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bái guǒ
2 英文参考
Ginkgo biloba L.[朗道汉英字典]
Salisburia adiantifolia[朗道汉英字典]
semen ginkgo[朗道汉英字典]
gingko[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inkgo bilob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inkgo sem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i kuo[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Ginkgo(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inkgo see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白果:1.中药名;2.病证名。
4 中药名·白果
白果(干)
白果(鲜)
白果为中药名,出自《日用本草》[1]。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 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2]。白果又称“公孙果”。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果树之一。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毒[2]。入肺、肾经[1]。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能[2]。生白果有毒,内服用量宜小[2]。常用于疥癣,酒皶,阴虱[2]。炒白果毒性降低,常用于气逆喘咳,带下[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白果的药典标准。
4.1 拉丁名
Semen Ginkgo(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4.2 英文名
ginkgo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4.3 白果的别名
银杏、公孙果、银杏核、公孙树子、鸭脚树子
4.4 白果的处方用名
4.5 白果的来源及产地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 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2]。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1]。
4.6 白果的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2]。
4.7 白果生药的性状
形状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5~3cm,宽1~1.8cm;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黄色,光滑,基部有1~2个圆点状突起,边缘有棱线。内种皮坚硬,种仁扁球形,淡黄绿色。
4.8 白果的炮制
白果古代炮制不多,明代有去壳切碎、炒制(《增补万病回春》)、同糯米蒸(《滇南本草》)、火煨去壳用(《本草品汇精要》)[2]。
4.8.1 白果的炮制方法
4.8.1.1 白果仁
4.8.1.2 炒白果仁
取净白果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有香气,取出,晾凉,用时捣碎[2]。
4.8.2 成品性状
白果仁为扁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黄色,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粉性,中间有空隙,无臭,味甘,微苦[2]。
炒白果仁表面黄色,有火色斑点,气香[2]。
4.8.3 炮制作用
生白果有毒,内服用量宜小[2]。常用于疥癣,酒皶,阴虱[2]。如治疗面鼻酒皶,用生白果,捣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2]。
炒后毒性降低,常用于气逆喘咳,带下[2]。如治疗痰热内蕴所致哮喘咳嗽的定喘汤(《摄生众妙方》)[2]。
4.8.4 贮存方法
4.9 白果的性味归经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毒[2]。
入肺、肾经[1]。
4.10 白果的功效与主治
白果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能[2]。
白果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能。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①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白带,白浊,遗精,小便频数[1]。煎服:3~9g[1]。
②治肺结核[1]。秋季采嫩银杏,连同肉质外种皮浸菜油中百日,每次食种仁1枚,每日三次,连食三个月[1]。
生白果有毒,内服用量宜小[2]。常用于疥癣,酒皶,阴虱[2]。如治疗面鼻酒皶,用生白果,捣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2]。
炒白果毒性降低,常用于气逆喘咳,带下[2]。如治疗痰热内蕴所致哮喘咳嗽的定喘汤(《摄生众妙方》)[2]。
4.11 白果的化学成分
白果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B2、胡萝卜素和钙、磷、铁等的化合物,并含少量氰苷[1]。
4.12 白果的药理作用
肉质外种皮内含有毒成分白果酸、白果酚等,可引起皮肤发炎,口服可引起胃肠炎与肾炎,有溶血作用[1]。
4.13 白果的食用价值
4.13.1 白果的营养价值
1. 银杏中的黄铜甙、苦内脂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病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 经常食用可以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红润、精神焕发;
