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颤振·肝风内动证 (最后修订于2016/7/20 15:09:43)[共136字]
摘要:颤振·肝风内动证(tremordiseasewithsyndromeofinternalstirringofliverwind)是指阴虚阳亢,风阳内动,以眩晕头胀,面红,口干舌燥,易怒,腰膝酸软,睡有鼾声,渐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舌红,苔薄黄,脉弦紧等为常见症的颤振证候。......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颤振
颤振 证名。 ①指头摇或四肢抖动的病证。《医学纲目》卷六十一:“颤,摇也;振,动也。”多由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肝阳偏亢,阳盛化风,或气虚、心虚、痰浊相挟所致。轻者时有手足颤振或头摇;重者手抖不能持物,足颤不能行走,头摇动不止。《证治准绳·杂病》:“颤振,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以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治宜滋阴养血,平肝熄风为主,可用定振丸、摧肝丸。因气虚者,用参术汤
- 第三十二章妇人颤振方论
(新附〔黄帝曰:人之颤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胃气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堕,则行阴,用力不复故为颤,因其所在,补其分肉间。」医学纲目云:颤振与相类,则手足牵引,而或伸或屈,颤振则但颤动而不伸屈也。胃虚有痰,用叁、术以补气,茯苓、半夏以行痰,如实热积滞,用张子和三法。愚按颤振者,掉眩也。易曰:鼓万物者,莫疾乎风。鼓之为言动也。大抵掉弦,乃风木之摇运也。诸风掉眩,皆属於肝。治法若肝木实热,用泻
- 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 病证名。指肝风不因外感风邪而动者。以眩晕、抽搐、震颤为主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可分虚实,虚证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实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参肝风条。作者:
- 肝胆湿热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3例
【关键词】肝风传统认为,风、火、痰、虚、气、血引起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笔者认为肝胆湿热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足厥阴肝经感受湿热,常见湿热下注,引起尿频、尿急、阳痿、脱疽等病。但也可上冲犯脑,轻者引起头晕、头痛,如现代医学的脑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狭窄,以及突发性耳鸣、耳聋等;重者可致中风,精神错乱等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治疗以龙胆泻肝汤去当归、生地、柴胡,加天麻、龙牡、代
- 抽动-秽语综合征肾阴亏损、肝风内动特点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性情急躁,口出秽语,睡眠不安,舌红绛,状如草莓,苔光剥,脉细弱。 治法及方药:滋阴养血,平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常用药物:生地、麦冬、麻仁、白芍、龟板、鳖甲、生牡蛎、阿胶、鸡子黄、炙甘草等。 辨证用药:此症为肝肾阴亏、虚风内动而致。故以厚味滋补药物以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地黄、麦冬、白芍以滋阴柔肝;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炙草酸甘化阴,且以安中;麻仁养阴润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九颤振候]治法
治颤振以参、术补虚,茯苓、半夏行痰饮。肾虚者,青盐丸;如实热积滞而颤振者,子和之法治之,及仲景藜芦甘草之类。仲景云∶病患常以手指臂动身体者,藜芦甘草汤主之。《纲目》∶人常抽掣而战掉,至于盏物不举,以治痰茯苓丸服之立愈。又治臂痛如神。《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九]颤振候
(颤振与螈相类,但螈则手足牵引而或屈或伸;颤振则但战栗动而不屈伸是也。)《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保婴撮要》:[卷十六]颤振
