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病毒性胃肠炎
摘要:
概述
病毒性胃肠炎(viral gastroenteritis)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
与急性胃肠炎有关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较多的是轮状病毒(rotavirus)和诺沃克类病毒(Norwsalk-like virus)。此外,嵌杯样病毒(caliclvirus)。肠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星状病毒(astr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冠状病毒(coronavirus)等亦可引起胃肠炎。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6 22:14:29 312字 ]
相关词条:
- 病毒性胃肠炎
拼音:bìngdúxìngwèichángyán概述:病毒性胃肠炎(viralgastroenteritis)又称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与急性胃肠炎有关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较多的是轮状病毒(rotavirus)和诺...
- 病毒性出血热
,各种出血热均有程度不等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或管临床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确诊必须有血清学或病毒学的证据。鉴别诊断: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少尿期则与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相鉴别。出血明显者需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其他原因所致DIC鉴别。以ARDS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
- 肠炎
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病原以细菌和病毒引起者最为常见。少数肠炎病因不明。肠炎的病原分类见表[肠炎的病原分类]。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氏菌。在病毒性胃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此外,休息无规律和精神过...
- 腺病毒性肠炎
要病原。病理生理肠腺病毒主要感染空肠和回肠。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变小、变短、细胞变性、溶解,肠固有层有单核细胞浸润。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压性腹泻。诊断检查诊断:临床诊断较困难,无法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区别,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确诊。采集患儿粪便,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病毒颗粒,用ELISA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病毒抗原。实验室检查:与轮状病毒胃肠炎相同。其他辅助检查:3%~6%患者X线有肺炎表现。...
- 星形病毒胃肠炎
体,特别是IgM抗体。鉴别诊断需与诺氏克病毒、肠腺病毒、嵌杯状病毒、星形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相鉴别。治疗方案本病预后良好,仅予对症处理即可。并发症少见。预后及预防预后:本病预后良好。预防:参见其他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病学病人和带病毒者从粪便排出病毒,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水和食物被污染可引起爆发流行,人-人接触传播多引起散发流行。感染高峰年龄为<7岁儿童,10岁时75%已有特异性抗体。成人发病主要为...
- 轮状病毒胃肠炎
拼音:lúnzhuàngbìngdúwèichángyán概述: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病原学: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为球型,有宽壳盖、短幅和薄边的双股RNA病毒。平均直径70nm左右,病毒体中心为直径36~45nm的致密核心,含病毒核酸。外有双层多肽衣壳,呈轮缘状,围绕内层。内层衣壳子粒在边缘部呈...
- 嵌杯样病毒胃肠炎
腺病毒、嵌杯样病毒、星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相鉴别。治疗方案本病呈自限性,预后良好,无须特殊处理。病情重者可支持、对症处理。并发症并发症罕见。预后及预防预后:本病呈自限性,预后良好。预防:参见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现无疫苗。流行病学病人从粪便排出病毒,以病初2天排病毒量最多,其后渐减少,9~10天消失,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特别是贝壳类食物,经口使人受染(即粪-口传播),常致爆发流行。本病感染高峰年龄为...
- 水污染
,并可能致癌。各种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粪便、垃圾、污水等污染水体并在水中存活,会由此引起水媒传染病的传播或流行。例如由细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菌痢、霍乱与副霍乱、大肠杆菌腹泻;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甲肝、病毒性胃肠炎、脊髓灰质炎;由寄生虫引起的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发展中国家有80%以上居民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因饮水不卫生而引起的各种疾病每年达6亿人次,儿童中约50%的死因与饮水不良有...
- 急性胃肠炎
的碳酸氢钠及黏液减少,H+反弥散,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诊断检查:1、体检注意有无脱水、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及肠鸣音改变。2、注意与菌痢、阿米巴肠病、霍乱、沙门菌属感染、空肠弯曲菌感染、耶森菌感染、病毒性胃肠炎、毒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危象等及有关急腹症鉴别。3、送检血常规,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4、如有失水、休克及酸中毒现象,应定时测脉搏、血压和送检红细胞比容、血尿素氮、肌酐、血气分析、血钾、钠...
- RV-A
中文名称:甲型轮状病毒英文名称:RotavirusA;RV-A分类类型:种分类:呼肠孤病毒科无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轮状病毒属甲型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Rotavirus)和病毒疫苗:在病毒性胃肠炎中,人轮状病毒(Rotavirus)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幼童至少有850000人,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居多。轮状病毒圆形。病毒表面含有双层外壳。内、外壳之间因有条幅状连结,...
