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察目为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精气的盛衰。如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视物不清。察色泽的变化,当结合五色主病,联系目的分部,以判断脏腑病的寒热虚实。[1]
察目系望诊内容之一。又称望目。《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故察目可以测知五脏的变化。察目的内容主要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白睛暗浊,黑睛晦滞,视物不清。察色泽的变化,当结合五色主病,联系目的分部,以判断脏腑病的寒热虚实。形态的改变如眼胞浮肿多为水肿病,眼窝内陷多是津亏液耗,精气衰败;目眦赤烂,多属湿热;睡中露睛,多属脾虚,气血不足;瞳孔散大,是为精气衰竭;眼突多属瘿肿,眼突而兼气喘多属肺胀;目翻上视、直视、斜视,多属肝风内动;目睛微定则是痰热内闭等。
4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察目
- 《望诊遵经》:[卷下]面目望法相参
察目之法。形色既可参观。面目亦当合论。经曰。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赤。面黄目青。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
- 《医门法律》:[卷一一明望色之法]望色论(附律一条)
则火非生土之火,乃克金之火,又主脏燥而死矣。次补察目一法,谓其目正圆者不治。次补察面五法,谓色青为痛...
- 《望诊遵经》:[卷下]眼目形容条目
凡察目之形容。前已述其提纲。今当集其条目。如开目喜见人者。属阳。闭目不欲见人者属阴。目者阳气盛。瞑目...
- 《望诊遵经》:[卷下]眼目形容提纲
戴眼者。阳经之死候也。此眼珠之变。死生之异也。盖察目之形容者。所以辨其脏腑经络也。观目之气色者。所以...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九针要解
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目为五脏使候也循增也察目五色增明即知无病者也。)循明则声章声章者言声与生...
- 更多古籍中的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