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修订于2008/12/30 19:33:35)[共529字]
摘要: 别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咽痛,鼻堵,上呼吸道感染 类别:呼吸内科 症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普通感冒型,主要发病季节多在夏末秋初,可持续至次年春天。症状为咽部不适或咽痛,继之流涕,鼻堵,喷嚏,咳嗽,肢体酸痛,乏力,头痛;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白细胞记数多呈减少或正常。病程3—7天多能自愈,但亦可持续数周以上。二是咽炎型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是咽痛,并有流涕,鼻堵,头痛,咳嗽和全身不适。咽红肿,扁桃体淋巴增殖,可有少许渗出物,下颌淋巴结常有肿大并有触痛。白细胞记数偏低或正常。病程3—7天多自愈。 病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普通感冒型二是咽炎型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方法: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坚持有规律的适合个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劳逸适度,生活规律,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同时,要注意呼吸道患者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但对于发热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口......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清开灵滴丸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03例报告
我们采用清开灵滴丸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03例,疗效较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10月~2003年12月我院内科和儿科门诊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4~6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均无心、肺及其他脏器阳性体征,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正位片或胸部透视正常,无合并症。删除失访和中途改变治疗者后,治疗组为103例,对照组为100例,两组年龄、性别、发
- 利巴韦林分散片
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利巴韦林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作用与用途: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与用量: 注意:对利巴韦林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剂量: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成人一次0.15g,一日3次,连用7天。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 潘生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可见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5讨论据有关报道,潘生丁主要作用于RNA病毒,对某些DNA病毒也有效。其作用主要抑制病毒特异增殖过程,而对宿主细胞的DNA的合成无影响。本文观察证实,潘生丁能使大部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体温迅速下降,病程缩短,中毒症状减轻,且口服量少、方便,治疗效果优于复方大青叶。服用潘生丁后4h体温无明显下降,表明潘生丁无直接退热作用。此外,治疗组亦无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部分婴儿出
- 抗病毒颗粒
型:颗粒剂省份:四川省申请编号:2001163公告号:延长保护期第4号公告日期:2001-10-9保护级别:2级保护起始日:2001-10-13保护终止日:2008-10-13保护期限:7年批件号:2001362证书号:20011780保护品种号:ZYB20720011780是否同品种: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作者:自动采集
- 先锋霉素致血尿36例临床分析
分布在各组织的浓度依次为肾、肝、血清、肺、脾,脑组织最低。24h内由尿排出给药量的80%~99%[1]。血清半衰期为1.8/0.8h。 2.2分析血尿原因(1)滥用抗生素9例。此9例病人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性肠炎而发热、腹泻、脱水及少尿,尿少使药物在肾脏滞留时间延长,从而导致肾脏损害而出现血尿。但先锋霉素并无抗病毒作用,这样用药物既造成浪费又引起副作用。(2)用药剂量过大引起血尿22例。
- “美国甲流”是新病毒吗?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由此可见,甲型H3N2虽然与甲型H1N1同属甲型流感病毒,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病毒。 另外,除了甲型流感病毒外,还有乙流感病毒以及鼻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存在,会导致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因此,有些人可能感染一种病毒患流感后,再感染到另一种病毒后依旧会患病。 不过,在感染人类的三种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确实有着极强的变异性,每隔十几年就会发生一个抗原性大变异,
- 游泳引起的传染病流行及预防
3起因游泳而引起的诺瓦克样病毒(杯状病毒)性胃肠炎暴发,共引起202人发病[8]。 1.3.3急性眼结膜炎何伟华等报道,1998年8月江西省新余市发生了一起游泳池水污染引发的急性眼结膜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发病人数为78人。其中,急性眼结膜炎35人,罹患率为9.70%;有6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罹患率为18.28%[19]。 1.4其它疾病游泳而感染的其他感染性疾病包括沙
-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发热的临床体会
方治疗发热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人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无原因发热3例,风湿热2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肺炎4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1例;体温37.6℃~39.8℃;病程最短2天,最长1.5个月。其中大部分病人接受过西药抗炎等治疗而效果欠佳。就诊时主要症状:发热,烦渴,饮水不解,口干,汗出或无汗,肢倦无力,食欲不振,面
- 炎琥宁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炎琥宁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团块状,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多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笔者在临床输液中发现该药与维生素B6注射液[1]、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氟罗莎星(大克莎)注射液同时应用时出现白色浑浊现象,现报告如下。1材料注射用炎琥宁粉针剂0.2g/支,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维生素B650mg/支,氟罗莎星注射液0.2g(10ml)。 2方法 将
- 蜂房射干散治疗哮喘安全迅速
哮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其发作多因接触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变应原等。《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1期报道了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范杰,付萍等医生临床应用蜂房射干散治疗哮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60例患者,均符合第五版《内科学》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52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20年
- 利巴韦林颗粒剂
,加流动相溶解并衡释成每1ml含利巴韦林50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利巴韦林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含量测定: 作用与用途:口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每次0.15g,一日3次,连用7次。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每次0.3g,一日3-4次,连用7天。 用法与用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注意:0.5g∶0.1
