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补血救亡汤 (最后修订于2009/12/4 18:03:13)[共134字]
摘要:处方玄参2两,生地4两,黄耆4两,当归2两,地榆4钱,荆芥(炒黑)5钱,木耳2两,败龟版2个。功能主治杀伤危亡诸证。用法用量水20碗,煎汁5-6碗,恣其酣饮。盖刀刃之伤,必大流血,无不渴者,饮水有立刻亡者,若饮此汤则渴止而疮口亦闭,又无性命之忧。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六......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补血调经四物汤是首选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方。中医学界的人对此完全可以用耳熟能详、如雷贯耳来形容。更神奇的是这四味药经过加加减减,衍化成一系列“子方、
- 当归补血合剂治疗月经不调65例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合剂对月经不调的疗效。 方法利用中药合剂治疗月经不调。 结果65例中治愈46例,占70.8%;好转16例,占24.6%;未愈3例,占4.6%;总有效率(痊愈+好转)954%。 结论当归补血合剂对月经不调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当归补血合剂;月经不调;疗效观察 笔者2001~2004年用我院自拟当归补血合剂治疗月经不调6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 四物汤核心功效是活血还是补血
达、张英栋二君撰写的《四物汤核心功效为活血》(下称“孙文),读后受益匪浅,但对文中核心观点不敢苟同,今不揣浅陋,一并提出,愿与二位同仁商榷。 孙文承认四物汤是中医界公认的“补血剂,但称“对其核心功效的疏理入手,得出不同结论,认为四物汤核心功效是活血。但笔者认为四物汤从古至今就是补血代表方,从其药物组成到其临床运用,本方都是以补血为主的方剂,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
- 自拟仙补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68例
笔者于2000年10月~2003年10月运用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血府逐瘀汤加仙灵脾、补骨脂组成的仙补血府逐瘀汤针对慢性高血压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44~86岁,其中44~49岁5例,50~59岁25例,60岁以上38例;患病5~10年41例,10年以上27例。患者血压在(140~180)/(90~120
- 揭示阿胶补血机制指日可待
了国外。 中药研究一直以来都因为成分复杂,药理作用说不清楚而进展缓慢。阿胶,在中国被称之为与人参、鹿茸并列的三大中药瑰宝之一,在国内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但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补血物质基础不清、补血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给阿胶的二次开发带来了巨大难题,也阻碍了阿胶的现代化进程。虽然国内很多学者在临床上验证了阿胶的强大补血功能,但对于阿胶的补血物质和基础研究却未获任何实质性进展。
- 贫血不一定都需要补血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并未经过医生诊断,自认为贫血,或身体较弱,便盲目长期大量服用市售的补血剂,通常不但没有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有时反而有害。因为贫血首先需要医生确诊,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贫血都需要补血。缺乏叶酸也会引起贫血贫血是指血液里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减少(我们这里讨论的贫血是特指不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的单纯贫血),它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由于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营养性贫血。容
- 第二节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虽清不利,而经水闭绝不行,此乃血海干枯,宜调血脉,除包络中火邪,而经自行矣。此下焦胞脉热结也。或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者,胞脉者,属于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宜安心补血泻火,经自行矣。此上焦心肺热结也。 楼氏曰:上东垣洁古治血枯之法,皆主于补血泻火也。补血者,四物之类。泻火者,东垣分上中下,故火在中,则善食消渴,治以调胃承气之类:火在下,则大小便秘涩,治以玉烛之
- 14批次补血制剂复方肝浸膏片被检出高含量铬
