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

目录

1 拼音

cǎo dòu kòu

2 英文参考

Alpinia globosum[朗道汉英字典]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朗道汉英字典]

semen alpiniae[朗道汉英字典]

alpiniae katsumadai,sem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momi globosi,fructu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katsumada galangal see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Alpiniae Katsumada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atsumada galangal see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草豆蔻

草豆蔻为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nadia Hayata 的干燥近成熟种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emen Alpiniae Katsumada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katsumada galangal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草扣仁、偶子。

草蔻、草蔻仁[2]

7 来源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nadia Hayata 的干燥近成熟种子[2]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Hayata的种子团[2]

8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3m。叶2列,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0~55mm,宽6~10cm,先端渐尖并有1短尖头,边缘被毛;叶柄短;叶鞘膜质,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长达30cm,被毛硬毛;小苞片宽椭圆形;萼筒状,花冠白色,筒长约8mm,内被长柔毛,裂片矩圆形,长约1cm,具缘毛。蒴果圆球形,直径约3.5cm,外被密粗毛,熟时金黄色,具宿萼。种子多数。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于林缘、灌丛或山坡草丛中。

9 产地

草豆蔻主产广东、台湾、海南、广西。

草豆蔻主产于广西、广东[2]

10 采收与初加工

8~9月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晒至八九成干,除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

11 生药性状

种子团类圆球形,直径1.5~2.7cm,表面褐色,中间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22~100粒,粘连紧密;略光滑,不易散落。种子呈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约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1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表面观呈斜心形;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微苦。

12 性味归经

草豆蔻味辛,性温;入脾、胃经[2]

13 草豆蔻的功效与主治

草豆蔻具有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的功效,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草豆蔻具有温中燥湿,开郁破滞的功效,治脘腹胀满、冷痛,食欲不振,噎膈反胃,呕吐泄泻,痰饮积聚,寒疟,瘴疟寒多热少证,口臭湿热秽浊之[2]

煎服:3~6g[2]

14 草豆蔻的化学成分

草豆蔻含挥发油,油中含桉油精、a- 蛇麻烯(a-humulene) 、反-麝子油醇(trans-farnesol)等,并含豆蔻素(cardamomin)、山姜素(alpinetin)和皂甙。

草豆蔻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桉叶素、葎草烯、金合欢醇等。另含山姜素、小豆蔻查耳酮(Cardamomin)。还含槲皮素、山萘酚、生松黄烷酮等[2]

15 草豆蔻的药理作用

草豆蔻水煎剂小剂量对离体豚鼠肠管呈兴奋作用;大剂量或挥发油则呈抑制作用[2]

草豆蔻水浸出物能增加胃蛋白酶活性[2]

16 草豆蔻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草豆蔻

Caodoukou

ALPINIAE KATSUMADAI SEMEN

16.2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16.3 性状

本品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2.7cm。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约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人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微苦。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为多角形薄壁细胞。种皮表皮细胞类圆形,壁较厚;下皮为1~3列薄壁细胞,略切向延长;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其间散有类圆形油细胞1~2列,直径约50μm;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及少数细小簇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

粉末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条形.直径约至30μm,壁稍厚,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或类长方形。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含红棕色物,易碎裂成不规则色素块。油细胞散生于色素层细胞问,呈类圆形或长圆形,含黄绿色油状物。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细胞1列,栅状,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和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置水浴中加热振摇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姜素对照品、小豆蔻明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1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山姜素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蓝色荧光斑点;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小豆蔻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色斑点。

16.5 含量测定

16.5.1 挥发油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16.5.2 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与桤木酮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0nm。理论板数按小豆蔻明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206040
20~2160→7440→26
21~317426
31~3274→8026→20
32~428020
42~4580→9520→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山姜素对照品、乔松素对照品、小豆蔻明对照品、桤木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各40μg,桤木酮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山姜素(C16H14O4)、乔松素(C15H12O4)和小豆蔻明(C16H14O4)的总量不得少于1.35%,桤木酮(C19H18O)不得少于0.50%。

16.6 草豆蔻饮片

16.6.1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16.6.2 性状、鉴别、含量测定

同药材。

16.6.3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脾、胃经。

16.6.4 功能与主治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暖气呕逆,不思饮食。

16.6.5 用法与用量

3~6g。

16.6.6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6.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7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