- 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
0)5ml,碳酸钙0.1g与荧光黄指示液5滴,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的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844mg的NaCl。 作用与用途: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与用量: 注意:对本品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剂量:静脉滴注,成人每次0.5g,每日两次,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10~20mg,分二次给药,连用5天,或遵
-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86例分析
炽盛挟湿邪,治以清热解毒燥湿。穿心莲性味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解毒燥湿。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将其提取并经化合处理,制成穿琥宁注射液。临床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手足口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是柯萨奇病毒A16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为柯萨奇病毒A5、A10等其他型病毒引起,病情轻,病程短,重者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脑炎、肺炎、心肌炎等重要器官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 静脉滴注炎琥灵针剂致不良反应10例分析
炎琥灵是近年来用于临床,具有抗病毒,临床上广泛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性肺炎等,并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可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本院儿科2005年2月~2006年4月因静脉滴注炎琥灵引起的10例不良反应作一报道总结。1临床资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例,病毒性肺炎4例,急性扁桃体炎2例。10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8个月~2岁2例,3~6岁4例,7~14岁4例。以往有青霉素及阿莫西林药物过敏史3例,过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药情况统计表明,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0种药物中,抗生素占15种。使用抗生素及合成抗生素药物的经费占各类药品总金额的40.1%。各级医疗单位抗生素及合成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频率高达60%~90%。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0%以上使用抗菌药物。有关部门对四川巴中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处方用药作过调查,在村、乡及县级医疗机构中,80%门诊处方含有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人们长期的用药习惯有:内科、外科、手术、非手
-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0例疗效观察
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袁承文.儿科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61-263.2李文汉.新编儿科药物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9.3叶慧宇.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腹泻30例疗效观察.中华中西杂志,2003,4(24):963-964.4范淑惠,许建秦.穿琥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陕西中医,1994,11(11):526.5邓文龙,刘家玉,聂仁吉.三十种
-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上呼吸道感染用药知识与行为分析
道感染不良用药行为情况(略)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最常见、最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医药知识贫乏,存在用药不良行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过分依赖药物77.6%的学生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无特效药不了解;近50%的人不懂多休息、多饮水等这些支持疗法。因对此病的病因、治疗原则等模糊不清,导致77.6%的学生过分依赖药物,稍有不舒服就首先想到服药。 3.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 成人支原体肺炎36例临床分析
相似的抗原成分,发生交叉反应而招致病理免疫反应。这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很可能是肺外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但随着肺内病变的改善而迅速恢复。 支原体肺炎多数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胸部X线亦无特异性,须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浸润性肺结核、菌团菌肺炎等相鉴别,如结合临床表现,我们认为血清冷凝集试验可作为支原体感染的过筛试验,特异性不强,但出现时间早,对本病早期诊断有参考意义。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对诊断
- 清肺饮合百令胶囊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诊断标准:参考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散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喘音;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
-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和对策
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来自医疗机构的不合理用药。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更为突出。医生在诊断、处方、剂量、疗程给药途径等方面的错误,把抗菌药物当做“保险药、“安慰剂,用于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的手术预防用药过度或过长时间使用昂贵的新抗菌药物;有的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或联合使用品种过多。另外,有些医务人员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从业理念,“以药补医,处方多用昂贵的抗菌药物。其
- 重症哮喘患儿20例治疗体会
奋呼吸肌和呼吸中枢,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利尿作用,低血药浓度茶碱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但其安全窗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过量时可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已基本肯定,故抗生素不作为常规用药使用,如同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则选用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 总之,重症哮喘是儿科急危重症之一,我院根据以上方法治疗重症哮喘患儿多年,取得了较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上加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1]。1.3
- 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
软;③肾虚证:平时气短,动则喘促,腰酸肢软,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西医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
- 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重度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9~67岁,平均41岁。选择的对象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疗效观察
化道出血发生率11.8%(8/68例),对照组26.5%(18/68例),P0.05。两组发生自发性腹膜炎各2例。 2.6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应用拉米夫定期间发生乏力、恶心、腹泻、皮疹、肌痛、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但能耐受;血小板或中性粒细胞下降到排除标准以下者各3例,经严密观察无继续下降,不停药。无肾功能不全发生。ALT反跳、总胆红素升高的病例经观察未证明与拉米夫定毒性作用有关。 表2拉米夫定
