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最后修订于2017/3/15 20:16:07)[共80字]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bodiestohepatitisCvirus,anti-HCV)是指机体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反应性抗体,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物。......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pdf) [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V抗体弱阳性的16份标本用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HVC-RNA进行确证试验,确定其假阳性率,寻找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测HCV抗体阳性的标本再用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H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病毒(HCV)曾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8年Coo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HCV的基因克隆。1991年将其归类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随着对HCV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检测方法问世。从抗体检测到病原体检测以及感染性、生化指标的检测,形成了对HCV的全方位检测,极大地提高了HCV诊断的准确率[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用于流行病学调
- 尿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指征。我们用第二代酶联免疫试剂(ELISA)对82份献血员血清抗-HCV阳性的献血员尿标本用同一批试剂盒同时检测抗-HCV。82份血清标本抗-HCV全部阳性(阳性率100%),而82份尿标本抗-HCV79例阳性(阳性率96.34%)。对3份血清标本抗HCV阳性,配对尿标本抗HCV阴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类风湿因子免疫乳胶凝集试验,其中1份标本类风湿
- 室温对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ELISA试验的影响
丙型肝炎病毒(HCV)能够导致输血后肝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依靠献血员的筛选来预防感染。献血员HCV的诊断主要以抗-CVELISA、试验方法较为普便。ELIS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实验中条件不当亦可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为了解实验室温度对抗-HCV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些研究。 血清为卫生部检测中心2NC/ml定值质控血清,批号969,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测定20次。仪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pdf) [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V抗体弱阳性的16份标本用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HVC-RNA进行确证试验,确定其假阳性率,寻找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测HCV抗体阳性的标本再用核酸扩增荧光基因分析法检测H
- 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药物成瘾者及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0%及20%,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我国检测65例单项转氨酶异常的供血者表明,其丙肝抗体阳性率为90.8%(59/65),说明我国供血者是丙肝高危人群。这些人群经常是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而仅是单项转氨酶升高。提示我们今后对单项转氨酶增高而无肝炎临床症状者不仅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更应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丙肝病毒RNA。作者:不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标试剂盒的评价
【摘要】 目的 了解国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标诊断试剂盒的质量。方法 应用中国国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参考品及美国BBIanti-HCVpanel对Abbott等四家国外及六家国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盒进行了评价。结果 198份中国国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参考品中的100份阳性参考品的检出率,Abbott试剂盒为98%,国产试剂盒为95%~97%。对25份BBIpanel中的23份阳性血清,panel检出率
- 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疫法检测试剂的测量值与其真阳性的相关性
2005年06月27日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Vol.13No.4P.255-25813(北京)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免疫试验(EIA)检测试剂测量值/阳性判定值之比值(S/CO值)与真阳性的相关性,以确定预示≥95%真阳性的S/CO值,研究者对抗-HCVEIA初筛阳性的献血员标本159份,用强胜傲拓临床诊断有限公司试剂(Ortho)及6种国产抗-HCVEIA试剂双孔复检,并用Ch
- 不同条件下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HCV抗体检测结果的比较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在不同条件下对HCV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的四个生产厂家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用两种不同的稀释液将免疫球蛋白的蛋白浓度稀释至1%。比较免疫球蛋白原液在酸性(pH4)条件下和中性条件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人免疫球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加入稳定剂后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酸性条件(pH4)下和中性条件下对检测结
