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补益柏子仁丸 (最后修订于2009/12/4 18:03:46)[共238字]
摘要:处方柏子仁1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续断1两,桂心3分,白茯苓1两,羚羊角屑3分,牡丹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耆3分(锉),白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半两,木香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细辛3分,羌活3分,芎3分,牛膝1两(去苗),熟干地黄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风虚劳损,下焦伤冷,膈上风痰,头目旋眩,或时吐逆,心胸烦躁,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摘录《圣惠》卷七十......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治妇人虚损补益诸方
)禹余粮斛(一两去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治妇人风虚劳损。下焦伤冷。膈上风痰。头目旋眩。或时吐逆。心胸烦躁。不思饮食。宜服补益柏子仁丸方。柏子仁(一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续断(一两)桂心(三分)白茯苓(一两)羚羊角屑(术(半两)脐)细辛(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治妇
- 人参、西洋参、蜂蜜三种常用补益药的用法研究
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民族药群众基础雄厚等特点,故能够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在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疗法在各地疗养院应用较多,现将人参、西洋参、蜂蜜三种常用补益药的新近研究总结比较,汇总成文。1用法比较人参、西洋参、蜂蜜同为补气药,但用法各有不同。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而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人参、西洋参、蜂蜜在疗养员的中药处
- 补益阳明津气对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流式细胞双标百分比的影响
2006年06月12日中医杂志2005Vol.46No.12P.937-93923(贵阳)为了探讨“补益阳明津气“延缓初老雌性大鼠卵巢机能衰老的机理。为促进绝经前期妇女健康,延缓绝经前期卵巢机能衰老,防治相关病证,提供一种新的研究与论治思路,并为研制相关方药提供药效学依据。研究者4~6月龄雌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0~12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动情期延长的雌性大鼠作为初老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益胃
- 补益精气治老年痴呆
用药特点 老年期血管性痴呆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属中医的“痴呆、“呆病范围。陈宝贵认为此病的发病基础为人老体虚致五脏俱虚或脑血管病后久病体虚。久病致五脏虚衰,故在用药上应以补益人体五脏精气为主。《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还进一步将意识思维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五部分,分属五脏。由此可见五脏阴阳的盛衰及五脏功能的平衡协调,对脑主神
- 外科疾病也当重视内治——唐汉钧运用补益脾胃法治疗外科疾病经验
科医、教、研工作40余年,有着极深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中医外科治疗疾病重视局部辨证,以手术、膏药治疗之法众多,精彩纷呈,但唐师临证又每每不忘外病内治,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内治首重脾胃。今特将唐师运用补益脾胃法治疗思路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唐师治病的指导思想重在顾护脾胃。唐师常道:药石攻伐之际,常常是正邪两伤,倘若邪衰而正虚,临证每见病程缠绵。临证用药非独内科疾患如此,外科疾病亦然。不论是攻是补,
-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妇人方下补益第十八]柏子仁丸