中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肝浸膏片(3批)、陕西博森生物制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肝浸膏胶囊(2批)、重庆申高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肝浸膏胶囊(1批)。 了解到,复方肝浸膏片(胶囊)属补血制剂,主要成分为铁元素,主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没有规定铬的限量标准。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营养素补充剂与审评规定(试行)》中规定三价铬用量范围为15-150μg/天。六价铬对人体危害
- 周信有--名医名方益气补血汤
与补肾助阳之淫羊藿、巴戟天、山萸肉、鹿角胶等做为基本药用于疾病之全过程。据临床观察,这类药似对红细胞系统的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这与中医观点是一致的。同时,根据“血以和为补的原理,亦加入兼补血与和血作用的丹参、鸡血藤,这类药似有改善循环及清除病损处代谢障碍的作用,加入干地黄、龟板,是考虑滋阴养血,阴阳双补,取得阴阳平衡。 加减如偏于阴虚而又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的阴虚内热之候,可减淫羊藿,
- 阿胶补血颗粒
EjiaoBuxueKeli 【药物组成】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益气补血。用于久病体弱,气虚血亏。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本品为气血双补之药,性质较粘腻,有碍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胀痛,纳食不消,腹胀便溏者忌服。 2.服本
- 阿胶补血膏
EjiaoBuxueGao 【药物组成】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半流体;味甜、微苦。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益气补血。用于久病体弱,气虚血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克,早晚各一次。 【注意事项】 1.本品为气血双补之药,性质较粘腻,有碍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胀痛,纳食不消,腹胀便溏者忌服。 2.服本
- 调气补血益肾治疗排卵障碍
今年32岁的张女士一直盼望生个小宝宝,过去也采取了一些治疗措施,未能遂愿,去年8月怀孕后又不幸流产。以后,经四个月B超检测排卵,均显示:“卵泡发育过大,不能正常排卵。虽然曾在卵泡发育至22×23毫米时肌注“促绒毛膜激素5000单位,但仍不能排卵。 去年11月,张女士来到郑州大学四附院中医科诊治。李顺景副主任医师问诊和检查发现,张女士情绪烦躁、苦恼,自诉月经量偏
- 补血
补血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又称养血,指以补血药物治疗血虚证的方法。血虚以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为主症。宜用归脾丸、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桑椹、龙眼肉、何首乌、枸杞子等。作者:
- 阿胶补血膏
20ml/支剂型:煎膏剂省份:河南申请编号:94096公告号:5公告日期:1995-2-28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1995-1-19保护终止日:2002-1-19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95021证书号:95021保护品种号:ZYB20795021是否同品种:非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的功能,用于治疗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 阿胶补血颗粒
规格:4g/袋剂型:颗粒剂省份:山东申请编号:98279公告号:21公告日期:1999-7-21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1999-7-21保护终止日:2006-7-21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99193证书号:99132保护品种号:ZYB20799132是否同品种:非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的功能。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劳咳嗽。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 阿胶补血膏
瓶剂型:煎膏剂省份:江西申请编号:95138公告号:11公告日期:1996-12-24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1996-12-2保护终止日:2002-1-19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96138证书号:95021-2保护品种号:ZYB20795021-2是否同品种: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的功能。用于治疗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 补血