- 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9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试验(TRUST)及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0.10%、抗-HCV阳性率1.53%、抗-HIV阳性率0.19%、TRUST阳性率2.06%、ALT>40u/L者1
- 十二、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
肝病毒携带者,构成了乙肝的重要传染源,丙肝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急性患者在起病前12天即有传染性,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出现较晚,起病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阳性即代表有传染性,急性丙肝中50%以上转为慢性,故慢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携带者慢性携带状态可持续数年或更久,特别是作为献血HCV携带者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重要传染源,通过输血感染后3周内就可检出病毒,由于血中HCV浓度很低,HCVR
- 国产丙型肝炎病毒NS3抗原的质量检定
【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CV)诊断试剂用抗原的质量,加快改进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方法 特选国内“八五”攻关课题研究出的丙型肝炎NS3抗原和目前我国的主要使用的两种国外丙型肝炎NS3抗原,建立了单片段检测NS3抗体的试剂,对NS3抗原质量利用我国抗-HCV第二代国家检验参考品以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最近收集的部分血清样品,对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发现我国生产单位对
- 对136例透析患者感染肝炎病毒的回顾性分析
57例,年龄26~80岁,平均59.5岁。1.2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sAg);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检测HDV-IgG、IgM;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检测HEV-IgG、IgM;庚型肝炎病毒(HGV)抗体、检测HGV-I
- 联合HCV抗原抗体免疫分析方法早期诊断HCV
Jan;13(1):5-1015缩短HCV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对于输血机构及诊断机构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种同时探测HCV抗原抗体的分析方法近来有所发展,更有学者评价了此项检测方法与传统商业用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有400份普通人群样本及100份“困难”样本即HCV抗体阴性的样本被用来进行该项研究。为评价敏感性,新方法采用了76个PCR-阳性和anti-HCV阴性血清,7份天然或商业用血清转换平
- 大理州2005年健康人群HCV感染情况及分析
是43、25、9、1人。结论我州HCV的感染情况跟性别和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与农村贫富差距的日益增大,HCV的感染势态会很难控制。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健康人群;阳性率;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于1989年被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1991年被归属于黄病毒科,呈全世界性分布,发展中国家人群流行率高于发达国家,
- 潍坊地区献血者中不合格因素5年回顾分析
.1献血者 年龄18~55周岁经检验合格者。 1.2试剂和仪器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BsAg诊断试剂盒(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沈阳惠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P(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吉比爱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剂盒(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公司)。全自动酶标分
- 2006年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批复实施
0万支粉尘螨滴剂“畅迪”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3个项目。在诊断试剂领域,该批项目主要包括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艾滋病检测整体方案及其系列产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河南康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快速检测试剂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化学发光诊断试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年产150吨X-CT造影剂碘海醇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青岛博新
- 金标记免疫层析法联合ELISA法检测传染四项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金标记免疫层析法联合ELISA法检测传染四项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5720例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病毒(HIV1+2)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各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HBsAg:9.80%,HIV:0.00%,HCV:1.92%,TP:2.08%。符合率为HBsAg:81.27%,HIV:83.2%,TP:0.0%
- 无症状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一例
123U/L。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Tuberculin-PPD)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DNA抗体等10项风湿病自身抗体(-)。血清总蛋白86.6g/L,球蛋白44g/L,白/球蛋白比值为0.95。乙型肝炎病毒系列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3次血沉分别为80、76、80mm/1h。血IgG5.2g/L(正常参考值,下同,为7.23~16.85g/L),I
- 输血传播疾病筛查项目的现状综述
筛HBsAg已很普遍,但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与ELISA法存在较大差距[2],这与流动采血点检测时的温度、时间等实验条件与实验室不同有关,也和金标试纸条内在质量(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关。1.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是经血液传播的主要病源之一,抗-HCV检测是预防的关键[3]。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丙型肝炎的分子片段不断深入,诊断丙型肝炎的试剂盒不断完善,检测结果的