治妇人五劳七伤,羸冷瘦削,面无颜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断绪无子,能久服,令人肥白补益方。柏子仁黄干姜白石英钟乳(各二两)川椒(一两半)杜仲当归甘草(各四十二铢)浓朴桂心桔梗赤石脂苁蓉五味子白术细辛独活人参石斛白芷芍药(各一两)泽兰(二两六铢)本芜荑(各十八铢)紫石英(二两)干地黄上三十味为末蜜和,酒服二十丸如梧子,不知加至三十丸。(《千金翼》无乌头,有龙骨、防葵、茯苓、秦艽各半两为三十三味
- 《本草纲目》补益疗法(《本草纲目》特效疗法丛书)
4000版次:1a内容提要:本书为《本草纲目》特效疗法丛书之一,由第一军医大学多位资深教授和年轻学者撰写。荟萃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具有特效的,包括虚损主治用药、虚损证候对症疗法、养生保健服食疗法、补益中成药疗法、补益药酒疗法等补益疗法中药处方160首,分别阐述了原文与出处、功效、主治、方解和现代临床应用。所选方剂疗效确切,经济实用,简便易行。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的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临床中医
- 房中补益论
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焰、飞走之狂势也哉?《易·兑》取象于少女。兑,说也。遇少男,艮为咸。咸,无心之感也。艮,止也。房中之法有艮止之义焉。若艮而不止,徒有戕贼,何补益之有?窃详《千金》之意,彼壮年贪纵者,水之体非向日之静也,故著房中之法为补益之助。此可用于质壮心静,遇敌不动之人也。苟无圣贤之心、神仙之骨,未易为也。女法水,男法火,水能制火,一乐于兴,一乐于取,此
- 按摩补益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注意事项】 1.辩证施补,按摩补益方法甚多,其目的不外乎在于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及调补脏腑的功能。在使用按摩补益时,要辨证施补,分清阴虚还是阳虚,气在还是血虚,要辨清病在哪个脏腑。肾虚者则采用益肾固本的方法,脾胃虚弱则采用健脾和胃之法。 此外,不同的季节也要有所侧重。春天的按摩补益.则要采用疏肝利胆,养血柔肝之法;而秋天的按摩补益,则要用补益肺气,滋阴润燥之法。在辨证施补时,要把各方面的因素综
- 补益剂
牡丹皮(酒洗)、柴胡、茯神(乳蒸,晒干)、当归身(酒洗)、五味子(焙干),各60g,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g,空腹淡盐汤送下。现代临床常改作汤剂(参见卷二目病条辨·虚证)。[功用]补益肝肾,滋阴明目。。[应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等病的后期阶段及老年性黄斑变性、老年性白内障初起期、视神经萎缩等病,属肝肾阴虚者。2.四物五子丸(《济生方》)附:三
- 补益肝肾法在治疗痹症中的应用
,由于病因比较复杂,病程较长,迁延不愈,而不同程度的损伤人体正气,治愈率低,且容易复发,治疗起来颇为棘手。由于痹证是由肌肉、筋骨、关节的病变,本着肝主筋,肾主骨这一理论依据,在实际治疗痹症过程中,将补益肾肝法配合其他治痹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1岁,21~30岁5例,31~40
- 十一 补益药和方剂
十一 补益药和方剂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做补益方剂。 适应症: 本类方药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邪已尽,因久病体质虚弱的病证,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二是用于邪盛正衰,正气不能抵抗邪气的病证,常与祛邪药同用,以
- 补益中气治尿血
2010年秋,细雨绵绵,闲赋在家,翻旧书资料以图消遣。忽见1975年余侍诊时一则案例,跃然眼前。 案载李姓女,37岁,以顽固性尿血就诊。其起因乃由于过度劳累,情志不畅,加之饮食不佳,全身无力。症起时自觉身热,于夜间少腹拘急,突然尿血,但无痛感,尿液于血液不相混合,不小便时也有少量血液从尿道渗出。刻诊时见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心悸乏力,头晕,腰酸腿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缓。 家父辨证为脾肾两虚
- 秃发都需要补益肝肾吗?
目前药店柜台如雨后春笋般摆满了治疗脱发的药品,不仅有传统的中成药,如“七宝美髯丹“、“神应养真丸“,还有不断新出的产品,如“生发膏“、“生发丸“等,看看说明,大都是补益肝肾的方法,的确,这些药物对某些人确实有效,但却不能包治所有耐悍ⅲ幸?认为此病系风邪袭肤,毛孔张开,血虚不荣,风盛血燥,毛发失养,发枯而脱,或情志抑郁,内伤七情,过分劳作,伤及心脾,生发少源,发失所濡,或病久耗损,肝肾两亏,发为血
- 眼科常用的补益药有哪些?