- 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观察
,质量较同内产品稳定,疗效好,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中药制剂[1]。通过本组资料,我认为该药可以作为小儿上感的首选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参考文献】 1叶惠宇.炎琥宁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腹泻30例疗效观察.中华中西杂志,2003,4(24):963-964. 2叶荣明,周莉莉,孙敏.炎琥宁佐治晚期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03,9(5):37. 3
-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结果临床意义分析
用。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是哮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气道高反应性为哮喘患者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然而气道高反应性者并非都是哮喘,长期吸烟、接触臭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COPD等也可出现气道高反应性[2]。本研究证实气道高反应性并非哮喘所独有,其他如COPD、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肺癌、肺部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也可出现气道高反应性。CO
- 必可酮、斯奇康联合治疗哮喘临床观察(附82例报告)
应的作用,能阻止哮喘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过程,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哮喘临床症状、预防哮喘急性发作。斯奇康与必可酮合用又有加强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从而避免哮喘急性发作。本组资料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检测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流速容量曲线中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注射用穿琥宁及穿琥宁注射液含量测定的实验研究
该制剂的定量方法。关键词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 高效液相色谱 注射用穿琥宁及穿琥宁注射液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DAS)单钾盐制成的冻干粉针剂及水溶液剂。临床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菌痢等。文献[1,2]和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标准[3],均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测定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对照。1 仪器与试药
- 第一节感冒
995;15(5):278]。3.署湿感冒暑湿感冒治以透表化湿、清热解毒。刘氏以香石清解袋泡剂(香薷、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生石膏、知母、射干、板蓝根、藿香、滑石、熟大黄、甘草)治疗夏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239例,并与青霉素,口服感冒清热冲剂或板蓝根冲剂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179例,有效60例,无无效病例,显效率74,89%,有效率100%;对照组无显效者,有效6例,无效74例,有效率7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重,常打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则应考虑过敏性鼻炎,在鼻拭涂片检查时,如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可助诊断。此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4.从血象鉴别发热较高。白细胞数较低时,应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及患儿接触史,排除流感、麻疹、疟疾、伤寒、结核病等。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一般考虑细菌感染,但在病毒感染早期也可高达15×109L左右,但中性粒细胞则很少超过75%。白细胞
- 非典型哮喘
4]文献报道的非典型哮喘大多数以干咳为惟一症状,其特征:(1)长期反复发作性顽固性干咳,可以为持续性或为间断性或尤以夜间为甚,无发作性呼吸困难,这类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部分患者可以合并有咳痰或伴有胸闷及气憋或伴有咽痒等。(2)胸肺部检查无阳性体征。(3)组胺或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支气管扩张试验FEV1/FVC增加≥15%。(4)
- 非典型哮喘
4]文献报道的非典型哮喘大多数以干咳为惟一症状,其特征:(1)长期反复发作性顽固性干咳,可以为持续性或为间断性或尤以夜间为甚,无发作性呼吸困难,这类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部分患者可以合并有咳痰或伴有胸闷及气憋或伴有咽痒等。(2)胸肺部检查无阳性体征。(3)组胺或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支气管扩张试验FEV1/FVC增加≥15%。(4)
- 地塞米松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利弊。方法将小儿随机分成观察组72例,对照组68例,在观察组中体温超过383℃给予退热药加地塞米松,对照组中体温超过383℃只给退热药。结果观察组加用地塞米松退热快,平均15h,两次发热时间间隙长。但是观察组小儿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哭闹不安18例,对照组3例。观察组小儿病程长,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有15例,对照组2例。结论
- 第二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 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
加淀粉指标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909mg的C6H12O6·H2O。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与用量: 注意:对本品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剂量:静脉滴注成人每日一次,每次0.5g~o.75g,或遵医嘱。 标示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
- 穿琥宁和炎琥宁注射剂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解两个品种的安全性问题,降低用药风险,特以专刊形式通报穿琥宁、炎琥宁注射剂两个品种。 关注穿琥宁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穿琥宁注射剂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穿琥宁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以全身性损害为主。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
-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1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是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可抗流感病毒,促进发热的消退,具有对抗二甲苯或组织胺所引起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及镇静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副作用轻微,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肌内注射可见局部刺激反应。本研究表明,与病毒唑相比较,炎琥宁疗效优越,毒副作用小,尚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值得临床进一步
