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

目录

1 拼音

bàn biān lián

2 英文参考

Lobelia chinens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 Chinese lobelia[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a lobelia[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herba lobeliae radicantis[朗道汉英字典]

Indian tobacco[朗道汉英字典]

Lobelia radicans[朗道汉英字典]

Herba Lobeliae Chinens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inese lobelia herb[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半边莲

半边莲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全草[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Lobeliae Chinens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lobelia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急解索、腹水草、细米草、蛇利草、半边花[2]

7 来源及产地

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全草[2]。分布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各地;主产江苏、安徽、浙江[2]

8 植物形态

多年生小草本,高约10cm,有乳汁。茎纤细,稍具2条纵棱,近基部匍匐,节着地生根。叶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0.7~2cm,宽3~7mm,全缘或疏生细齿 ;具短柄或近无柄。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cm;花萼筒喇叭形,先端5裂;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长8~10mm,均偏向一侧;雄蕊5,聚药,花丝基部分离;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圆锥形。种子多数,细小,椭圆形,褐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于水田边、沟旁、路边等湿处。产于华东、华南、西南、中南各地。

9 采制

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10 性味

辛、淡,凉[2]

性平,味辛。

11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2]

1.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捣汁服或煎服,并可捣烂外敷,蛇咬敷伤口周围[2]

2.治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湿热泻痢,各种癌症[2]。煎服:9~15g(鲜品30~90g)[2]

3.治跌打扭伤肿痛,湿疹,疥癣[2]。捣敷[2]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12 化学成分

本品含山梗菜碱、山梗菜酮碱、山梗菜醇碱、异山梗菜酮碱等生物碱以及黄酮苷、皂苷、氨基酸等[2]。还含治疗毒蛇咬伤的有效成分:延胡索酸钠、琥珀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2]

含山梗菜碱(lobeline)、山梗菜酮碱(lobelanine)、异山梗菜酮碱(isolobelanine)、山梗菜烷啶(lobelanidine)、皂甙、黄酮、氨基酸。

13 药理作用

浸剂对麻醉犬有利尿作用,并可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2]。上述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的山梗菜碱有关[2]。本品大剂量可引起血压下降,可使小鼠出血时间缩短[2]。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2]。对某些致病真菌也能抑制[2]。本品还有抗肿瘤作用[2]

14 半边莲的药典标准

14.1 中药名称

半边莲

14.2 拼音名

Banbianlian

14.3 英文名

HERBA LOBELIAE CHINENSIS

14.4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全草。

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14.5 性状

本品常缠结成团。

根茎直径1 ~2mm ,表面淡棕黄色,平滑或有细纵纹。

根细小,黄色,侧生纤细须根。

茎细长,有分枝,灰绿色,节明显,有的可见附生的细根。

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皱缩,绿褐色,展平后叶片呈狭披针形,长 1~2.5 cm,宽0.2 ~0.5cm ,边缘具疏而浅的齿。

花梗细长,花小,单生于叶腋,花冠基部筒状,上部 5裂,偏向一边,浅紫红色,花冠筒内有白色茸毛。

气微特异,味微甘而辛。

14.6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14.7 性味与归经

辛,平。

归心、小肠、肺经。

14.8 功能与主治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14.9 用法与用量

9~15g 。

14.10 贮藏

置干燥处。

1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