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胞肉生疮
摘要:胞肉生疮病证名。《银海精微》卷上:“胞肉生疮者,此脾胃热毒,胞内肐(月答),或风粟变而为疮,血热化脓,腐烂腥臊,流汁流脓,浸渍黑睛生翳,眼如朱砂之色,此症虽少,不可不知。”其治宜泻火解毒,内服清胃散或三黄汤等加减。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6 15:59:25 107字 ]
相关词条:
- 胞肉生疮
拼音:bāoròushēngchuāng胞肉生疮病证名。《银海精微》卷上:“胞肉生疮者,此脾胃热毒,胞内肐(月答),或风粟变而为疮,血热化脓,腐烂腥臊,流汁流脓,浸渍黑睛生翳,眼如朱砂之色,此症虽少,不可不知。”其治宜泻火解毒,内服清胃散或三黄汤等加减。...
- 大蒜
/kg,po为15.1g/kg。炮制:除去泥土及须根、阴干备用。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温中行滞;解毒;杀虫。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灸。注意: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
- 坠肝丸
拼音:zhuìgānwán《眼科全书》卷四:组成:五味子1两,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知母1两,泽泻1两,山药1两,防风1两5钱,龙胆草、青葙子、柴胡、黄芩、草决明、白芍、蔓荆子。主治:胞肉生疮外障。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清茶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清和散
拼音:qīnghésǎn《眼科全书》卷四:方名:清和散组成:连翘、防风、荆芥、薄荷、苦参、玄参、升麻、秦艽、瓜蒌根。主治:胞肉生疮外障。用法用量:上加灯心,水煎,食后服。...
- 淋巴瘤样肉芽肿
MR,LYG疾病代码ICD:J98.8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granulomatosis,LG)是血管炎和肉芽肿反应的一种少见类型。本病的特征是各种组织均发生血管营养性、血管破坏性病变和肉芽肿反应,并伴以广泛的非典型性淋巴增殖性浸润,主要累及肺脏,也可累及肺外组织。主要受累器官为肺(80%)、皮肤(40%~45%)、中枢神经系统(30%)、肝(25%);...
-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
病B74丝虫病B75旋毛虫病B76钩虫病B77蛔虫病B78类圆线虫病B79鞭虫病B80蛲虫病B81其他肠道蠕虫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B82未特指的肠道寄生虫病B83其他蠕虫病B85虱病和阴虱病B86疥疮B87蝇蛆病B88其他病虫侵染B89未特指的寄生虫病B90结核病后遗症B91脊髓灰质炎的后遗症B92麻风的后遗症B94其他和未特指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B95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作为分类于其他章疾病...
- LE
块。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肌束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
- 红斑狼疮
块。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肌束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变,为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炎症或痉挛所致。包括网状青斑、血管炎性皮肤损害、雷诺现象、甲周红斑、荨麻疹样皮损、冻疮样狼疮样皮损及毛细血管扩张等。7%~14%的患者可出现黏膜糜烂或无痛性溃疡。(3)关节和肌肉病变:约95%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和关节炎,常见于四肢小关节。5%~10%的患者有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多因长期、大量、不规则使用激素所致。半数患者有肌痛和肌病,甚至出现明显的肌无力症状或肌肉萎缩。关节...
- 狼疮肾炎
变,为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炎症或痉挛所致。包括网状青斑、血管炎性皮肤损害、雷诺现象、甲周红斑、荨麻疹样皮损、冻疮样狼疮样皮损及毛细血管扩张等。7%~14%的患者可出现黏膜糜烂或无痛性溃疡。(3)关节和肌肉病变:约95%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和关节炎,常见于四肢小关节。5%~10%的患者有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多因长期、大量、不规则使用激素所致。半数患者有肌痛和肌病,甚至出现明显的肌无力症状或肌肉萎缩。关节...
- SLE
块。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肌束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
- 系统性红斑狼疮
块。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肌束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
- 地黄丸
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八一引《百一选方》之地黄丸主治小儿肾疳。多由乳食不调,脏腑伏热所致。凡滋味入于脾而生虫,虫大则动,侵蚀脏腑,遂使小儿心闷。若上蚀腭龈,则口疮出血,齿色紫黑;下蚀肠胃,则下痢肛烂,湿痒生疮。或以走马命名,盖齿属肾,肾气虚才受邪热。疳气直奔上焦,初作口气,名曰臭口;次第齿黑,名曰崩砂;盛则龈烂,名曰溃槽;热血逆出,名曰宣露;甚者牙齿脱落,名...
