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孢子虫类 (最后修订于2010/2/9 19:30:59)[共256字]
摘要:孢子虫类是原生动物门形走亚门的一纲,都是寄生种类,宿主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被囊动物和脊椎动物等。无口,肛门和伸缩泡。通过体表摄取营养。亦无运动胞器,除滑走运动和幼期的变形运动外,不能移动。进行无性生植,如二分裂、多分裂等,即繁殖体分裂成许多裂殖体,所以又称裂殖生殖,也进行有性生殖。其分类位置还无定论,暂分焦虫类(Piroplasma)、晚生孢子虫类、无极囊孢子虫类、极囊孢子虫类、微孢子虫类5个亚纲,但多倾向于把无极囊孢子虫以下的3个亚纲合并为独立的变形孢子虫亚门(Amoebosporidea)。......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某市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感染情况
【摘要】目的探讨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感染情况,为控制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幼儿腹泻患者新鲜粪便,制片、固定后用金胺-酚染色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复染,光镜下检查圆孢子虫卵囊。结果幼儿园儿童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为6.39%。男女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6.20%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幼儿腹泻患者圆孢子虫卵囊检出率分别为3.45%和9.71%,差异有统计学意
- 微小隐孢子虫免疫保护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微小隐孢子虫;免疫保护;基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属于原生动物界的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原虫。迄今报道过的隐孢子虫虫种有: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小鼠隐孢子虫(C.muris),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蛇隐孢子虫(C.serpentis),鱼隐孢子虫(C.nasorum)等,对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造成感染的主要是Tyzzer于1912[1]年
- 广西南部某市周边农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调查
【摘要】 目的调查广西南部某市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粪样经水醚沉淀法和蔗糖离心浮聚法处理,涂片后用改良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在7个奶牛场中检查了429头奶牛,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8.16%,1~4月龄犊牛和1岁龄以上奶牛感染率分别为7.69%(5/65)和8.24%(30/364)。结论广西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常见,居民可因
- 十堰市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患病率儿童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其特点是宿主种类多,生活史简单,不需要转换宿主,以腹泻为主要症状。隐孢子虫病在国外较多见。我国1987年在南京发现首例患者[1],以后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2-3]。为了解十堰市幼儿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笔者对十堰市幼儿园儿童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现况调查,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整群抽取十堰市城区及丹江口市、郧县、郧
- 抗人隐孢子虫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摘要】目的研制针对人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人隐孢子虫(C.hominis,)超声粉碎物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3~5次有限稀释克隆化,获得7株持续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反应性。结果获得7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JF1~JF7,对隐孢子虫胞内和胞外的检测无差异。结论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为临床对人隐孢子虫的诊断提供用力工具。【关键词】隐孢子
- 科学家发现微孢子虫为有性繁殖
性繁殖,该发现有望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找到方法治疗上述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该论文的主要作者、杜克大学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学博士后李颂昌(音译)说:“微孢子虫感染很难治疗,因为我们对其知之甚少,50%%的艾滋病患者遭遇微孢子真菌感染,引发慢性腹泻。这些感染也在旅行性腹泻病人、器官移植接受者和老人身上发现。”微孢子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各年龄组均可受染,
- 十堰市部分中小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关键词】隐孢子虫小感染学生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CPS)为体积微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寄生于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由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疾病称隐孢子虫病(Crytosporidiosis),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人畜共患性原虫病[1]。为了解十堰市中小学生CPS感染情况、流行特征及主要临床表现,以便为防治隐孢子
