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并灸为合灸之谓。并:兼、合。《黄帝明堂灸经》:“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炷下。”[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并灸
- 《小品方》:[卷第十二]灸法要穴
手也。狂詈打人方。灸口两吻边燕丸处赤白际各一壮,并灸背胛间,名臣揽,三壮,三日一报之。又方灸阴囊下缝...
- 《医心方》:[卷第七]治阴颓方第八
、水颓针灸则易瘥也又云∶男阴卵偏大颓方∶灸肩井,并灸关元百壮。又方∶灸玉泉百壮,在关元下一寸。又方∶...
- 《幼幼新书》:[卷第十一]灸痫法第九
尾下一寸,小儿去脐作六分分之,去鸠尾下一寸是也,并灸两边;(《婴孺方》又于此注云∶鸠尾在臆前蔽骨下五...
- 《伤寒补例》:[卷上]无端暴喘即是寒入命门伤寒杂病皆有之
若势急药力不及施。势重药力不能制。须灸膻中关元。并灸肩井缺盆大椎极效。关元在脐下三寸。以名中食三指横...
- 《刺灸心法要诀》:[卷七]背部主病针灸要穴歌
禁针。肝俞主灸积聚痛,兼灸气短语声轻,更同命门一并灸,能使瞽目复重明。【注】肝俞穴,主治左胁积聚疼痛...
- 更多古籍中的并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