错事故中,应考虑惩罚性赔偿和补偿性赔偿。补偿性赔偿是指不论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如何,也不论侵权情节如何,侵权人给受害人造成了多少损失就赔偿多少,即侵权人赔偿责任限于弥补受害人所受损失。惩罚性赔偿原则是相对补偿性原则而言。接
-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量表包括90个题目,9个因子分量表,评分标准采用5级(1~5级)。(2)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5],包括父亲养育方式的6个因子和母亲养育方式的5个因子(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4父亲偏爱被试,FF5父亲拒绝、否认,FF6父亲过度保护;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2母亲过度保护、干涉,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MF5母亲偏
- 某高校新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该量表由66个条目组成,每条目有“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个等级,采用1~4级评分,包含父亲教养方式6个因子,即F1(情感温暖、理解)、F2(惩罚、严厉)、F3(过度干涉)、F4(偏爱被试)、F5(拒绝、否认)和F6(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5个因子,即M1(情感温暖、理解)、M2(过度干涉、过度保护)、M3(拒绝、否认)、M4(惩罚、严厉)
- 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相关性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EMBU表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于1980年共同制定。1993年岳冬梅等人修订成中文版[4],修订后的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因子6个,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F1),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偏爱(F4),拒绝、否认(F5),过度保护(F6);母亲教养方式因子5个,分别为情感温暖、理解(M1),过度干涉、过度保护(M2),拒绝、否认(M3),惩罚、严厉(
-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的过程,使人产生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这是激励的“正强化。就是说医院领导在施行奖励时要会奖励,奖励的目标要合理,就像摘树上的苹果,不跳摘不着,努力跳起来就可以摘到。二是要敢于惩罚。这是激励的“负强化。“惩恶扬善运用的好,就会起到“弃恶从善正效应作用。但惩罚时一定要让大家明白,惩罚不是为了整人、罚人,而是作为激励的一种强硬手段,通过惩治错误
- 家庭因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影响
整群抽样,共调查四~六年级小学生485名,进行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并调查其家庭一般情况及父母的养育方式,同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家庭影响因素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以及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等养育方式均与学习能力倾向相关,而这些影响在普通学校和私立学校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应根据小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习;
- 大学优秀生与落后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比较分析
恐怖外,其余各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被试2个因素外,其余因素优秀生与落后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的惩罚、严厉外,所有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SCL-90的不同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关键词】精神卫生;教育;方法;成绩不良;学生 Relationship
- 人才派遣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才派遣模式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它使原有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市场人”,使医院从人事管理到业务管理,从经济福利全包到按质付酬,从人事(劳动)纠纷到法律(契约)管理。当然它也有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失衡、工作岗位与工作报酬失衡、科技进步与业务进修失衡等问题。但只要我们建立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相衡的考核体系,建立与工作成效相对应的薪酬制,建立与工作业务相对应的继续教育制,并进行深入的
- 抉择:神经生物学与经济学的共同界面
冲突条件下的行为规律的必然手段。其中被引以为经典的是米勒(N.Miller)于1944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米勒将大鼠置于长条形高台的中间,大鼠只能向左右方向运动。高台的两端可设置不同的奖励和惩罚组合,形成不同的冲突环境,观察大鼠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模式,总结出其抉择的特点和策略。 第一种为双趋对立。高台两侧均为吸引性食物,但大鼠只能择其一,即大鼠选择向左边的食物靠近时,也意味着它远离了右边
- 关于医院激励体系建设的讨论
先进、劳模”的形式表现的。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有具体的绩效指标作为考评条件,否则它们的激励作用就是模糊的,难以奏效的。一个不够公平的表扬和奖励甚至有可能给其他的员工带来负面的激励效应。 2.7批评和惩罚要保证员工的行为规范有效,必要的批评和惩罚措施是必要的。适当的制度规范和惩罚措施同样是一种激励措施,另外,不规范行为和低绩效的员工得不到及时的批评和惩罚本身就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这也说明必要的批
- 以“安全文化”改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感
纷,即使没有错误,也只要息事宁人,一赔了之。而结果是走入恶性循环,不管有无差错,只要一闹,院方就害怕,否则“曝光”。结果病人之间互相效仿,医院难以应付,这些都导致了医疗纠纷数量的上升。 1.2来自惩罚的内部压力日益增加的医疗纠纷,使很多医院在此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因此控制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成了目前医院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医院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并采取许多措施来控制医疗质
- 护理缺陷瞒报分析及对策
排除科室未达到这一标准,有意减少上报或瞒报护理缺陷次数的情况。 3.3对护理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1)护理人员普遍认为发生护理缺陷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害怕承担责任、害怕丧失名誉、害怕同行非议、害怕惩罚等这些都是护理缺陷自愿上报的制约因素。Reason认为在个体犯错的背后,大多存在某种产生错误的条件或环境,而这种条件或环境主要是由于系统缺陷所造成的,个人仅是事件的最后关口[4]。护理人员并未意识自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