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 (最后修订于2016/9/22 22:01:30)[共803字]
摘要: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说明书药品名称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英文名称LiveCombinedB.SubtilisandE.BaciIIus别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LiveCombinedBaciIIusSubtilisandEnterococcusPreparation分类消化系统药物>助消化药物剂型1.活菌冻干粉250mg,含枯草杆菌5.0×107个、肠球菌4.5×108个。2.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活菌冻干粉37.5mg,枯草杆菌1.5×107个、肠球菌1.35×108个,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及烟酰胺等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锌和矿物质钙。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的药理作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所含的枯草杆菌、肠球菌两种活菌是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成员。服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活菌,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过度繁殖,调整肠道菌群。临床研究显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对成人急、慢性腹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的适应证用于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引起的肠炎、腹泻、腹部胀气......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肠球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肠球菌种类及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32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88株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共182占总数的96.8%,其中粪肠球菌154株占81.91%,屎肠球菌28株占14.89%。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青霉素,呋喃坦啶,高浓度氨基糖苷类(链霉素2000和庆大霉素500)药物的耐药率明显
- 郴州地区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郴州地区肠球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郴州地区各医院1996~1997年检出的158株和2006~2007年检出的312株肠球菌,并做药敏试验,使用χ2检验肠球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结果2006~2007年的肠球菌比1996~1997的肠球菌对氯霉素(χ2=14.582)、红霉素G(χ2=38.724)的耐药率增升明显,P均<0.05。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
- 56株肠球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的肠球菌(Enterococcus)在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分布,总结分析常用的11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对从患者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56株肠球菌做细菌鉴定(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用K-B(Kirby-Bauer)琼脂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共11种抗生素,
- 肠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骨膜炎和脑膜炎,由于其固有耐药性,所致感染治疗困难。本文就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肠球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地位、致病性、耐药性及所致感染的治疗作一综述。 肠球菌(Enterococcus)属链球菌科,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通常在引起腹腔和盆腔感染所分离的混合菌丝中发现,
- 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感染细菌复习题
一、选择题A型题1.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试验是A.葡萄糖发酵试验B.乳糖发酵试验C.菊糖发酵试验D.甘露醇发酵试验E.吲哚试验2.大肠埃希菌能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膀胱内正常菌群B.分解尿素C.可利用CO2作为碳源D.具有特殊菌毛E.抵抗尿道中抗菌物质3.关于肠道致病菌的主要特征,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杆菌B.兼性厌氧C.在SS琼脂平板上形成红色不透明菌落D.能分解多
-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分析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分析(pdf)肠球菌原属链球菌属,20世纪80年代才依其生物学特性定为独立的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为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卵圆形革兰阳性球菌,能在高盐(6.5%)、高碱(pH9.6)及40%胆盐条件下生长。原本是人类的共栖菌,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肠球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其耐药机制和耐药特点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已成为医院难治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肠球菌属有2
-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
疗革兰阳性(G+)球菌中、重度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5例G+球菌感染患者给予替考拉宁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细菌学清除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5例G+球菌感染中有下呼吸道感染22例、败血症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骨关节感染1例、心内膜炎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3.3%(20/24),表皮葡萄球菌5株,粪肠球菌3例,屎肠球菌2例和溶血性葡
