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献: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发无定处]血痣
【方歌】血痣初起似痣形,渐大如豆其色红,揩破外皮流鲜血,肝经怒火郁血成。【注】此证由肝经怒火、郁血而成。初起如痣色红,渐大如豆,触破时流鲜血,用花蕊石散撒之。血已止,宜冰蛳散枯去本痣,以月白珍珠撒搽,太乙膏盖贴,生皮即愈。出血甚者,服凉血地黄汤,兼戒厚味发物。方剂:花蕊石散组成:花蕊石(火〔火段〕,入童便淬之七次,五钱)草乌南星白芷厚朴紫苏羌活没药轻粉龙骨(〔火段〕)细辛檀香苏木乳香蛇含石(火〔
-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四发无定处(下)]血痣
血痣初起似痣形,渐大如豆其色红,揩破外皮流鲜血,肝经怒火郁血成。【注】此证由肝经怒火、郁血而成。初起如痣色红,渐大如豆,触破时流鲜血,用花蕊石散撒之。血已止,宜冰蛳散枯去本痣,以月白珍珠散搽,太乙膏盖贴,生皮即愈。血出甚者,服凉血地黄汤,兼戒浓味发物。\r血痣图\p04-34a265.bmp\r花蕊石散花蕊石(火,入童便淬之七次,五钱)草乌南星白芷浓朴紫苏羌活没药轻粉龙骨()细辛檀香苏木乳香蛇含
-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黑子第一百一
黑子,痣名也。此肾中浊气混滞于阳,阳气收束,结成黑子,坚而不散。……宜细铜管将痣套入孔内,捻六、七转,令痣入管,一拔便去。有痣浮浅不能拔者,用针挑损痣上,搽冰蛳散少许,糊纸盖之,三日自脱,或灰米膏点之亦可,落后珍珠散干掺生皮而愈。忌酱、醋无斑。灰米膏用成块火灰碱水调稠,将白川米插入灰内,留半米在外,片时许,候米熟用米点痣上可落矣。冰蛳散(见瘰门)珍珠散(见下疳门)《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
-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翻花疮第四十九
翻花者乃头大而蒂小,小者如豆,大者若菌,无苦无疼;揩损每流鲜血,久亦虚人。以津调冰蛳散遍擦正面,上用软油纸包裹,根蒂细处用线连纸扎紧,十日后其患自落;换珍珠散掺之收口。又有根蒂不小,如鳖棋子样难扎,以前药搽上,用面糊绵纸封上二重,用心勿动,亦以十日外落之,掺珍珠散。冰蛳散(见瘰门)珍珠散(见下疳门)《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年
-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血箭血痣第七十
血箭出于心经火盛,逼血从毛窍出也;血痣由于肝经怒火郁结,其形初起色红如痣,渐大如豆,揩之血流。治血箭以桃花散凉水调敷,或金墨涂搽自止。血痣须用冰蛳散枯去本痣,以珍珠散搽之,生皮乃愈。血甚者,内服凉血地黄汤,兼戒口味始痊。凉血地黄汤凉血地黄汤黄连当归甘草山栀全加上玄参效更添无辜出血即安然治血箭、血痣,内热甚而逼血妄行,出血如飞者。黄连当归生地山栀玄参甘草(各等分)水二钟,煎八分,量病上下服之。桃花
- 《疡医大全》:[卷十二颧脸部]痣门主论
陈实功曰∶痣名黑子,此肾中浊气,混滞于阳,阳气收束,结成黑子,坚而不散。凡人生此,终为不吉,面部不善者,去之。(《正宗》)又曰∶冰蛳散点之,自落。《心法》曰∶痣,乃孙络之血滞于卫分,阳气束结所致。《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1911年
-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诸疮部(下)]血痣门主论
陈实功曰∶血痣乃肝经怒火郁结。其形初起色红如痣,渐大如豆,揩之血流,须用冰蛳散枯去本痣,以珍珠散搽去生皮;内服解郁平肝之剂。如血出不止,过甚者,凉血地黄汤主之。(《正宗》)《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1911年
-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诸疮部(下)]翻花疮门主论
周文采曰∶初生如饭粒,渐大而有根,头破血流,脓出肉反如花开之状,故名翻花疮。(《集验》)陈实功曰∶此疮头大而蒂小,小者如豆,大者如菌,无苦无痛,揩损每流鲜血,久亦虚人。大法当以津调冰蛳散遍擦正面,外用软油纸包裹,根蒂细处用线连纸扎紧,十日后其患自落,换搽珍珠散收口。(《正宗》)《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1911年
