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子

目录

1 拼音

bì má zǐ

2 英文参考

castor bean[朗道汉英字典]

castor seed[朗道汉英字典]

ricinus[朗道汉英字典]

semen ricini[朗道汉英字典]

castor bea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icini sem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Ricin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stor see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蓖麻子

蓖麻子为中药名,出《新修本草》。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 的干燥成熟种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emen Ricin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castor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stor Bean

6 别名

红麻、草麻、八麻子、牛蓖。

八麻子、金豆、天麻子果[2]

7 来源

蓖麻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

蓖麻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 的种子[2]

8 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2]

9 原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常绿灌木状草本,高2~5m。茎绿色或紫红色,有白粉。叶互生,盾状圆形,直径15~30cm,党状7~9深裂,边缘有不规则锯齿,齿端有腺体。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被3~5裂;雄花雄蕊多数,花丝分枝;雌花子房卵形,密生刺状物,3室。蒴果球形,有刺。花期7~9月,果期10月。

各地有栽培。

10 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皮,收集种子。

11 生药性状

种子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8cm,宽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与黑褐色蔌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一面较平,一面较隆起。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种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叶2,菲薄。味微苦辛。

12 性味归经

蓖麻子味甘、辛,性平;有毒;入大肠、肺经[2]

13 蓖麻子的功效与主治

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结。

蓖麻子具有消肿,排脓,拔毒,通便的功效[2]

蓖麻子治痈疽肿毒未溃,瘰疬,疥癞,竹、木刺及金属入肉:捣敷[2]

蓖麻子治面神经麻痹,捣敷患侧;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捣敷百会穴[2]

蓖麻子治难产,胎盘不下:捣敷涌泉穴[2]

蓖麻子治肠内积滞,水肿腹满便秘:炒食,二、三粒至十几粒[2]

14 使用禁忌

孕妇及大便泄泻者忌服蓖麻子[2]

15 蓖麻子的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蓖麻油),油中含顺蓖麻酸(ricinoleic acid)、亚油酸、油酸等,并含蓖麻毒蛋白D(ricin D)、酸性毒蛋白(acid ricin)、碱性毒蛋白(basic ricin)、蓖麻碱(ricinine)、芹菜甙元(apigenin)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芸香甙(rutin)等。

蓖麻子含三种蓖麻毒蛋白: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和碱性蓖麻毒蛋白[2]。还含蓖麻碱、蓖麻油[2]

16 蓖麻子的药理作用

蓖麻油在肠内水解释出蓖麻油酸,刺激小肠蠕动而通便[2]

蓖麻毒蛋白对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2][2]

17 蓖麻子中毒

蓖麻子用途甚广,叶可饲养蓖麻蚕,也可用作土农药[3]

蓖麻子不可生食[3]

蓖麻毒蛋白7mg或蓖麻碱0.16g可使成人中毒死亡,儿童口服生蓖麻子5~6粒,成人20粒即可致死[3]。加热后毒性物质即被破坏[3]

17.1 不良反应机制

主要含蓖麻毒素,系一种白蛋白毒素。中毒主要是由蓖麻毒素和蓖麻碱所致。有凝血作用,毒性极强。可损害肾脏、肝脏实质细胞,使之发生细胞肿胀、出血及坏死等,有凝集、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出血性胃肠炎、小血管栓塞,也可麻痹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儿童食人生蓖麻子4~5粒即可致死。[3]

17.2 蓖麻子中毒的症状

蓖麻子中毒潜伏期较长,食后3~24h发病,表现为咽喉及食道有烧灼感、恶心、持续性呕吐、腹泻,可有血性粪便、血尿、少尿或尿闭、脱水、黄疸、剧烈头痛、惊厥。严重可有血压下降、休克及呼吸抑制。[3]

蓖麻子中毒时先出现咽喉灼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尿或血尿,痉挛,最后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停止而死亡[3]

17.3 治疗

蓖麻子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1.排毒  洗胃、催吐、导泻,也可作高位结肠灌肠。

2.保护胃黏膜   口服蛋清或冷牛乳、冷米汤。

3.对症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保护肝脏的药物治疗;积极抢救休克;给予强心剂、镇静剂、氧气吸入等。

18 蓖麻子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蓖麻子

Bimazi

RICINI SEMEN

18.2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

18.3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8cm.宽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与黑褐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一面较平,一面较隆起,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种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叶2,菲薄。气微,味微苦辛。

18.4 鉴别

(1)本品粉末灰黄色或黄棕色。种皮栅状细胞红棕色,细长柱形,排列紧密,孔沟细密,胞腔内含红棕色物质。外胚乳组织细胞壁不明显,密布细小圆簇状结晶体,菊花形或圆球形,棱角不明显,直径8~20mm。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粗粉1g,加无水乙醇10ml,冷浸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蓖麻子对照药材 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4]取蓖麻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含lu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µl[4]、对照品溶液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14:4:0.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4]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8.5 检查

18.5.1 水分

不得过7.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18.5.2 酸败度

照酸败度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P)测定。

18.5.3 酸值

不得过35.0。

18.5.4 羰基值

不得过7.0。

18.5.5 过氧化值

不得过0.20。

18.5.6 蓖 麻 碱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8.5.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二乙胺(11:89:0.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7nm。理论板数按蓖麻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8.5.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蓖麻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125mg的溶液,即得。

18.5.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2.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去溶剂,转移至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 放冷,再称定重量,用 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8.5.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蓖麻碱(C8H8N2O2)不得过0.32%。[4]

18.6 蓖麻子饮片

18.6.1 炮制

用时去壳,捣碎。

18.6.2 性状、鉴别、检查

同药材。

18.6.3 性味与归经

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经。

18.6.4 功能与主治

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用于大便燥结,痈疽肿毒,喉痹,瘰疬。

18.6.5 用法与用量

2~5g。外用适量。

18.6.6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8.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4.
  3.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80.
  4. ^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