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屑风

目录

1 拼音

bái xiè fēng

2 英文参考

dry seborrheic dermat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borrheic dermat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hite-scaled win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白屑风(white-scaled wind)为病名[1]。是指以头部、颜面等处皮肤出现糠秕状白屑,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2]。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肤失养所致[2]

《外科正宗》卷四:“白屑风多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此皆起于热体当风,风热所化。”

白屑风相当于西医的干性皮脂溢性皮炎[2]

4 白屑风的病因病机

由于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肤失养所致[2]。好发于头皮,可见弥漫而均匀的糠秕样干燥白屑,搔抓时脱落[2]。落而又生,自觉痒甚,日久毛发易落[2]

5 白屑风的辨证分型

5.1 脾胃湿热

白屑风·脾胃湿热证(white-scaled wind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in stomach and spleen)是指脾胃湿热,蕴于头面,以头面油腻性白屑,自觉瘙痒,伴口苦,口黏,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白屑风证候[2]

5.2 风热血燥

白屑风·风热血燥证(white-scaled wind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and blood dryness)是指风热血燥,以淡红色斑片,干燥脱屑、瘙痒,受风加重,或头皮瘙痒,头屑多,伴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白屑风证候[2]

6 白屑风的治疗

白屑风治宜祛风清热润燥[2]

可内服祛风换肌丸或消风散(《医宗金鉴》)[2]

外搽润肌膏或颠倒散洗剂(硫黄、生大黄各7.5g,石灰水100毫升,将硫黄、大黄研极细末,加入石灰水中)[2]。亦可用苦参90g、野菊花15g、白鲜皮9g煎水待温外洗[2]

7 参见面游风

面游风(facial wandering wind;facial seborrheic dermatitis)为病名[3]。见《疡科选粹》卷三。又名白屑风,钮扣风。是指多发生于面部,以皮肤油腻或干燥,红斑上结黄痂或起白屑,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3]。是因皮脂分泌过多引起的慢性、亚急性炎性皮肤病[4]。因其多发于面部,表现为皮肤瘙痒、脱屑,故称之为面游风。以皮肤鲜红色或黄色斑片、表面覆以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为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壮年或婴儿,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面游风》:“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水,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痒甚者,宜服消风散;痛甚者,宜服黄连消毒饮,外抹摩风膏缓缓取效。”

面游风相当于西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4],或脂溢性湿疹[4]

详见面游风条。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2.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