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损伤

目录

1 拼音

bí sǔn shāng

2 英文参考

injury of no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nasal traum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鼻损伤(nasal trauma)为病名[1]。是指以鼻部遭受外伤,局部瘀肿疼痛,皮肉破损,甚至鼻骨骨折、鼻伤衄血为主要表现的鼻病[2]。属损伤类疾病[2]。若伤势较重,处理不当,可遗留畸形,影响面容及呼吸功能,复杂的损伤,经鼻而伤及颅脑,则可危及生命[3]

4 鼻损伤的病因病机

鼻损伤是由外力直接作用于鼻部而致,常见于跌仆、撞击、金刃、弹击、爆炸等事故之中[3]。由于外力大小以及受力方式不同,故损伤的病理变化不同,损伤的程度轻重也不同[3]

一般钝力碰撞,受力面广而分散,故多皮肉不破,但脉络受伤,血液溢出于脉外,停积于皮肉之间,而成瘀肿疼痛[3]

若为锐器损伤,则多致皮肉破损,裂开,甚至部分脱落缺损[3]

因血络受伤,故有鼻外部出血或鼻腔内出血[3]

若撞击力猛烈,则可致鼻梁骨折断而畸形[3]

若为枪弹或爆炸弹片等飞物所伤,常为穿透性,并有异物残留于内,严重者,还可伤及颅脑[3]

5 鼻损伤的诊断

根据本病的外伤病史及局部症状与检查,本病的诊断比较容易,疑有鼻粱骨折及异物残留者,用X线摄片,以协助诊断[3]

6 鼻损伤的治疗

由于损伤程度不同,症状可有不同,一般可分为瘀肿疼痛、皮肉破损、鼻粱骨折、鼻伤衄血等几种类型:

6.1 瘀肿疼痛

6.1.1 症状

患者鼻部肿胀,皮下青紫色,有疼痛及触压痛[3]

6.1.2 证候分析

瘀肿疼痛多因钝力碰撞而致,鼻部皮下血络受伤,血液溢于皮肉乏间,故皮下青紫色,为有瘀血之象[3]

瘀血积聚于皮肉间,故肿胀[3]

因气滞血瘀,血脉不通,故局部疼痛,触压之疼痛更甚。[3]

6.1.3 治疗

瘀肿疼痛以局部气滞血瘀为主,故内治与外治,均宜着重行气活血,消肿止痛[3]

6.1.3.1 内治

宜通络活血,行气止痛,选用桃红四物汤[备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挑仁、红花加丹皮、香附、延胡索等:方中以桃仁、红花、丹皮配合四物汤以活血祛瘀和血止痛,香附、延胡索行气消肿而止痛[3]

6.1.3.2 外治

受伤初起,宜予冷敷,以帮助止血或制止瘀血扩散。第二天开始,可改用热敷,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瘫。或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取药液湿热敷,并可外涂活血行气祛瘀止痛药物,如万花油、玉龙油等。但忌用重力揉擦,以防再度出血。也可用如意金黄散[备注]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生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共研细末。调敷。[3]

6.2 皮肉破损

6.2.1 症状

轻者表皮擦破渗血,重者皮肉破损裂开,甚至部分脱落缺损,局部有出血及疼痛[3]

6.2.2 证候分析

皮肉破损多因硬物或锐器损伤,撞击力轻只能擦破表皮而渗血,撞击力重则可形成较深、较长的裂口,甚至鼻翼或鼻准部分断离脱落[3]

因血脉破裂而血液外溢,故一般出血较多,而肿胀较轻[3]

气血不通,故有疼痛。[3]

6.2.3 治疗

皮肉破损应以外治为主,并根据情况配合内治[3]

6.2.3.1 外治

轻者只需清洁伤口,涂以止血止痛药物,如万花油,保持局部清洁,每能自愈。若伤口较深、较长,应予仔细清理刨口,取出异物,再予缝合。因鼻为气血多聚之处,创口愈合一般较迅速,故清创缝合时,应尽量保留破损皮瓣,避免形成过大瘢痕。要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染毒。[3]

6.2.3.2 内治

宜活血逐瘀,行气止痛,可用桃红四物汤[备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挑仁、红花加减治疗:出血者配仙鹤草、白及、栀子炭、三七等止血药;伤口边缘红肿,因感染邪毒者,宣配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物[3]

伤口较深或不干净者,应预防破伤风,宜祛风镇痉,可内服玉真散,或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 iu(须做皮试)[3]

6.3 鼻粱骨折

6.3.1 症状

若骨折而无移位者,局部可只见疼痛或轻微肿胀;若骨折而移位,一侧者多见鼻粱歪曲,双侧者则见鼻梁凹陷如马鞍状,触诊可摸到骨折畸形;若骨全折断,按压时有摩擦感;若伤后空气进入皮内,可形成皮下气肿。伤后数小时,局部瘀肿较甚,对骨折情况难于判断者,可行X线摄片,以协助诊断。[3]

6.3.2 证候分析

鼻梁骨折多因强力撞击而致,因鼻梁骨较薄而脆,故易折断,向内塌陷,形成畸形[3]

