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毒蛾皮炎

目录

1 概述

毛虫皮炎是指毛虫的毒毛或毒刺刺伤皮肤后,其上毒液引起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毛虫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寄生于松树的松毛虫、寄生于桑树和果树的桑毛虫、寄生于茶树的茶毛虫和寄生于树林、草地的刺毛虫。每只毛虫身体表面都有几万至数百万根毒毛或刺毛,其中央为空心管道,内有含激肽、脂酶及其他肽类物质的毒液,刺毛虫的毒液含斑蟊素。当毒毛接触并刺伤皮肤时便释放出毒液,引起刺激性皮炎,皮肤接触被毒毛或毒液污染的物品时也可引起皮炎改变。

茶毛虫又叫茶毒蛾,是毒刺蛾的幼虫,通称痒辣子、毛辣子、刺辣,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茶国家茶区,我国浙、皖、赣、川、黔、湘、闽、台、桂等等产茶区广泛分布。茶毛虫的幼虫体表的毒毛,刺入皮肤后,毒性物质外溢,机械和化学作用引起局部刺痒,越搔抓,毒毛越向皮内钻,造成茶毛虫皮炎。

茶毛虫皮炎好发于夏秋季,干燥、大风季节可流行,桑树、松树、及各种果树园毛虫较多,野外活动和树下乘凉的人群易患此病。颈、肩、上胸和四肢屈侧为常见受累部位。接触毒毛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首先在接触部位出现剧痒,继而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水肿性红斑、风团、斑丘疹、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有时可见一针尖大小、深红色或黑色点,皮损可数个至数百个不等;晚间瘙痒更为严重。一般全身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低热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为1周,如反复接触毒毛或搔抓则使病程延长。治疗用透明胶纸更多粘贴患处,以黏去毒毛,然后外用各种消炎止痒剂。若毒毛进入眼内或附着于眼睑因揉搓而进入眼内,则可引起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甚至导致失明。部分患者可累及骨和关节,多以单个手足小关节为主,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一般3~7天后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者可形成关节畸型。

2 疾病名称

茶毛虫皮炎

3 英文名称

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dermatitis

4 别名

茶毒蛾皮炎;刺辣皮炎

5 分类

皮肤科 > 寄生虫、昆虫及其他动物性皮肤病 > 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

6 ICD号

B88.2

7 流行病学

6月上旬开始出现病例,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8月中、下旬呈下降趋势,9月上旬又有一个小高峰,9月中、下旬结束。时间分布与茶毛虫三代幼虫虫情一致。除危害茶、桑等经济作物外,其幼虫的毒毛刺入皮肤,能引起茶毛虫皮炎。皮疹多发于暴露的四肢屈侧、腹部、躯干上部和颈面部。初起为突发性剧痒,抓搔后呈现红色丘疹,此处皮肤略高,中央有一虫叮状针头样大小的深红色小点或小水泡,几个至几百个不定。

8 病因

茶毛虫的幼虫体表的毒毛,刺入皮肤后,毒性物质外溢,机械和化学作用引起局部刺痒,越搔抓,毒毛越向皮内钻,造成茶毛虫皮炎。

9 发病机制

它的幼虫体表的毒瘤生有600根毒毛,到老龄前期可达6~8万根,老龄幼虫毒毛数可突增到200~300万根。结茧时茧丝上粘有毒毛。毒刺呈箭针形,四周轮生小棘,刺入皮肤后不易拔出,毒毛中心为管状,内有毒液,刺入皮肤后,毒性物质外溢,机械和化学作用引起局部刺痒,越抓搔,毒毛越向皮内钻。茶毛虫脱皮前,毒毛与毛窝松脱,毒毛成簇脱落,微风即可将其吹落。无数毒毛随风飘落到人体表或晾晒的衣物上,极易造成地区茶毛虫皮炎的暴发流行,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10 茶毛虫皮炎的临床表现

茶毛虫毒毛刺入皮肤后数小时(短者可10多分钟、长者12h)后局部皮肤剧痒,随即出现绿豆大至黄豆大鲜红色水肿性红斑或风团,中央可见一深红色或黑色似针尖小点,好似虫叮咬的吸吮点,少数可表现为丘疱疹及风团,皮疹数目可从几个或数百个,严重者可弥漫全身。多发生于颈、肩、上胸、背、上肢屈侧等露出部位,皮疹疏散分布。若暴露在桑毛虫环境内时间较长,皮疹亦可密集成簇,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灼热感,尤以夜间为甚,约经1周左右皮疹逐渐消退,如反复接触毒毛或经常搔抓,病程可达2~4周以上。其临床表现与桑毛虫皮炎大致相同。毒毛若侵入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在茶毛虫盛发季节,可在人群中引起茶毛虫皮炎的流行。

11 诊断

此前有接触史,皮疹多发于暴露的四肢屈侧、腹部、躯干上部和颈面部。初起为突发性剧痒,抓搔后呈现红色丘疹,此处皮肤略高,中央有一虫叮状针头样大小的深红色小点或小水泡,几个至几百个不定,有不同程度痒感,晚间睡前奇痒难忍。根据这些临床症状可诊断。

12 茶毛虫皮炎的治疗

局部治疗原则为去除毒毛,止痛,消炎,避免搔抓,可用中药膏药或胶布,透明胶纸更多粘贴患处,以粘去毒毛,然后外用各种消炎止痒剂,如樟脑、石炭酸炉甘炉甘石洗炉甘石洗剂、鲜马齿苋捣敷或用鲜芦荟(龙舌草)沾雄黄散外擦等。瘙痒剧烈者可给抗组胺和皮质类固醇。亦可内服中药清热除湿汤加减。

13 茶毛虫皮炎的预防

1.每年5~10月在桑毛虫盛发期要诱杀成蛾,摘除卵块。用敌百虫喷洒杀死幼虫。亦可喷洒桑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使桑毛虫死亡,有效率达90%以上。及早消灭越冬早春幼虫。

2.加强个人防护,在流行区劳动要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和袖口,戴上帽子,颈部围好毛巾,戴风镜及口罩。夏天不要在有桑毛虫的树荫下及下风口纳凉、晒衣服、被褥及尿布。遇有大风时将迎面的门窗关闭,防止毒毛侵入。

3.保护桑毛虫的天敌——寄生蜂、寄生蝇。

14 相关药品

樟脑、炉甘石、炉甘石洗剂、组胺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