补益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抗疲劳,扩张血管、降压、防止血液凝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菌等作用。适用于气、血、阴、阳不足之眼病。补气药用于气虚之眼病,常见肺气虚、脾气虚之证,症见胞睑开合无力,黑睛翳陷、病久难愈,眼底反复出血、色淡,视网膜脱离,视力疲劳等,常用的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等,补血药用于血虚之眼病,症见眼干不舒、视物模糊、不耐久视、眼前有
- 冬虫夏草的补益功能及真伪鉴别
【摘要】目的通过本文来阐明冬虫夏草功能在古今的异同及真伪的区别。方法使用鉴别手段洞察真伪冬虫夏草的鉴别特点及补益功能的按需应用。结果通过了解前人对冬虫夏草的认识和现代科技的研究,使传统的中药补品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注重真品与伪品的鉴别和功能上的差异。结论冬虫夏草一物以真保身,以假损体,传统补品,不能以概补之,注重理、法的运用。 关键词冬虫夏草补益功能真伪鉴别 冬虫夏草一物始见于清·吴仪洛所著《
- 补益良方十精丸
精)、五加皮(草精)、柏子仁(本精)、白术(日精)、人参(药精)、石斛(山精)、鹿茸(血精)、巴戟天(天精)、肉苁蓉(地精)各等量组成,炼蜜为丸,每次9~12克,每日2次,空腹温酒或盐汤送服。有温平补益、大补虚冷、接引真气之功,适用于各种虚损劳伤。 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脾止泄、安胎固冲之功,早在《本经》即被列为上品药材,言其“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本草纲目》方其&ldquo
- 补益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和评价补益化瘀法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和病理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益化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能提高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补益化瘀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
- 补益药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探讨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补益药的用途相当广泛,不仅虚损性疾病可用,一般疾病甚至急性热病都可以使用。有的医家常畏惧补益药有“助邪”、“留寇”之弊而不敢放手使用。其实,不论是从疾病的发生发展,还是从补益药的分类来看,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临床上都可以大量、广泛使用补益药,不仅没有“助邪”、“留寇”之弊,反而对促进疾病的治疗、促进机体的康复大有裨益。从补益药的分类上看,大致可分为补气、补血、滋阴、壮阳四大类,这
- 杨牧祥临证经验补益肝肾、养血化瘀治脂溢性脱发
;或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瘀阻毛窍;或久病失养,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上蒸巅顶,侵蚀发根所致等,但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血瘀阻滞为主要病机。 治以补益肝肾加养血活血 根据中医学“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等相关理论,杨牧祥强调补益肝肾,充盈精血为生发之根本,故以补益肝肾、养血活血为主要治法。自拟“
- 中医治法之补益法
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症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补 法 补法,又称补益法,运用补益作用的方药,通过补养气血、阴阳、以达到扶佐正气,消除虚弱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无论形或精,凡
- 补益药
热目病需攻下而体弱者。人参与制大黄相伍,补脾而泻火,常用于多发性睑腺炎的治疗。临床上人参常以党参代替。(4)人参、珍珠即珠参散(《银海指南》),原方主治真阴不足,阴涸内热,内障青盲。人参甘微苦微温,补益元气;珍珠甘咸寒,清肝明目。二者相伍,宜于目病气阴两虚者,可用于一些眼底病的恢复阶段。2.黄芪(1)黄芪、紫草黄芪甘温,益气扶正,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紫草甘寒,清热解毒,可抑制单疱病毒。二者相伍,扶