-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甲疽第六十二
甲疽者,或因甲长侵肌,又因修甲损伤良肉,靴鞋窄小,俱易生之。其患肉裹上,指甲肿痛异常,难于步履,初宜三品一条枪贴肉上化尽自愈;日久肉坚硬,须冰蛳散化之,后用珍珠掺上必瘥。三品一条枪(见痔疮门)珍珠散(见下疳门)《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年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瘰论第十九
消瘦,饮食少思,睡卧不宁,盗汗自汗,惊悸恍惚,并皆治之。当归身(二钱)人参黄白术川芎白芍熟地(各一钱)五味子麦门冬远志甘草茯苓(各五分)牡丹皮砂仁(各三分)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冰蛳散冰蛳散内用田螺砒块将来纸面糊龙脑砂为细末总将津拌患头涂治瘰日久,坚核不消,及服消药不效者;用此点落核,如马刀根大面小及失荣等症忌用。大田螺(五枚,去壳,日中线穿晒干)白砒(一钱二分,面裹煨熟)冰片
- 《验方新编》:[卷十一阴疽诸症]瘰
,先以花椒、葱煎汤洗净,以此敷之。又方∶荆芥(要近根下一段,须向药店买回自取为真)剪碎煎汤,温洗良久,看烂破处紫以愈为度。凡瘰延至胸前、腋下及两肩、颈项,不能转动,四五年不愈者皆治,其效如神又方,冰蛳散∶大田螺五个(去壳、线穿晒干),白砒一钱二分(面裹煨熟),顶上牙色梅瘰成饼核自粘又方∶红膏药、绿膏药(见痈毒诸方),未破能消,已破能拔出根核,均极神效。又方∶瘰破烂见有黑筋如铁线者,名铁线疡,最难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瘰论第十九
症。但此体实者,初起可服散肿溃坚攻利之药,得效者十中三、四,有不察虚实,尽剂追伐,损伤元气,致成坏病者十有八、九,此非患者之命自出医人之手,予常治初起成核,服前药未效者,用针刺核内深入三、四分,用冰蛳散拈成条子插入核内,糊纸封上;待至二七后,核子自然落出,随用红、黑二膏搽贴;内服补剂,不久便愈。又常见斑蝥、牵牛、巴霜、大黄追蚀等用,往往致其危亡者多矣。切宜戒之。《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年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疔疮论第十七
娶幼室,乃娇态人也。自服补肾助阳之药,以致肾水受伤,不能上制心火,左颧发生一泡,先紫后黑,麻木不知痛痒。凡黑者肾经之毒也,其毒岂浅?且喜疮之四边尚未走散,此犹可取。随用针刺疔上,量别药不济其事,用冰蛳散浓糊作条插入患孔,用糊纸密封,勿令泄气。朝服加减八味丸以滋肾水,午服盖气养荣汤接补真气以滋不足,晚用琥珀蜡矾丸护心解毒。候至十一日外,疔根与药结成一块,根据期脱落,次用生肌敛口、补助调理脾胃之剂,
-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痈毒门]乳痈论第二十六
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如此症知觉若早,只可清肝解郁汤或益气养荣汤,患者再加清心静养、无挂无碍,服药调理只可苟延岁月。……惟初生核时,急用艾灸核顶,待次日起泡挑破,用披针针入四分,用冰蛳散条插入核内,糊纸封盖;至十三日,其核自落,用玉红膏生肌敛口,再当保养不发。又男子乳节与妇人微异,女损肝胃,男损肝肾,盖怒火房欲过度,以此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血脉不得上行,肝经无以荣养,遂结肿痛。治
- 《杂病广要》:[诸血病]肌肤出血
(《保命歌括》)血箭出于心经,火盛逼血从毛窍出也。血痣,由于肝经怒火郁结,其形初起色红如痔,渐大如豆,揩之血流。治血箭,以桃花散(按∶用锻石同大黄炒,去大黄筛细)凉水调敷,或金墨涂搽自去。血痣须用冰蛳散(按∶用田螺、白砒、冰片、砂)枯去本痔,以珍珠散搽之(按∶用青杠花、珍珠、真轻粉),生皮乃愈。血甚者,内服凉血地黄汤,兼戒口味,始痊。(《外科正宗》)凉血地黄汤,治血箭血痣,内热甚而逼血妄行,出血
-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痈毒门]乳痈论第二十六
十全大补汤八珍汤(见痈疽溃疡门)逍遥散冰蛳散小柴胡汤(见瘰门)托里消毒散(见肿疡门)阿魏化痞膏(见痞疾门)《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年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疔疮论第十七