- 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检测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菌种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常规方法,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分离出葡萄球菌23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2株,检出率43.2%,占第1位。表皮葡萄球菌92株,检出率38.9%,居第2位。其它葡萄球菌,如: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236
- 肠球菌及检验
一、概况 细菌分类学上,肠球菌属早期并不存在,现今的一些菌种本归属于链球菌属,1989年,依据Facklam和Collins的分类,肠球菌属内包括十二个种及一个变异株,它们是: 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 鸟肠球菌(E.avium)酪黄肠球菌(E.casseliflavus) 坚忍肠球菌(E.durans)鸡肠球菌E.galinarum) 芒地肠球菌(
-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淋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淋球菌外膜蛋白结构改变所致的膜通透性下降、细菌对药物的摄取减少,可能是导致淋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的一种重要机制,而最新研究表明: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与淋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之间密切相关。 作为无并发症淋病治疗的推荐药物,氟喹诺酮对淋球菌有着很强的抗菌活性。可是近年来,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导致临床上淋病治疗失败的情况日
- 头孢曲松钠对菌血症小鼠肠道膜菌群的影响
【摘要】0.05)。C组小鼠用药11d与A、B组比较,除肠球菌外其他菌群数量均有所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3.501~22.563,q=2.617~9.441,P<0.05、0.01);用药18d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A、B组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4.166~29.865,q=2.617~9.441,P<0.05、0.01)。小鼠用药18d时发生肝脏、脾脏、肾脏、血液
- 第五节 临床表现
压尿道有脓性分泌物;淋菌性前庭大腺炎常为单侧,在腺体开口处红肿,剧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淋菌性阴道炎较少见,病程长者症状轻微,有些患者有腹部坠胀,腰背酸痛,白带较多,有些患者有下腹痛和月经过多等;妇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表现为外阴及阴道炎症。阴道脓性分泌物较多,有时阴道及尿道有黄绿色分泌物,排尿疼痛,外阴部红肿。分泌物可流至肛门,引起刺激症状。严重时可感染直肠,引起淋菌性直肠炎。
- 肠球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分型技术,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探讨RAPD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并探讨肠球菌的基因分型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4株肠球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RAPD分型结果显示,经优化的RAPD分型技术能有效地对肠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率为10
- 自身免疫病病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自身免疫病病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TB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阳性球菌进行鉴定,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428例自身免疫病病人并发细菌感染186例,感染率为43.5%。共感染28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66.6%,其中医院内感染42.8%;共分离出病原菌285株,其中革兰阳性
- 耐氟喹诺酮淋球菌
的程度及方式。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为染色体介导,属于第二种类型。 研究表明,氟喹诺酮耐药性不仅可通过体外选择性突变,即将菌株逐步接触浓度逐渐增加的药物选择出耐药突变株[8];也可在应用这些制剂治疗过程中形成。多剂量治疗更易在体内选择出氟喹诺酮耐药性增高的淋球菌[9]。已观察到与氟喹诺酮耐药性形成相关的淋病治疗失败[10]。因此,抗生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耐药菌株产生和传播的先决条件。 已报道
- 人体“第二基因组”初现端倪
“我们的第二基因组”。每个人只有一个基因组,“第二基因组”是什么呢?答案:它是我们肠道里的细菌的基因组。欧洲和中国的科学家联手,为124个人肠道里的微生物进行基因测序,这些和我们关系密切,但是神头鬼脸的小东西,终于开始在我们的视野里变得清晰起来。 1源起我们是细菌的“殖民地” 这次研究工作的学名叫做“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参与这项研究的恩里奇(DuskoEhrilich)对记者说:“这
- 固有肠内菌对大肠粘膜特性的活化和修饰
包括人类在内,在动物肠道内的每克内容物中,定植着1011~12的肠道细菌,其种类也是极其多样的。如今,虽然将这些复杂的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但是,关于其构成以及对机体的作用,仍有很多不明之处。可是,如同在益生菌等所见到的那样,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尝试着积极利用常居性肠道细菌,以期待着阐明肠道菌群的作用。本综述将介绍把特定的肠道细菌种单独或混合定植于由无菌动物来说的悉生动物的试验成果,进而来论述肠道菌
- 肠杆菌科及检验
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采用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作为食品卫生指标菌,但在欧洲还大量使用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作为指标菌并且已有多年历史。国际肠杆菌科小组委员会(1962)、Bergey氏分类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和W、HEwing氏著《肠杆菌科鉴定》(1986)一书中均将肠杆菌科定义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需氧、兼性厌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发酵利用葡萄糖产酸
- 第九章 肠道杆菌--第一节 大肠杆菌
),分类尚未完全统一,过去主要依据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进行分类。近十多年来,应用DNA同源性研究、抗生素敏感谱、种和型特异性噬菌体,以及电子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使其分类日趋合理。目前肠杆菌科至少有25个菌属,90个以上菌种、生化群和血清群,其中与医学关系较密切者见表。表9-1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属代表种致病性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大肠埃希氏菌(E.coli)肠道外感染,急性腹泻志