- 补益心肾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补益心肾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作用及效果。方法临床运用补益心肾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并与西药组28例对比。结果补益心肾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心律失常,降低NO值和MDA值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益心肾法能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对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补益心肾法脂质过氧化作用临床观察近年来,随病毒感染机会增
-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妇人方下补益第十八]紫石英柏子仁丸
治女子遇冬天时行温风,至春夏病热头痛,热毒风虚,百脉沉重,下赤白,不思饮食,而头眩心悸,酸恍惚,不能起居方。紫石英柏子仁(各三两)乌头桂心当归山茱萸泽泻川芎石斛远志寄生苁蓉干姜甘草(各二两)川椒杜蘅(一作杜仲)辛夷(各一两)细辛(一两半)上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方用牡蛎一两《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医方集解》:[收涩之剂第十七]柏子仁丸
治阴虚盗汗。柏子仁(炒,研,去油)人参白术半夏五味子牡蛎麻黄根(一两)麦麸(五钱此手足太阴、少阴药也。陈来章曰∶心血虚则睡而汗出,柏子仁之甘辛平,养心宁神,为君;牡蛎、麦麸之咸凉,静躁收脱,为臣;五味酸敛涩收,半夏和胃燥湿,为佐(湿能作汗);麻《医方集解》清汪昂公元1682年
- 《普济本事方》:[卷第六诸嗽虚汗消渴]柏子仁丸
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两)牡蛎(坩埚子内火,用醋淬七次,焙)人参(去芦)火炒)上八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三五十丸,日二服,得效减一服,好愈即住。作散调亦可。《普济本事方》南宋许叔微公元1132年
- 《华佗神方》:[卷二十一]二一○一六·华佗柏子仁丸神方
本剂久服,能强记不忘。制用∶柏子仁五两蛇床子菟丝子覆盆子各半升石斛巴戟天各二两半杜仲(炙)茯苓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各三两天雄(炮去皮)一两续断桂心各一两半菖蒲泽泻薯芋人参干地黄山茱萸各二两五味子五两钟乳(炼成者)三两肉苁蓉六两上捣筛,蜜和丸如桐子大。先服二十丸,稍加至三十丸。先斋五日,乃服药。服后二十日后,齿垢消去,白如银;二十四日面悦泽;六十日瞳子黑白分明,尿无遗沥;八十日四肢遍润,白发复
- 《汤头歌诀》:[收涩之剂]柏子仁丸
人参术,麦麸牡蛎麻黄根。再加半夏五味子,阴虚盗汗枣丸吞。〔柏子仁(炒研去油)二两,人参、白术、牡蛎()、麻黄根、半夏、五味子各一两,麦麸五钱,枣肉丸,米饮下。心血虚则卧而汗即出,柏仁养心宁神,牡蛎、麦麸凉心收脱,五味敛汗,半夏燥湿,麻黄根专走肌表,引参、术以固卫气。〕《汤头歌诀》清汪昂公元1644-1911年
- 《医方集解》:[经产之剂第二十一]柏子仁丸
(《良方》)治经行复止,血小神衰(女子善怀,每多忧思,忧多则伤心,心伤则不能生血而血少,血少则肝无所藏,而冲任之脉枯,故经闭不行也。经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柏子仁(去油)牛膝(酒浸)卷柏(五钱)泽兰续断(二两)熟地黄(一两)。蜜丸。此手足少阴、厥阴药也。柏子仁安神而养心;地黄、续断、牛膝补肝肾而益冲任;卷柏、泽兰活血脉而通经闭(卷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李曰∶妇人以血为主,天真气降
- 《鸡峰普济方》:[卷第五劳疰]柏子仁丸
治虚劳多汗柏子仁(四分)人参半夏茯苓牡蛎五味子白术净麸(各三分)木香(一分)上为细末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不以时《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汤头歌诀》:[经产之剂]柏子仁丸
(《良方》)熟地黄,牛膝续断泽兰芳。卷柏加之通血脉,经枯血少肾肝匡。〔柏子仁(去油)、牛膝(酒浸)、卷柏各五钱,熟地一两,续断、泽兰各三两,蜜丸,米饮下。经曰∶心气不得下降,则月事不来。柏子仁安神养心,熟地、续断、牛膝补肝益肾,泽兰、卷柏活血通经。〕《汤头歌诀》清汪昂公元1644-1911年