-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050,或者比色法。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阴性,或者赖式法:≤25单位。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标法:阴性(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用)。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酶标法:阴性。6.艾滋病毒抗体(HIV抗体)酶标法:阴性。7.梅毒试验RPR法或TRUST法:阴性。8.复检上述1、3、4、5、6、7项。9.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
- 780例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78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780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11.15%、抗-HCV的阳性率为0.90%、抗-HIV的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9%。
- 女性吸毒者吸毒特点与HBV、HCV重叠感染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评估女性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了解不同吸毒特点对重叠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取株洲市某戒毒所320名女性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抽取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抗原(HBsAg)及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资料用SPSS、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0份血清HBsAg和抗-HCV重叠感染率9.38%,全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意义(附82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在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丙肝、HCV)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自身免疫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NA、AMA、SMA、LMA和LKM等自身抗体的阳性情况,并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ALT与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1)慢性丙肝患者82例中有24例出现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9.3%(24/82);明显高
- 机采原料血浆反应的探讨与救治
4献浆员的来源供浆员是规定区域内,18~55岁自愿献浆的健康公民。由采浆站具有中级职称的体检医师,对献浆员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抽取小血进行检验。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梅毒试验(RPR),丙氨基转移酶(ALT)。全项合格者被列入固定的供浆员。 2献浆反应的分型及救治 根据献浆反应的不同症状分析和总结。大概可分为以下类型:
- 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异常及皮肤损害的临床研究——附105例临床分析
用药完成疗程。1例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同时合并剥脱性皮炎继发感染死亡。治疗前乙肝五项检查HBsAg阳性5例,HBsAg及HBcAb阳性1例,HBsAg、HBeAg、HBcAb阳性1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1例。2.3皮肤损害表现皮疹出现时发热加重,皮肤瘙痒。39例药疹中,皮疹发生时间在抗结核治疗第2h~7天25例,第8~14天10例,15天~3个月4例。局部斑丘疹24例。全身性皮疹15例,
- 质子泵抑制剂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
率比较0.10<P<0.20。全部患者56例中有48例(48/56)根除Hp。抗菌治疗期间有过敏反应2例。A组1例,加用扑尔敏后完成治疗。B组1例被迫停药。其它副作用有血ALT升高1例(此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恶心1例,口中金属味1例,未予处理。 A组治疗2周后复查胃镜,23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有21例愈合,B组于所有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全部愈合(20
- 吉林省延吉市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调查
我们对吉林省延吉市的560份献血员和520份建康人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HCV抗体的检测,试剂为国产HCVc33、CP19和5-H抗原,其阳性率分别为15.3和4.9%,同样标本再用日本的胶乳凝集试剂(PHA-Fujirebio,TOKYO)和ELISAImmunojudge(Abbott,llinoi)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4.8%和12.6%,两者抗HCV抗体阳性率有明
- 黄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胸片、超声心动图、血清心肌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或T)、血清CVB-IgM或CVB-Ab、外周血白细胞内EVs-RNA、常规肝功能及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抗原的测定。1.4疗效判断按照1995年全国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上胸闷、心悸、气喘、乏力、早搏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为有效;无明显改善为无效;心律失常治疗后早搏减少≥85%为显效;减少50
- Epstein-Barr病毒壳抗原gp125的纯化和应用
8. 6 谷淑燕,王轶龙,李燕,等.EB病毒壳抗原gp125的表达和初步应用.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6,1∶62-66. 7 皮国华,何红英,谷淑燕,等.胶体金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5,4∶371-374. 8 TedeschiR,FoongYT,ChengHM,etal.Thediseaseassociationsoftheantib
- 第二节 临床、生化、细菌、免疫及细胞学检验(续表二)
