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bái wēi
2 英文参考
Cynanchum atratum Bge.[朗道汉英字典]
radices cynanchi atrati[朗道汉英字典]
Vincetoxicum atratum[朗道汉英字典]
blackend swallowwort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ynanchi atrati rad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Cynanchi Atrat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ackend swallow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白薇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 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Cynanchi Atrat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blackend swallowwort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白薇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ge.的根及根茎[1]。主产山东、安徽、辽宁等地[1]。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治阴虚内热,病后余热不清,产后虚烦呕逆,风温灼热,肺热咳血,瘅疟,温疟[1]。
白薇为眼科常用清虚热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疗疮,止泪的功效:
(1)用于虚火之目赤多泪等。
(2)用于漏睛、胞睑疮疡、风赤疮痍等。本品可清热凉血,解毒疗疮。常与蒺藜、黄芩、蒲公英等配伍。
10 化学成分
白薇根含挥发油、白薇素(Cynanchol)和5种直立白薇苷(Cynatratoside),还含直立白薇新苷A、B、C、D[1]。
11 白薇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白薇
Baiwei
CYNANCHI ATRATI RADIX ET RHIZOMA
11.2 来源
本品为萝蘑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11.3 性状
本品根茎粗短,有结节,多弯曲。上面有圆形的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10~25cm,直径0.1~0.2cm。表面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11.4 鉴别
(1)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通常仅部分残留。下皮细胞1列,径向稍延长;分泌细胞长方形或略弯曲,内含黄色分泌物。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木质部细胞均木化,导管大多位于两侧,木纤维位于中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大量淀粉粒。
粉末灰棕色。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7~45μm。分泌细胞类长方形,常内含黄色分泌物。木纤维长160~480μm,直径14~24μm。石细胞长40—50μm,直径10~30μm。导管以网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为主。淀粉粒单粒脐点点状、裂缝状或三叉状,直径4~10μm;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薇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一乙酸乙酯一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1.5 检查
11.5.1 杂质
不得过4%(附录ⅨA)。
11.5.2 水分
不得过11.0%(附录ⅨH 第一法)。
11.5.3 总灰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K)。
11.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K)。
11.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泫(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9.0%。
11.7 白薇饮片
11.7.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11.7.2 性味与归经
苦、咸,寒。归胃、肝、肾经。
11.7.3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11.7.4 用法与用量
5~10g。
11.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1.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参考资料
用到中药白薇的方剂
- 白薇散
:概述:白薇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之白薇散:组成:白薇、炒枳实...
- 白薇丸
文:概述:白薇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八首。《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白薇丸:处方:白薇、干地黄、...
- 白薇汤
英文:概述:白薇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普济本事方》卷七方之白薇汤:组成:白薇、当归各一两...
- 妇科金丹
g、赤石脂(煅)40g、人参40g、阿胶40g、白薇40g、白芍40g、甘草40g、茯苓40g、没药...
- 化虫定痛丹
chóngdìngtòngdān处方:生地2两,白薇2钱。功能主治:虫伤胃脘,久患心疼,时重时轻,大...
- 更多用到中药白薇的方剂
用到中药白薇的中成药
- 妇科金丹
g、赤石脂(煅)40g、人参40g、阿胶40g、白薇40g、白芍40g、甘草40g、茯苓40g、没药...
- 女金片
仁50g赤石脂(煅)70g陈皮140g茯苓70g白薇70g熟地黄70g甘草70g益母草140g阿胶7...
- 小儿感冒颗粒
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用于感冒,流感...
- 寒喘膏药
049-91处方:川乌30g草乌30g连翘40g白薇40g赤芍40g当归30g大皂角25g白芷40g...
- 可利肝冲剂
23-91处方:穿山甲(烫)150g泽兰200g白薇150g枳实200g五味子200g北豆根250g...
- 更多用到中药白薇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白薇
-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六妊娠诸疾门]胤嗣
)玄参人参白蔹鼠妇白芷黄桔梗露蜂房白僵蚕桃仁蛴螬白薇细辛芜荑(各一两)牡蒙沙参防风甘草牡丹皮牛膝卷柏...
- 《幼幼新书》:[卷第一]求子方论
。比来服者,不至尽剂即有娠。《千金》白薇丸主令妇人有子方。白薇细辛防风人参秦椒秦艽桂心牛膝白蔹(一...
- 《本草述钩元》:[卷七山草部]白薇
温疟瘅疟。久而不解者。必属阴虚。除疟邪药中。多加白薇主之则易瘳。凡人阴气不足。则能冬不能夏。更为暑邪...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白薇
细而白也。按∶《尔雅》∶,春草也。薇、音相近,则白薇又音之转也。《别录》以为莽草之名,误矣。【集解】...
- 《归砚录》:卷四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也。与生槐蕊、知、柏、芩、栀、白薇、花粉、茅根、茹、斛、丝瓜络等药,久服果渐愈。里...
- 更多古籍中的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