颤振与相类。则手足牵引,或伸或屈,颤振则但颤动而不伸屈也。《内经》云∶因胃气不实,诸脉空虚。行阴用不复因其所在补肉分间。然小儿疮疡溃腐,或损伤,脓血出多,属脾胃气虚血弱,用补中益气汤、五味异功散加白术、当归、升麻主之。肝经虚热,用六味丸。脾血虚弱,用四君子加芎、归。胃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一小儿腿痈,内溃出脓碗许,实时颤振,面白汗出。此阳气虚脱,非大补不可也,遂用人参一两煎服之,汗愈甚,手足并冷,
- 《医旨绪余》:[上卷]三十八、颤振
有谓作诸禁鼓栗者,非也。诸禁鼓栗,乃斗牙战摇,似寒而实热也。夫颤振,乃兼木气而言,惟手足肘前战动,外无凛栗之状。生生子曰∶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木主风,风为阳气,阳主动,此木气太过,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木气鼓之故动,经谓“风淫末疾”者此也,亦有头动而手足不动者,盖头乃诸阳之首,木气上冲,故头独动而手足
- 《张氏医通》:[卷六诸风门]颤振
经云。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深师曰。振乃阴气争胜。故为战。栗则阳气不复。故为颤。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颤振与螈相类。螈则手足牵引。而或伸或屈。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亦有头动而手不动者。盖木盛则生风生火。上冲于头。故头为颤振。若散于四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也。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若肝木实热。泻青丸。肝木虚热。六味丸。肝木虚弱。逍遥散加参、术、钩藤。挟痰。
- 《金匮翼》:[卷六]颤振
颤振,手足动摇,不能自主,乃肝之病,风之象,而脾受之也。肝应木,木主风,风为阳,阳主动;脾应土,土主四肢,四肢受气于脾者也。土气不足,而木气鼓之,故振之动摇,所谓风淫末疾者是也。按∶手足为诸阳之本,阳气不足,则四肢不能自主,而肝风得以侮之。肝应木,热生风,阴血衰则热而风生焉。故犯此症者,高年气血两虚之人,往往有之,治之极难奏功。《金匮翼》清尤怡公元1768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九颤振候]药方
中晒七日,冬天近火煨之,爆干,另为末。将诸药为末和匀,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或盐汤下。(《三因》)独活散治气虚感风,或惊恐相乘,肝胆受邪,使上气不受正位,致手招摇,手足颤掉,渐成目昏。独活地骨皮细辛芎菊花防风炙甘草(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盏半,煎八分,取青汁入少竹沥,温服。愈风汤治颤振。(方见中风门。)治手战用浮萍捣自然汁,和酒空心服,立效。《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五]方脉痫病合参(附论颤振螈)
热性走而不守,则焉能流通结滞,开散顽痰乎!此从治之法,乃劫剂也,不得已而用之。亦犹中风之症,本风火阳邪,而用乌、附也。故辛热之药,只宜施之于肥白多痰之人,用诸药而不效者。若夫黑瘦多火之人,不宜用也。颤振者,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为肾亏,法则清上补下。螈,缩也。,伸也。伸缩不止,手如拽锯,搐之类也。筋急而缩为螈,筋弛而缓而为,伸缩不已为螈,俗谓之搐是也。汗多不止为虚
- 《医碥》:[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颤振
人参白术黄(各一钱)白茯苓炙甘草陈皮(各一钱)水煎,食前服。甚者加附子。(童便制,一钱。)《医碥》清何梦瑶公元1751年
- 《医碥》:[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颤振
天麻(蒸熟)秦艽(去芦)全蝎(去头尾)细辛(各一两)熟地黄生地黄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煨,各二两)防风(去芦)荆芥(各七钱)白术黄(各一两五钱)葳灵仙(酒洗,五钱)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或温酒送下。《医碥》清何梦瑶公元1751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九颤振候]病机
《灵枢》帝曰∶人之(音躲,垂下掉动之貌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因其所在,补分肉之间。又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九颤振候]药方
内关合谷(灸上穴。并密语手足掉。)《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九颤振候]病机
