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鼻塞氧疗法 (最后修订于2016/9/6 15:57:53)[共79字]
摘要:鼻塞氧疗法是指将单侧或双侧塑料鼻塞塞入鼻孔给氧的方法。此法可取得与鼻导管氧疗法完全相同的效果,并可避免导管插入鼻腔所产生的不适刺激,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氧方法。......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常压氧疗法治疗胎儿心功能异常和胎盘功能下降的疗效分析
2005年09月08日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Vol.27No.5P.283-28512(福州)为了探讨常压氧疗法治疗胎儿心律失常、胎儿心脏瓣膜返流和胎盘循环功能下降的疗效,研究者选择多普勒胎儿超声检查诊断为各类胎儿心律失常(331例)、胎儿心脏瓣膜返流(81例)和胎盘循环功能下降(88例)的孕妇共500例,作为常压氧治疗组。采用常压氧疗法进行治疗:孕妇在常压环境下戴面罩吸氧,供氧浓度为9
- 血液充氧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我科自采用血液充氧,紫外线灭菌法来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以来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用此方法后无一例患者行气管切开,为彻底治愈赢得了时间。 1作用与机制 血液充氧疗法是将患者自身的部分静脉血抽出,经过紫外线照射和磁化作用,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充入氧气,将暗红色的静脉血转变成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再输回患者的体内。此血液提高了血细胞的含氧饱和度,增强了氧和能量对物质的利用,降低了血液的黏稠度
- 电针加经络氧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60例
寸长的毫针,斜刺8分,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两针柄分别接电针治疗仪的一组输出的正负电极,电量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量为宜,同时配合经络氧疗法:取内关、足三里,用平补平泻的手法直刺进针1~1.5寸,配以鼻塞吸氧,氧流量5L/分,留针30分钟后停吸氧再起针,两侧胃经、心包经交替应用。电针及经络氧疗法均每日1次,每次30分钟,4周为一疗程。2.2疗效及安全性评定于治疗前后均测SCL-90、TESS、心电图
- 针刀三氧疗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患肢平放于桌面或床面,掌心向上。在患指掌指关节掌侧面掌指横纹压痛最明显处,用龙胆紫做一标记,局部用碘伏消毒,铺无菌洞巾,于标记处先于皮下注射局麻药物(1%利多卡因1ml);接着将注射针刺人腱鞘内注射局麻药(1%利多卡因1.5m1),此时指腹处胀痛变硬;然后注入浓度为30m9/L的三氧气体2.5ml;再进行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术者左手用食、中指分压标记点两侧,右手持针,刀口线沿肌腱纵轴方向,垂直进针
- 上颌窦置管输氧疗法对儿童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脓性上颌窦炎。治疗组32例45侧,男22例30侧,女10例15侧,年龄7~15岁,病程4个月~5年。对照组24例33侧,男16例19侧,女8例14侧,年龄8~14岁,病程5个月~5年。两组临床表现为鼻塞、脓涕,均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1.2方法患儿坐位,先用1%地卡因棉片于下鼻道穿刺部位行表面麻醉,5~10min后取出棉片,不合作者可行全身麻醉。然后于下鼻道距下鼻甲前端1~1.5cm之
- 碘氧疗法一次治疗残髓炎及感染根管
近十年来笔者在口腔门诊中用碘氧疗法一次治疗残髓炎及感染根管,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往往遇到由于根髓未完全失活,干髓剂未能使其完全固定,而病人治疗后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牙齿疼痛,为根尖部未失活的牙髓发炎的残髓炎。另外前牙由于慢性感染,而引起牙髓坏死,变色及根周炎。根据临床症状,用碘—氧治疗根管,效果好,复发少,临床操作简单,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治疗方法 (1)常规制备洞型,开髓、拨髓、扩根管
- 高压氧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配为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高压氧+药物治疗组),每组90例。于入院时和入院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并用Fugl-Meyer量表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B组较A组疗效显著(P<