- 甲型轮状病毒
sA;RV-A中文名称:甲型轮状病毒英文名称:RotavirusA;RV-A分类类型:种分类:呼肠孤病毒科无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轮状病毒属甲型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Rotavirus)和病毒疫苗:在病毒性胃肠炎中,人轮状病毒(Rotavirus)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幼童至少有850000人,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居多。轮状病毒圆形。病毒表面含有双层外壳。内、外壳之间因...
- 轮状病毒A
中文名称:甲型轮状病毒英文名称:RotavirusA;RV-A分类类型:种分类:呼肠孤病毒科无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轮状病毒属甲型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Rotavirus)和病毒疫苗:在病毒性胃肠炎中,人轮状病毒(Rotavirus)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据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的幼童至少有850000人,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居多。轮状病毒圆形。病毒表面含有双层外壳。内、外壳之间因有条幅状连结,...
- 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颗粒。2.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性期粪便滤液中的病毒抗原。3.用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显著上升者则有助诊断。鉴别诊断:本病与细菌性、寄生虫性腹泻不难鉴别;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的鉴别主要根据特异性诊断实验。治疗方案:目前本病无特效疗法。处理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注意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轻度脱水一般可用口服补液(ORS)的方法纠正,中至重度脱水则需静脉输液治疗...
-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
其他沙门菌感染A03细菌性痢疾A04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A05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可归类在他处者A06阿米巴病A07其他原虫性肠道疾病A08病毒性和其他特指的肠道感染A09其他传染性和未特指病因的胃肠炎和结肠炎A15呼吸道结核,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6呼吸道结核,未经细菌学或组织学所证实A17+神经系统的结核A18其他器官的结核A19粟粒性结核A20鼠疫A21土拉菌病[兔热病]A22炭疽A23...
-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灵敏度是以往蔓延生长观察法的100倍,报告时间由以往4~15天减少至4~24h。且精密度高、特异性强,不受检样种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鉴别诊断: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需与霍乱及副霍乱、急性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胃肠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相鉴别。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治疗:胃肠炎型患者的治疗:①对症治疗:该病大多为自限性,不经治疗,一两天内能自行恢复。如吐泻严重,可给予补液及解痉剂。②抗菌药物治疗:对重症者可...
- 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1型
拼音:niúbìngdúxìngxiàlìbìngbìngdú1xíng英文:Bovineviraldiarrheavirus1中文名称: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1型英文名称:Bovineviraldiarrheavirus1分类类型:种分类: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1型牛病毒性下痢病病毒的发现:牛病毒性下痢病是欧美各国奶牛和肉牛群的常发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牛,犊牛更易感。牛群中的抗体检出率极高...
-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拼音:jùxìbāobìngdúxìngfèiyán英文:Cytomegaloviralpneumonia概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以受感染细胞形成巨大的A型嗜酸性核内及胞质内包涵体为特征的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是无症状隐性感染,但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婴儿中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骨髓和器官移植的开展和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巨细胞病毒(CMV)已经成为该...
- 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拼音:bìngdúxìngnǎoyánhébìngdúxìngnǎomóyán疾病分类:儿科疾病概述:病毒性脑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均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若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累及大脑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大多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病因:临床工作中,目前仅能在1/3~1/4的中枢神经病毒感染病...
-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拼音:bìngdúxìngxīnjī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0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发布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
- 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拼音:értóngbìngdúxìngnǎo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6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发布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各省...
- 病毒性心肌炎
拼音:bìngdúxìngxīnjīyán英文:vitalmyocarditis概述: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自十九世纪中叶Fiediei首先发现此类病例以来,随着病毒学说研究的深入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发现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但对病毒如何引起心肌损害的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因而现代医学迄今仍缺乏控制本病的有效疗法。近二十年来本...
- 病毒性脑膜炎
拼音:bìngdúxìngnǎomóyán英文:virusmeningitis概述:病毒性脑炎(viralencephalitis)和病毒性脑膜炎(virusmeningitis)均是指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由于病原体致病性能和宿主反应过程的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疾病。若炎症过程主要在脑膜,临床重点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累及大脑实质时,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大多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病毒性脑...
-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拼音:bìngdúxìngnǎo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6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发布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巨细胞病毒性色素层炎
拼音:jùxìbāobìngdúxìngsèsùcéngyán英文:cytomegaloviraluveitis概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一种疱疹病毒,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它一般不引起疾病,在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以引起胃肠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和视网膜炎,其中视网膜炎为最常见的疾病,也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最常见的机会感染和致盲原因。疾病名称:巨细胞病毒性葡...