- 第三节 隐孢子虫
第三节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Tyzzer,1907)广泛存在于动物中,亦为人体的重要寄生孢子虫,可引起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寄生于人体的种主要是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该虫是机会致病原虫,但也是一种重要的腹泻病原。本病在国外的研究报道日趋增多,国内近几年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形态与生活史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转换宿
- 食品和水源微小隐孢子虫18SrRNA鉴定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生蔬食品及相关水源微小隐孢子虫污染情况,并研究其卵囊分离及18SrRNA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分步离心富集法从78份生蔬食品和相关水源中分离出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并提取DNA模板,利用微小隐孢子虫18S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446bp)进行多聚酶链反应扩增,扩增产物经回收克隆后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从78份样品中检出4份特异性条带样品。限性样品的重组克隆
- 微孢子虫脑炎一例临床和病理表现
2008年06月13日《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年41卷1期-44-48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6月13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研究微孢子虫脑炎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表现。方法采用对1例微孢子虫脑炎患者的临床、脑活体组织检查组织病理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此病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体温大多正常或37.5℃以下,升高见于病情加重出现昏迷时;患者不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但免疫力低下;全脑多发病灶
- 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虫肺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虫肺炎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2006~2007年收治的艾滋病(AIDS)并发肺孢子虫肺炎(PCP)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以及诊疗护理过程,总结病情观察和护理的经验。结果4例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虫肺炎病人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AIDS病人如观察到CD4+细胞小于200/μL,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
- 微小隐孢子虫重组BCG-CP15/60-23疫苗的构建及鉴定
【摘要】目的构建和鉴定微小隐孢子虫CP15/60-23基因重组卡介苗。方法以pET-30a-CP15/60-23质粒为模板,PCR扩增CP15/60-23基因片段,然后克隆至TA载体;通过酶切、测序鉴定后,将CP15/60-23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定向克隆至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MV262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SP)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MV262-CP15/60-23,用电
- 医学寄生虫学-孢子虫复习题
1.弓形虫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来自终宿主()排出的(),以及中间宿主肉类中的()。12.能致胎儿畸形和先天愚型的寄生虫感染是()。13.妊娠期感染()有可能招致胎儿畸形或先天愚型。14.迄今已发现的肺孢子虫生活史各期有()、()、()和()。15.爱滋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是()感染引起的()。16.经胎盘可传播的原虫病有()及()。17.在弓形虫的发育过程中有5种虫期,即()、()、()、()及()
- 第十二章 孢子虫--第一节 疟原虫
第十二章 孢子虫 孢子虫隶属于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的孢子纲(ClassSporozoa)。全为寄生性。细胞内寄生阶段一般无运动细胞器,如有伪足则是摄食作用。生殖方式包括无性和有性两类。无性生殖有裂体增殖(schizogony)产生裂殖子,以及孢子增殖(sporogony)产生具感染性的子孢子(sporozoite);有性生殖是通过雌雄配子结合进行的配子生殖(gameto
- 艾滋病合并症(6)
图注:艾滋病合并隐球孢子虫病,在小肠壁绒毛表面呈现黑点。作者:自动采集
- 基因研究揭示牲畜寄生虫感染之谜
一步的理解。科学家对牛羊易感染的两种寄生虫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些寄生虫的一些基因中发生的微妙变化使得病原体感染几率大为升高。由利物浦大学及维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进行的这项联合研究针对弓形虫和孢子虫基因组进行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研究人员相信,此举有望为控制牲畜寄生虫感染提供新的方法。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寄居在细胞内部的超显微病原体是英国牲畜感染病毒的重要原因,但其中的弓形虫也可以使人类感染,
