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拼音名
Cánɡ Zǐ Wǎn
3 藏紫菀的别名
青菀
4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ouliei Franch.
采收和储藏: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春、秋季挖根,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5 原形态
缘毛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45cm。根茎粗壮。花茎单一,紫色,有比值棱,被疏或密的白色长粗毛。基生叶莲座状,叶片缘绿色,长圆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7cm,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呈宽翅状叶柄,全缘;下部叶及上部叶长圆状线形,长1.5-3cm,宽0.1-0.3cm,全部叶两被疏毛,有白长缘毛,中脉在下面凸起,有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顶生,径3.5-4.2cm,总苞半球形,径1.2-2cm,黄绿色,总苞片3层,近等长或外层稍短,线状、稀匙状长圆形,下部革质,上部草质,外面几无毛,或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柔毛;舌状花30-50个,管部长1.5-2mm,舌片蓝紫色,长圆状线形,长12-23mm,宽2-3mm;管状花多数,密集,鲜黄色,长3.5-5mm,管部长1.2-2mm,有短毛,先端5裂,裂片长1.5mm;花柱附片长1mm;冠毛1层,紫短色,长0.8-2mm,密生白色粗毛。花期5-7月,果期8月。
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000m的高山针叶体外缘、灌丛及山坡草地或河滩草坝。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7 性状
性状鉴别 花序皱缩成团;有时小花散攻露出花盘;花盘短圆锥形,着生管状花的萼管群残基,排列整齐。总苞半于形,直径1.2-2cm,黄绿色;总苞片3层,近等长,长6-10mm,宽1-2mm,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具白色长缘毛;舌状花雌性,舌片细长,皱缩,紫色至紫蓝色或灰紫色;舌状花雌性,舌片细长,皱缩,紫色至紫蓝色或灰紫色,长1.5-2.5cm,宽约1mm,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黄色,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披针形,其上簇生黄色长柔毛,子房下位,冠毛1层,淡灰黄色或紫褐色,与管白色糙毛。气香,味淡。
以花冠蓝紫色、气香者为佳。
显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黄色,微带紫色。花粉粒棕黄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约35-39μm,具3孔沟,外表具刺状突起,极面每裂片5-6刺,中部有疣状突起。冠毛碎片,为多细胞组成的毛状物,胞壁稍厚,具纹孔,顶端渐尖呈刺状。非腺毛众多,由14-18个细胞组成,顶端细胞细长,多偏于一侧,基部细胞1-2列。柱头碎片,表皮细胞呈楔槌关、钝圆形绒毛状突起。子房完整,不易粉碎,呈深黄棕色。花粉囊碎片,细胞内壁呈长方形、类方形、类多角形胞壁增厚。舌状花冠下表皮细胞长方形,壁薄,胞壁细齿状。苞片下表皮细胞碎片长方形,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
8 性味
味苦;性寒
9 功能主治
10 藏紫菀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11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藏紫菀的方剂
- 九味藏紫菀花散
:标准编号:WS3-BC-0251-95处方:藏紫菀花800g马蔺子400g粗糙紫堇400g亚大黄...
- 紫菀散
惠方》卷七十九《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本)引海藏:紫菀散:处方:人参紫菀知母贝母桔梗甘草五味子茯...
- 八味香苏散
n《杨氏家藏方》卷八处方紫苏叶半两,半夏曲半两,紫菀半两,五味子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甘草(炙)...
- 钟乳养肺丸
钟乳养肺丸组成:钟乳粉2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紫菀(去土,洗焙)半两,黄耆(蜜炙)半两,款冬花半两...
- 大五味子丸
桂(去粗皮)3分,甘草1钱半(炙),款冬花2钱,紫菀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5丸...
- 更多用到中药藏紫菀的方剂
用到中药藏紫菀的中成药
- 九味藏紫菀花散
:标准编号:WS3-BC-0251-95处方:藏紫菀花800g马蔺子400g粗糙紫堇400g亚大黄...
- 复方川贝母片
240g五味子170g法半夏160g陈皮300g紫菀40g浮海石40g罂粟壳160g制法:以上十一味...
- 二母安嗽片
108g罂粟壳216g麦冬108g款冬花324g紫菀108g苦杏仁108g百合108g浙贝母54g制...
- 哈蚧定喘丸
-B-1851-94处方:蛤蚧11g瓜蒌子50g紫菀75g麻黄45g鳖甲(醋制)50g黄芩50g甘草...
- 寒喘丸
黄400g射干300g细辛300g款冬花300g紫菀300g五味子(酒制)300g干姜200g制法:...
- 更多用到中药藏紫菀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藏紫菀
- 《丹溪心法》:[卷二]咳嗽十六
附方海藏紫菀散治咳中有血,虚劳肺痿。人参(一钱)紫菀(半钱)知母(一钱半)贝母(钱半)桔梗(一钱)甘...
- 《产鉴》:[上卷]妊娠咳嗽
子嗽。可服加减紫菀汤止咳安胎。加减紫菀汤贝母前胡紫菀白术白皮甘草黄芩紫苏陈皮知母杏仁五味子赤茯苓当归...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紫菀
菀时亦用之。颖曰∶紫菀连根叶采之,醋浸,入少盐收藏,作菜辛香,号名仙菜。盐不宜多,多则腐也。时珍曰...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痰嗽门]顽痰
三钱)白矾(一钱)紫菀(二钱)水煎服。此方妙在贝母、半夏同用,一燥一湿,使痰无处藏避。又有白矾以消块...
-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九小儿下]痰嗽方一十道
防风(去芦头)桑白皮(炙黄,锉细)麦门冬(去心)紫菀(焙干上件咀。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生姜一片,煎至...
- 更多古籍中的藏紫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