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cTn
摘要: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脏横纹肌收缩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有三个亚基: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肌钙蛋白T、调节肌动球蛋白ATP酶活性的肌钙蛋白I和钙结合的肌钙蛋白C。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5/7/14 21:39:30 78字 ]
相关词条:
- cTn
拼音:英文:cardiactroponin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脏横纹肌收缩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有三个亚基: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肌钙蛋白T、调节肌动球蛋白ATP酶活性的肌钙蛋白I和钙结合的肌钙蛋白C。...
- 心肌肌钙蛋白
拼音:xīnjījīgàidànbái英文:cardiactroponin;cTn;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脏横纹肌收缩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有三个亚基: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肌钙蛋白T、调节肌动球蛋白ATP酶活性的肌钙蛋白I和钙结合的肌钙蛋白C。...
- GBZ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单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等之一者;c)CK-MB达到或超过正常参考值2倍但不超过5倍,伴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等酶相应增高;d)心肌肌钙蛋白(cTns)阳性。4.2中度中毒性心脏病:凡具备下列表现之一者:a)心电图明显的缺血性改变;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成对室性期前收缩、RonT型室性期前收...
-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
中,由于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损害了心脏的泵功能、自律性或传导性所致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及心脏性猝死五大类,中毒性心肌损害以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改变为主要诊断依据,心律失常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变为主要诊断依据,五类临床类型可以并存。中毒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a)症状:心悸,气短,无力,胸闷,呼吸困难,有时因病情危重处于昏迷状态而无任何主...
- 雷诺嗪
更多功,发挥抗缺血和抗心绞痛作用,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动物试验提示,雷诺嗪能显著降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肌钙蛋白T的释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降低约33%(P<0.05),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从对照组的(65±14)µg/L降至(12±2)µg/L。雷诺嗪的药代动力学:雷诺嗪口服吸收个体差异大,Tmax为2~5h,吸收后在肝脏被广泛代谢,主要经CYP3A代谢,少量经CYP2D6代谢...
- 感染性心肌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依据:根据《儿童心肌炎诊断建议(2018年版)》(中华儿科杂志2019年2月第57卷第2期)。1.心肌炎的临床诊断:(1)主要临床诊断依据①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②心脏扩大。③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或I(cardiactroponinTorI,cTnI或cTnT)或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升高,伴动态变化。④显著心电图改变(心电图或24h动态心...
-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l或cTnT)阳性。2.病原学诊断依据:(1)确诊指标:在患儿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中,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心肌炎由病毒引起。①分离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一批。将复苏后的单层细胞用胰蛋白酶或其他适宜的消化液进行消化,分散成均匀的细胞,加入适宜的培养液混合均匀,置37℃培养成均匀单层细胞。2.2毒种:2.2.1名称及来源:生产用毒种为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1V株、aGV株或经批准的其他Vero细胞适应的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2.2.2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各种子批代次应不超过批准的限定代次。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一批。将复苏后的单层细胞用胰蛋白酶或其他适宜的消化液进行消化,分散成均匀的细胞,加入适宜的培养液混合均匀,置37℃培养成均匀单层细胞。2.2毒种:2.2.1名称及来源:生产用毒种为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1V株、aGV株或经批准的其他Vero细胞适应的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2.2.2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各种子批代次应不超过批准的限定代次。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
-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一批。将复苏后的单层细胞用胰蛋白酶或其他适宜的消化液进行消化,分散成均匀的细胞,加入适宜的培养液混合均匀,置37℃培养成均匀单层细胞。2.2毒种:2.2.1名称及来源:生产用毒种为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TN-1V株、aGV株或经批准的其他Vero细胞适应的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2.2.2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各种子批代次应不超过批准的限定代次。狂犬病病毒固定毒C...
