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

目录

1 拼音

cháng yōng

2 英文参考

acute appendic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testinal absc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cute appendicit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periappendicular absces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intestinal carbuncl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肠痈(intestinal abscess)为病名[1][2]。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又称缩脚肠痈、绞肠痧[2]。是指发于肠腑的痈[3]。以发热,右少腹疼痛拘急,或触及包块为主要表现[4]。其发生部位不一,有大肠痈、小肠痈、直肠痈的不同[4]。肠痈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以持续伴有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

肠痈包括西医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病[4]。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可参考本证治疗。

4 肠痈的症状

肠痈以右少腹压痛拒按为主症[4]

急性者初见上腹疼痛,渐转至右下腹,按之痛加剧,右腿屈曲难伸,并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症[4]

重者腹皮拘急,痛势加剧,壮热自汗,右下腹可触及肿块[4]

转为慢性后,右下腹时有隐痛,局部压痛或扪及包块。

《金匮要略方论》:“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5 肠痈的病因病机

《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

肠痈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仆奔走而致胃肠运化失职,湿热内壅所致[4]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油腻,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肠胃,湿热内蕴于肠间;或因饮食后急剧奔走,导致气滞血瘀、肠络受损;或因寒温不适、跌仆损伤、精神因素等均可导致气滞、血瘀、湿阻、热壅、瘀滞、积热不散、血腐肉败而成痈肿。

肠痈多为湿热瘀滞蕴结肠中、气血凝结所致[4]

肠痈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4]。其病发与阑尾的解剖特点及阑尾腔梗阻、细菌感染有关[4]

现代医学认为,阑尾腔梗阻和细菌感染是肠痈的主要发病原因。

6 肠痈的辨证分型

6.1 轻症

初起上腹部或脐周作痛,阵发性钝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逐渐加重,伴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腹胀,溲赤,苔黄腻,脉洪数。

6.2 重症

痛处固定不移,痛势加剧,腹肌紧张拘急,拒按,局部可触及局限性肿物,高热不退,属肠痈重症,应采取综合疗法。

6.3 气滞血瘀证

肠痈·气滞血瘀证(intestin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不发热或发热,腹胀,恶心呕吐,或腹痛绕脐,尚未固定,腹壁柔软,或痛点固定在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常见症的肠痈证候[4]

6.4 瘀滞化热证

肠痈·瘀滞化热证(intestin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static blood and stagnated qi transforming into heat)是指气滞血瘀,日久化热,以右下腹痛加剧,有明显跳痛及肌紧张,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肠痈证候[4]

6.5 热毒炽盛证

肠痈·热毒炽盛证(intestinal abscess with blazing heat-toxin pattern)是指热毒炽盛,以腹痛剧烈,可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或有界限不清之包块,高热,舌质红绛而干,舌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为常见症的肠痈证候[4]

7 肠痈的治疗

7.1 方药治疗

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初起小腹疼痛,脉芤数者,用大黄汤(大黄、朴硝、丹皮、白芥子、桃仁)下之;肠痈溃后,腹痛,小便似淋,宜托而补之,用七贤散(茯苓、怀山药、牡丹皮、山茱萸、熟地黄、人参、黄芪)[4]。若传统治疗或保守疗法难于取效,而脓将成并有形成溃脓之势者,则应手术治疗。

7.2 针灸治疗

注意:针灸疗法一般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及慢性阑尾炎[4]。若病情控制不住或症状严重,应考虑及时手术治疗[4]

7.2.1 刺灸法

体针:取上巨虚、阑尾、天枢、曲池等穴为主[4]。发热加合谷、内庭;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气海。用强刺激手法,留针60分钟以上,初起每6~8小时针治1次,待体温、血象恢复后减为每日1—2次[4]

7.2.1.1 治则

清热导滞,行气活血

7.2.1.2 处方

阑尾 上巨虚 天枢

7.2.1.3 方义

取治疗肠痈经验穴阑尾为主,天枢通调肠腑之气机,上巨虚疏导阳明经腑气。三穴合用具有逐腐通肠之功。

7.2.1.4 随证配穴

恶心呕吐—上脘、内关,发热—曲池、大椎,腹胀—大肠俞、次髎。

7.2.1.5 操作

毫针刺,泻法。每次留针30~60min,每日1~2次。

7.2.2 耳针法

耳针:取阑尾、交感、神门等穴,强刺激,每日2次[4]

7.2.2.1 选穴

阑尾 耳舟中段 新阑尾点(位于对耳轮耳腔缘,在臀与腰椎之间)

7.2.2.2 方法

毫针刺,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min,每日1~2次。

7.2.3 灸法

右下腹局部行隔蒜灸或隔姜灸[4]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0.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2.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