- 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
拼音:jùxìbāobìngdúxìngpútáomóyán英文:cytomegaloviraluveitis概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一种疱疹病毒,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它一般不引起疾病,在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以引起胃肠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和视网膜炎,其中视网膜炎为最常见的疾病,也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最常见的机会感染和致盲原因。疾病名称:巨细胞病毒性葡萄...
-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
拼音:dānchúnpàozhěnbìngdúxìnggǒngmóyán英文:herpessimplexscleritis概述: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感染可引起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巩膜外层炎是由于活动性HSV感染时病毒直接侵犯引起;巩膜炎是由活动性HSV感染时病毒直接侵犯或首次病毒感染后数天由病毒产生的免疫反应引起。疾病名称: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英文名称:he...
- 病毒性肺炎
拼音:bìngdúxìngfèiyán概述: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以及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
- 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
拼音:dàizhuàngpàozhěnbìngdúxìnggǒngmóyán英文:herpeszosterscleritis概述: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往往表现为水痘,病毒长期潜伏在体内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激活,再发表现为带状疮疹,二者均为急性传染病,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有很大区别,一般情况下均为自限性,极少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由该病毒引起的巩膜炎较为少见,多在病毒初发感染后数月发生。疾病名称:带状疱疹...
- 老年病毒性肝炎
拼音:lǎoniánbìngdúxìnggānyán英文:senileviralhepatitis概述: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老年病毒性肝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病毒性肝炎患者的8%~10%,...
- 病毒性食管炎
拼音:bìngdúxìngshíguǎnyán英文:viralesophagitis概述:病毒性食管炎(viralesophagitis)的致病微生物是疱疹病毒,故又名疱疹性食管炎(herpeticesophagitis)。虽然存在于自然界的疱疹病毒约有70种,但目前认为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Ⅰ和Ⅱ(HSV-Ⅰ、HSV-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ZV)...
-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拼音:bìngdúxìngnǎoyánlínchuánglùjìng(xiànjíyīyuàn2012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发布通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
-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拼音:bìngdúxìngnǎoyánlínchuánglùjìng(2010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印发。发布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专业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6号各省、自治区...
- 疱疹病毒性脑炎
拼音:pàozhěnbìngdúxìngnǎoyán疾病别名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单纯疱疹脑炎,疱疹脑炎,单纯性疱疹脑炎,疱疹性脑炎,herpessimplexvirusencephalitis,herpessimplexencephalitis疾病代码ICD:B00.4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疱疹病毒性脑炎又称单纯疱疹脑炎;既可见于初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可见于复发性患者。本病呈散发性,在非流行性病...
- 病毒性肝炎
拼音:bìngdúxìnggānyán英文:viralhepatitis;virushepatitis西医:病毒性肝炎(virushepatitis)是由一组嗜肝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归属于我国乙类传染病,需要报告疫情。按照病原学明确分类的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A)、乙型肝炎(hepatitisB)、丙型肝炎(hepatitisC)、丁型肝炎(hepatitisD)和...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拼音:dānchúnpàozhěnbìngdúxìngjiǎomóyán英文:herpessimplexkeratitis概述: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是自然界广泛存在感染人类的传染性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眼部HSV感染主要由HSV-1引起。HSV-1角膜炎是常见、严...
- 病毒性德国麻疹
中医·风疹:风疹(rubella)为病证名。是指因感染风疹病毒,以轻度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癍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出疹性儿科时行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俗称风疹块。风疹属现代医学之“荨麻疹”。《中医大辞典》:风疹为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中国针灸学词典》:风疹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多由腠理空虚,风、湿、热邪...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拼音:bìngdúxìngshànghūxīdàogǎnrǎn别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咽痛,鼻堵,上呼吸道感染类别:呼吸内科症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普通感冒型,主要发病季节多在夏末秋初,可持续至次年春天。症状为咽部不适或咽痛,继之流涕,鼻堵,喷嚏,咳嗽,肢体酸痛,乏力,头痛;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白细胞记数多呈减少或正常。病程3—7天多能...
-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拼音:bìngdúxìnghūxīdàogǎnrǎn英文:viralrespiratoryinfection概述: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慢性病者更易患病。冬、春季发病较多。常见的病原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肠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和ECHO病毒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 病毒性皮肤病
拼音:bìngdúxìngpífūbìng概述:病毒在自然界中散布很广,种类繁多,由于新病毒不断发现,分类也随之变化,目前病毒引起皮肤粘膜病变仅占小部分。临床表现:一、按临床特点分类(一)新生物型: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二)疱疹型: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种痘性湿疹、水痘等。(三)红斑发疹型:如传染性红斑、麻疹、风疹。二、按病毒种类分类(一)DNA病毒1、乳头多瘤空泡病毒-寻常疣、...