左手脉大,血分之劳也,方用补血丸。 熟地白芍(各半斛)山萸当归(各肆两)枣仁麦冬白芥子五味子(壹钱)砂仁肉桂(各伍钱) 蜜丸,晚服一两,白水下,如身热,去肉桂加地骨皮五钱。作者:傅青主
- 阿胶补血膏
瓶剂型:煎膏剂省份:内蒙古申请编号:95111公告号:14公告日期:1997-12-23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1997-11-25保护终止日:2002-1-19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97115证书号:95021-3保护品种号:ZYB20795021-3是否同品种: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的功能,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 小儿贫血健脾补血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较弱,多食则伤胃,过饥则伤脾,水谷精微无从运化气血津液不能化生,而形成贫血。 中医对于小儿缺铁性贫血主张用健脾益气养血的方法来治疗。中成药可选用小儿健脾丸、启脾九、健脾消食丸等治疗。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黄芪10g,当归10g,赤芍10g,黄精10g,生阿胶10g,扁豆10g,山药10g,水煎服,每日二次,每次100Ml。 还可
- 第二节 论产后大补血气为主
丹溪曰:产后当大补血气为主,虽有杂证,以末治之。产后补虚,用参朮黄芪陈皮归身尾川芎炙草,如发热,轻则加茯苓淡渗之,其热自除,重则加干姜。凡产后有病,先固气血。产后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新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能伐生发之气故也。(产后虽当大补亦宜审恶露有无内伤外感虚实何如,庶为合理热轻用淡渗人所易忽,却最妙)大抵胎前毋滞,产后毋虚。(法言)作者:武之望
- 生物化工行业需要补血能源开发迈向“糖”时代
能源供需紧张的今天,也不应盲目“补血”。日前举行的同济大学“新材料与能源”讲座上,该校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任杰教授指出:在寻找绿色能源道路上,产业化步伐应当审慎。 地球面临能源“贫血”数据显示:作为传统能源的石油,目前探明其全球陆地储量只有5万亿吨,按现在应用势头,最多可用三四十年。任教授指出,我国应积极拓展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风能资源总储量占世界第一位,但目前风能在
- 阿胶补血膏
g/瓶剂型:煎膏剂省份:山东申请编号:95055公告号:9公告日期:1996-4-10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1996-3-22保护终止日:2002-1-19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96028证书号:95021-1保护品种号:ZYB20795021-1是否同品种: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的功能,用于治疗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 《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卷二十二(总论痘要)]论虚症补气不补血
夫有虚弱痘症,精神倦怠,面青白者,是气不充,则精神倦怠,血不荣,则面青白,治则补气不补血者何也?气有神而无形,补之则易充,血有形而无神,补血之药难收速效,况气阳而血阴,阴从阳。血从气者理也。能使气盛而充,则血自随而亦旺也。且气虚之症最易发泻,而补血之剂,性能润燥滑下,多用恐致溏泻,补血之效未得,而气虚之害益深,然有白陷不荣,不得已而用归芍补血之剂,并有痘点繁红,不得已而用红花紫草,生地活血凉血之药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五)补血药
味甘、苦,性温,无毒。生者∶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跌仆外伤,诸种失红。熟品。补血和血、虚症堪用。此药既能内服,亦可外治。活血化瘀、旅行及居家备之,可以救急。《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 《仁术便览》:[卷三诸血]【三黄补血汤】
治初见及血去过多者。熟地(一钱)生地牡丹皮黄连柴胡(各五分)归身川芎(各七分半)升麻白芍(各二钱)水煎服。《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虚劳门]补血
左手脉大,血分之劳也。方用补血丸∶熟地(八两)白芍(八两)当归(四两)山萸(四两)麦冬(三两)五味子(一两)砂仁(五钱)生枣仁(一两)白芥子(一两)肉桂(五钱)蜜丸,晚服一两,白水下。如血热者,去肉桂加地骨皮五钱。《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 《医方简义》:[卷五妇人辨论]黄补血汤