血脉损伤渗血于皮下,故有瘀肿疼痛[3]

又因鼻乃呼吸气体出入之道,伤后,空气沿鼻腔内伤口进入皮下,故有气肿,按之柔软[3]

6.3.3 治疗

鼻梁骨折应以手法整复为主,使折断塌陷的鼻粱骨恢复原位,以纠正畸形及保持呼吸的通畅。结合内服药物,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促进断骨的愈合。[3]

6.3.3.1 外治

有鼻梁骨折塌陷畸形者,应及早进行复位。若因鼻肿较剧,复位有困难者,也可稍延迟数日,待肿胀消退,再行复位。但也不宜太迟,超过两周,骨痂形成太多,或错位愈合,则不易整复。

可用鼻梁骨折复位法[3]

6.3.3.2 内治
6.3.3.2.1 初期

因“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故受伤初期,应以活血逐瘀,行气止痛为主,用活血止痛汤[备注]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苏木、红花、地鳘虫、紫荆藤、三七、赤芍、陈皮、落得打加减治疗:方中以乳香、没药、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以红花、三七、地鳖虫破血逐瘀消肿,配以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助以赤芍、落得打、紫荆藤清热凉血祛瘀,加强上药的作用,陈皮行气健胃,以防苦寒药物伤伐胃气[3]。有出血者,加仙鹤草、白及、栀子炭等,或用桃红四物汤,或七厘散[3]

6.3.3.2.2 中期

瘀肿疼痛减轻,但断骨尚未接稳,动则作痛[3]

治宜行气活血,和营生新,用正骨紫金丹[备注]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丁香、木香、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当归、莲肉、茯苓、丹皮、白芍、甘草治疗:方中以红花、当归、丹皮、大黄活血消肿,血竭、儿茶祛瘀止痛、生新接骨[3]。亦可用续断紫金丹[备注]续断紫金丹(经验方):当归、熟地黄、菟丝子、骨碎补、川断、制首乌、焦白术、茯苓、牡丹皮、淮牛膝、红花、血竭、儿茶、乳香、没药、虎胫骨、鹿角霜、自然铜[3]

6.3.3.2.3 后期

瘀肿疼痛已消,但断骨初愈,尚未坚实,气血虚弱[3]

治宜补气养血,坚骨壮筋为主,又因筋伤则内动于肝,骨伤则动于肾,因此宜配合补肝肾,可选用人参紫金丹治疗:方中人参、茯苓、甘草、当归健脾补气血而养肝,五加皮、血竭、没药散瘀消肿、定痛生肌,助以丁香、骨碎补、五味子理气补肾壮筋骨[3]

6.4 鼻伤衄血

6.4.1 症状

鼻部皮肉破损或骨折,多合并鼻腔内肌膜脉络破裂出血,称鼻伤衄血,其量可多可少[3]

6.4.2 治疗

宜以外治止血为主[3]

6.4.2.1 外治

对鼻出血的病人,治疗上要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使鼻衄停止下来。常用的外用止血法如下:

(1)局部用云南白药止血[4]

(2)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水袋、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或颈部。血液遇寒凉而凝泣,流动减缓,故可减其涌溢之势,而达止血目的。[5][6]

(3)用手指揉按患者入前发际正中线1~2寸处(上星、囟会),或紧捏一侧或两侧鼻翼,以达止血目的[6][6]

(4)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底涌泉穴上。本法有引热下行减少上炎的作用,而协助止血。[6]

(5)香墨浓研,滴入鼻中。香墨有止血作用,可使出血停止[6]。或可用滴鼻灵或1%~3%麻黄素液等滴鼻,也有协助止血作用[6]

(6)用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吹入鼻腔,粘附于出血处,而达到止血目的。[6]

(7)可用蒲黄、血竭等为末,置入鼻内止血[7]

(8)因外伤所致的鼻沥血,宜用棉片蘸药塞鼻止血[7]

(9)可用棉花蘸青黛粉塞入鼻腔止血[7]

(10)可用湿棉条蘸塞鼻散(百草霜15克,龙骨15克,枯矾60克,共研极细末)塞鼻等[7]

(11)可将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放在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7]

(12)用上述方法而未能止血者,可用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患侧鼻腔[7]。若仍未达止血目的,可行后鼻孔填塞止血法[7]

6.4.2.2 内治

宜以敛血止血为主,常用药物如白及、蒲黄、仙鹤草、栀子炭、侧柏叶、白茅根、藕节等[7]

若瘀肿较甚,加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药物,如赤芍、丹皮、红花、香附、延胡索等[7]

如出血量多,宜加首乌、干地黄、桑椹子、当归等,以和血养血[7]

7 鼻损伤患者日常保健

有伤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以防感染邪毒而加重病情[7]

有瘀肿者,不要用力揉按患外,以防内部损伤,再度出血,加重肿胀[7]

有骨折者,要防止再度碰撞或按压,以免折端移动,难以愈合或形成畸形[7]

8 鼻损伤的预防

着重进行各项安全宣传教育,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是预防鼻损伤的关键[7]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6.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4-56.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4-96.
  5. ^ [5]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49.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6-248.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