3. 银杏还具有敛肺定喘、燥湿止带、益肾固精、镇咳解毒等功效;近年来的临床经验证明,银杏还可治疗肺结核、癫痫、神经性头痛、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疾病。
4.13.2 适合使用白果的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特别适宜尿频者、体虚白带的女性;
2. 有实邪者不可服用。
4.13.3 白果的食疗功效
银杏果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
可润肺,定喘,涩精,止带,寒热皆宜;
主治喘咳痰多、赤白带下、小便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
1. 应用于喘咳痰稀:种仁30克,冰糖15克,水煎至种仁熟透,连渣服,每天1-2次。
2. 治疗美尼尔综合症:白果30克,有恶心呕吐者加干姜6克,共研细末,分4等份,早晚饭后各服1份。
3. 治疗粉刺:先用温水洗脸,后将白果种仁去外壳,用刀片切出平面,频搓患部。
4.13.4 与白果相克的食物
白果忌与鳗鱼同食。
4.13.5 白果的食用建议
1. 白果用时去壳,捣碎,生用,或蒸、煮熟以后用;
2. 白果熟食用以佐膳、煮粥、煲汤或作夏季清凉饮料等。
禁忌:因白果含有少量氰化物,不可长期、大量生食、炒食或煮食,以免中毒,尤其小孩注意。
4.14 白果的药典标准
4.14.1 品名
白果
Baiguo
GINKGO SEMEN
4.14.2 来源
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
4.14.3 性状
本品略呈椭圆形,一端稍尖,另端钝,长1.5~2.5cm,宽1~2cm,厚约l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平滑,具2~3条棱线。中种皮(壳)骨质,坚硬。内种皮膜质,种仁宽卵球形或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黄色,横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粉性,中间有空隙。气微,味甘、微苦。
4.14.4 鉴别
(1)本品粉末浅黄棕色。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类圆形、长圆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具突起,长60~322μm,直径27~125μm,壁厚,孔沟较细密。内种皮薄壁细胞浅黄棕色至红棕色,类方形、长方形或类多角形。胚乳薄壁细胞多类长方形,内充满糊化淀粉粒。具缘纹孔管胞多破碎,直径33~72μm。
(2)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通过少量棉花滤过,滤液通过聚酰胺柱(80~100目,3g,内径为10~15mm),用水70ml洗脱,收集洗脱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4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对照品、银杏内酯C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予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墓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在140~160℃加热3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14.5 白果饮片
4.14.5.1 炮制
4.14.5.1.1 白果仁
取白果,除去杂质及硬壳,用时捣碎。
4.14.5.1.2 炒白果仁
取净白果仁,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香气。用时捣碎。
4.14.5.2 性味与归经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
4.14.5.3 功能与主治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4.14.5.4 用法与用量
5~10g。
4.14.5.5 注意
生食有毒。
4.14.5.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4.14.6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病证名·白果
白果为病证名[1]。见《证治准绳·杂病》。青黄牒出一证,经治之后“珠上膏水斑杂结为翳,状如白混障者,南人呼为白果”(《证治准绳·杂病》)[1]。
蟹睛为病证名[3]。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又名蟹睛疼痛外障、蟹目、蝇头蟹眼、蟹睛横出、离睛、损翳、蟹珠、蟹睛翳、黑珠翳[3]。多由肝火上攻,黑睛翳溃或外伤所致[3]。证见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围绕以白翳,眼痛剧烈,羞明泪出,愈后黑睛遗留瘢痕,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参见钉翳及旋螺突起条)[3]。若黄仁神膏从破口大量涌出,多致失明[3]。治法:初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或石决明散加减;日久赤痛减退者,宜滋阴清火,用知柏地黄丸或镇肾决明丸加减[3]。本症相当于今之虹膜脱出[3]。
旋螺突起为病名[4]。见《张氏医通》卷八。又名旋螺尖起外障、翳如螺盖、旋螺翳、螺盖翳、旋螺外障[4]。一般由蟹睛结瘢而来[4]。症见“乌珠高而绽起如螺”(《张氏医通》),色青白,或带黑色,影响视力,重者可致盲[4]。类今之角膜葡萄肿[4]。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1.
- ^ [2]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7.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6.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24.
用到中药白果的方剂
- 猪小肚炖白果
拼音:zhūxiǎodùdùnbáiguǒ处方:白果15~30克猪小肚1只制法:先将猪小肚切开清洗干...
- 养容方
》卷下:方名:养容方组成:白菊花1两,梨汁半碗,白果1两,白蜜1两,人乳半钟,白酒酿半钟。功效:养容...