蟾酥条(即前蟾酥丸作条捏饼用之)琥珀蜡矾丸玉红膏如意金黄散护心散托里消毒散(见肿疡门)八珍汤益气养荣汤加减八味丸人参养荣汤(见溃疡门)珍珠散(下疳门)冰蛳散(瘰门)《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年
-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瘰论第十九
追蚀之药损而复损。先用逍遥散加香附、牡丹皮、贝母和其血脉,和其肝气,使寒热尽退;次用益气养荣汤,服至月余,气血渐复,经事渐调,元气渐醒。外用火针核上,点破四孔,用黄线药插入五、六次,候至孔大,换用冰蛳散搽于核上封之,至十三日外,其核自落,外搽红膏生肌收敛,内换人参养荣汤加香附、木香三十余服,其口自完。此妇慎起居、回七情、戒口味、尽调理,故可得愈,否则必不能矣。一室女年十七,因父择婿不遂,耽至二旬
- 科学家在罗斯冰架黑暗冰水中发现一种透明鱼类
这些鱼或许是被奇异的光线吸引来的,它们是好奇和温驯的。科学家在南极冰下发现一种透明鱼类。图片来源:惠兰斯冰湖钻探项目南极洲研究人员发现鱼和其他水生生物栖息在740米厚冰下的黑暗和寒冷的海水中。这些动物生活在只有10米深的楔形海水中,这里非常偏远且环境恶劣,许多科学家认为不会出现除微生物以外的生命。一个由冰钻探者和科学家组成的探险队,利用小型定制机器人穿过他们在罗斯冰架钻探的狭窄冰洞,最终得出了这
- 《医学心悟》:[卷四咽喉(口舌齿唇)]冰黄散
止牙痛,神效。牙硝(三钱)硼砂(三钱)明雄黄(二钱)冰片(一分五厘)麝香(五厘共为末。每用少许擦牙。《医学心悟》清程国彭公元1644-1911年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冰黄散
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两)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初刊于宋·元丰年间太平惠民和剂局所公元1078年-1085年
- 《尤氏喉科秘书》:[喉症验方]冰黄散
治口疳并治小儿丹毒。冰片(三分)人中白(一钱)蒲黄(二钱)黄柏(二钱)甘草(五分)青黛(五分)川连(二分)薄荷(二钱)月石(五分)朴硝(五分)枯矾(少许)为末吹之。《尤氏喉科秘书》清王士雄公元1644-1911年
- 冰帽联合冰敷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冰帽联合冰敷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探讨该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应用冰帽联合冰敷治疗,观察该治疗对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影响,并将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计算机上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在生命体征和预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冰帽联合冰敷是救治重度颅脑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操作,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 冰水囊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41例
【摘要】目的研究冰水囊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1例,向囊内注入1℃~10℃冰盐水压迫曲张静脉;对照组20例,向囊内注入等量空气,观察使用6h后止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于6h后达到有效的止血目的,其中试验组1h、4h止血率分别是71.4%、85.7%;对照组是35.0%、70.0
- GC测定冰玉栓中冰片的含量