- 牙儿鼻塞
牙儿鼻塞 病证名。小儿鼻塞多因风寒侵袭鼻窍所致。治用通关膏敷囟,消风散煎服。作者:
- 鼻塞
鼻塞 证名。鼻腔阻塞,多兼呼吸不利,并可影响嗅觉。《类证治裁·鼻口症论治》:“肺感风寒,则鼻塞声重,参苏饮、羌活汤;若风热壅肺,亦致嚏涕声重,宜疏散,菊花茶调散;肺火盛鼻,宜清解,黄连清肺饮;鼻塞甚者,往往不闻香臭,毕澄茄丸。”鼻塞多属外感所致,故一般在解表、驱寒、祛风、清肺等治法后,均可缓解。参见感冒、伤风等条。作者:
- 鼻塞者肺气之不利
鼻者肺之窍。鼻塞有二症:鼻塞不闻香臭,或但遇寒月多塞,或略感风寒而塞者,是肺经素有火邪,火甚则喜热而恶见寒,故遇冬便塞,遇风便发也。若一时感风寒而鼻塞声重者,自作风寒治。大抵鼻之为病,除伤风鼻塞之外,皆由火热所致,俱用清热之药也。辛夷散辛夷散里藁(本)防风,白芷升麻与木通,(川)芎细(辛)甘草茶调服,鼻生瘜①肉此方攻。苍耳散苍耳散中用薄荷,辛夷白芷四般和,葱茶调服疏肝肺,清升浊降鼻渊瘥。①瘜:xi
- 双管鼻塞式CPAP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和新生儿呼吸衰竭中应用
2007年04月25日临床儿科杂志2006Vol.24No.11P.887-8899(广州)为了探讨双管鼻塞式CPAP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和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研究者对NICU住院的11例HMD和19例不同原因引起的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使用双管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指标和胸片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儿除2例治疗无效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外,余28例治疗前后临床
- 以鼻塞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
【关键词】首发症状;鼻塞;甲状腺功能低下 1临床资料患者1女,27d,45 kg(出生时42周,体重3800 g),因“鼻塞27d”于2003年11月18日入院。患儿入院后误诊为“新生儿肺炎”,给与消炎治疗后,仍鼻塞,查甲状腺功能:TSH2502 mIu/L(正常值136~88 mIu/L),FT3 328 pmol/L(正常值45~105 pmol/L),FT41192 pmo
- 环丙沙星静点致鼻塞1例
【关键词】环丙沙星静点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9岁,因咳嗽、咳痰1个月先后更换用磷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等疗效欠佳来院治疗。无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X线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200ml静点。静点速度25滴/min。输液约15min后,患者出现鼻塞、轻微呼吸困难,无皮疹、瘙痒、腹痛、腰痛等不良反应。查体:T36.5℃,P88次/min,R20次/min。考虑0
- 细辛药饼治疗新生儿鼻塞28例
自2001年以来笔者诊治新生儿鼻塞28例,经细辛药饼治疗后收到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新生儿28例均为门诊、急诊病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日龄6~30天。生后1~2周12例,2~3周8例,3~4周者8例。病程2h~2天;均无明显诱因或轻微受凉诱发。患儿主要表现为鼻塞,而引起呼吸困难、拒乳及烦躁。所选病例均为正常足月新生儿;临床检查排除有严重内脏疾病的患儿。
- 固尔苏联合呼吸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分析
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的常见病、危重病,亦是常见致死原因之一,病死率极高。我们从2003年开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比利时产)联合改良呼吸机(美国纽邦正-150)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20例;与既往传统简易水封瓶CPAP法治疗17例对照,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系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NICU)2001年1月~2005年12月