- 隐孢子虫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索隐孢子虫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离小鼠的树突状细胞,将树突状细胞与活体隐孢子虫一起培养,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树突状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树突状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的情况。结果活体隐孢子虫能直接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并使其细胞表面高表达CD40、CD80、CD86,同时产生大量的IL-6、IL-12及TNF-α等细胞因子。结论树突状细胞参与了隐孢子虫宿主免疫过程
- 亚洲瓢虫的“生物武器”
,它们的部分欧洲同类大量死亡。原来,当地瓢虫在偷吃亚洲瓢虫的虫卵或幼虫后不久,就会倒在亚洲瓢虫的“生物武器”下。 德国吉森大学16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亚洲瓢虫体内存在一种名为“微孢子虫”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显然不会危及亚洲瓢虫,却能对欧洲瓢虫产生致命打击。 亚洲瓢虫因其好吃蚜虫的天性被美洲、欧洲的一些国家引入用于生物防治。不过,瓢虫还有偷吃同类虫卵和幼虫的习惯。欧洲瓢虫如果吃
- 生态中心在病原微生物健康风险评价方法领域取得新进展
病原微生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在人群中内链式传播最后导致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因此是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关注的重要对象。水介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特别是隐孢子虫直接导致1993年3-4月美国Milwaukeee州发生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40万人感染。至今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20起的隐孢子虫大规模感染事件的发生。隐孢子虫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厚的壁囊,在环境中可以长期存在,并且能够耐氯。其主要感染特征是腹泻,一般
- 缺硒小鼠对微小隐孢子虫的敏感性与宿主抗氧化性损伤有关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何宏轩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小组近日发现,利用微小隐孢子虫分别感染成年缺硒小鼠和常硒小鼠,通过检测小鼠的抗氧化酶的水平(如MDA,SOD,GPx和CAT等)发现感染后缺硒小鼠和常硒小鼠存在明显差异,表明缺硒小鼠的抗氧化状态明显受损。Th1细胞因子(IFN-γ和IL-2)和Th2细胞因子(IL-4)的检测结果发现缺硒小鼠产生了低水平的IFN-γ、IL-2和IL-4。此外,常硒小鼠的CD3,
- 线粒体残迹的功能
微孢子虫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真核生物的高度专业化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它们在过去长期被认为是真核生物演化的一个早期阶段的遗迹,这个阶段是在生物获得线粒体之前。但最近的研究工作使这个问题变得复杂了,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含有一个很小的线粒体残迹,被称为mitosome。mitosome的功能还存在争议,但微孢子虫基因组已知编码线粒体铁—硫团结构的几个组分。现在,Golberg等人描述了两种微孢子虫的
- 带你了解游泳池里的那些微生物
大部分人游泳时,很少会想到水中有游动的微生物。为了你的健康,最好还是提防一下这些微生物,并想想它们是怎么被带进游泳池的吧。 夏未将至,劳工节(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周末就在眼前,人们将涌向海滩和游泳池享受夏末最后一次的户外凉爽。大部分人在冲进凉水中时,很少会想到水中有游动的微生物。不过为了健康,最好还是想想这些微生物,以及它们是怎么被带进游泳池的吧。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查尔斯·戈巴(C
- 污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的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污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磁分离姬姆萨染色法,对深圳市内3家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出的污水,进行对病原虫的离心沉淀、淘洗、磁分离及染色鉴定。检测污水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包囊的含量。结果3家污水处理厂中有2家在处理后的污水中检出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结论目前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仍可检出致病原虫,表明地面水存在水污染的危险性。 关键词:污水;隐孢子虫;贾
- 人体寄生虫学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第四节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第二篇医学原虫学第五章医学原虫概论第六章叶足虫第七章鞭毛虫第一节杜氏利什曼原虫第二节锥虫第三节蓝氏贾第鞭毛虫第四节阴道毛滴虫第五节其他人体寄生毛滴虫第八章孢子虫第一节疟原虫第二节刚地弓形虫第三节隐孢子虫第四节卡氏肺孢子虫第五节其他孢子虫第九章纤毛虫第三篇医学蠕虫学第十章吸虫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华支睾吸虫第三节布氏姜片吸虫第四节肝片形吸虫第五节并殖吸虫第六节血
- 法找到提高新生动物免疫力新方法
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日前宣布,该所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刺激新生小鼠自身免疫系统的新方法,能够提高小鼠抵抗各种感染,特别是隐孢子虫感染的能力。研究人员期望将这项成果尽快运用到反刍类家畜的饲养中。 该所研究人员在为新成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新生反刍类家畜感染的疾病中有60%至80%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导致的腹泻,其中尤以隐孢子虫导致的隐孢子虫病最为严重,因为它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导致家畜死亡,
