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汤

目录

1 拼音

bèi mǔ tāng

2 概述

贝母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六首。

3 《普济本事方》卷三方之贝母汤

3.1 处方

贝母(去心,姜制)、黄芩、干姜、陈皮(去白)、五味子各一两,桑白皮(蜜炙)、半夏(汤浸)、柴胡、桂心各半两,木香、炙甘草各一分[1]

贝母(去心,姜制)黄芩(生,去皮)干姜(生)陈皮(去白)五味子(拣)各30克 桑白皮(蜜炙)半夏(汤浸)柴胡(去苗)桂心(不见火)各15克 木香 炙甘草各7.5克

3.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3.3 功能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三方之贝母汤主治咳嗽日久不愈[1]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加杏仁(去皮尖)七个,生姜七片,水煎热服[1]

每服15克,加杏仁(去皮、尖)7个,生姜5片,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每服5钱,水1盏半,加杏仁7个(去皮尖,碎之)生姜7片,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

3.5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贝母气味苦甘微寒,入手太阴少阴;黄芩气味苦寒,入手太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陈皮气味苦辛微温,入手足太阴;五味子气味俱全,兼入五脏;桑白皮气味苦辛温,入手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柴胡气味辛甘平,入足少阳;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厥阴;木香气味辛温,入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脾,能和诸药之性,兼入十二经络,再佐以生姜之达表,不专为肺经咳嗽而设也。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嗽,故方中之品兼行五脏,积久成痼,能一旦肃清矣。

3.6 临床应用

久嗽:黄师文云;戊申冬,有姓蒋者,其妻积年嗽,制此方授之,一服愈。以此治嗽,悉皆愈。

3.7 摘录

《普济本事方》卷三

4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之贝母汤

4.1 方一

4.1.1 组成

炒贝母、半夏(白矾汤洗)各一两、干姜、麻黄(去根节)、款冬花、炙甘草各半两[1]

4.1.2 制法

上药为细末[1]

4.1.3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加生姜三片,杏仁(去皮尖)二粒,水煎服[1]

4.1.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之贝母汤主治肺中风,咳嗽喘满[1]

4.2 方二

4.2.1 组成

贝母一两,甘草(半生,半炙)二钱[1]

4.2.2 制法

上药为末[1]

4.2.3 用法用量

每服一字或半钱,陈米煎汤空腹调下;痰盛生姜煎汤调下[1]

4.2.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之贝母汤主治婴儿咳嗽有痰[1]

5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之贝母汤

5.1 处方

贝母8分,石膏8分,升麻6分,知母6分,黄芩6分,栀子6分,芍药6分,杏仁5分,柴胡5分,羚羊角4分,射干4分,甘草(炙)2分。

5.2 功能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之贝母汤主治伤寒壮热加嗽。

5.3 用法用量

上切。水4升,煮1升2合,为4服。1-2岁量与。

5.4 摘录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

6 《外台秘要》卷十引《小品方》之贝母汤

6.1 处方

贝母2两,甘草(炙)2两,麻黄(去节)4两,桂心4两,半夏(洗)3两,干姜3两,杏仁70枚。

6.2 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十引《小品方》之贝母汤主治咳逆,喉中如水鸡声。

6.3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2斗3升,先煮麻黄得10沸,纳药煮取3升,温服7合,每日3次。

6.4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羊肉、饧。

6.5 摘录

《外台秘要》卷十引《小品方》

7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四引《医林》方之贝母汤

7.1 处方

贝母(姜汁浸半日)2钱,五味子2钱,桑白皮2钱,黄芩2钱,陈皮2钱,半夏半钱,甘草(炙)半钱,桂心半钱,柴胡半钱,木香半钱,杏仁(去皮尖,炒)14粒,干姜(炮)2分半。

7.2 功能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四引《医林》方之贝母汤主治久嗽虚寒不已。

7.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2服。水2盏,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

7.4 摘录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四引《医林》

8 《医彻》卷四方之贝母汤

8.1 处方

川贝母1钱半,茯苓1钱,车前子1钱半,当归1钱,炙甘草3分,广陈皮7分,远志肉1钱,枣仁1钱,钩藤1钱,牡丹皮7分,桂园肉5枚,灯心1握。

8.2 功能主治

《医彻》卷四方之贝母汤主治产后内热咳嗽,心神不宁。

8.3 摘录

《医彻》卷四

9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之贝母汤

9.1 处方

贝母(炒)1两,半夏(白矾汤洗7次,焙)1两,干姜(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甘草(炙)半两,款冬花半两。

9.2 制法

上为细末。

9.3 功能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之贝母汤主治肺中风,咳嗽喘满。

9.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杏仁2个,煎5分,温服。

9.5 摘录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张涣方》

10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贝母汤

10.1 组成

贝母1两,甘草(半炙半生)2钱。

10.2 主治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贝母汤主治百日内婴孩咳嗽有痰。

10.3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或半钱,用陈大米煎汤,空心调服;痰盛,淡姜汤调下,或牛黄少许煎服。

10.4 制备方法

锉焙为末。

11 《杏苑》卷五方之贝母汤

11.1 组成

贝母1钱,知母1钱,半夏1钱,秦艽1钱,甜葶苈5分,甘草(炙)5分,杏仁8分,橘红1钱2分。

11.2 主治

《杏苑》卷五方之贝母汤主治肺劳实热,面目浮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

11.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食远服。

12 《产孕集》卷下方之贝母汤

12.1 组成

贝母1钱5分,连翘2钱,当归2钱,川芎2钱,桔梗1钱,白芷1钱,赤芍1钱,川续断1钱,红花5分。

12.2 主治

《产孕集》卷下方之贝母汤主治气滞血阻,脉络不通,乳道壅闭,无乳。

12.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3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贝母汤

13.1 处方

贝母(炮,去心)1两,桑根白皮(锉)1两,款冬花1两,甘草(炙)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13.2 制法

上为粗末。

13.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贝母汤主治伤寒后,饮水过多,卒上气发热。

13.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3-7片,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1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14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贝母汤

14.1 组成

贝母(去心)3分,款冬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甘草(炙,锉)3分。

14.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贝母汤主治伤风,暴得咳嗽。

14.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4.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5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方之贝母汤

15.1 组成

贝母(去心)1两,桑根白皮(锉)1两,紫菀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五味子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别研)1两半,人参1两半,葶苈(隔纸炒)半两。

15.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方之贝母汤主治产后肿满,喘急咳嗽。

15.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5.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6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方之贝母汤

16.1 组成

贝母(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0枚,生姜(切,焙)1两,石膏(碎)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半两,白术(锉)半两,淡竹叶1握(切)。

16.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方之贝母汤主治乳石发,上气肺热,呀嗽,多涕唾。

16.3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蜜2钱搅匀,空心温服。

16.4 运用

若取利,入芒消1字,汤成下。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7 《御药院方》卷五方之贝母汤

17.1 组成

贝母(去心)半两,桑白皮(锉)半两,五味子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款冬花2两,知母1分,杏仁(去皮尖,麸炒)3分。

17.2 主治

《御药院方》卷五方之贝母汤主治暴发咳嗽,多日不愈。

17.3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17.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7.5 附注

本方方名,《袖珍》引作“贝母散”。

1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