- 鼻内镜下鼻腔切割器行楔形切除部分下鼻甲术治疗机械性鼻塞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切割器行楔形切除部分下鼻甲术治疗机械性鼻塞的疗效。方法对40例机械性鼻塞患者在鼻内镜下鼻腔切割器行楔形切除部分下鼻甲术。结果随访3个月~1年,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先进医疗设备的微创手术方法,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腔切割器楔形切除 目前,对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伴随的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等所致的机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32例住院确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PS联合NCPAP组16例,NCPAP组16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气,X线胸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0.5h,两组患儿PaO2和PaO2/FiO2升高,PCO2下降,至6、12、24、72h,PaO2和PaO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34例胎龄为33~36周的RDS早产儿给予NCPAP治疗,观察早产儿在NCPAP前及NCPAP6h后的疗效。结果实施NCPAP通气6h后,早产儿青紫消失,吸气性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降至(56.8±4.9)次/min(bpm),心率降至(145.2±10.4)bpm,吸入氧浓度下调至
- 新型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总结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疗效、安全性及使用注意事项。方法以常规给氧无效的32例严重低氧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使用新型鼻塞CPAP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愈25例,发生气漏2例,腹胀6例,心功能不全2例,无一例发生鼻黏膜损伤。结论新型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疗效满意,避免了因吸入纯氧、高浓度氧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慢性肺病等氧中毒损伤。减少了
-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9例疗效观察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9例疗效观察(pdf)[摘要]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仪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疗效。方法19例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儿呼衰患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NCPAP仪(EME公司生产InfantFlowTMsystem)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变化及治疗后效果。结果19例新生儿呼衰患儿NCPAP治疗后6h血气与治疗前比较,PaO2、SaO
- 自制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临床应用
我科于1999~2004年对常规给氧无效的22例低氧血症患儿采用自制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氧疗装置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生后4h~22天;原发病:吸入性肺炎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窒息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捂热综合征伴呼吸衰竭2例,急性肠炎伴重度脱水1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 1.2方法简易鼻塞式C
- 《普济方·针灸》:[卷十一针灸门]鼻塞不利
治鼻窒。喘息不利。鼻僻。多涕。鼽衄有疮(资生经)。穴风府曲差上星迎香素水沟龈交通天禾主鼻窒。喘息不通。穴承灵主鼻不利。涕黄。穴前谷厉兑京骨治息肉不利。穴龈交治不知香臭。穴天柱治鼻闻焦臭。穴中脘疗头疼鼻塞。穴眉冲疗鼻塞。穴玉枕百会明堂当阳临泣疗鼻息不闻香臭。穴迎香疗鼻不得息。穴风府疗鼻塞不闻香臭。穴天牖治鼻塞。穴至阴治鼻塞不闻香臭。穴囟会(若是鼻塞。灸囟会日七壮。至四日渐退。五日顿愈)上星百会承光治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九]治小儿鼻塞诸方