,抗-HBcIgM,抗-HBcIgG同上乙型肝炎前S2及其抗体PreS2,抗Pre-S2,S同上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NAS同上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多聚酶HBVDNAPS同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HCVIgMS同上丁型肝炎抗原抗体HDAg,抗-HD,抗-HDIgMS同上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抗-HEVIgMS同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抗体抗EHFIgMS同上爱滋病毒抗原抗
- 医务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疫苗的研制与大量使用,人群中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解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最近笔者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和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检测,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标本来源 于1998年4月本院医务人员健康体检时随机收集血清1
- 谈医院如何防范输血风险
前传染病检查、ABO和Rh血型检查及配血试验,确保结果准确无误。自2004年8月始,按卫生部要求,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有关输血传染病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发现输血前的有关传染病。提示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严格消毒隔离
- HCV感染和肾移植
法有单独或联合的anti-HCV检测、HCV-RNA检测、HCV基因型检测等,且采用的各种方法、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尽相同,导致了HCV的检出率不同。如:有些研究的HCV感染诊断依靠单独的HCV抗体的检测[13],但是因为一些Anti-HCV(-)的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仍可能存在着HCV感染,所以易出现HCV感染病人的漏诊。④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及药物用量的不同。不同的移植中心有不同的免疫抑制治
- 广州市荔湾区重点、高危人群HIV及HCV感染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荔湾区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HIV及HCV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应用ELISA进行HIV抗体检测及HCV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3873人,其中高危人群601人,重点人群556人,检出HIV阳性10人,HCV阳性191人;高危人群的HIV感染率0.83%,HCV感染率18.14%,重点人群的HIV感染率为0,HCV感染率为1.44%;吸毒人员的HCV
- 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4900例HBV、HCV、HIV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为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HBVm、抗-HCV抗体、抗-HIV抗体的检测,现将4900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7月~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4900例,另将健康体检者2000例作为对照。 1.2仪器、试剂和方法 三项检测均采
-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050,或者比色法。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阴性,或者赖式法:≤25单位。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标法:阴性(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用)。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酶标法:阴性。6.艾滋病毒抗体(HIV抗体)酶标法:阴性。7.梅毒试验RPR法或TRUST法:阴性。8.复检上述1、3、4、5、6、7项。9.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
- HIV和HCV共感染患者HCVRNA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
2006年02月14日JClinMicrobiol.2006Feb;44(2):417-22.312log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和94%,在阈值(4.18log(10)pg/ml.10(4))以下的HCV核心抗原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为54和94%。以上数据表明,Trak-C是一种新的能定量分析HCV核心抗原的方法,与定量的HCVRNA现行分子分析方法结果相关联。作者:
- HIV和HCV共感染患者HCVRNA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
2006年02月14日JClinMicrobiol.2006Feb;44(2):417-22.92log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和94%,在阈值(4.18log(10)pg/ml.10(4))以下的HCV核心抗原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为54和94%。以上数据表明,Trak-C是一种新的能定量分析HCV核心抗原的方法,与定量的HCVRNA现行分子分析方法结果相关联。作者:
- 373名意大利HCV感染儿童的HCV基因型
2005年06月02日Gut2005;54:852-85710对于HCV感染儿童的HCV基因型了解甚少。近期,意大利学者FBortolotti等做了一项回顾性的多中心研究,以了解意大利HCV感染儿童的基因型分布与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关系。在1990年至2002年共有373HCVRNA阳性的儿童接受了基因型的化验。下面就是记录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基因型1b=41%;1a=20%;2=17%;3=14.5
- 荧光分析在临床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s具有发射荧光的特性,因此可以用荧光法测定其荧光值,从而反映AGEs在循环或组织中的水平。用于测定AGEs的激发光谱为350~390nm,发射光谱为440~470nm[15]。抗HCV是HCV感染机体后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它是HCV感染和具有一定传染性的标志。由于丙型肝炎可经输血、母婴垂直传播、血制品等多种途径传播,且与肝硬化、肝细胞癌密切相关,因而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控制HCV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 FDA批准Pegasys和Copegus联用治疗HCV/HIV双重感染患者的HCV感染
