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固金汤

目录

1 拼音

bǎi hé gù jīn tāng

2 英文参考

Baihe Gujin Tang[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aihe gujin deco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百合固金汤为方剂名,出自《慎斋遗书》卷七方[1]。该方剂强大的免疫调节和促进功能,有抗炎、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以及解痉、平喘、祛痰功能,对其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咽炎以及肺结核自发性气胸之原发病应当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对结核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抑杀作用不够有力,也可能通过调节自身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病原微生物作用[2]。在治疗结核感染时宜配合现代医学抗结核治疗,可能更有益于患者[2]。临床实践证明该方剂对自发性气胸,特别是原发病为肺结核者具有一定疗效,有效率达90.9%[2]

4 处方

熟地黄三钱,生地黄二钱,麦门冬一钱半,贝母、百合、当归、炒芍药、甘草各一钱,玄参、桔梗各八分[2]

百合12g、熟地9g、生地9g、当归9g、白芍3g、甘草3g、桔梗6g、玄参6g、贝母6g、麦冬9g[3]

熟地 生地 当归身各9克 白芍 甘草各3克 桔梗 元参各2.4克 贝母 麦冬 百合各1.5克

熟地、生地、归身各三钱,白芍、甘草各一钱,桔梗、玄参各八分,贝母、麦冬、百合各一钱半[4]

5 百合固金汤的功效与主治

功能养阴清热,润肺化痰[4]。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症见咽燥口干,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近代也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矽肺,肺炎中期或后期属肺肾阴虚者[4]

具有滋肾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4]。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4]。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眩晕耳鸣,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4]。现用于肺结核、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中后期、肺癌、咽炎等属肺肾阴虚者[4]

6 百合固金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4]

7 方解

方中百合润肺滋燥,清肺止咳;生地、玄参、麦冬滋养肺肾,清降虚火;熟地黄、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止咳逆上气;桔梗、贝母宣肺祛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祛痰止咳[4]。合而用之,使阴液充足,肺肾得养,虚火自降,诸症自能随之而愈[4]

本方证由肺肾阴亏所致[5]。肺肾为子母之脏,肺肾阴虚,阴虚则生内热,肺失清肃,虚火上炎,故咳嗽气喘,咽喉燥痛,甚则灼伤肺络,以致痰中带血[5]。治宜滋养肺肾之阴血,配合清热化痰止咳之法,以图标本兼顾[5]。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生地、熟地并用,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清热凉血,共为君药[5]。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玄参咸寒,助二地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均为臣药[5]。当归治咳逆上气,伍白芍以养血和血;贝母润肺化痰止咳;桔梗载药上行,清利咽喉,化痰散结,俱为佐药[5]。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为使药[5]。合而成方,滋肾保肺,金水并调,可使阴血渐充,虚火自清,痰化咳止,以达固护肺气之目的,故名“百合固金汤”[5]

8 百合固金汤的临床运用

百合固金汤为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证的常用方剂[5]。临床上以咳嗽,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5]

加减法:若痰多色黄者,加瓜蒌壳、桑白皮、胆南星等以清肺化痰;咳喘甚者,加杏仁、款冬花、五味子等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等以凉血止血;若兼纳差食少者,加砂仁、白蔻、陈皮等以理气醒脾和胃[5]。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或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以增止血之功[5]。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20粒。

使用注意:本方甘寒滋润,对脾虚便溏、饮食减少者,慎用或忌用。

9 百合固金汤的现代适应证

[5]

百合固金汤适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咳血、慢性咽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者均可加减治疗。

9.1 肺结核

结核病已被世界组织于1993年宣布处于全球紧急状态。该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传染的传染病,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通过咳嗽、吐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吸入的微滴含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多、毒力大时,该菌即会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外生长繁殖,这部分肺组织即出现炎性病变,称为原发病灶。原发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沿着肺内引流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即形成原发性结核。原发灶继续扩大,可直接或经血流播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则发生结核病。人体原发结核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原发结核钙化、纤维化,结核杆菌大部分被消灭,是其良性过程,但仍有少量的分枝杆菌没被消灭,处于休眠期,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重新生长繁殖而发生结核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盗汗、午后潮热、体重减轻、咯血、胸痛、咳嗽、咳痰等,肺外结核则除全身中毒症状外,还有相应器官组织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9.2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患者连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个月以上,连续超过两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因常常是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入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细菌蛋白质的过敏以及体内的因素等也是常见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作用对支气管黏膜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渗出和单核细胞浸润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两肺支气管内可闻及干湿哕音为主要表现。

9.3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IL-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消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9.4 咽炎