- 苏子降气汤
超过2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周常常见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人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
-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
红斑、多形性红斑、秃发和体毛减少等。目前认为一些特异性皮疹系皮肤过敏性血管炎所致,皮肤病变与肝病有直接联系,故称之为“肝-皮综合征”。黏膜病变表现为口腔溃疡,主要有三种形式:①烟酸缺缺乏样口炎;②口疮样溃疡;③在充血的口腔黏膜上出现散在性浅溃疡。(8)神经系统病变:除肝性脑病外,尚可表现中枢神经异常,如癫痫样抽搐、颅内压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轻度偏瘫伴有偏身感觉低下、锥体外系统平衡障碍及脑神经麻...
- 结节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Mortimer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鲍氏肉芽肿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Schaumann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伯克肉样瘤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郝-伯二氏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伯克氏肉样瘤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结节线虫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类肉瘤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肉样瘤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Boeck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良性淋巴肉芽肿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类肉状瘤病
干酪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即可做出诊断,但应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该病的免疫学特征为皮肤迟缓样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及Ⅰ型辅助T细胞(TH1)免疫反应增强,同时可见循环免疫复合物及B细胞反应增高。结节病由英国医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报道,曾一度被称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鲍氏肉芽肿病、类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肿病等。直至1940年,“结节病”(sarcoidos...
- 冬青叶
青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6小时1次;或用30毫升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液中行静脉滴注。同时口服100%四季青糖浆,每次20~40毫升,日服3~4次。副作用:用药过程中,发现白细胞呈一时性下降,一般于治疗结束时下降至4000~5000/立方毫米,最低为2300/立方毫米,停药后1~2天即开始回升,恢复正常。极少数病例有恶心、呕吐及头昏等反应,静脉滴注时个别病例并发静脉炎。⑩治...
- 皮肤型红斑狼疮
块。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肌束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
- CLE
块。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肌束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分类:神经内科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表现:...
- PM-DM
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分类:神经内科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表现:...
- PM/DM
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分类:神经内科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表现:...
-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分类:神经内科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表现:...
- 多肌炎-皮肌炎
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分类:神经内科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表现:...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分类:神经内科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表现:...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分类:神经内科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临床表现:...
- 其他沙门菌感染
伤寒、副伤寒有相对缓脉、玫瑰疹,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而其他沙门菌感染则罕见。伤寒、副伤寒血清肥达反应阳性,血液、骨髓、大便培养可有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生长。败血症常可找到原发感染病灶,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大多增高,血液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3.局部化脓感染型的鉴别诊断由沙门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与其他细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在临床上很难相互区别,必须通过作局部病灶的脓液培养,分离出致...
- WS/T471—2015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se人体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幼虫毒毛或毒液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炎、骨关节炎及软组织肿块,严重者可有骨关节畸形、僵直和功能障碍。3.132疥疮scabies疥螨病由疥螨属(Sarcoptes)虫种[主要为人疥螨(Sarcoptesscabiei)]寄生于人体皮肤角质层内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奇痒,白天较轻,夜晚加剧,睡...
- 皮肌炎
获良效。病因学确切病因尚不够清楚,可能为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异常对自我的异常识别以及血管病变,三者亦可能有相互联系,例如横纹肌纤维的慢病毒感染可导致肌纤维抗原性的改变,被免疫系统误认为“异已”,从而产生血管炎而发生本病。(一)免疫学研究鉴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肌肉活检标本示微小血管内有IgG、IgM和C3以及补体膜攻击复合物C56-C9沉积,沉着的程度似与疾病活动性相关。Arahata和Eng...
