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丁哌胺

目录

1 拼音

běn dīng pài àn

2 英文参考

Loperamide

3 概述

洛哌丁胺为止泻药,可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肠蠕动,适用于治疗急性腹泻以及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腹泻。

4 洛哌丁胺说明书

4.1 药品名称

洛哌丁胺

4.2 英文名称

Loperamide

4.3 别名

盐酸氯哌拉米;罗宝迈;氟苯哌酰胺;苯丁哌胺;易蒙停;腹泻啶;氯苯哌酰胺;洛哌胺;盐酸氯哌啦米;盐酸洛哌丁胺;Imodium;Dissentin;Blox;Lopemid;Elcoman;Loperamidi hydrochloridum;Loperamide hydrochloride;Loperyl;Suprasec

4.4 分类

消化系统药物 > 止泻药物

4.5 剂型

1.胶囊:每粒1mg,2mg;

2.溶液剂:0.2mg/ml。

4.6 洛哌丁胺的药理作用

洛哌丁胺的化学结构类似氟哌啶醇和哌替啶,但治疗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任何作用。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与阿片类及地芬诺酯相似,可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肠蠕动。还可减少肠壁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通过胆碱能和非胆碱能神经元局部的相互作用直接抑制蠕动反射。洛哌丁胺可延长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促进水、电解质及葡萄糖的吸收,对前列腺素、霍乱毒素和其他肠毒素引起的肠过度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但治疗量是不影响胃酸的分泌。洛哌丁胺还可增加肛门扩约肌的张力,从而能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

4.7 洛哌丁胺的药代动力学

洛哌丁胺易为肠壁吸收,几乎全部进入肝脏代谢,由于它对肠壁的高亲和力和“首过代谢”,几乎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原形药的血浓度很低,血浆达最高浓度是在口服胶囊后5h。作用持续24h以上。t1/2平均为10.8h。蛋白结合率97%。经胆汁和粪便排泄。尿中排泄约占5%~10%。

4.8 洛哌丁胺的适应证

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特别适于慢性腹泻的长期治疗。另可用于肛门直肠手术的病人。

4.9 洛哌丁胺的禁忌证

洛哌丁胺不应用于不需抑制肠蠕动抑制的病人,尤其是肠梗阻、亚肠梗阻或便秘病人,也不可用于胃肠胀气的严重脱水的小儿、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广谱抗生素引起的假膜性肠炎患者。1岁以下儿童和孕妇忌服。

4.10 注意事项

1.洛哌丁胺不能单独用于伴有发热和便血的细菌性痢疾。

2.洛哌丁胺不能用于肝功能障碍者,以避免体内药物的相对过量。

3.腹泻病人在服药同时应适当地补水和补充电解质,若经1~2天治疗未见好转,或同时出现呕吐、发热、严重腹痛或便血者应立即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4.若服用过量而出现肝功能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纳洛酮可作为解毒剂,并对病人进行48h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5.小儿若发生便秘,应立即停药。

4.11 洛哌丁胺的不良反应

洛哌丁胺一般耐受良好,偶见口干、胃肠痉挛、便秘、恶心和皮肤过敏。

4.12 洛哌丁胺的用法用量

1.急性腹泻起始剂量成人为每天2粒,5岁以上的儿童为1粒,以后每次腹泻后1粒。总量不超过每天8粒。

2.慢性腹泻起始剂量成人为2粒,5岁以上儿童为1粒,以后可调节剂量直到大便正常。一般维持治疗剂量为每天1~6粒。1~5岁儿童2~3次/d,每次每千克体重1量杯(0.2mg/ml)口服溶液,至大便正常后,必须逐渐减少剂量。

4.13 药物相互作用

尚未发现洛哌丁胺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有相互作用。

4.14 专家点评

临床应用洛哌丁胺治疗非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腹泻有效率为100%,24h有效率可达70%,适用于急、慢性腹泻,有效率达80.87%,总有效率为98.25%,24h有效率为64.7%。

5 洛哌丁胺中毒

洛哌丁胺(氯苯哌酰胺、苯丁哌胺、易蒙停)可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肠蠕动,适用于治疗急性腹泻以及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腹泻。口服吸收约40%,几乎全部进入肝脏代谢。半衰期约为7~15h,大部分自肠道排泄。常用量口服4~8mg,最大可达16~20mg/d。[1]

5.1 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皮疹、瘙痒、口干及腹胀、恶心、食欲缺乏,偶见呕吐,也可有头晕、头痛、乏力。[1]

5.2 诊断

洛哌丁胺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

有洛哌丁胺应用史,出现上述表现。

5.3 治疗

洛哌丁胺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对症治疗。

6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2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