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膜蔽睛

目录

1 拼音

bái mó bì jīng

2 英文参考

phlyctenular kerato-conjunctiv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白膜蔽睛为病证名[1]。俗称赤觑、赤瞎[1]。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初起,势甚轻微,次后始赤涩有泪,浑睛生障多,脉与眵,日久诸轮廓皆坏,虽略能行走,瞳子不见影动,且障稍高于睛,状如小小狗肾,故独以膜名。”其睑内常有椒粟颗粒[1]。类今之沙眼角膜血管翳[1]

参见赤膜下垂:赤膜下垂为病证名[2]。出《银海精微》。又名垂帘翳、垂帘膜、赤脉下垂[2]。多由肺肝风热,脉络壅滞或椒疮失治所致[2]。初起,黑睛上缘轮白之际有细小血丝,似帘垂向黑睛,血丝渐次向下延伸,变宽增厚,掩盖瞳神[2]。赤丝尽头常有细小星翳,羞明流泪,沙涩疼痛,视力障碍[2]。严重者,赤丝翳膜遮满黑睛,成为血翳包睛[2]。类今之沙眼性角膜血管翳[2]。治宜疏风清热,祛瘀退翳[2]。内服归芍红花散或石决明散加减;外点石燕丹[2]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