冰玉栓是根据中医验方及现代药效学理论而研制的新药,由冰片、硼砂、玄明粉等药味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性宫颈炎、子宫炎.疗效甚好。本实验采用理化试验和GC法鉴别方中玄明粉、硼砂、冰片;采用GC法测定冰片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1试药与仪器1.1试药:冰玉栓自制。冰片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7438802)。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I.2仪器:GC一9A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滓),F
- 气相色谱法测定冰硼散中冰片含量
摘要:本文论述了对含冰片制剂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GC法对冰硼散中冰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即将待测样品用乙酸乙酯浸提12h以上,以冰片为标准品,萘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对样品准确定量。回收率99.90%,相对标准偏差0.51%。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冰硼散;冰片;萘DeterminationofBorneolinBingpengPowerbyGCLiXi
- 气相色谱法测定苏冰贴剂中冰片的含量
苏冰贴剂是以冰片为主药,配以苏合香经加工制成的贴剂(每片内含冰片100mg),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之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方中苏合香因产地来源不同所含有机酸的种类与数量不同,含量限度难以掌握。根据冰片特性,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取得很好效果。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乙酸乙酯(优级纯);正十七烷(色谱纯);冰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选用含冰片中成药有讲究
冰片药性辛香走窜、性凉清热,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它经常用在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组方中,例如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冰片具有明确的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快速缓解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冰片性凉,过量服用可能带来副作用,最常见的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表现为胃部不适、烧心、恶心、腹痛、呕吐等,长期服用还会影响人体免疫力。目前常用的成药中,冰片含量通
- DX-300离子色谱测定山地冰川雪冰中的有机酸与无机酸阴离子
SRS-Ⅱ抑制器,TAC-2阴离子富集柱和ATC-1阴离子捕集柱,以四硼酸钠(Na2B4O7)为淋洗液试剂,25mmol/LH2SO4为化学抑制的再生液,采用梯度淋洗方式,对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雪冰中的生物有机酸和无机酸阴离子进行了测试分析。2mL雪冰融水样品可在16min内通过一次进样检测出氟离子、乙酸根离子、甲酸根离子、丙酮酸根离子、一氯乙酸根离子、氯离子、亚硝酸根离子、溴离子、硝酸
- 涉足基因科学领域纽约华生邵冰冰入围英特尔奖
人和苍蝇有何相同之处?问今年英特尔奖准决赛学生邵冰琳最知道。邵冰琳今年入围英特尔科学奖的研究主题,就是苍蝇的内分泌腺素(Gland),以了解人类内分泌腺的运作。 据北美《世界日报》报道,18岁的邵冰琳研究的是在胚胎时期苍蝇唾腺的发展。她说所有生物的内分泌腺,在最初发展的胚胎时期,都是很接近的,所以经过研究苍蝇,也可以了解人类内分泌腺的发展,以及疾病的成因。邵冰琳指出,苍蝇的生命短,繁殖快,对研
- 稀有血型供者资料检索库及冰冻红细胞库的建立与安全输血应用