- 肠球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对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肠球菌进行筛选,了解其耐药谱,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K-B法检测肠球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用快速硝噻吩纸片法对肠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以NCCLS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临床检出最多的主要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其中屎肠球菌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但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都敏感。对其它
- 轮状病毒肠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临床分析
道分泌型IgA均较低,消化道的免疫屏障防御功能发育未完善,在原有腹泻病基础上,肠道微生态的生物屏障又易遭到破坏,肠道中菌群的数量和(或)定位发生改变,比如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是无害的条件致病菌,包括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大量繁殖,且具有侵袭性,同时抑制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厌氧益生菌的正常繁殖,从而引起了菌群失调,易并发条件致病菌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3]。 目前,在国内外RV的研究主要集
- 埃希氏大肠菌及检验
一、定义: 大肠埃希氏菌更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杆菌株ATCC11775是该属的模式菌种。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80-87%。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此名称不易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相混淆),一般包括五种:即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 肠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摘要】90%。VRE与HLAR检出率分别为3.6%、71.4%。结论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肠球菌常见,主要引起泌尿道、下呼吸道感染,且混合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糖肽类抗生素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关键词】肠球菌医院感染抗菌药物耐药性 Analysisof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antimicrobialresistanceofEn
- 葡萄球菌158株的耐药性分析
ce 自从DoctorFleming发现青霉素并大量应用于临床以来,细胞对抗生素的耐药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人们,特别是近几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滥用,导致该问题日趋严重。要做到合理使用就必须了解临床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变化。本文对我院2004年2~7月临床科室所分离的158株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出自己的意见。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158例葡萄球菌系由
- 抗菌药物诱导性肠球菌耐药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肠球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一步诱导法,对8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和9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进行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诱导性耐药试验。对诱导出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用PCR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L,用PCR法扩增gyrA、parC基因后测定DNA序列。结果10株实验菌中的2株诱导产生了多株稳定的四环素耐药株。耐药株的MIC分别为1
- 第八章 病原性球菌--第一节 葡萄球菌
第八章 病原性球菌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coccus),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第一节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
- 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临床验证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四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慢性腹泻124例,对照组80例,疗程14天,观察腹泻缓解时间及腹泻伴随症状(腹疼痛、腹胀、里急后重等)变化。结果慢性腹泻组3天时腹泻缓解率为41.13%(51/124),起效比对照组迅速,两组比较P<0.05;疗程结束时腹泻缓解率为90.32%(112/124),大便成
- 活菌制剂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异议及益生元的展望
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主要包括补液和快速补充营养。既往认为同时给予肠道正常菌群治疗急性腹泻以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但近年来从活菌制剂的药动学,药效学和随机应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来看,用活菌制剂进行额外的干预治疗是不必要的,因此对活菌制剂在感染性腹泻的应用价值提出了质疑,并提出益生元的概念,且认为活菌制剂与益生元制成合剂可以是其发展方向。本文就此做如下综述。1活菌制剂的药效学1.1活菌制剂在人体
- 淋病
【概述】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肠和盆腔等处以及血行播散性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诊断】必须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可确定诊断。(一)接触史:患者有婚外性行为或嫖娼史,配偶有感染史,与淋病患者(尤其家中淋病患者)共物史,新生儿母亲有淋病史。(二)临床表现:淋病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流脓或宫颈口、阴道
- 烧伤创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创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提出目前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趋势。方法2001~2004年7月烧伤病人创面分离获得细菌菌株1077株中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并分析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派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的变化。结果1077株烧伤创面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为223株,占总细菌检出率的20.7%,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