经曰∶木气太过,曰发生。发生之纪,其动掉眩颠疾是也。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纪,其病动摇注恐。又曰∶阳明司天,燥气不临,肝气上为病。《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 《张氏医通》:[卷十四]颤振门
平补正心丹(局方)治心血虚少。惊悸颤振。夜卧不宁。龙齿(通红醋淬。水飞净。一两。形如笔架。处理如石。中白如粉。之粘舌者真)远志(甘草汤泡。去骨)人参(各一两)茯神酸枣仁(炒。各两半)柏子仁归身石菖蒲(各一两)生地(二两。一作熟地)肉桂(一两。不见火)山药(两半)五味子(半两)麦门冬(去心。两半)朱砂(另研。水飞净。半两)上十四味。为末。炼白蜜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五十丸。米汤、参汤、龙眼汤、
-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颤振
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七八十丸,津唾咽下,或姜汤送下。导痰汤(见痰饮。)秘方定振丸治老人战动,皆因风气所致,及血虚而振。天麻(蒸熟)秦艽(去芦)全蝎(去头尾)细辛(各一两)熟地黄生地黄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煨。各二两)防风(去芦)荆芥(各七钱)白术黄(各一两五钱)威灵仙(酒洗,五钱)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用白汤或温酒送下。《证治准绳·类方》明王肯堂公元1368-1644年
- 《证治准绳·杂病》:[第五册诸风门]颤振
而寡于畏,反侮所不胜,直犯无惮。《难经》谓木横乘金者是也。此病壮年鲜有,中年已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前哲略不及之,唯张戴人治新寨马叟,作木火兼痰而治得效,遇此证者,当参酌厥旨而运其精思云。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口目张HT,唇舌嚼烂,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每发市人皆聚观,夜卧发热
- 辨证治疗脑梗死66例临床观察
他药物。治疗方法肝阳上亢证(15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眩晕头疼,目赤口干,心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治则: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10g,益母草10g,地龙15g,全蝎3g,川芎15g,红花10g。肝风内动证(12例):平素头晕头痛
- 美国水产和水产品HACCP法规介绍
月18日正式生效。 该法规隶属于联邦法规(CFR)第21卷,法规号为21CFR-123部分。法规的框架结构如下: A部分-总则 ·123.3定义 ·123.5现行良好操作规范(GMP) ·123.6HACCP计划 ·123.7纠偏行动 ·123.8验证 ·123.9记录 ·123.10培训 ·123.11卫生控制程序 ·123.12对进口产品的特殊要求 B部分--熏制和烟熏
- 美国水产和水产品HACCP法规
月18日正式生效。 该法规隶属于联邦法规(CFR)第21卷,法规号为21CFR-123部分。法规的框架结构如下: A部分-总则 ·123.3定义 ·123.5现行良好操作规范(GMP) ·123.6HACCP计划 ·123.7纠偏行动 ·123.8验证 ·123.9记录 ·123.10培训 ·123.11卫生控制程序 ·123.12对进口产品的特殊要求 B部分--熏制和烟熏
-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二杂症门上]颤振
汤加柴胡、山栀。)而愈。交加散治螈或颤振,或产后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当归荆芥穗(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少许,煎至七分,灌下咽即有生理。增损柴胡汤治产后或经适断,致手足牵搐,切牙昏冒异证。柴胡(八钱)黄(炒,五钱)黄芩(炒)石膏(各四钱)半夏(三钱)知母甘草(炙,各二钱)上为粗末,每服半两,姜五片,枣四枚,水煎温服。本事青盐丸治肝肾虚损,腰膝无力,颤振曳。香末(三两)菟丝子(四两)
- 风·痰·毒·瘀·寒·气·虚——中药戒毒用药有法可循
,如可乐宁的治疗,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如嗜睡、体位性低血压等。开展中医药戒毒研究已引起医药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形成了独特的理法方药,但对毒品成瘾后戒断的证候、治则及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笔者认为,阿片类药物依赖综合征中医证候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中医戒毒用药和其他临床用药一样,应突出辨证论治的特色,以适应虚实兼见、寒热错杂的病机的需要。从临