(自制)治血崩。不拘有瘀无瘀。气虚血虚。蜜炙黄(四钱)当归(三钱)仙居白术(二钱)鹿角霜(二钱)茯神(三钱)赤芍制香一钱)神曲(三钱)如腹痛有瘀者。加延胡(二钱)桃仁(十粒去皮)如气血两虚欲脱者。加麦冬(去心三钱)远志肉也。不宜表散。但加荆芥穗(二加煨天麻(一钱)姜半夏(一钱五也。切勿饮冷。慎之。加乌梅炭(以成不治之症也。《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 《玉机微义》:[卷三十四头痛治法]补血之剂
机要四物汤治头疼四物汤中倍加川芎元戎古方治头痛欲裂当归(二两酒一升煮取六合)按此二方并出厥阴例药也搐药本事方治八般头风草乌尖细辛(等分)黄丹(少许)为末搐入鼻中立效秘方治头痛不可忍玄胡(七枚)猪牙皂角(肥实者二个)青黛(二钱)上为末水丸成小饼子如杏仁大用时令病者仰卧以水化开用竹管送入男左女右鼻中觉药至喉少酸令病者坐却令咬定铜钱一个于当门齿当见涎出成盆即愈三因搐鼻药荜茇良姜(各一分)白芷(一钱)细辛
-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妇人胎前产后眼症]四物补血汤
熟地(二两)香附米(酒制)川芎白芍(酒洗炒)归身(酒洗炒)甘草(四分)夏枯草(八分)共为细末,食后白汤下三钱。产后崩漏,亡血过多,致睛珠疼痛,经水不调等症,宜服∶《眼科阐微》
- 《眼科阐微》:[卷之三·利集妇人行经眼症]补血当归汤
当归菊花(各五钱)川芎白术细辛茺蔚子白芍羌活薄荷大黄(各二钱)甘草(三钱)车前(三钱)防风(二钱半)白蒺藜(三钱)上为末,灯心汤下(一钱五分。)妇人室女,经逆上行,血灌瞳人,此血热也。或患久,血死在目珠,而生肉。以通经为主,宜服∶《眼科阐微》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十二)治内外中风方]6.加味补血汤
香二厘或真冰片半分亦可。若服后仍无甚效,可用药汤,送制好马钱子二分。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是以究其终极,皆可使神经失其所司也。古方有补血汤,其方黄、当归同用,而黄之分量,竟四倍于当归,诚以阴阳互为之根,人之气壮旺者,其血分自易充长。况人之脑髓神经,虽赖血以养之,尤赖胸中大气上升以斡旋之。是以《内经》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
- 《养生类要》:[前集解饮食诸毒]补血顺气药酒方
清肺滋肾和五脏通血脉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四两)怀生熟地黄(肥大沉水枯朽不用各半斤)人参(去芦)白茯苓(去皮)甘州枸杞子(去梗各二两)砂仁(七钱)木香(五钱)沉香(三钱)上用瓦坛盛无灰好酒三十斤将药切片以绢袋盛放坛内浸三日语武火煮三时以酒黑色为度如热去木香减人参五钱如下虚或寒将韭子炒黄色为细末空心用酒三五盏每盏挑韭末一铜钱饮之妇人下虚无子久饮亦能生子用核桃连皮过口此药甚平和治痨疾补虚损乌须发
- 《玉机微义》:[卷十九虚损治法]补血之剂
四物汤滋荣血不足方见妇人门当归补血汤方见热门按此二方滋荣气药也丹溪大补丸降阴火补肾水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败龟板(酥炙黄为末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和炼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补阴丸黄柏(半斤盐酒炒)知母(酒浸炒)熟地黄(各三两)败龟板(四两酒浸炙)白芍(炒)陈皮牛膝(各二两)锁阳当归(各一两半)虎骨(一两酒浸酥炙)上为末酒煮羊肉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丸盐汤下冬加干姜半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五)补血药
(见女科)《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 《祖剂》:[卷之三黄六一汤]三黄补血汤
用熟地黄(二钱)生地黄(三钱)当归(一钱)柴胡(二钱半)升麻(一钱)白芍药(半两)牡丹皮(一钱)川芎(二钱)黄(一钱)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补之大过以溢上竭两寸脉芤两头则有中间全无而虚曰芤血在上焦或衄或呕血用犀角地黄汤则愈治六空虚必面赤善惊上热乃手少阴心之脉也此气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镇坠之剂大泻其气甘辛温微苦酸补其血《祖剂》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医学摘粹》:[本草类要补药门]补血类
味辛,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生精补血,健骨强筋。酥炙用,研碎,酒煮去渣,熬浓,重汤煮成膏最佳。《医学摘粹》
- 《医学摘粹》:[本草类要补药门]补血类
味平,入厥阴肝经。养阴荣木,补血滋肝,止胞胎之阻疼,收经脉之陷漏。最清厥阴之风燥,善调乙木之疏泄。蛤粉炒,研用。《医学摘粹》
- 《医方简义》:[卷五妇人辨论]大补血汤
治气血两虚而经候不调者。炙黄(八分)当归(三钱)清煎。《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 《奇方类编》:[卷上血症门]鼻衄三黄补血汤
熟地二钱生地黄三钱当归柴胡各一钱五分白芍药川芎各二钱牡丹皮黄各一钱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五、六沸,去渣,食前温服。若两手脉芤者(两头则有,中间全《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 《成方切用》:[卷十一下痈疡门]当归补血汤加防风连翘方