- 儿童腹泻标本中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腹泻标本中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肠球菌的阳性率为55.72%(477/856),屎肠球菌占肠球菌总数的35.64%(170/477),药敏试验除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76.70%和85.73%)外,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都很低。结论肠球菌已成为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屎
- 肠球菌耐药性与耐万古霉素基因检测
2005年03月31日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Vol.22No.5P.306-309(北京)为了解国内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情况与机制,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抗生素对肠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C值上升的肠球菌耐万古霉素基因。结果340株临床分离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耐药率为15%左右,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18.8%~37.6%,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9株肠
-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
1989年Fuller提出了益生菌(probiotics)的概念,指食物中能改善肠道菌丛平衡,从而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主要包括一组乳酸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以及其他如肠球菌、拟杆菌中的某些菌株。益生菌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2)非致病菌且没有毒性作用;(3)在生物学上应当具有活性,即包含大量活菌;(4)可以在宿主肠道内定植及代谢;(5)在储
- 肠道微生态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耗肠道中的氧气,有助于肠道原籍菌的生长繁殖,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此外,尚有促进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增强免疫功能作用。2.1.5乳酶生是临床应用最早的活菌制剂,每克乳酶生含乳酸肠球菌1000万个以上,可使肠道内碳水化合物转变成乳酸性代谢产物,降低肠道pH值,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生长繁殖。主要用于肠异常发酵引起的胀气、消化不良与腹泻等。2.2多个菌种的活菌制剂2.2.1培菲康培菲康
- 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的检测分析
本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葡萄球菌的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61.53%和37.03%。D-试验阳性菌株占所检测葡萄球菌
- 成团肠杆菌研究进展
脉吸毒者由于使用了被成团肠杆菌污染的棉花而引起的败血症(亦称棉花热,cottonfever)亦有报道[3]。5.1临床表现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成团肠杆菌败血症,主要是由于输入了含有成团肠杆菌的普遍输液制剂或静脉高营养制剂,如果某一批次制剂被污染则可导致局部的小流行[4]。其余的入侵途径包括呼吸道、肠道、泌尿道、腹腔、手术创面及新生儿脐带等,由于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病情往往较重,常急性起病,
-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23例误诊分析(附7例病理报告)
新型隐球菌感染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临床误诊率极高,尤其在多次脑脊液检查未找到隐球菌的情况下。本文就我科1990年5月~2003年11月经脑脊液涂片、培养找到新型隐球菌或经病理证实的分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神经症、脊髓肿瘤、播散性脑脊髓炎及原发性淋巴瘤的23例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其误诊原因。 1临床资料
- 肠产志贺样毒素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岛基因irp-2的检测
肠产志贺样毒素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岛基因irp-2的检测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年第6期第20卷细菌学作者:程伯鲲 叶长芸 伍建宏 孙晖 赵斌秀 徐建国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卫生部医学细菌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关键词:肠产志贺样毒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irp-2基因;杂交;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 目的 了解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
-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分析
icrobialsensitivitytest;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致病菌,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该菌的耐药性也逐步增强。特别是自1961年首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英国发现后,至20世纪80年代其感染几乎遍及全球,现在MRSA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感染的较为棘手的难题之一。2008年2月
- 肠球菌耐药现状调查及抗感染用药探讨
【摘要】目的了解肠球菌尤其是对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耐药状况,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延边地区2000~2004年来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28株肠球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β—内酰胺酶测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VRE占肠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1.1%,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占5.6%,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对临床常用的8种抗生素以万古霉素最敏感,对不同特征
- 一种简便检测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方法分析