mcg一周1次+利巴韦林800mg/日的治疗。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联用组40%的患者生产持续的病毒学应答(SVR),即在一个疗程结束后连续24周患者血液中检测不到丙型肝炎病毒。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治疗HCV/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毒副作用与单一HCV感染患者类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0%)、贫血(14%)、血小板减少症(8%)、
- 乌鲁木齐吸毒人群HBV、HCV感染状况的调查乌鲁木齐吸毒人群HBV、HCV感染状况的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吸毒者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以ELISA法对乌鲁木齐125例吸毒者乙、丙型肝炎病毒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25例吸毒者中HBsAg携带率(12.08%)汉族高于维族和回族;HBV感染率维、汉、回族分别是53.85%、85.71%和100%,显然回族高于汉族和维族(P均<0.05);并且HBV感染率和抗-HCV以静脉吸毒最高,混合吸毒其次,口吸最低。结论吸毒者中的
- HepatitisCVirus(HCV)GenotypesandDiseaseProgressioninHIV/HCV-CoinfectedPatients
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HospitalCarlosIII,Madrid,SpaiSixmajorhepatitisCvirus(HCV)genotypeshavebeendescribed,andHCVgenotypes14arethepredominantcirculatinggenotypesinWesterncountries[1].Thesegen
- 丙肝病毒(HCV)基因免疫实验研究①
:探讨HCV核心区基因疫苗在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将与HCV核心区基因互补的cDNA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cDNA-HCV),免疫Balb/c小鼠,观测小鼠血清抗-HCV抗体及小鼠脾细胞对HCV核心抗原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5只经皮下注射的免疫鼠中有4只出现抗-HCV抗体,经肌肉注射的免疫鼠全部出现抗体阳转,而对照组全阴性,肌肉注射免疫组抗体水平高于皮下注射免疫组,动
- 第三节 肝胆疾病
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现已知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5种,由各该型病毒引起。1974年以来提出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型),经近年研究证明,其中大部分为丙型肝炎并检出了丙肝病毒(HCV)及其抗体,另一小部分则为戊型肝炎。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和流行,且发病率有不断升高趋势。其发病无性别差异,各种年龄均可罹患。 病因 从1970年起,经过20年的研究,目前对肝炎病毒已比较清楚,由最
- 鉴定出HCV感染肝细胞的进入因子NPC1L1
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医学院的一项研究,镶嵌在人肝细胞膜中的一种有助于胆固醇吸收的分子也允许丙肝病毒(hepatitisCvirus,HCV)进入肝细胞,这是HCV感染的第一步。研究人员说,这种胆固醇受体分子大有希望成为抗病毒疗法的新靶标,而且一种得到批准的药物早就存在。这些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依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估计有410万美国人感染HCV---它攻击肝脏
- 胰岛素抵抗在慢性HCV感染中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与其他类型的慢性肝脏疾病相比,胰岛素抵抗(IR)在慢性丙肝病毒(HCV)感染中较常见。最近的研究提示,慢性HCV感染患者发生IR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病毒本身的直接作用或者至少是受到病毒的影响。在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由于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增多,HCV核蛋白诱导了IR的发生。发生IR的其他可能机制还包括,HCV的直接作用以及HCV蛋白作用于线粒体或者肝细胞内质网,导致大量细胞因子激活以及氧化应激
- 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的相关性
2006年03月21日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Vol.23No.3P.154-15612(青岛)为了对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10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标记和分析,同时对其癌旁肝组织进行肝组织活动指数评分(HAI)。结果肝癌癌旁组织HAI在HBV、HCV双重感染组中分值最高(12.62±3.
- HCV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新技术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何谦博士等在一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金课题研究中,成功研发出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片段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新技术。该技术的问世,为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献血人员的筛选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等,提供了先进的检测手段。 据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HCV的检测技术已越来越先进,如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芯片等。目前,美国已采用RIBA3.0试剂检测技术。因此
- 国内外抗-HCV酶联免疫试剂稳定性的比较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产厂家试剂盒的国家参考品检测结果,分析国产丙型肝炎抗体酶联免疫试剂(ELISA试剂)的批内稳定性以及批间稳定性对试剂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国家第三代第二批抗-HCV参考品40份阳性血清,40份阴性血清分别对不同试剂多批次不同批号试剂盒进行检定,利用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设定“灰区”血清(CUTOFF×15%)范围内同一试剂不同批次所测得OD值,计算其批间CV%值、标准差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