咽炎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喉炎多见于感冒之后,多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致喉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同时用声过度或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烟酒过度等也可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声嘶、咳嗽、咳痰及喉痛。慢性喉炎是指喉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分单纯性、肥厚性和萎缩性喉炎3种病理类型。常见原因是用声过度;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急性喉炎长期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下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咳嗽刺激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的反复的或时轻时重的声嘶。喉部不适、干燥感,说话多了喉痛,有的患者喉部有黏痰。

9.5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指由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食管破裂,空气逸入胸膜腔。临床以闭合性和张力性气胸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伤侧胸腔饱满,呼吸血度降低,气管向健侧移位。

10 百合固金汤的药理作用

[6]

10.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百合水提液能显著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其所含水溶性多糖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DNA、RNA合成;百合多糖可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生地黄对ConA淋巴细胞的DNA合成、蛋白质合成以及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生地黄煎剂还能提高泼尼松龙诱导的免疫低下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熟地黄及地黄多糖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促进IL-2分泌;熟地黄提取液还能诱生人干扰素,使之效价明显提高;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拮抗地塞米松所致血液中T淋巴细胞减少。臣药麦冬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麦冬及麦冬多糖均能显著增加脾脏重量,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拮抗环磷酰胺及60Co照射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同时刺激血清溶菌素的产生。白芍水煎剂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其有效成分是白芍总苷。白芍总苷对花生四烯酸的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途径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体外试验表明白芍总苷对T细胞功能呈机能和浓度依赖性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同时白芍总苷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双相调节作用;更重要的是白芍总苷对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这不仅仅使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得以平衡,推测也会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他性激素平衡。臣药当归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当归免疫活性多糖(AIP)。AIP具有良好的抗补体活性,对脾细胞、骨髓细胞及肠系膜淋巴细胞有良好的干扰素诱导活性;当归显著提高吞噬细胞功能活性,提高NO含量,显著增强THF-α、IL-1分泌;对淋巴细胞有较强的活化作用,对人脾细胞有促有丝分裂活性,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是B淋巴细胞的潜在丝裂原,可使B淋巴细胞分化到不同成熟阶段,部分细胞群成熟为抗体分泌细胞,显著增加IgM及血清抗体效价,增加IL-2的产生,诱生细胞因子,诱生INF;当归所含中性油酸除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和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外,还有促进特异性抗体IgG产生的作用,说明该品不仅能促进细胞免疫还能促进体液免疫;当归所含阿魏酸具有广谱抗变态反应作用,对Ⅰ、Ⅱ、Ⅲ、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桔梗也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中性WBC杀菌能力,提高溶菌酶活性。甘草不仅能诱生干扰素、增强NK细胞的活性,而且甘草酸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而有抗过敏作用,能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使体内抗体显著增加,激活淋巴细胞增殖;甘草多糖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甘草甜素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次酸钠能升高T淋巴细胞比率;甘草酸二胺可升高血清INF-α水平;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甘草Lx则可降低抗原量,减少抗体产生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有防治作用。

10.2 止咳、平喘、化痰等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君药百合水提取物具有镇静、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佐药当归所含藁本内酯能缓解组胺和乙酰胆碱的致喘反应,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其作用强度与氨茶碱相仿;当归可显著减轻急性肺损伤肺泡炎性程度,减少肺部炎性介质分泌,抑制MDA产生,减轻肺纤维化,缓解肺纤维化病变。白芍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及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具有解痉平喘作用。贝母所含生物碱和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祛痰作用,低浓度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扩张作用。桔梗煎剂能使呼吸道黏液分泌显著增加,作用强度与氯化胺相似,从而稀释痰液而发挥祛痰作用;桔梗提取物还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从而具有平喘作用。使药甘草具有镇咳作用,一方面甘草煎剂可以覆盖在发炎的的咽部黏膜减轻炎症刺激;另一方面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使痰液容易咳出;同时甘草FM100及甘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罂粟碱样特异性解痉能力,能解除乙酰胆碱、组胺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具有平喘作用。

由此可见该方剂有很好的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10.3 对心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熟地黄有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作用更明显,并且有利尿和降血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地黄升高cAMP,使cGMP/cAMP比值降低有关,对高血压引起的心肌劳损、左室高压及心肌供血不足均有改善作用;熟地黄还能促进凝血作用,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早期和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故而有促进造血功能。臣药麦冬能显著提高心肌收缩力及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心输出量,逆转失血性休克心脏功能的抑制,改善循环,使血压回升,有抗休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能增加梗死后的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能使已显著受损的心肌细胞(梗死后)较快的得到修复,同时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臣药当归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当归所含阿魏酸能减慢心肌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延长平台期,抑制异位节律点,提高致颤阈,从而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阿魏酸可抑制TXA2合成酶活性,降低TXA2含量,升高PGI2/TXA2比率,升高血小板cAMP水平,抑制PLA2,直接对抗TXA2,增强PGI2活性,从而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同时可扩张血管,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肺血管及外周血管,具有降血压作用。白芍可增加心肌对86Rb摄取率,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对缺血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白芍及白芍总苷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贝母及桔梗均具有降血压作用,使药甘草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甘草酸能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及血小板聚集,甘草黄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甘草次酸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并有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激动剂样作用。桔梗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