夫小儿鼻塞者。此由肺气通于鼻。而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其气不宣利。受风冷邪治小儿鼻不通。细辛膏方。细辛(半两)木通(半两)辛夷(半两)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上件药。锉碎。以羊髓猪脂各三合。与药相和。入于铫子内。慢火上。熬候药色黄赤。绞去治小儿囟气虚肿。鼻塞不通。白芷膏方。白芷细辛木通当归(以上各半两)上件药。细锉。以羊髓四两。与药同入铫子内。慢火上熬。候白芷赤黄色。膏成。绞去滓。治小儿鼻
-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六]鼻塞不利(不闻香臭)
曲差、上星、迎香、素、水沟、龈交、通天、禾、风府、主鼻塞。喘息不利。鼻涕。鼽衄有疮。承灵等、主鼻窒。喘息不通。(见鼻衄。)厉兑、京骨、前谷、主鼻不利涕黄。龈交、主肉不利。(见肉。)天柱、主不知香臭。中管、主鼻间焦臭。眉冲、疗头痛鼻塞。(明)玉枕、(见目痛)百会、(见风痫。)明堂、(见鼻涕)当阳、临泣、(见风眩。)疗鼻塞。迎香、疗鼻息不闻香臭。风府、疗鼻不得息。天牖、疗鼻塞不闻香臭。(下)至阴、(见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鼻塞不闻香臭
论曰鼻有生息肉,不知香臭者,亦有无息肉,不知香臭者,生息肉不知香臭,已列方剂,此姑论鼻塞不闻香臭,盖鼻之窒塞,或冷风乘肺,或肺经壅热,冷热固异,其塞则一,皆肺脏不和,气不宣通故也,治塞者,当审其冷热。治鼻塞不闻香臭,款冬花丸方款冬花槟榔(锉)百合麦门冬(去心焙)桔梗(炒)天门冬(去心焙)地骨皮羚羊角(镑)贝母(去心)山栀子仁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防风(去叉)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郁李仁(去皮炒各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五]小儿鼻塞方四首
千金疗小儿鼻塞不通,浊涕出方。杏仁(二分)椒(出汗)附子(去皮)细辛(各一分)上四味切,以醋五合渍药一宿,明早以猪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黄,膏成去滓,待冷涂絮导鼻孔中,日再,兼摩顶上。又疗小儿鼻塞生息肉方。通草细辛(各一两)上二味捣筛,以绵缠如枣核大,药如豆着绵头,着鼻孔中,日二。古今录验疗小儿鼻塞不通,细辛膏方。细辛通草(各一分)辛夷仁(一分半)杏仁(二分去皮)上四味切,以羊髓三合,猪脂三合,缓火煎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七]治鼻塞气息不通诸方
夫肺气通于鼻。若其脏为冷风所伤。故鼻气不通利。成也。为冷气结聚。搏于血气则生肉治外伤风冷。鼻塞。气息不通。壅闷。宜服芎散方。芎槟榔人参(去芦头)赤茯苓白术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皱皮)郁李仁(汤浸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七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治鼻塞不闻香臭。木通散方。木通(一两锉)防风(半两去芦头)栀子仁(半两)川升麻(一两)石膏(二两)麻黄(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
- 《证治准绳·幼科》:[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鼻]鼻塞
〔演山〕凡产牙儿,三朝、五日、六晨、一腊,忽然鼻塞,吻乳不能,开口呼吸者,多是乳母安睡之时,不知持上儿子,鼻中出息,吹着儿囟,或以水浴洗,用水温冷,不避风邪,所以致儿鼻塞。宜与通关膏敷之,消风散服之。或有惊悸作热,杜薄荷散与服。通关膏用白僵蚕、猪牙皂角、荆芥、香附子、川芎、细辛等分为末,葱白同研,敷囟至妙。消风散治胎热胎寒,兼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疼,目眩旋晕,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痒疮瘾疹
- 《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鼻]鼻塞
〔演山〕凡产牙儿,三朝、五日、六晨、一腊,忽然鼻塞,吻乳不能,开口呼吸者,多是乳母安睡之时,不知持上儿子,鼻中出息,吹着儿囟,或以水浴洗,用水温冷,不避风邪,所以致儿鼻塞。宜与通关膏敷之,消风散服之。或有惊悸作热,杜薄荷散与服。通关膏用白僵蚕、猪牙皂角、荆芥、香附子、川芎、细辛等分为末,葱白同研,敷囟至妙。消风散治胎热胎寒,兼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疼,目眩旋晕,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痒疮瘾疹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小儿鼻塞
