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bā mài jiāo huì xué
2 英文参考
eight convergent poin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ight confluenence point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ight confluence point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念
八脉交会穴为经穴分类名[1]。见《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1]。八脉交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特定穴,即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2]。
4 八脉交会穴
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蹻脉)[1]。
临泣:足少阳胆经,经季胁,与带脉相通,交会于带脉、五枢、维道三穴;
照海:属足少阴肾经,阴蹻脉由此分出。
八脉交会穴表
经 属 | 八 穴 | 通八脉 | 会合部位 |
足太阴 | 公 孙 | 冲脉 | 胃、心、胸 |
手劂阴 | 内 关 | 阴维 | |
手少阳 | 外 关 | 阳维 |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
足少阳 | 足临泣 | 带脉 | |
手太阳 | 后 溪 | 督脉 | 目内眦、颈耳、肩胛 |
足太阳 | 申 脉 | 阳蹻 | |
手太阴 | 列 缺 | 任脉 | 胸、肺、膈、喉咙 |
足少阴 | 照 海 | 阴蹻 |
5 八脉交会穴的作用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1]。如这些穴位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飞腾八法[1]。
八穴所属的经脉通过八脉交会穴而通向奇经八脉,因此八脉交会穴除能治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八穴中,列缺、公孙、内关、外关原为络穴,可表里同治;后溪、临泣原为输穴,可主体重节痛;而申脉、照海又分出阴阳跷脉,临床应用广泛,被金元时期窦汉卿〈标幽赋〉推举为"针道之要""流注八穴"和"交经八穴"。
6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八脉交会穴
- 《医灯续焰》:[卷十七]奇经八脉脉证第七十九
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左右弹,阳跷可决。尺左右弹,阴跷可别...
- 《素问要旨论》:[卷第六]通明形气篇第七
胜矣。脏腑一定,自膀胱生三元,三元生三焦,三焦生八脉,八脉生十二经,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
-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奇经八脉脉证第七十九
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左右弹阳跷可决尺左右弹阴跷可别关左右弹带脉当诀尺外...
- 《眉寿堂方案选存》:[卷下]女科
忽痛,头面烘脊背指足常冷,经期落后四五十日。此属八脉不和,皆肝肾脂液暗伤,养液熄风,冀其奇充清阿胶鹿...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冲任督带
十二经。正经也。又有八脉。名为奇经。兹不具论。而单论此四脉者。盖阳维阳。两脉附于太阳经行。身之背。以...
- 更多古籍中的八脉交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