治疮疡有血无脓,瘙痒不止。(有血无脓,表气不足也。诸痒属当归防风(二钱)黄(五钱)连翘(二钱)当归黄,大补其气血,连翘解诸经之客热,防风引归直达于表,二物得之而效愈速也。者,《成方切用》清吴仪洛公元1761年
- 《医方考》:[卷六虫门第六十五]当归补血汤加防风连翘方
当归防风(各一钱)黄(五钱)连翘(二钱)疥疮有血无脓,瘙痒不止者,此方主之。有血无脓,此表气不足也。诸痒属虚,虚者可补,故用当归、黄大补其气血。乃防风者,引归、直达于表,二物得之而效愈速也。若连翘者,解诸经之客热而已。此药服之数剂,诸疮化毒生脓,又更服之,得脓满毒尽,则去病根,而无温瘢之患。若脓日久不干者,去黄,加白术、茯苓以燥之。如治烂豆之法则善矣。《医方考》明代吴昆公元1584年
- 《兰室秘藏》:[卷中衄血吐血门]三黄补血汤
治六脉俱大按之空虚心动面赤善惊上热乃手少阴心脉也此气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镇坠之剂大泻其气以坠气浮以甘辛温微苦峻补其血牡丹皮黄升麻(各一钱)当归柴胡(各一钱五分)熟地黄川芎(各二钱)生地黄(三钱)白芍药(五钱)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渣稍热服食前如两寸脉芤血在上焦或衄血或呕血与犀角地黄汤则愈《兰室秘藏》金元间李东垣公元1115-1368年
- 《女科经纶》:[卷一月经门]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论
赵养葵曰∶或问,论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何也?曰∶经云女子二七而肾气盛,齿更发长,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天者,天一之真。癸者,壬癸之水。月者,水之精。以一月而盈,盈则HT。女人经水,一月以时而下,能有子。不以时下,或过期,或不及,皆为病,病则不能有子,所以必须调经,调经必须滋水为主,又问曰∶同一红色,非血而何?曰∶女人系胞之所,而养经之处,养之一月而行,行则虚矣。以时交感,以虚
- 《医学摘粹》:[本草类要补药门]补血类
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医学摘粹》
- 《成方切用》:[卷十下胎产门]当归补血汤加葱白方
治产后无乳。(乳者,血气之所成也。故气血充盛之妇,未尝无乳。凡见无乳者,皆气体怯弱之妇也。古方中用穿山甲王不留行及漏芦等物,唯气血有余而兼壅当归(二钱)黄(一两)葱白(十枚)当归黄,大补其气血,此养乳汁之源也。葱白辛温,直走阳明,以达于乳房,故用之为使《成方切用》清吴仪洛公元1761年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五)补血药
味辛、涩,性偏温,无毒。入肺、肝、脾三经。能强身止血,治过力劳伤。热病肠红拯救,虚人吐衄频尝。此草止血和血,又能补益,为虚人血症不可或缺之药。《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 《济阴纲目》:[卷之十一产后门·上]论产后大补血气为主
丹溪曰∶产后当大补血气为主,虽有杂证,以末治之(产后虽当大补,亦宜审恶露有无,内伤外感虚实何如?庶为合理)。产后补虚,用参、术、黄、陈皮、归身尾、川芎、炙草;如发热,轻则加茯苓淡渗之(热轻用淡渗,人所易忽,却最妙),其热自除,重则加干姜。凡产后有病,先固气血。产后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新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能伐生发之气故也。大抵胎前毋滞,产后毋虚。(法言)《济阴纲目》明武之望公元136
- 《医方考》:[卷六妇人门第七十]当归补血汤加葱白方
当归(二钱)黄(一两)葱白(十枚)产后无乳者,宜此方主之。乳者,气血之所成也。故气血充盛之妇,未尝无乳,凡见无乳者,皆气体怯弱之妇也。是方也,用当归、黄大补其气血,此养乳汁之源也。葱白辛温,直走阳明,阳明达于乳房,故《医方考》明代吴昆公元1584年
- 《女科秘旨》:[卷七附产后积滞]补血消滞汤
人参芍药当归(各二钱)红曲(一钱)升麻(四分)益母草(二钱)加炙甘草(一钱)滑石(二三钱)足矣。若恶露未净兼用乳香。没药。(各二钱五分)砂仁末(一钱)血虚加阿胶。(蛤粉炒二钱)久之自愈。《女科秘旨》清轮印禅师公元1771──公元1711年
- 《济阴纲目》:[卷之二经闭门]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经水闭绝不行,此乃血海干枯,宜调血脉,除包络中火邪,而经自行矣(此下焦胞脉热结也)。或因劳心,心火上行,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于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宜安心补血泻火,经自行矣(此上焦心肺热结也)。楼氏曰∶上东垣、洁古治血枯之法,皆主于补血泻火也。补血者,四物之类,泻火者,东垣分上中下。故火在中,则善食消渴,治以调胃承气之类。火在下,则大小便秘涩,治以玉烛之
- 《辨证录》:[卷之十三]大肠痈门(三则)
胃气,毋论阴毒阳毒多不可救。故治阴疽之病,断以扶胃气为第一法,而少加之败脓祛毒之药,则正气无伤而火毒又散。今大肠痈破,而致饮食不思,则胃气已尽绝,大危之症也。不急补胃,惟治痈,必死之道也。方用开胃救亡汤∶人参(一两)金银花(二两)山药(一两)生甘草(三钱)薏仁(一两)元参(一两)白术(一两)山羊血(研末,一钱)水煎调服。一剂胃开,二剂脓少,三剂痛止,四剂全愈。此方全去救胃,而败脓祛毒已在其中。妙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