- 心肌炎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况下可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有抗心肌相关抗体阳性,可慎重使用免疫抑制剂6.供给能量药物:根据病情可考虑选用辅酶Q10、肌酸磷酸钠、左卡尼汀等。(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Holter动态心电图。(九)出院标准。:1.临床症状好转。2.心律失常控制。3.心功能不全恢复。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
- WS/T462—2015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与临床应用
力衰竭heartfailure;HF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3.4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心脏横纹肌收缩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有三个亚基: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肌钙蛋白T、调节肌动球蛋白ATP酶活性的肌钙蛋白I和钙结合的肌钙蛋白C。3.5B型尿钠肽(B型利钠肽)B...
- Prinzmetal心绞痛
现MI,但很少见。大约5%~1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没有胸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疼痛部位和性质虽与AMI相似,但心绞痛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多不伴有恶心、呕吐、休克等;无血清酶学的特征性变化(心肌肌钙蛋白T可以增高);发作时虽有ST段和T波改变,但为一过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下降,或伴有T波倒置,应注意与非ST段抬高型MI鉴别。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抬高,T波直立,并可伴有室性心律失...
- 变异型心绞痛
现MI,但很少见。大约5%~1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没有胸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疼痛部位和性质虽与AMI相似,但心绞痛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多不伴有恶心、呕吐、休克等;无血清酶学的特征性变化(心肌肌钙蛋白T可以增高);发作时虽有ST段和T波改变,但为一过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下降,或伴有T波倒置,应注意与非ST段抬高型MI鉴别。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抬高,T波直立,并可伴有室性心律失...
- 心肌炎
失常的表现,以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束支阻滞,或多源、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多见。两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或ST段异常抬高或出现异常Q波。(2)心肌损伤标记物:病程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定量测定)、CK-MB明显增高。(3)心肌病毒学检查:特异性病毒抗体异常。(4)超声心动图及心肌核素:心腔扩大或室壁活动异常,以及心功能检查证实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减弱。实验室检查...
- 青年心肌梗死
MI,但很少见。大约5%~1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没有胸痛。2.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疼痛部位和性质虽与AMI相似,但心绞痛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多不伴有恶心、呕吐、休克等;无血清酶学的特征性变化(心肌肌钙蛋白T可以增高);发作时虽有ST段和T波改变,但为一过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下降,或伴有T波倒置,应注意与非ST段抬高型MI鉴别。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明显抬高,T波直立,并可伴有室性心律失...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2019年版)
)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2)心电图:应在FMC后10分钟内记录12或18导联心电图,首次心电图不能确诊时,需在10~30分钟后复查。(3)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cTn)的动态监测。(4)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BNP)、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
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hs-cTn)。(2)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18导联心电图。(3)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
- 病毒性心肌炎
沉降率轻至中度增快。(2)急性期或慢性心肌炎活动期可有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增高。(3)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增高(以定量测定为准)有较大价值。(4)血浆肌红蛋白、心肌肌凝蛋白轻链亦可增高,表明心肌坏死,其增高程度常与病变严重性呈正相关。(5)尚发现病毒性心肌炎者红...
- 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
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2.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
- SOTH
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2.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
- 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2.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
- 左心异位并列移植
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2.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
- 全心异位并列移植
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2.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
- 全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2.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
- 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2.血流动力学支持: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
- 不稳定心绞痛
.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酶谱正常。由于这类患者常有小量心肌损伤或微小梗死,或由于短暂冠状动脉闭塞后血栓自溶导致再灌注损伤,故可有血清酶谱轻度增高,但不符合通常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5.心肌肌钙蛋白T是一种调节蛋白,是心肌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标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肌钙蛋白T与血清肌酸激酶MB活性相比是诊断心肌细胞损伤更为敏感的指标。6.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A蛋白是诊断炎症的敏感指标,...
- AMI
复正常。AST为心脏的非特异性酶,其增高还可见于心肌炎、心力衰竭、肝病、肌肉病、肌内注射、肺栓塞、休克等,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应用较少。(2)血清心肌结构蛋白检查:①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是心肌肌原纤维的调节蛋白,为心脏的特异性蛋白。当心肌细胞损伤时,CTn在血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CTn包括CTnI、CTnT及CTnC三个亚单位,其中,CTnT和C...
