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的拟态

目录

1 拼音

biāo zhì de nǐ tài

2 英文参考

mimicry

3 注解

标志的拟态是动物的一种拟态。指某种动物与有警戒色的另种动物相似,从而引起捕食动物注意可以列入标志色的范围的现象。,下文所述拟态(mimicry)多指标志的拟态。可以认为,由于被模拟的动物为有毒或不好吃,致捕食动物避食,所以拟态者(mimic)可免被捕食。这里有两种主要情况:一种是好吃的而通常可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种类,具有与别的不好吃、有警戒色的动物姿态相似,从而有助于欺骗捕食动物,这种拟态是以观察者贝茨(H.W.Bates)的名字来命名的,称为贝氏拟态。如虻、透翅蛾与黄蜂相似,无毒的蝶与南美毒蝶科的蝶类相似就是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拟态者的个体数,一般是比被模拟者少。另一种是具有两种以上动物的警戒色,聚集着相似的斑纹、色彩,从而降低无经验的捕食动物食掉的比率,这种现象是以提出者缨勒(F.Müller)的名字来命名的,称为缪勒氏拟态,例如许多种蜂都具有相似的黄黑相间的横花纹就是例子。威克勒(W.Wickl-er)对拟态下了这样的定义:“信号发出者通过发出接受者所关心的信号使之受骗的现象”。在贝氏拟态中,知道被模拟动物不好吃而欲避开的捕食动物是信号接受者,发出接受者所关心信号的拟态者,通过这种伪装而使信号接受者受骗。根据这个定义,拟态当然包括种内拟态、自我拟态,许多动物利用黑条纹来隐藏眼睛的位置,或者如同在某种小灰蝶上看到的,通过尾状突起及其附近的形状,而拥有“假头”,蛇眼蝶等在翅的四周有呈诱惑攻击似的--“眼点花纹”的“迷惑”外形(deflection,distraction);兰科植物开出的花甚至连气味都与蝇和蜜蜂酷似,从而使想与之交尾的这些昆虫的雄虫为之受粉等也属于这个范畴。另一方面在缨勒氏拟态中,由于不是对相信者欺骗所以被从拟态中除去。已经明确,拟态有各种形式,其效应、遗传基础和进化正在深入地研究中。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