- 张龙现小组发现猴类自然感染人兽共患肠道原虫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河南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牧医工程学院教授张龙现课题组,对我国野生和圈养猴类肠道原虫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野生和圈养猴类已感染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相关研究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寄生虫学杂志》。该课题组通过分析河南、云南等省份的26种野生和圈养猴,共计2660份样品,发现猴类感染了人隐孢子虫、鼠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其中人隐孢子虫包括两个亚型IbA12G3和IiA17,而前者为新发现亚型
- 法国找到提高新生动物免疫力新方法
2007年04月17日新华网8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日前宣布,该所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刺激新生小鼠自身免疫系统的新方法,能够提高小鼠抵抗各种感染,特别是隐孢子虫感染的能力。研究人员期望将这项成果尽快运用到反刍类家畜的饲养中。该所研究人员在为新成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新生反刍类家畜感染的疾病中有60%至80%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导致的腹泻,其中尤以隐孢子虫导致的隐孢子虫病最为严重,因为它不仅影响家
- 心脏移植患者的肺奴卡菌病
tLungTransplant.2007Jan;26(1):93-7.11肺部奴卡菌感染在免疫妥协患者中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感染。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HaddadF及其同事日前报道了一例迅速发展为肺奴卡菌病的心脏移植患者。研究人员回顾了移植受者中奴卡菌感染的常见临床特征,介绍了该病诊断和处理中的困难。他们还分析了不同耶氏肺孢子虫预防方案在同时预防奴卡菌和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方面的差异。作者:
- HIV感染者手术治疗预后分析(附30例报告)
3以上的14例,20~250/mm3之间的16例。CD4+值最高为578/mm3最低值为21/mm3。 1.3合并症4例合并中度贫血,1例合并轻度贫血伴血小板减少,10例合并有丙肝,1例合并有肺孢子虫肺炎、细菌性肺炎、呼吸衰竭、左侧气胸、真菌性口炎、丙肝。 2治疗 30例均手术治疗。2例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切除术,1
- 登Science新闻何宏轩再发新成果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何宏轩研究员早年毕业于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动物疫病研究组组长。2008年ScienceNews以“TRIPPINGUPAVIANFLU”为标题评论了其研究小组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合作的有关禽流感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何宏轩研究员带领的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利用siRNA表达质粒载体,将根据保守区序列设计的siRNA片段导入到
- 硝唑尼特:一种新型广谱抗菌、抗寄生虫药物
随着耐药菌株与耐药虫株的不断出现,人们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制新型的抗菌和抗虫药物[1]。20世纪70年代RomarkLaboratories公司成功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广谱抗菌、抗寄生虫药物——硝唑尼特,1997年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成功注册上市,并以广谱、高效、低毒,尤其是其在抗耐药性厌氧菌和幽门螺杆菌中的特点[2~6],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与关注。1硝唑尼特的化
-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进展
【摘要】感染性腹泻是一个古老而常见的疾患,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并广泛存在、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肠道传染病,也是当今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DNA探针及PCR技术的应用,从70年代以后,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原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细菌和寄生虫方面也同样出现了不少过去鲜为人知的新种类和型别。【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细菌病毒寄生虫腹泻是一个
- 全国蚕茧研究者齐聚绿城探索蚕茧“掘金”之门
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经过两年的研究,目前,该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成功完成了9X家蚕全期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率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全基因组基因芯片的制备和分析,基本完成了家蚕微孢子虫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新建了多个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重要平台;在重要功能基因鉴定、克隆方面提前达到预期目标;在重要理论研究方面也有较大进展。本次会议落户绿城,旨在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与我国蚕茧