【摘要】0.05)。结论在脑脊液常规检查增加隐球菌检测,能防止隐脑的漏诊和误诊及提高隐脑的治愈率。【关键词】脑脊液新型隐球菌细胞计数墨汁负染色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一般取脑脊液做真菌培养和直接涂片做墨汁负染色找隐球菌最为常见。真菌培养一般培养2~7d,时间长。而墨汁负染色很快(约0.5h)就能得出结果,但是,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未必对每
-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1.1.1青霉素类包括不耐酸青霉素类(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片)、耐酸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广谱抗假单胞菌类(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抗G-杆菌类(美西林、替莫西林)等。1.1.1.1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
- 人与大肠杆菌:两个世纪的孽缘
“大肠杆菌”这个公众原本熟悉的细菌,由于它的很多种类是非致病性的,多少年来,一直与人类和平相处。但是,最近一个月,它的一个分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却突然发飙,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在大肠杆菌与人类的“纠缠”中,德国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这种细菌第一次被人类认识,是由于一名年仅28岁的德国医生——T·埃舍里希。当时,受到“病毒之父”路易·巴德斯理论的影响,他相信,通过细菌学的研究可
- 481株临床分离需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的481株菌中,常见的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87株,18.1%)、铜绿假单胞菌(84株,17.5%)、金黄色葡萄球菌(70株,14.6%)、肺炎克雷伯氏菌(50株,10.4%)、表皮葡萄球菌(35株,7.3%)、溶血葡萄球菌(21株,4.4%)、鲍曼氏不动杆菌(20株,4.2%)。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最高的抗生素,至今尚未出现耐药菌株。大肠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院内分布及其耐药监测
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VITEK-60鉴定葡萄球菌,药敏用K-B法,数据用WHONET5.1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该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分离率较高;MRS主要发生在病房,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MRS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严重,对氯霉素、利福平尚有较高的敏感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最高;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根据药敏
- 研究人员发现超级细菌克星助破解生物耐药性难题
号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就会发生自爆,释放绿脓菌素,将绿脓杆菌置于死地。 辽宁日报:这个过程听起来简直和电影中的伏击情节一样。在人体中,大肠杆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殷武: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或动物肠道内的一类杆状样细菌的总称,一般致病性较弱。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人体与大肠杆菌可以认为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在致病情况下,大肠杆菌会引起多种机体炎症反应,如败血症。 在生物技术应用中,大肠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124例CNS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血培养细菌阳性标本中,分离出124株CNS(占68.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6株(37.1%),溶血葡萄球菌27株(21.8%)和腐生葡萄球菌13株(10.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
- 第二节 淋球菌的遗传学
第二节 淋球菌的遗传学 了解它的遗传机制,对于掌握其发病机制的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遗传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临床分离物中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的产生是非常有用的。目前,遗传研究工作的主要方面是使用细胞遗传技术去了解淋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去鉴别那些和感染有直接关系的菌体成分。 一、遗传物质的交换机制 淋球菌和其他细胞一样,DNA是其遗传物质。绝大部分DNA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中
- 257例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分离菌种类与耐药分析
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6月间我院住院及门诊截瘫患者尿培养分离的232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耐药性监测。结果:革兰阳性菌65株,占27.6%;革兰阴性菌168株,占72.4%。分离率较高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监测表明,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非常严重,对万古霉素较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较敏感的药物
- 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logialmodulator)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从本世纪初梅切尼科夫(Eliemetchnikoff)在欧洲提倡饮用酸牛奶可健康长寿以来,微生态制剂亦从此而风行于世界各地。70年代德国Volkorrusch在赫尔本建立了微生态学研究所,并从事对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等活菌作生态疗法的研究与应用。日本微生态制剂发展
-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试验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平皿法。结果采用常规法验证,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回收率均能达到70%以上,控制菌可检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微生物限度检查,可采用常规法检查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和控制菌。【关键词】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常规法【Abstract】ObjectiveToest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