- 病毒性咽炎
拼音:bìngdúxìngyānyán概述:病毒性咽炎系病毒所引起的咽部急性感染。多在咽部、口腔粘膜及其周围皮肤发生疱疹,也可发生于角膜及外生殖器。治疗措施:1.常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1%双氧水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龙胆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3.为防止继发感染及缩短病程,可服用土霉素、麦迪霉素或...
-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拼音:dānchúnpàozhěnbìngdúxìngjiǎnpíyán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睑皮炎。疾病描述: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所引起睑皮炎。症状体征:病变可发生于上、下睑,以下睑多见,与三叉神经眶下支分布范围相符。初发时睑部皮肤出现丘疹,常成簇状出现,很快形成半透明水疱,周围有红晕。眼睑水肿。眼部有刺痛、烧灼感,水疱易破,渗出黄色粘稠液体。约1周后充血减退,肿胀减轻,水疱...
- 慢性病毒性肝炎
拼音:mànxìngbìngdúxìnggānyán英文:Chronicviralhepatitis概述慢性病毒性肝炎,多系乙型或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迁延不愈,移行而成。一般病程在6个月以上,主要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类。其原因尚未完全搞清,可能和患者年龄,营养及免疫状态,治疗延误,过早活动,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日前,现代医学对本病仍以对症治疗为主。本病的中医论述,属“胁痛”、“瘀证”...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拼音:xiǎoérbìngdúxìngxīnjīyán英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称为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已证实能引进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埃可、脊髓灰质炎、流感、副流感、腮腺炎、麻疹、风疹、皰疹病毒等。病理改变轻重不等,以间质炎症为主,呈局源或弥漫性分布。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可消散或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疤痕。病毒除侵犯心肌外还可累及心内膜、传导系统及冠状...
- 轮状病毒性肠炎
拼音:lúnzhuàngbìngdúxìngchángyán概述:轮状病毒(rotavirus)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首先在中国报道。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及粪便电镜检查,或测抗原。婴幼儿发病季节性有重要参考价值。治疗措施:本病主要对症及支持疗法。轻度失水予以口服补液,中、重度失水伴电解质紊乱则静脉补液。按世...
- 病毒性感冒
拼音:bìngdúxìnggǎnmào英文:virusflu概述:上呼吸道病毒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即病毒性感冒,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病毒为鼻病毒,其他病毒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等。流行病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高,成人每年可发病1~3次,儿童发病2~7次,具有一定传染性。季节与气候变换、受凉、与病毒性感冒患者接触等为...
- 病毒性脑炎
拼音:bìngdúxìngnǎoyán英文:viralencephalitis疾病分类:精神科疾病概述:不同的病毒,其传染途径、好发季节和好发年龄不同。肠道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夏秋季,经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多见于年幼儿。疾病描述:病毒性脑炎系指由病毒直接感染所致,可分为流行性脑炎(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或称日本乙型脑炎)和散发性脑炎(例如腮腺炎病毒脑炎)。其中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一般发病无季节性...
- 急性病毒性脑炎
拼音:jíxìngbìngdúxìngnǎoyán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可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疾病描述:病毒...
- 急性病毒性心包炎
概述:急性特发性心包炎(acuteidiopathicpericarditis)是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在国外居心包炎的首位,国内近年有渐增的趋势。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直接侵入感染或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在这类心包炎患者中,曾有学者分离出柯萨奇B、埃可8型病毒。目前即使在医疗技术先进的国家,对心包液、血液、咽部分泌物和粪便等进行病毒分离和培养,提供病原诊断的可能性仍不大。推测临床上许多特...
- 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拼音:dàizhuàngpàozhěnbìngdúxìngjiǎnpíyán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由该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发热等。继而在病变区出现剧烈神经痛。数日后,患侧眼睑、前额皮肤和头皮潮红、肿胀,出现成簇透明小泡。疱疹的分布不越过睑和鼻的中心界限。小疱的基底有红晕,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数日后...
- 病毒性脑膜脑炎
拼音:bìngdúxìngnǎomónǎoyán英文: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表现发病前言-2周有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病史,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颈项强直等。还可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肢体轻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锥体外系症状、脑膜刺激征等。实验检查脑脊液: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单纯疱疹病毒免疫学检查:双份脑脊液抗体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