- 如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小板抑制剂;或根据病因治疗,如降低血压,治疗颈动脉病以及维生素B1、B6、B12、E,ATP,辅酶A等神经支持疗法。 (6)中医中药:中医根据辨证施治分型治疗。气血瘀阻证以活血通窍,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痰热上壅证以涤痰通络、活血开窍,方选涤痰汤加减;肝风内动证以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 以上各种治疗可综合应用,直至视力恢复至最大限度为止。同时作全身详细检查以去除病因。作者:不明
- 药理学·导教·导学·导考(人卫·第5版)
作者:徐彭 主编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7561220111系列:三导丛书尺寸:小16开印张:22.625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6-1-1页数:346字数:512000印刷时间:2006/01/01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是为了帮助中医药院校本科专业和医药院校专业在读学生更好地学习药理学课程,以及帮助他们毕业时能分别顺利考上研究生或本科生,由江西中医学院、九江学院等长期从事
- 生理学·导教·导学·导考(人卫·第6版)
作者:王建红 主编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7561220154系列:三导丛书尺寸:小16开印张:19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6-1-1页数:296字数:437000印刷时间:2006/01/01版次:1内容提要: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医学的需要,着重讲述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
- 药剂学·导教·导学·导考(人卫·第5版)
作者:胡志方,郭慧玲,胡律江 编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7561220146系列:三导丛书尺寸:小16开印张:23.625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6-1-1页数:370字数:546000印刷时间:2006/01/01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药学类专业
- 当互联网+遇上生物样本库····
互联网+和马云遇到了,天猫淘宝出现了,互联网+和程维遇到了一起,嘀嘀打车出现了,互联网+和张旭豪遇到了,饿了吗出现了,那互联网+遇上生物样本库后又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生物谷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王伟业教授,看看教授是怎么回答的呢?王伟业教授表示:互联网+遇上生物样本库时,其实还产生了大数据这个概念,互联网和大数据这两个概念在现代生样本库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是必然存
- 内科学·导教·导学·导考(人卫·第6版)
作者:张卫华,龚向京主编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756122012X系列:三导丛书尺寸:小16开印张:17印次:1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6-1-1页数:265字数:391000印刷时间:2006/01/01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以目前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使用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内科学》为蓝本,所针对的读者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成教学生及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对高等医药院校师生临床教学
- 《医碥》:[卷之四·杂症]颤振
颤,摇也∶振,战动也。亦风火摇撼之象,由水虚而然。(水主静,虚则风火内生而动摇矣。)风木盛则脾土虚,脾为四肢之本,四肢乃脾之末,故曰风淫末疾。(有头摇动而手足不动者,木气上冲也。)风火盛而脾虚,则不能行其津液,而痰湿亦停聚,当兼去痰。子和治马叟,风搐三年,掉颤抖搜之甚,如线引傀儡,以防风通圣散(见中风)汗之,继服涌剂吐痰一二升,又下行五七次,数日又再涌去痰三四升,又下数行乃愈。但觉极寒,盖卫气未复