【摘要】目的建立、规范稀有血型供者表型计算机检索库及冰冻红细胞库,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应用,减少稀有血液资源的浪费,合理开发利用稀有血液资源,保证临床Rh稀有血液的有效及时供给,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方法采用微量初筛法及数字血型仪、梯形板凝集技术对献血者标本进行RhD抗原筛检,凡阴性者,均用试管法重复实验一次。试管法为阴性者,再采用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进一步确证,以排除DU型;C、E、c、e抗原分
- 中医药法历30载破冰上市药企先觉布局产业链
7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部让国内中医药行业等待了30年的法律,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我们公司正在学习这个征求意见稿。”7月28日,一位西南地区医药上市公司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去中药长期被西药挤压,尽管目前仍只是征求意见稿阶段,但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医药地位的重视,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来
- 科学家首次发现冰人的胃
5000年前,阿尔卑斯山脉,在迈出生命最后一步之前的两个小时之内,冰人奥茨吃下了人生的最后一顿饭——高山野山羊肉。这是科学家在上周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召开的第七届木乃伊研究世界大会上给出的结论。研究人员通过对奥茨进行新的基因组测序以及详尽的牙齿分析,同时还断定冰人生着褐色的眼睛,并且可能不太爱刷牙。由意大利博尔扎诺市木乃伊与冰人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FrankMaixner率领的一个研究小组
- DX-300离子色谱测定山地冰川雪冰中的有机酸与无机酸阴离子
SRS-Ⅱ抑制器,TAC-2阴离子富集柱和ATC-1阴离子捕集柱,以四硼酸钠(Na2B4O7)为淋洗液试剂,25mmol/LH2SO4为化学抑制的再生液,采用梯度淋洗方式,对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雪冰中的生物有机酸和无机酸阴离子进行了测试分析。2mL雪冰融水样品可在16min内通过一次进样检测出氟离子、乙酸根离子、甲酸根离子、丙酮酸根离子、一氯乙酸根离子、氯离子、亚硝酸根离子、溴离子、硝酸
- 《本草备要》:[金石水土部]冰
泻热甘寒。太阴之精,水极似土。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以一块置膻中(两乳中间)良。解烧酒毒(陈藏器曰∶盛夏食冰,与气候相反,冷热相激,却致诸疾。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杨介进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介曰∶病因食冰,臣请以冰煎此药,治受病之源也,果愈)。《本草备要》清·公元1644-1911年汪昂
- 《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水之一]夏冰
(《拾遗》)【释名】凌(去声)。时珍曰∶冰者,太阴之精,水极似土,变柔为刚,所谓物极反兼化也。故字从水,从。《周礼》∶凌人掌冰,以供祭祀宾客。《左传》∶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之也,深山穹谷,涸阴冱寒;其用之也,录位宾客丧祭。郎曰∶藏冰以时,则雷出不震;弃冰不用,则雷不发而震。今人冬月藏冰于窖,登之以盐,是也。《淮南万毕术》,有凝水石作冰法,非真也。【气味】甘,冷,无毒。【主治】
- 《验方新编》:[卷十二急救]解冰片毒
服冰片过多,口渴心烦,饮地浆及冷水即解。《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医方考》:[卷五腹痛门第五十六]冰煎理中丸
宋徽庙常食冰,因致腹痛,国医进药俱不效,乃召泗州杨吉老脉之。吉老曰∶宜主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不验。吉老曰∶所进汤使不同,陛下之疾,得之食冰,今臣以冰煎药,此以属也。自非吉老之良,乌能主此?《医方考》明代吴昆公元1584年
