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槁·肺肾阴虚证

目录

1 拼音

bí gǎo ·fèi shèn yīn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withered nose with lung-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鼻槁·肺肾阴虚证(withered nose with lung-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肺肾阴虚,以鼻干较甚,鼻衄,嗅觉减退,鼻黏膜色红干燥,鼻甲萎缩,或有脓涕痂皮积留,鼻气恶臭,伴咽干燥、干咳少痰、或痰带血丝、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鼻槁证候[1]

4 鼻槁·肺肾阴虚证的症状

鼻干较甚,鼻衄,嗅觉减退,鼻黏膜色红干燥,鼻甲萎缩,或有脓涕痂皮积留,鼻气恶臭,伴咽干燥痛、干咳少痰、或痰带血丝、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1][2]

遇冷则头痛、头昏加重,咽干不适,咽时微痛。头晕耳鸣,腰酸无力,溲黄而少。

5 鼻槁·肺肾阴虚证的治疗

5.1 治法

鼻槁·肺肾阴虚证治宜滋养肺肾,生津润燥。

5.2 方药

可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2]:方中以百合、二地滋养肺肾为主药,麦冬助百合以润肺生津,玄参助二地以滋肾清热,为辅佐药;当归、芍药养血和阴、贝母、桔梗清肺利咽喉,为使药;合而用之,使阴液充足,肺肾得养,则虚火自降,诸症自愈[2]

百合固金汤(汪昂《医方集解》)加减处方:太子参15克,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桔梗12克,白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鼻涕腥秽,鼻气秽臭者,可选加桑白皮12克、黄芩12克、冬瓜仁15克。妇女月经期症状加重者,加泽兰12克、川草10克、五灵脂10克。

5.3 中成药

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

5.4 外治法

5.4.1 滴鼻

宜用滋养润燥药物,可选用苁蓉滴鼻液[备注]苁蓉滴鼻液(经验方):肉苁蓉、羊藿叶、当归、桂枝、黄芪各300 g,煎水两次,浓缩成浸膏,加石蜡油500 ml,混合。、蜂蜜、芝麻油加冰片少许滴鼻,每日2~3次[2]

5.4.2 洗鼻

可用石蜡油、复方薄荷油或清鱼肝油滴鼻,也可用蜜糖、将暖生理盐水或暖开水盛于碗盆内,嘱病人低头由鼻将芝麻油加冰片少许滴鼻。水吸入,经口吐出,反复多次,可洗净鼻内痂皮及脓涕。每天洗 1~2次,洗涤后再滴药液,效果更佳。

5.4.3 吹鼻

鱼脑石散[备注]鱼脑石散(经验方):鱼脑石粉9g、冰片0.9g、辛夷花6g、细辛3g,共为细末。吹鼻,每日2~3次[2]

5.5 针灸疗法

5.5.1 针刺

取穴:取迎香、禾髎、素髎、足三里、肺俞、脾俞等穴[2]

刺灸法:每次2~3穴,中弱刺激,留针10~15 min,每日一次[2]

5.5.2 艾灸

取穴:百会、足三里、迎香、肺俞等穴[2]

刺灸法:悬灸至局部发热,出现红晕为止,每日或隔日一次[2]

5.5.3 迎香穴埋线

鼻部周围按一般外科原则消毒,铺小孔巾,在迎香穴位外局部注射1%普鲁卡因,每侧1~2 ml,用带有肠线的三角缝合针穿过穴位内,剪去露出皮肤外面的线头。如有出血,可稍压迫止血,不必包扎。如有线头露出,容易引起感染,或使整条肠线脱落。[2]

5.6 饮食疗法

(1)黑芝麻适量拌糖,每天食适量。

(2)天冬、麦冬各10克,泡水代茶饮服。

(3)南杏桑白煲猪肺: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约250克,煲汤饮用。

6 鼻槁患者日常保健

(1)保持鼻窍清洁湿润,清除鼻内积涕或痂皮,禁用血管收缩剂滴鼻[2]

(2)防治全身慢性疾患,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豆类等食物,少食辛辣炙煿燥热食物[2]

(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积极防治各种急慢性鼻部疾病[2]

(4)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吸入,室内常洒水,保持空气湿润,在干燥或粉尘环境中工作,要戴口罩等[2]

7 关于鼻槁

鼻槁(withered nose atrophic rhinitis[3])为病证名[4]。又称鼻干燥[4]。若鼻气恶臭者,又称臭鼻证[4]。槁,枯槁也(《说文》)[4]。鼻槁是指以鼻内干燥、鼻塞、鼻痂多、鼻气腥臭,鼻黏膜萎缩,鼻腔宽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可见于热性病[4]。发生缓慢,病程较长,是常见的慢性鼻病[4]。以女性为多,且在妇女月经期或怀孕期症状更为明显。本病多发生于干寒地区、干燥的工作环境,症状在秋冬节季比春夏季节为重。

鼻槁病名,最早见于《灵枢·寒热病论》;“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难经》、《金匮要略》及后世医著亦有“鼻槁”、“鼻燥”等记载,但多系指病变中的症状而言。

《难经·五十八难》:“毛发焦,鼻槁,不得汗。”槁,枯槁也(《说文》)[4]

鼻槁相当于西医的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4][4]

详见鼻槁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47.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