- 《医学纲目》:[卷之十一·肝胆部破伤风]颤振
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螈,其势为缓。《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颤振之谓也。又曰∶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热。鼓栗亦动摇之意也。此症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挟湿痰者,治各不同也。(常见此症多于伤寒,热病痢疾中兼见者,多是热甚而然,虚亦有之。背战摇振动轻利而不痿弱,比之中风曳牵动重迟者,微有不同。)星附散治中风虽能言,口不斜,手足曳者。天南星半夏(以上俱用
- 首医奥运村服务团队举办“经历·分享·磨练·成长”主题团日活动
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为了贯彻学校党委的指示,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促进和首创集团管理方的交流沟通,增进理解,积极推动下一步工作的进展,8月5日至12日,首医奥运村(残奥村)住宿服务团队策划了“经历·分享·磨练·成长”主题团日活动。D6、D7、D10、库房、康体五个团支部,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茶话会、座谈会等形式的团日暨谈心交流活动。活动除邀请团队带队老师参加外,还特意邀请各单元主管、楼长、单元
- 肝阳化风证与热极生风证鉴别
热病极期阶段,邪热炽盛,暴损阴液精血,筋膜经脉干涸痉挛,郁遏阳气,引动内风,风窜经络,阻塞窍络,窍失清灵而呈动风之状。 病机 肝阳化风证平素多有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的病理基础,阳亢则易化风,而致肝风内动。临床若因肝阳暴张,内火炽盛,风火相煽,肝风骤起,气血逆乱,上窜清空,神明被蔽,则可出现中风闭证。若肝阳过旺,克犯脾土,脾虚不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热盛动风,或肝阳化风,肝风挟痰则形成风、火、痰
- 《曹仁伯医案论》:再次诊
颤振不发于冬至,已责阳气不复。此在冬至以前发者,尤为阳气不复,不言而喻。至于阴气争胜似未明言,而知阴气之得争以胜者为阳气不充未经来复之故。阴气何能争胜然,阴之争胜固明,而其所争所胜之阴究系何物邪气?曰肝属阴,痰亦属阴,痰生于脾,脾经所生之痰,内因肝经之阴火下动,动则生风,阴痰亦随之而逆,此颤振之所来也。岂独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已哉?惟本有惊悸,此因颤振而更剧,无怪乎有寤多寐少等症也。人参冬术茯神炙草
- 《本草述钩元》:[卷十一蔓草部]钩藤
状似葡萄藤。大如拇指而中空。折致酒瓮中。以气吸之。涓涓不断。茎间有刺。钩。色并紫赤。味微甘微苦而平。气微寒。入手足厥阴经。平肝风。除心热。主螈颤振。头旋目眩。舒筋痛。火相煽中和之品痫螈。每服半钱温水服。日三。〔修治〕久煎便无力。俟他药煎就。投钩藤一二沸即起。颇得力也。去梗。纯用嫩钩。其功《本草述钩元》清杨时泰公元1644-1911年
- 症·证·病
“证字的正写应作‘證’,……习惯上多因简化借用,……以证代證。也有写作‘症’字,系證字的俗写(秦伯未等《临证备要》1973年第二版)。可见,“证是“證的简化,“症是“證的俗写。《现代汉语词典》证明:症(證),病症,症状;证(證),证明
- 十二 镇潜、熄风药和方剂
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统称为镇潜剂。镇潜法就是运用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药治疗心神不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的一种治法。 凡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称熄风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头晕目眩、惊风、癫痫和破伤内,以及热性病热极生风和子痫等病证。 临床应用本类药物时,还应根据病因适当配伍有关药物如因热引起的,配清热泻火药;因痰引起的
- 《顾松园医镜》:[卷五·乐集]辨证大纲
尺脉弱而无力,或欲绝者,真阳衰也。阳病则昼重而夜轻,阳气与病气交旺也;阴病则昼轻而夜重,阴气与病气交旺也。若夫阳虚病则昼轻,阴虚病则夜轻,阴阳各归其分也。此亦言其变耳,勿泥。此着治之者,既定其时,以证其病,若未发之时,当迎而导之,若正发之际,当避其锐锋,若势已杀,当击其惰归。至于或昼或夜,时作时止,不时而动,是纯虚之症,又不拘于昼夜之定候,当广服补药,以养其正。夫人之病痰火者,十之八、九,老人不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客热之剂
导赤散泻心汤(二方见前心热方内)《幼科类萃》明王銮公元1368-1644年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风热之剂