论曰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小儿鼻塞者,肺气不利也。肺主气,诸阳之气,上荣头面。其气不和,风冷乘虚,客于脑。与气停滞,搏于津液,鼻道壅遏,故为鼻塞。治小儿鼻。黄连丸方黄连(去须一两一分)艾叶(炒)升麻(各三分)防风(去叉半两)朴硝(二两)大黄(锉炒三分)上六味,捣为细末,炼蜜和。更捣一二百下,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温水下。食后临卧服,随儿大小加减。治小儿鼻塞不通利。丹参膏方丹参细辛(去苗叶)芎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鼻塞气息不通
论曰鼻塞气息不通者,以肺感风寒,其气搏结,不得宣快,窒塞既甚,而息不能出入也,巢氏谓息肉生长,致气窒塞不通,盖有末尝生息肉,而气息不通者,宜析而治之。治鼻塞,气息不通,蜀椒汤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一分)山芋(三分)细辛(去苗叶半两)石斛(去根一分)山茱萸(半两)杏仁(五十粒去皮尖双仁炒研)麻黄(去根节)白附子(炮)甘草(炙各半两)上一十二味,
-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三]鼻塞第二十一
《巢氏病源》小儿鼻塞候∶肺气通于鼻,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其气不和受风冷,风冷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即气不宣和,结聚不通,故鼻塞也。《千金》治小儿鼻塞不通,涕出方。杏仁(汤浸,去皮尖,半两)蜀椒附子(炮,去皮、脐)细辛(各六铢)上四味咀。以醋五合渍药一宿,明旦以猪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黄膏成,去滓,待冷以涂絮导鼻孔中,日再,兼摩顶。(《千金翼》附子、细辛各一分半,《婴孺》以胡椒代蜀椒。)《千金翼》
- 《普济方》:[卷五十六鼻门]鼻塞气息不通(附论)
夫鼻塞气息不通者。以肺感风寒。其气搏结不得宣快。窒塞既甚。而息不能出入也。巢氏谓。息肉生长。致气窒塞不通。盖有未尝生息肉而气息不通者。宜析而治之。肺气通于鼻。若者。则息肉生长。气息窒塞不通也。方蜀椒汤治鼻塞。气鼻不通。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肉桂(去粗皮一分)山芋(三分)细辛(去苗叶半两)石斛(去根一分)山茱萸(半两)麻黄(去根节)白附子(炮)甘草(炙各半
- 《普济方》:[卷五十六鼻门]鼻塞不闻香臭(附论)
方剂。此脏不和。气不宣通故也。治塞者。当审其冷热。方款冬花丸治鼻不闻香臭。款冬花槟榔(锉)百合麦门冬(去心焙)桔梗(炒)天门冬(去心焙)地骨皮羚羊角皮尖双仁麸炒半)百香(各两)蛤浆水下。苁蓉丸治头旋鼻塞。不知香臭。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石钟乳(研成粉)五味子菟丝子(酒浸别捣)蛇床子(炒)山芋炙)防风(研外。捣罗为药如神膏蓖麻子(去壳)杏仁(去皮尖)芎印子盐防风(去芦)松脂(各一分)蜡(半两)油盛。
-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鼻]鼻塞
及风寒凉处坐卧行住。温肺汤升麻黄丁香(各二钱)葛根羌活甘草(炙)防风(各一钱)麻黄(四钱,不去节)上粗末,分二服,每服水二大盏,葱白二茎,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远服。御寒汤治寒气风邪,伤于皮毛,令人鼻塞,咳嗽上喘。黄(一钱)人参升麻陈皮(各五分)甘草(炙)款冬花佛耳草防风(各三分)黄连黄柏羌活白芷(各二分)苍术(七分)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稍热食远服。温卫汤黄苍术升麻知母羌活柴胡当归身(各一
- 《诸病源候论》:[卷之六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十八、解散鼻塞候
石发则将冷,其热尽之后,冷气不退者,冷乘于肺,肺主气,开窃于鼻,其冷滞结,气不宣通,故鼻塞。《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公元614年
- 《女科秘要》:[卷七产后感风寒嗽鼻塞声重恶寒]加味生化汤
川芎当归白芍(各三钱)诃子皮栝蒌仁知母(各一钱)甘草兜铃桔梗(各四分)款冬花(六分)姜水煎服。产后虚弱。百日内患风寒嗽。声重有痰。或身热。头痛。无汗。《女科秘要》
- 《外治寿世方》:[卷二鼻]鼻塞不通
麻鞋烧灰。吹之即通。又通草细辛附子共为末。蜜调绵裹纳鼻中。又菖虫蛀者)共为末。每用一钱。绵裹塞鼻。仰卧少时。效。皂角末单用吹之。亦《外治寿世方》清邹存检公元1644-1911年
- 《外治寿世方》:[卷四儿科]小儿鼻塞头热
用薰草(即蕙一两)羊髓(三两)铫内慢火熬成膏。去滓。日摩背上三四次头缝不合(即解颅)防风白芨柏子仁(各等分)为末。以乳汁调涂。一日一换。又干泡合(各五钱)为末。乌牛乳汁调涂足心。及头缝开处。用绸包裹。二日一换。《外治寿世方》清邹存检公元1644-1911年
- 《医学读书记》:[续记]耳聋治肺鼻塞治心