- 《千金翼方》:[卷第七·妇人三虚乏第一]柏子仁丸
主妇人五劳七伤,羸弱瘦削,面无颜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半身枯悴,伤坠断绝,无子,令人肥白。能久服夫妇不相识。神方∶柏子仁白石英钟乳干姜黄(各二两)泽兰(九分,取叶熬)本芜荑(各三两)芎(二两半)防风(五分)蜀椒(一两半,去目及闭口者,汗)人参紫石英石斛赤石脂干地黄芍药五味子秦艽肉苁蓉浓朴(炙)龙骨防葵细辛独活杜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肚暖酒服十丸,不知,稍增至三十丸,以知为
- 《医方论》:[卷四收涩之剂]柏子仁丸
柏子仁(炒研,去油)二两人参白术半夏五味子牡蛎麻黄根一两麦麸五钱枣肉丸,米饮下五十丸,日三服。养心阴而实肌表,故能补虚止汗。《医方论》清费伯雄公元1865年
- 《成方切用》:[卷十上经带门]柏子仁丸
(良方)治经行复止,血少神衰。(女子善怀,每多忧思。忧多则伤心,心伤则不生血而血少。血少则肝无所藏,而冲任之脉枯,故经闭不行也。经曰∶月事不来者,胞脉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逼肺,心气不得下降,故月事不来。)柏子仁(去油)牛膝(酒浸)卷柏(五钱)泽兰续断(二两)熟地黄(一两)蜜丸,米饮通经闭。《成方切用》清吴仪洛公元1761年
-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三妇人臂痛方论第七]柏子仁丸
(王氏《指迷方》)。柏子仁干地黄(各二两)茯苓枳实(去穣,麸炒)覆盆子(炒)北五味附子(炮)石斛(去根、切,酒蒸、炒)鹿茸(酥炙)酸枣仁(炒)桂心沉香黄各(一两。蜜水炙。一方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妇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陈自明公元1237年
- 《医方论》:[卷四经产之剂]柏子仁丸
柏子仁(去油)牛膝(酒浸)卷柏各五钱泽兰续断二两熟地一两蜜丸,米饮下。去卷柏,加当归、丹参、茺蔚子等为佳。《医方论》清费伯雄公元1865年
- 《成方切用》:[卷二下涩固门]柏子仁丸
治阴虚盗汗。(睡而汗出曰盗汗,属阴虚者居多。)柏子仁(炒研去油三两)人参白术半夏五味子牡蛎麻黄根(一两)麦麸(五钱)陈来章曰∶心血虚,则睡而汗出。柏子仁之甘辛平,养心宁神为君。牡蛎麦麸之咸凉,静躁白术《成方切用》清吴仪洛公元1761年
- 《女科秘要》:[卷四经闭不行症]柏子仁丸
柏子仁(炒另研)牛膝薄荷(各五钱)泽兰叶川断(各二两)地黄(三两)为末。蜜丸空心米汤下。兼服泽兰汤。《女科秘要》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补益统论
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此损之为病也。又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补益之大法也,夫人之血气。与天地同流,不能无盈虚也。有盈虚矣,不能无损益也。治疗之宜,损者益之,不足者补之。随其缓急而已,是故有平补,有峻补。或益其气,或益其精,或益其血脉,或壮其筋骨。以至益髭发,驻颜
-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妇人方下补益第十八]大补益当归丸
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少气,腹中拘急疼痛,或引腰背痛,或所下过多,血不止,虚极乏气,昼夜不得眠,及崩中,面目脱色,唇干口燥。亦治男子伤绝,或从高堕下,内有所伤,脏虚吐血,及金疮伤犯皮肉方。当归川芎续断干姜阿胶附子白术吴茱萸芍药(各二两)白芷(三两)桂心干地黄(十两)甘草(四两)上十三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夜一,不知加至五十丸。若有真蒲黄加一升绝妙。《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
- 室女虚热经闭
室女虚热经闭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未婚女子由于阴虚血弱,火盛水亏而致经闭。证见经闭不行,羸瘦乏力,潮热等,治宜养阴益血,方用柏子仁丸,兼用泽兰汤。作者:
- 室女经闭
室女经闭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亦名室女月水不通。指未婚女子患经闭。多因女子情志抑郁,气滞血凝所致。体弱者,用泽兰叶汤,兼服柏子仁丸;体壮者,可用大黄(庶^虫)虫丸。作者: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泻脾汤