- 医学寄生虫学(第二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阅学习。作者简介: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寄生现象与寄生虫和宿主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第三章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第四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第二篇医学原生动物第五章概论第六章根足虫第七章鞭毛虫第八章孢子虫第九章纤毛虫第三篇医学蠕虫学第十章概论第十一章吸虫第十二章绦虫第十三章线虫第十四章棘头虫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第十五章概论第十六章蜱螨第十七章昆虫纲第五篇寄生虫学实验技术第十八章病原学诊断方法第十九章
-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集——医学考试辅导系列丛书
章医学原虫概论第九章叶足虫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第二节其他消化道阿米巴第三节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第十章鞭毛虫第一节杜氏利什曼原虫第二节锥虫第三节蓝氏贾第鞭毛虫第四节阴道毛滴虫第五节其他毛滴虫第十一章孢子虫……第十二章结肠小袋纤毛虫第三篇医学蠕虫第十三章吸虫第十四章绦虫第十五章线虫和棘头虫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第十六章医学节肢动物概论第十七章蛛形纲第十八章昆虫纲模拟试题编辑推荐:紧扣最新版卫生部规划教材
- 人体寄生虫学(第3版)(精装)
虫的生物多样性与分子遗传学第五章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第六章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第七章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及预防和控制第八章人体寄生虫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篇原虫学第九章原虫学概论第十章鞭毛虫第十一章叶足虫第十二章孢子虫第十三章纤毛虫第三篇蠕虫学第十四章蠕虫学概论第十五章吸虫第十六章绦虫第十七章猪臣吻棘头虫第十八章线虫第四篇昆虫学第十九章昆虫学概论第二十章昆虫纲第二十一章蛛形纲概述第二十二章舌形虫第二十三章媒介昆
- 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
现与再现的寄生虫病本章要点第六章寄生虫的危害一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二寄生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要点第七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第二篇医学原虫学第八章医学原虫概论第九章叶足虫第十章鞭毛虫第十一章孢子虫第十二章纤毛虫第三篇医学蠕虫学第十三章吸虫第十四章绦虫第十五章猪巨吻棘头虫第十六章线虫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第十七章节肢动物概论第十八章蛛形纲第十九章昆虫纲附录一医学寄生虫专业词汇及解释附录二寄生虫病
- 第四节 卡氏肺孢子虫
第四节 卡氏肺孢子虫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is carinii Delanoe et Delanoe,1912)简称肺孢子虫,广泛存在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可引起肺孢子虫性肺炎,或称肺孢子虫病(pneumocystosis)。本虫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机会致病寄生虫。 形态 本虫为真核单细胞生物,其分类地位尚未明确。生活史中主要有两种型体,即滋养体和包囊。在姬氏染色标本中
- 五、病理变化
性感染(包括原虫、病毒、细菌和真菌)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 (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1.肺孢子虫病 肺孢子虫病主要引起肺孢子虫肺炎。两肺显示弥漫性受累、实变、重量增加,含气显著减少。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肺切面呈粗海绵状。肺泡腔内出现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状、红染、无细胞性渗出液,称为蜂窝状渗出液。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为立方状。肺孢
- 七、诊断标准
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 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 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 活动性
- 第十节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
些国家和地区以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PC)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为多见,其次为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以肺结核(见肺结核节)最为常见。本段主要阐述PC所引起的肺炎。 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虫(PC)所引起,原虫寄生在肺泡内,成虫粘附于肺泡上皮,当宿主免疫缺陷时,便引起肺炎。其他伴有免疫缺陷的疾病,如白
- 寄生虫的动物模型
模型均为灵长类动物,十分昂贵。但是这些动物模型的存在为疟疾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也应探索应用小型动物作为人疟原虫的动物模型。卡氏肺孢子虫正常大鼠反复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使其抵抗力下降。此时人肺孢子虫可成功感染大鼠。这为卡氏肺孢子虫的形态、生活史,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制备单克隆抗体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旋毛虫将含旋毛虫幼虫的肉类(含幼虫200条左右)捣碎喂养正常小鼠或大鼠,经5周左右可在动物的肌肉内
- 艾滋病的肺肾阴虚证有什么症状,怎样治疗?