- 急性心肌梗死
复正常。AST为心脏的非特异性酶,其增高还可见于心肌炎、心力衰竭、肝病、肌肉病、肌内注射、肺栓塞、休克等,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应用较少。(2)血清心肌结构蛋白检查:①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是心肌肌原纤维的调节蛋白,为心脏的特异性蛋白。当心肌细胞损伤时,CTn在血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CTn包括CTnI、CTnT及CTnC三个亚单位,其中,CTnT和C...
- 不稳定型心绞痛
.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酶谱正常。由于这类患者常有小量心肌损伤或微小梗死,或由于短暂冠状动脉闭塞后血栓自溶导致再灌注损伤,故可有血清酶谱轻度增高,但不符合通常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5.心肌肌钙蛋白T是一种调节蛋白,是心肌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标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肌钙蛋白T与血清肌酸激酶MB活性相比是诊断心肌细胞损伤更为敏感的指标。6.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A蛋白是诊断炎症的敏感指标,...
- 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Ⅵ
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ⅥA)测定供试品中总氮含量,同时做空白对照。精密量取非蛋白氮测定溶液5ml,置凯氏定氮瓶中,照氮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ⅥA)测定供试品中非蛋白氮含量。按下式计算:式中CTN为供试品溶液总氮含量,mg/ml;CNPN为供试品溶液非蛋白氮含量,mg/ml;VX1为供试品总氮.测定溶液消耗酸滴定液的体积,ml;VX2为供试品非蛋白氮测定溶液消耗酸滴定液的体积,ml;V0为...
- 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HCM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HOCM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肥厚型心肌病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IHSS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ASH
该病的第1个染色体位点14q1,从而确认了该病的第1个易感基因——β-MHC基因。迄今为止,已经公认有7个肌节收缩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它们是: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肌肌钙蛋白-T(cTn-T)、α-原肌球蛋白(α-TM)、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必须性肌球蛋白轻链(ELC)、调节性肌球蛋白轻链(RLC)和肌钙蛋白-I(cTn-I),这些基因突变造成的肌节收缩...
- WS/T514—2017临床检验方法检出能力的确立和验证
之间、校准周期间等。仅包括重复性的精密度估计不适用于LoQ研究。7.2.5对LoQ应提供其相关的准确度目标。没有一种准确度目标适用于所有的测量程序及其应用。准确度目标的来源包括基于临床用途的(如心肌肌钙蛋白的10%实验室内变异)、基于TE的质量目标(如GB/T20470—2006或WS/T403—2012)及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目标。7.3试验设计:7.3.1选择一个靶浓度作为试验的LoQ,并根据...
- 老年人心肌梗死
初几天内血糖增高,可出现尿糖或使糖尿病加重;发病3天内血清游离脂肪(FAA)增高。(2)心肌梗死患者患病当天心钠素就高于正常值,7~10天后逐渐降低,病后30~100天后趋于稳定。(3)AMI后心肌肌钙蛋白T和I(CTnT和CTnI)测定于梗死后(2~8天)开始升高,CTnI(12~24h)峰值,持续(5~10天);CTnT(12~96)h出现峰值,持续达5~14天。升高的时间稍迟于肌红蛋白,但C...
- 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XIX
零到t时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用梯形法或对数梯形法计算,tn是最后一次可测浓度的取样时间。AUC0→∞(零到无限大时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按下式计算,AUC0→∞=AUC0→tn+Ctn/λz。ctn是最后一点的血药浓度,λz是末端消除速度常数。λz用对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线末端直线部分的斜率求得,t1/2=0.693/λz求出。对于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要求从零时间至最终采血点(...
- 黄连
本草》:味连黄棕色或黄色。①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稍延长,直径25-64μm,长约至102μm,壁厚9-28μm,纹孔明显,有的层纹明显。②木纤维众多,黄色,细长;直径10-13ctn,壁稍厚,木化,纹孔稀疏。③韧皮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长梭形,长136-185μm,直径25-40μm,壁较厚,纹孔较稀。④导管主为孔纹和螺纹导管,直径8-20μm。⑤淀粉粒多为单粒,长圆形、肾形、...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