- 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术后上呼吸道感染的综合干预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患者术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多方面综合干预,有效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费用支出。方法了解手术患者术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多方面综合干预,有效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费用支出。结果2007年7~12月我院690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9例(剖宫产6例,余外科Ⅱ类以下手术)。通过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90%以上为病毒感染引起。而且有部分患儿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我院于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用匹多莫德口服治疗39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并观察了13例患儿治疗前后植物血凝素(PHA)皮试反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76例,男36例,女40例
- 2003~2005年某地区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笔者自2003年起对某地区相对稳定人群就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提示: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时期,也是预防的重要时期,应该在这些月份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来预防、控制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某地区相对稳定人群,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并经医生诊查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本次调查的主
- 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的HP感染
年04月07日Arch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05;131:256-258近期,芬兰学者AnnePitkäranta等做了一项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调查了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儿童中HP的感染情况。此项研究共包括了20名儿童,他们均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中耳炎,进行选择性扁桃腺切除术和/或鼓膜造孔术。扁桃腺标本和中耳的液体被用作培养HP。同时也作H
- 海上船台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海上船台工作人员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发病情况及预防措施,以利于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通过对海上船台工作人员的跟踪与调查,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相对独立环境下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且得出对策。结果抽取自2007年1~12月曹妃甸11FPSO(浮式储油轮)工作人员在海上期间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达18.40%,远远高于其陆地休假期间发病率。结论人员在海上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机会远远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5天为1个疗程。结果48h体温恢复正常,3天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两组病人观察5天以上,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由于目前抗病毒治疗无特殊药物,经临床使用证明,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笔者在2007年9月~2008年3月用炎琥宁治
- 潘生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以引起菌群失调,有利于病菌繁殖,临床中必须避免滥用。现将我院2006年1~12月用潘生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
- 秋季开学初期校园内集体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开学初期学生集体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发病情况及预防措施,以利于做好师生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通过对校园内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师生的调查,以及广泛的社会调查,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对比分析开学前后2~3周发病情况及集体发病原因。结果接受调查的学校在2006年秋节开学初期3周内,学生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达47.39%,部分班级发病率高达60%~80%;同期当地三家医院就诊的青少年上呼吸道
- 秋季开学初期校园内集体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开学初期学生集体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发病情况及预防措施,以利于做好师生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通过对校园内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师生的调查,以及广泛的社会调查,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对比分析开学前后2~3周发病情况及集体发病原因。结果接受调查的学校在2006年秋节开学初期3周内,学生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达47.39%,部分班级发病率高达60%~80%;同期当地三家医院就诊的青少年上呼吸道
- 炎琥宁与双黄连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炎琥宁与双黄连均为中草药提取的注射制剂,具有抗病毒作用,广泛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我院对两种药物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分组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有明显区别。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均系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间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年龄4~24个月,炎琥宁治疗组148例,双黄连治疗组126例。 1.2治疗方法炎琥宁与双黄连治疗组在血分析检查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不高的患儿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与剖宫产相关性探讨
【摘要】目的通过对2698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分析、总结,探讨该病与剖宫产的相关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1日~2005年4月1日2698例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与剖宫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剖宫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加强宣教,尽量降低剖宫产率,尤其是非必须剖宫产率。 【关键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剖宫产本文将我院1年4个月中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
- 上呼吸道感染方
《家庭医药》2003年6月号上呼吸道感染方(原名感冒平冲剂)方药:黄芪、板蓝根各25克,藿香15克。用法:上药按比例制成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连服3日为1疗程。也可作汤剂用,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功效主治:疏表解毒、益肺健脾。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皮心诚等报告,用本方治疗238例,显效125例,有效80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49例(口服阿司匹林和吗啉胍),显效24
-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68例临床观察
笔者于2002年10月~2003年9月,应用中药制剂穿琥宁注射液静脉点滴的方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共108例,均为确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57例,女51例;年龄1~3岁17例,4~10岁33例,11~18岁19例,19~30岁15例,31岁以上24例;病程1~3天者76例,4~7天者32例;我们将108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