- 乌梅丸
虫所畏恶,故有安蛔止痛之功。又乌梅酸涩收敛,黄连、黄柏坚肠止痢,余药温中补虚,所以又能治疗寒热错杂而正气已虚之久痢。本方治证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喜温而恶寒,寄生肠内,因胃热肠寒,不利于蛔虫生存,则扰动不安,不时上窜胃中,故腹痛、烦闷、呕吐,甚则吐出蛔虫。由于蛔虫起伏无时,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痛甚则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乃致四肢厥冷而发为蛔厥。证属寒热错杂,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
- 千金丸
黄芩6铢,石斛6铢,石膏6铢,粳米(1作糯米)6铢,大豆6铢,黄卷6铢,当归13铢,麻子3合(1方用蒲黄1两)。功效:养胎。主治:产难,胞衣不下。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枣汤送下;1日3次;产难颠倒,胞不出,服1丸;伤毁不下,产余病汗不出,烦满不止,气逆满,以酒服1丸。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前甘草散之变法,甘草散方中用桂、姜、芩、甘、麻、豆等味,为滑胎...
- 脾大
移至脾脏的恶性肿瘤也罕见,原发癌灶多位于消化道。脾脏囊肿罕见,分真性和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分为表皮囊肿、内皮囊肿(如淋巴管囊肿)和寄生虫性囊肿(如棘球蚴病)。假性囊肿分为出血性、血清性或炎症性等。病理生理引起脾脏肿大的病因众多,每种疾病引起脾大的机理亦不尽相同。有时一种病因而引起脾大的机理则可能是多种因素。其机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浸润细胞浸润引起的脾脏肿大见于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用,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合并舍格伦综合征时,其局部治疗方法同舍格伦综合征。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①湿热蕴结:主症:肢体、关节肿胀、疼痛,皮肤斑疹,肌肉酸痛、乏力,可伴发热,心烦,胸脘痞闷,口舌生疮,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合清瘟败毒饮。黄芩12g,黄连9g,栀子12g,连翘12g,生石膏30~60g,知母12g,生地12g,玄参12g,...
- 混合结缔组织病
用,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合并舍格伦综合征时,其局部治疗方法同舍格伦综合征。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①湿热蕴结:主症:肢体、关节肿胀、疼痛,皮肤斑疹,肌肉酸痛、乏力,可伴发热,心烦,胸脘痞闷,口舌生疮,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合清瘟败毒饮。黄芩12g,黄连9g,栀子12g,连翘12g,生石膏30~60g,知母12g,生地12g,玄参12g,...
- 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用,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合并舍格伦综合征时,其局部治疗方法同舍格伦综合征。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①湿热蕴结:主症:肢体、关节肿胀、疼痛,皮肤斑疹,肌肉酸痛、乏力,可伴发热,心烦,胸脘痞闷,口舌生疮,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合清瘟败毒饮。黄芩12g,黄连9g,栀子12g,连翘12g,生石膏30~60g,知母12g,生地12g,玄参12g,...
- 自身免疫病
SH受体,使受体活化并促进甲状腺素的释放;过多的甲状腺素引起机体的代谢亢进。(二)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可结合到横纹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引起运动终板的破坏,使神经-肌肉之间的信号传导发生障碍,导致骨髓肌运动无力,称为重症肌无力(myastherniagravis,MG)。疾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最先出现的症状常是眼肌无力,进而累及其他部位,常呈进行性加重。抗AchR抗...
- 大肠肿瘤
床研究证实.如果肝脏外也出现转移,则灌注泵的肝动脉灌肠化疗并不比全身化疗优越.肛门直肠癌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癌是腺癌,其他肿瘤包括鳞状生殖腔原癌,黑色素瘤,淋巴瘤和各种肉瘤.肛门直肠表皮样(非角质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癌占远端大肠癌的3%~5%.慢性瘘管,肛门皮肤射线照射,粘膜白斑,性病状淋巴肉芽肿,Bowen病(真皮内的癌)和尖锐湿疣是其癌前病变,已证实主要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肿瘤沿直肠淋巴...
- 加减四物汤
四物汤:组成:熟地5钱(九蒸),白芍3钱(生用),当归1两(酒洗),川芎1钱,山栀子1钱(炒),山萸2钱(蒸,去核),山药3钱(炒),丹皮3钱(炒)。功效主治:《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四物汤功在清胞中之火,补肾中之精。主治妊妇口渴烦躁,舌上生疮,两唇肿裂,大便干结,数日不通,以致血热烁胎,腹疼小产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用药禁忌:丹皮性极凉血,产后用之,最防阴凝之害,慎之。《普济方》卷二四四引《...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