消风散治小儿解脱致令风邪客于皮毛入于脏腑则令恶风发热胸膈痰涎目涩多睡荆芥穗甘草(炙)川芎羌活(去芦)僵蚕(去嘴)防风(去芦)茯苓(去皮)蝉蜕(炒去土)藿香叶人参(去芦各一两)浓朴(去皮姜制炒)陈皮(去白各二钱半)上为细末用茶清或乳香煎汤调下不拘时服绿霞散治小儿风热身如火炭发则多啼柏叶(半两)全蝎郁金僵蚕(炒去嘴粉)雄黄(各一分)南星(姜汁制)生犀丸解散风热清心肺利咽喉犀角真朱防风羌活天竺黄茯神(各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烦热之剂
一粒金丹治小儿五脏蕴热胸膈烦闷五心烦热人参犀角玳瑁琥珀防风(各一钱)茯苓寒水石()甘草(各一钱)龙脑朱砂(火飞各一钱)上为细末用粒米糊丸黄实大金箔为衣用麦门冬去心煎汤送下麝(半钱)金箔(二十五片)柴苓汤治小儿温壮伏热来去柴胡(三钱半)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赤茯苓甘草(各二钱半)黄芩(五钱)上锉散用水煎入小麦二十粒竹叶三片绛雪丹治小儿烦热芒硝(一两)朱砂(一两)上为末饭丸鸡头大三岁一丸沙糖水化下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治余热之剂
实脾散治小儿余热不除川芎茯苓甘草白术上锉散用水煎食远服参苓白术散治胃气收敛浮阳退余热人参茯苓粉草白术扁豆山药砂仁薏苡仁桔梗(各一两)莲子肉(半两)上为末每服半钱枣汤调饮或米汤亦可《幼科类萃》明王銮公元1368-1644年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疳热之剂
龙胆丸治疳热龙胆草升麻苦楝根(焙)防风赤茯苓芦荟油发灰(各二钱)黄连青黛(干)上为末猪胆汁浸蒸饼和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薄荷紫苏炮汤送下胡黄连丸治热疳胡黄连川黄连(各半两)朱砂(一钱半另研)上二连为末和朱砂入猪胆内系定虚悬于铫中煮一饭久取出研芦荟青黛干各二钱半去淀虾蟆灰二钱麝少许粳米饭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芦荟丸治疳热芦荟芜荑木香青黛(干)槟榔川黄连(净各一分)蝉壳(二十一枚)胡黄连(半两)射(少许)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疹热之剂
升麻葛根汤治小儿疮疹发热升麻葛根芍药甘草上水一钟姜三片煎服参苏饮治小儿疮疹发热人参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枳壳甘葛前胡木香紫苏陈皮上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幼科类萃》明王銮公元1368-1644年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寒热之剂
小柴胡汤人参半夏柴胡甘草黄芩上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白虎汤石膏粳米知母上水一钟煎服《幼科类萃》明王銮公元1368-1644年
- 《幼科类萃》:[卷之六·诸热门热证诸方]惊热之剂
凉惊丸治小儿惊热大黄黄连防风龙胆草川芎薄荷(各等分)上为末面糊丸如黍米大青黛为衣大小加减白汤服安神丸治小儿惊热天门冬(去心焙牙硝)白茯苓山药寒水石(各五钱)朱砂(三钱)甘草(五钱)龙脑(一字研)上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沙糖水化下《幼科类萃》明王銮公元1368-1644年
- 一木难支:和谐家园需要你·我·他
——从丢失12个喷头所想到的近期,校园绿化工作在医学部主管领导和相关部处的大力支持下,已取得长足进展。行政楼前、国合处周边、校南门林荫道等地绿化改建后的景观无不使过往师生员工眼前一亮;中心花园、操场周边的绿化改建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眼前的绿色正悄悄的多起来,我们周围的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了,美丽的校园给大家带来了美好的心情。但是,在大家齐心协力建设北医美好家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
- 淮南地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
【摘要】目的了解淮南地区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高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淮南市4所高校9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水平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不同专业学生知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多数大学生认为贞操重要,反对婚前性行为。57.62%的学生生殖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