主脾气不足,虚冷注下腹痛方∶当归干姜黄连龙骨赤石脂人参(各三两)橘皮附子(炮,去皮)秦皮大黄(各二两)半夏(五两,洗)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合,分四服。《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泻肺散
主醉酒劳窘,汗出当风,胸中少气,口干喘息胸痛,甚者吐逆致吐血方∶款冬花桂心附子(炮,去皮)蜀椒(去目闭口者汗)五味子紫菀苁蓉杏仁(去皮尖双仁,熬)桃仁(去皮尖双仁,各五分,熬)当归续断远志(去心)茯苓石斛(各一两)细辛干姜(各一两半)百部甘草(炙,各二两)上一十八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镇心丸
主男子女人虚损,梦寐惊悸失精,女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通,风邪鬼疰,寒热往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疾皆悉主之方∶紫石英茯苓菖蒲苁蓉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当归细辛卷柏干姜大豆卷防风大黄(各五分)虫(十二枚,熬)大枣(五十枚,擘)干地黄(三两)人参泽泻丹参秦艽(各一两半)芍药石膏(研)乌头(炮,去皮)柏子仁桔梗桂心(各三分)半夏(洗)白术(各二两)铁精白蔹银屑前胡牛黄(各半两)薯蓣甘上三十五味,捣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大补肾汤
主肾气腰背疼重方∶磁石石斛茯苓橘皮麦门冬(去心)芍药牛膝棘刺桂心(各三两)地骨皮(三升)人参当归五味子高良姜杜仲(各五两,炙)紫菀干姜(各四两)远志(一两上二十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斗,分十服。《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和胃丸
主胃痛,烦噫逆,胸中气满,腹胁下邪气寒壮积聚,大小便乍难,调六腑安五脏,导达肠胃,令人能食,并主女人绝产方∶大黄细辛黄连蜀椒(去目、闭口者,汗)皂荚(炙,去皮子)当归桂心(各一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熬)黄芩(各一两半)葶苈(熬)阿胶(炙)芒硝(各半两)浓朴(二分,炙)甘遂(一两)半夏(五分,洗)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服五丸,日三,稍加至十丸。《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四)阴阳双补
味苦、涩,性微温,无毒。入肝、肾二经。茯苓为使。忌猪血、无鳞鱼、萝卜、葱、蒜、铁器。选大者,赤白合用。泔浸,黑豆拌,九蒸九晒。补真阴而理虚痨,益精髓而能续嗣。强筋壮骨,黑发悦颜。消诸种痈疮,疗阴伤久疟,治崩中带下,调产后胎前。昔有老叟何姓者,见有藤夜交,掘而服之,须发尽黑,故名何首乌。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不热,禀中和之性,而得天地之纯气者欤。何首乌与白萝卜同食,能令须发早白,犯铁器损人,谨之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补肾汤∶
主肾气不足,心中忙忙而闷,目视,心悬少气,阳气不足,耳聋目前如星火。消渴疽痔,一身悉痒,骨中疼痛小弱,拘急乏气,难咽咽干,唾如胶色黑方∶磁石生姜(切)五味子防风牡丹皮玄参桂心甘草(炙,各二两)附子(一两,炮,去皮)大豆(二十四枚)上一十味,咀,以水一斗二升,铜器中扬之三百遍,纳药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得二升八合,分为三服。《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泻脾丸
主脾气不调有热,或下闭塞,调五脏,治呕逆食饮方∶大黄(六两)杏仁(四两,去皮尖及双仁,熬)蜀椒(去目闭口者汗)半夏(洗)玄参姜桂心(各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六丸,日三。增至十丸。《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转脾丸
主大病后至虚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方∶小麦曲(四两)蜀椒(一两,去目及闭口汗)干姜吴茱萸大黄(各三两)附子(炮,去皮)浓朴(炙)当归桂心甘草(炙,各二两)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五丸,日三。《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