肺肾阴虚证是艾滋病的常见证型,多见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艾滋病早、中期患者。尤以卡氏肺炎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较多见。可出现发热,咳嗽,无痰或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动则喘促,全身乏力,消瘦,口干咽痛,盗汗,周身可出现淡红色皮疹,伴轻度瘙痒。舌红少苔,脉沉细小数。依据中医理论,艾滋毒邪耗伤肺气及肾阴,阴虚火旺,故出现发热,咳嗽,无痰或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肺气不足故气短胸痛,动则喘促;气
-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
。有些国家和地区以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PC)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为多见,其次为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以肺结核(见肺结核节)最为常见。本段主要阐述PC所引起的肺炎。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虫(PC)所引起,原虫寄生在肺泡内,成虫粘附于肺泡上皮,当宿主免疫缺陷时,便引起肺炎。其他伴有免疫缺陷的疾病,如白
-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原虫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A型题1.生活史属于循环传播型的原虫是A.间日疟原虫B.蓝氏贾第鞭毛虫C.阴道毛滴虫D.刚地弓形虫E.溶组织内阿米巴2.医学原虫是指A.危害人类的原生动物B.人体的寄生性原虫C.寄生于人体和家畜的原虫D.寄生于人体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原虫E.寄生于人体的致病性原虫3.医学原虫的基本结构是A.表膜、基质和细胞器B.表膜、胞质和胞核C.核膜、核质和核仁D.胞质、胞核和细胞器E.表膜、细胞器和胞
- 旅美华人科学家揭示细胞膜伸展突起新机制
细胞膜的伸展突起是如何调控的?它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如何?旅美华人科学家陈贤明等人的一项新研究结果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该研究为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细胞膜伸展突起与细胞正常运动、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免疫细胞对异物的吞噬等紧密相关,但细胞调控细胞膜伸展突起的分子机理目前还不清楚。 目前在美国梅奥诊所工作的华人科学家陈贤明研究员和同事,利用体外胆管上皮细胞感染模型,分析了隐孢子
- 吕选忠关于绿色农药研发及生物技术应用的论述
菌,此外尚有赤僵菌、蚧生轮枝菌、汤姆生多毛菌等。病毒制剂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和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线虫研究和应用主要有斯氏线虫、异小杆线虫属的线虫等,原生动物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微孢子虫。农用抗生素是一种广泛应用、品种众多的微生物农药,它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低微浓度时即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或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制剂。国外以日本发展最快,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开发了
- 第二篇 医学原虫--第九章 概论
口摄食二种形式。前者有吞噬(phagocytosis)和吞饮(pinocytosis),分别指摄取固态和液态食物,统称为内胞噬(endocytosis)。纤毛虫的胞口已早为人知,近代超微研究发现在孢子虫和鞭毛虫均有微胞口(micropore)或管胞口(tubularcytostome)等摄食细胞器。摄入的食物在胞质形成食物泡,溶酶体与食物泡结合,参与消化、分解。残渣和代谢最终产物各以特定的方式,
- 游泳引起的传染病流行及预防
Theprevalenceandpreventionofinfectiousdiseasesduetoswimming. ZENGSi-qing. (Guangdong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Guangzhou510300,Guangdong,P.R.China) 摘要:游泳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包括隐孢子虫病、血吸虫病和贾
- 八、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治与预防
(一)肺孢子虫肺炎 1.诊断: (1)起病隐匿或亚急性,干咳,气短和活动后加重,可有发热、紫绀,严重者发生呼吸窘迫;(2)肺部阳性体征少,或可闻及少量散在的干湿啰音。体征与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3)胸部X线检查 可见双肺从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有时呈毛玻璃状阴影;(4)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严重病例动脉血氧分压(Pa02)明显降低,常在60mmHg以下;(5)血乳酸脱
- 艾滋病812例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重大传染病,从1981年美国报道第一例艾滋病至今的26年间,艾滋病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06年12月的最新流行报告,目前全球现存HIV/AIDS患者3950万例,仅2006年1年间,就有430万新感染病例,290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不一。在发达国家,随着艾滋病知识的普及以及联合抗HIV治疗,艾滋病处于低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