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

目录

1 拼音

bí zhōng gé xuè zhǒng

2 英文参考

hematoma of nasal septum

3 概述

鼻中隔血肿为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血。鼻中隔血液供应来自前、后筛动脉,腭大动脉和鼻腭动脉。其中鼻腭动脉由蝶腭动脉分出后,经犁骨的动脉沟中,直达犁骨尖端,并与穿过切牙孔的腭大动脉分支相吻合。常由于鼻部外伤、中隔发生骨折,血管断裂而粘膜未破出血后形成;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后也可并发。因鼻中隔软骨膜或骨膜为一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下出血,不易穿破,血液淤积其间,乃成血肿。而黏膜与骨膜结合较紧,质脆易破,故形成黏膜下血肿者甚少。

4 疾病名称

鼻中隔血肿

5 英文名称

hematoma of nasal septum

6 分类

耳鼻喉 > 鼻及鼻窦疾病 > 鼻中隔血肿和脓肿

7 ICD号

J34.8

8 流行病学

鼻中隔血肿多源于外伤、手术等,常以双侧多见,患者多为成年人。

9 病因

9.1 鼻部外伤

如头面部打击伤,或跌倒时鼻部触地,发生鼻骨、犁骨、筛骨骨折或鼻中隔软骨脱位的患者,常伴有鼻中隔血肿。一般以青少年为多见。

9.2 鼻中隔手术后

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因打喷嚏、擤鼻等活动,可以引起鼻中隔术腔出血。

9.3 各种出血性疾病

如血液病、血友病、紫癜病等,有时可发生鼻中隔血肿,临床上较少见。

10 发病机制

外伤或手术损伤血管,易引起出血。因鼻中隔软骨膜或骨膜为一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下出血,不易穿破,血液淤积其间,乃成血肿。而黏膜与骨膜结合较紧,质脆易破,故形成黏膜下血肿者甚少。

11 鼻中隔血肿的临床表现

一侧黏骨膜下血肿,呈单侧鼻塞。鼻骨或鼻中隔骨折、脱位或鼻中隔手术后的血肿,常为双侧性鼻塞。积血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额部疼痛及鼻梁部压迫感。如鼻黏膜有损伤时,则可发生鼻出血。

鼻腔检查,可见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呈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黏膜颜色如常,或稍呈红色,触之柔软有弹性,大多位于软骨部。用鼻黏膜收敛剂时,可见其膨隆处的黏膜多无明显变化。穿刺时多可抽出血液。因筛前神经外支受压,可以出现鼻尖部皮肤感觉迟钝。

患者时感额部头痛,鼻梁有压迫感,触之柔软。

12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不难作出诊断。若血肿位于后部,且前部粘膜肿胀,或有凝血块时,常不易发现血肿。此时应将鼻分泌物或凝血块清除,使用鼻内窥镜仔细检查鼻中隔后部。

症状:

(1)鼻塞:多为单侧性鼻塞,偶有双侧性鼻塞。

(2)疼痛:患者可有鼻部跳痛并向额部放射。

(3)鼻出血:如鼻黏膜有损伤,则可发生鼻出血。

13 检查

(1)局部检查:可见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对称性呈半圆形膨隆,表面光滑,黏膜颜色正常,触之柔软。

(2)穿刺检查:于膨隆处穿刺,多可抽出血液。穿刺抽吸有血可明确诊断。

14 鉴别诊断

根据手术或外伤等病史、典型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局部穿刺抽吸有血时,则更可确诊。对小儿鼻部外伤,必须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14.1 鼻中隔偏曲

凸面隆起,可形似血肿,但其对侧凹陷,触诊坚硬。易于鉴别。

14.2 鼻中隔脓肿

因炎症反应,鼻中隔隆起处黏膜呈暗红色,常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做穿刺抽吸检查,可以确诊(表1)。

14.3 鼻中隔黏膜部分肥厚

黏膜呈灰白色,常位于鼻中隔后上部近中鼻甲处,触之柔软。无手术及外伤史。穿刺抽吸阴性。

15 鼻中隔血肿的治疗

血肿一般不易吸收消炎,须尽早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以免软骨坏死,或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对较小的血肿,可行穿刺抽吸即可。而对较大的血肿,则须在表面麻醉下,沿其血肿的下方作一与鼻腔底平行的切口,或在血肿的最低处作一“L形”切口。通过切口,尽量吸净软组织下的瘀血或血块。如系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后发生血肿者,可从原切口处重新进入鼻中隔术腔,将血块或瘀血彻底清除后再行缝合。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清除其血肿后,均须用消毒凡士林纱条填塞两侧鼻腔,以防止再次出血。须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曾有人认为,若为鼻中隔术后发生血肿者,不宜经原切口处理;并认为须反复打开原切口,这样将会使原切口处形成粗糙瘢痕;主张在原切口后上方1cm处作一新切口,再于新切口的后上缘以锐利鼻钳咬成一窗,以保持引流。我们认为似无此必要。一般在彻底清除血肿后,紧密填塞鼻腔,原切口不必反复打开,也很少有再发生血肿者。

16 预后

小血肿可被吸收消失,或血肿纤维化使鼻中隔增厚。血肿初期,软骨尚可依赖血肿的血清维持营养。但为时过长,软骨可以因供血不足发生无菌性坏死,致成塌鼻畸形。如果血肿感染,可转变为脓肿。其后果将更为严重。

17 鼻中隔血肿的预防

避免外伤、积极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术中注意止血,术后尽量避免喷嚏等活动以减少发生率。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