10.4 抗炎、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君药地黄水煎剂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熟地黄水煎剂可明显增加血清中GSH-Px活力,降低LPO含量;熟地水提液可显著提高脑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能显著提高RBC膜Na+-K+-ATP酶活性,降低心肌LPO含量,提高心肌GSH-Px活力。百合具有耐缺氧、抗应激性损伤作用。臣药麦冬不仅具有抗缺氧作用,而且可提高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佐药当归能降低炎性组织PGE2释放量,降低补体旁路溶血活性而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损伤作用;当归水煎剂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对人血SOD有十分显著的激活作用;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提高大脑SOD、Ca2+-ATP酶活性,降低NO、Ca2+含量及NOS活性,并有一定的抗辐射能力。佐药白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多种实验性非特异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炎症的渗出、水肿、增生各个不同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白芍总苷,其抗炎作用还与其浓度和机能依赖性免疫调节作用有关;白芍水提取物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芍药苷及丹皮苷对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能显著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而具有抗氧化及损伤作用。桔梗具有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以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药甘草不仅具有解百药毒和抗过敏作用,更重要的是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GE2作用及减少内源性PGE2的产生,不仅对普通性炎症的Ⅰ、Ⅱ、Ⅲ期具有抗炎作用,还能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如Arthus现象及Schwarzman反应。

10.5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等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慢性皮肤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红皮病等均有一定疗效。臣药麦冬煎剂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当归煎剂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臣药白芍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志贺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大肠及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同时对某些真菌也有抑制作用,且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川贝母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浸液能抑制星形奴卡菌。使药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同时甘草酸类化合物通过对多种病毒颗粒的直接作用和诱生干扰素、增强NK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活性等活化宿主免疫功能的间接作用而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尤其对艾滋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抑制作用明显。甘草次酸能抑制柯萨奇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能力强;甘草多糖能抑制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甘草酸单胺可灭活HIV;甘草甜素除上述病毒有抑制作用外,还能抑制肝炎病毒。

10.6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百合可显著降低脑中LPO含量,百合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生地煎剂可对抗地塞米松引起的血浆皮质酮下降,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拮抗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可使甲亢动物肾脏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恢复正常,降低血清T3、T4水平;熟地无论单味使用或与他药配伍均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减轻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和形态的影响,使血浆皮质酮浓度升高;该药还能显著改善甲亢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神经兴奋症状,使血浆cAMP含量趋向正常并使血中T3降低,甲亢症状好转,说明其有抗甲状腺作用;还有报道怀庆熟地黄对甲亢阴虚大鼠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T4及醛固酮浓度均有显著的改善;熟地黄有降血糖作用,其机理尚待研究;生地黄及熟地黄还能显著加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从而起到镇静作用。臣药麦冬也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同时具有降糖作用;麦冬煎剂还有镇静作用,并对戊巴比妥钠及氯丙嗪作用有协同和增强作用。臣药当归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加快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元代谢,减少脑梗死范围,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生长和修复相关蛋白,促进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微血管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的发生;亦可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对半暗带的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当归水浸液能逆转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异常,促进神经再生和再支配;当归还有镇痛及抗促性腺激素样作用。佐药白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白芍除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外,还能降低脑组织钙、钠、水含量(缺氧时)。佐药甘草可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甘草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甘草酸静滴可提高缺血再灌注脑线粒体ATP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同时甘草FM100具有镇静、解痉、抗惊厥作用。桔梗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并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由此可见该方剂君、臣、佐、使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有兴奋调节作用。这些作用必然促进或调节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等各种激素的分泌,糖皮质激素有促进三大物质和水盐代谢、抗炎、解热、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特别是糖皮质激素还有“允许”作用,以调节全身其他激素发挥作用,提高机体的适应性,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11 歌诀

百合固金二地玄,冬归芍贝桔甘全;咳痰带血咽喉燥,阴虚劳热皆可痊[6]

12 出处

《慎斋遗书》卷七

1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9.
  2. ^ [2]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75.
  3. ^ [3]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72.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72-27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