古云∶耳聋治肺,肺主声;鼻塞治心,心主臭。愚谓耳聋治肺者,自是肺经风热、痰涎闭郁之症。肺之络会于耳中,其气不通,故令耳聋,故宜治其肺,使气行则聋愈。夫声从外入,非无声也,有声而不能入也,而谓肺主声何哉?其鼻塞治心者,经云∶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治心者,盖以利鼻,岂曰致臭哉?《医学读书记》清尤怡公元1729年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鼻塞
鼻塞皆属肺。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又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又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又云∶肺主臭,在脏为肺,在窍为鼻是也。〔垣〕金匮真言论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出于鼻而为臭。《难经》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能知香臭矣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三鼻塞鼻涕鼻鼻干(儿科)]川芎膏
治婴孩鼻塞。川芎细辛蒿本川白芷麻黄甘草杏仁龙脑麝香(少许)羌活为末,蜜丸桐子大,用新棉裹一丸,塞鼻孔中,男左女右。《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儿科萃精》:[卷三身体诸病门]鼻塞
小儿因风寒外感,肺气壅闭而鼻塞,古法主川芎丸(如川芎、细辛、本、白芷、炙甘草、梅花片、当门子、光杏仁,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灯芯汤化下。〔真按〕小儿肺气不通,鼻窍遂闭,除风寒外感外,亦有因乳母夜卧,不知回避鼻中出气,吹儿颅门,或因洗浴未避风寒,致儿鼻塞。不必服药,轻者只用葱白捣烂,捏一小丸,贴儿天庭心(在两眉之间),即通鼻窍。如仍未通,再以细辛、附子、通草,同研末,蜜调棉裹,纳儿鼻中,
- 《华佗神方》:[卷十一]一一○○三·华佗治鼻塞多清涕神方
细辛蜀椒干姜芎吴茱萸皂荚(去皮尖)附子各三两猪膏一升三合先将各药渍苦酒中一宿,次以猪脂煎之,候附子色黄为止,膏成去滓。俟凝,以绵裹少许,导鼻中,并摩顶。《华佗神方》汉华佗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 《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八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一百四十一、鼻塞候
肺气通于鼻,而气为阳,诸阳之气,上荣头面。其气不和,受风冷,风冷邪气入于脑,停滞鼻间,即气不宣和,结聚不通,故鼻塞也。《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公元614年
-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三鼻塞鼻涕鼻鼻干(儿科)]牛黄犀角丸
治婴孩肺雍鼻干。牛黄犀角川芎升麻细辛麻黄甘草朱砂龙脑麝香为末,蜜丸,芡实大。荆芥煎汤,研化,食后服。《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惠直堂经验方》:[卷二鼻症门]瓮鼻塞内方
乃肺气大盛所致。枯矾末。绵裹塞鼻。数日自消。如鼻中肉坠。痛不可忍。枯矾加砂少许。吹鼻中。化为水《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验方新编》:[卷十七鼻部]鼻塞不知香味
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为末,棉裹塞鼻中即通。《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张氏医通》:[卷十一婴儿门上]鼻塞鼻衄
曹氏云。鼻乃肺之窍。皮毛腠理。乃肺所主。因风邪客于肺。而鼻塞不利者。内服消风散。外用葱白七茎。入腻粉少许。擂摊帛上。掌中护温贴囟门。小儿鼻衄。多因惊仆气散。血无所羁而随气上脱。先用小乌沉汤。次用止衄散。或异功散加柴胡、山栀。久不愈。用麦冬、黄、当归、生地、人参、五味煎服。若衄久血脱。但出淡红水。或带黄黑色者难已。《张氏医通》清·康熙三十四年张璐公元1695年
- 《金匮翼》:[卷五鼻]鼻渊鼻塞
盛也。可与防风通圣散加黄连、薄荷。夫足太阳主表之风寒,足阳明主里之热,云太阳阳明俱盛者,谓表邪与里热搏结,久之寒亦化热,郁伏于脑而不解也。脑漏有老人肾经虚寒使然者,用八味及暖肾之剂而愈。(《元珠》)鼻塞不闻香臭,或但遇寒月便塞,或略感风寒亦塞,不时举发者。世俗皆以为肺寒,而表辛温通利之药不效。殊不知此是肺经多有火邪,郁甚则喜见热而恶风寒,故遇寒便塞,偶感便发,治法清金降火为主,而佐以通利之剂无不效
- 《儒门事亲》:[卷六风形]因风鼻塞四
常仲明,常于炎暑时风快处,披露肌肤以求爽,为风所贼,三日鼻窒,虽坐于暖处少通,终不大解。戴人使服通圣散,入生姜、葱根、豆豉,同煎三、两服,大发汗,鼻立通矣。《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