- 腐皮白果粥
拼音:fǔpíbáiguǒzhōu处方:白果9~12克腐皮45~80克白米适量制法:将白果去壳和芯,...
- 白果蛋方
g处方:头生鸡子5个,生白果肉10枚。制法:将鸡子开一小孔,每1鸡子内入白果肉2枚,放饭上蒸熟。功...
- 白果蒸鸡蛋
báiguǒzhēngjīdàn处方:鲜鸡蛋1个白果2枚制法: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
- 更多用到中药白果的方剂
治疗白果的穴位
- 二白
;EX-UE2;èrbái;EX-UE2概述:二白(èrbáiEX-UE2)为经外奇穴名。出《扁鹊...
- 阴中之阴
井穴,五行属木。十三鬼穴之一(鬼垒)。隐即隐蔽,白即白色,。穴居隐蔽之处,其肉色白,故名隐白。隐白...
- 鬼垒
井穴,五行属木。十三鬼穴之一(鬼垒)。隐即隐蔽,白即白色,。穴居隐蔽之处,其肉色白,故名隐白。隐白...
- 隐白
井穴,五行属木。十三鬼穴之一(鬼垒)。隐即隐蔽,白即白色,。穴居隐蔽之处,其肉色白,故名隐白。隐白...
- 太白
TàibáiSP3;tàibái;SP3概述:太白为经穴名(TàibáiSP3)。出《黄帝内经灵枢...
- 更多治疗白果的穴位
用到中药白果的中成药
- 止嗽青果片
(蜜炙)100g川贝母100g瓜篓子(炒)50g白果100g款冬花(蜜炙)100g麻黄500g陈皮2...
- 百咳宁片
120g青黛60g平贝母60g制法:以上三味,白果仁、平贝母粉碎成粗粉,照酊剂项下的浸渍法(附录1...
- 定喘疗肺丸
5g姜半夏25g黄芩20g款冬花(蜜制)25g白果仁50g葶苈子(炒)25g橘红25g桑白皮15g...
- 清肺止咳散
叶100g茶叶100g葶苈子150g青黛10g白果仁200g冰片1g松花粉200g制法:以上十一味...
- 银杏露
lu标准编号:WS3-B-0405-90处方:白果仁476.2g菜714.3g?制法:以上二味,先...
- 更多用到中药白果的中成药
白果相关药物
- 苦参素注射液
给药后第4天,与自身给药前相比升高72%,优于升白药鲨肝醇。对钴60-γ线和深部X线照射引起的家兔...
-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
本品为淡黄色或橙黄色液体。【药理毒理】研究表明,白内障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晶状体内可溶蛋白质受醌类...
- 注射用亚锡聚合白蛋白
nCl2?2H2O)0.15mg。【性状】本品为白色冻干粉末。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中呈白色颗粒悬浮液...
- 注射用糜胰蛋白酶
mei本品主要成份为:糜胰蛋白酶。【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药理毒理】具有糜蛋白酶与...
- 含糖胃蛋白酶
0单位或1200单位。其结构式为:【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味甜,无霉败臭;有引湿性;水溶...
- 更多白果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白果
- 《本草新编》:[卷之五(羽集)]白果
白果,味甘、少涩,气微寒。入心经,通任、督之脉,至于唇口。有毒,多食至千者死。治白浊,清心,性不能乌...
-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银杏
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并《摄咳嗽失声∶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
- 《石室秘录》:[卷二(乐集)]上治法
一斤,麦冬半斤,花椒去壳皮二两,以四两取米二两,白果一两,白术一斤。(〔批〕乌须至补丹。又方∶名黑鬓...
- 《滇南本草》:[第一卷]白果
白果,味甘、平,性寒。乃阴气而生,故夜间开花。不可多食,若食千枚,其人必死。...
- 《疡医大全》:[卷十八颈项部]瘰门主方
使漫生,即能消散。珍珠银粉(各二钱)雄黄(一钱)白果叶(去梗,瓦上微火焙干研末,三钱)先将珍珠、雄黄...
- 更多古籍中的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