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暴病者取之太阳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指对急性病症的治疗可从太阳经着手。[1]
3 参考资料
有暴病者取之太阳作用的方剂
- 羌活木通汤
木通汤组成:羌活、独活、木通、车前子。功效:双解太阳表里。主治:太阳热结膀胱,脉浮,外发热,内烦躁,...
- 止痛太阳丹
引《经验秘方》:组成:川乌、天南星各等分。主治:太阳头痛。用法用量:贴于太阳痛处。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解邪汤
功能主治:冬月伤寒,邪欲返于太阳而不能返,身热6日,而汗不解,仍有太阳之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滚痰丸
,同焰硝一两,投入小砂石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混固定,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3g)、沉香2g。泻火逐痰...
- 清净膏
拼音:qīngjìnggāo《异授眼科》:方名:清净膏组成:南星、薄荷、荆芥、白芍各等分。主治:心经...
- 更多有暴病者取之太阳作用的方剂
有暴病者取之太阳作用的穴位
- 太阳穴
HN5太阳穴是经外奇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参见太阳条经外奇穴部分。...
- 当阳
N5)。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前关、当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太阳穴...
- 阳日阳时开阳穴
拼音:yángrìyángshíkāiyángxué英文:阳日阳时开阳穴为子午流注用语。子午流注的开...
- 脏腧
拼音:zāngshù英文:脏腧指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脏腑背俞穴。《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输刺者,刺...
- 鱼尾
气穴论》),后曲(《外台秘要》),太阳(《备急千金要方》),前关(《备急千金要方》),前间(《西方...
- 更多有暴病者取之太阳作用的穴位
有暴病者取之太阳作用的中成药
- 太阳膏
南星、白芷。主治:头痛头风。用法用量:贴太阳穴上,纸盖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葱白连须同药捣烂。...
- 头风膏
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60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
- 丁香风油精
脑10g香精油100g叶绿素1g制法:以上六味,取薄荷油、樟脑,加液状石蜡适量溶解后,加入桉油、丁...
- 万宝油
g甘松油1g浓氨溶液5g血竭1g制法:以上十味,取薄荷脑、樟脑混合后,加入薄荷油、桉油、丁香酚、肉...
- 红色正金软膏
熔点应为42~54℃(附录37页第三法)。鉴别: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1ml,加入醋酸乙酯10...
- 更多有暴病者取之太阳作用的中成药
暴病者取之太阳相关药物
- 太阳膏
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品名:太阳膏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感...
- 清凉油(白色)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清凉油(白色)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
- 丁香风油精
【标准来源】部标四册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品名:丁香风油...
- 小儿明目丸
儿脾胃虚弱,时常大便溏薄者慎用。3.用药时应减少太阳光直接刺激眼部常戴遮阳帽。4.用药后三天眼部症状...
- 正金油
【标准来源】部标十四册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品名:正金油...
- 更多暴病者取之太阳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暴病者取之太阳
- 《读素问钞》:[卷上之二]经度
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关折则因节渍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溃者皮肉宛焦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止息而痿疾...
- 《针灸甲乙经》:[卷二]经脉根结第五
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关折则肉节溃缓而暴病起矣,故候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溃缓者皮肉缓而弱也。阖...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经脉之三]经脉根结
阴阳大失,不可复取。(根,本也。结,系也。人之不知根结是脏腑之要,故邪离经脉,折太阳骨节关,亦败少阳...
- 《类经》:[九卷经络类]三十、诸经根结开阖病刺
而分其辨治之法也。)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而弱也。(折...
- 《难经古义》:卷之上
)皆有动脉(处)独(照上皆字)取寸口。(手鱼后却行一寸即经渠大渊二穴之分)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诊...
- 更多古籍中的暴病者取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