- 《药性切用》:[卷之五中水部]冰
甘冷,水极似土,太阴之精。伤寒阳毒昏迷者,置冰膻中良。亦解烧酒毒。《药性切用》
- 《奇效简便良方》:[卷四中毒急救]中冰片毒
冰片与酒同饮杀人饮新汲水可解。《奇效简便良方》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肺脏方飞尸鬼疰第八]太乙神明陷冰丸
治诸病破积聚,心下支满,寒热鬼疰长病,咳逆唾噫,辟除众恶鬼逐邪气鬼击客忤,中恶胸中结气,咽喉闭塞,有进有退,绕脐绞痛恻恻,随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愠愠如有虫状,毒疰相染甚至灭门者方。雄黄(二两)当归(三两)丹砂矾石(一作石)桂心大黄(各二两)芫青(五枚)藜芦附子(各一两半)人参真珠麝香鬼臼犀角牛黄(各一两)蜈蚣(一枚)射罔(一两)乌头(八枚)杏仁(三十枚)蜥蜴(一枚)樗鸡地胆(各七枚)斑蝥(七枚)巴豆
- 《目经大成》:[卷之二八十一证]冰壶秋月七十五
头陈迹,又将何以。此症亦是宿翳,若隐若现,或片或点,留于风轮,色光白而甚薄,看虽易治,其实不然。掩及瞳子者,微觉昏而视短。盖青睛有窝痕的,点磨不到,不曾补得元神,俾水清膏足。或浮云暴症,内除未净,而冰硝过点,火热水冷,磅因礴而成。玉质英英,晶光洞彻,余故有冰壶秋月之喻。须耐心岁月,坚攻稍退。但是症十有七分尚见,谁肯长年从事。且去翳之药越点越朦,肉娇而难耐毒者必红肿备至,人见辄云眼不医不瞎。其在斯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总纲]冰瑕翳深歌
知母壳防风。 方剂:石燕丹方见卷末 茺蔚散方 茺蔚子二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 细辛五分 黑参一钱 赤芍药一钱五 分 知母一钱 枳壳一钱 防风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温服。 【注】[1]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 ,眵粘泪出,白睛赤脉,此乃肝经之热。 [2]宜外点石燕丹,内服茺蔚散。 %《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六]冰糖二百六十七
多食助热,损齿生虫。甘,冷,无毒。消痰止嗽,缓肝助脾,解渴生津,明目解酒。除心腹热胀,润心肺燥热。《本草易读》清汪讱庵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通行经络]冰片
辛香善走,体温用凉,先入肺传于心脾,而透骨通窍散郁火,辟邪消风化湿,风病在骨髓者宜之,若在血脉肌肉,辄用冰麝反引风入骨,莫之能出。《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外科传薪集》:牛黄冰连散
[专治(未注)大约亦咽喉药也。]牛黄(一分)黄连(二钱)冰片(一分)为末。《外科传薪集》清马培之公元1912-1949年
- 《轩岐救正论》:[卷之三药性微蕴]牛黄麝香冰片檀香安息皂角
此数药唯治初症风痰停膈。昏迷不醒。及恶气暴染者宜之。若藏气虚者用之。顿泄真阳阳散便死矣凡治病察新久虚实极是紧要。《轩岐救正论》明萧京公元1644年
- 《博济方》:[卷四惊痫]透冰丹
治一切风毒上攻,心胸不利,口舌干涩,风虚痰壅,不思饮食,及风毒下注,脾虚体黄,肾败骨弱,疏痰利膈,治瘫痪等一切风疾,小儿惊风。川大黄益智子(去皮)茯苓茯神(去皮木)蔓荆子(去花叶)威灵仙(去土)天麻仟灵脾(去梗)吴白芷山栀子(七棱,小者为上,去皮,各一两)麝香(一分,另研)细墨(一分,另研,太医局方,烧用醋淬研)川乌头(四两,生用,去皮脐,太医局方用河水浸半月,三日一换水,切作片,焙干,盐一两,炒
- 《奇方类编》:[卷下小儿门]痘发七日,将出忽倒,面色黑,唇口冰冷,危症也
用狗蝇七枚擂细,好酒少许调服即发。冬天蝇在狗再中。《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不循经络杂品]冰
甘寒,治伤寒阳毒昏迷,解烧酒毒。《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惠直堂经验方》:[卷二口齿门]樟冰散
一方川椒、樟冰、薄荷等分。升如左法亦效。艾(五分)川椒(七粒开口者)樟脑(三钱)上药盛碗内。上用一碗对合扣紧。用纸封固。下以炭火一小块。如鸡子大炙之。佛香一寸妙《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