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

目录

1 拼音

bái fù zǐ

2 英文参考

giant typhonium rhizom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yphonii[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Typhoni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iant typhonium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白附子为药名,出自《名医别录》[1]。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e. 的干燥块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hizoma Typhon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iant typhonium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禹白附、鸡心白附[2]

7 来源及产地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 Engl.的块茎[2]。主产河南、陕西、四川、湖北[2]

8 性味归经

辛、甘,大温,有小毒[2]。入肝、胃经[2]

9 功能主治

白附子具有祛风痰,镇痉,止痛,散结的功效[2]

1.治中风痰壅,口眼㖞斜,面神经麻痹,偏正头痛,癫痫,小儿惊风,破伤风[2]

2.治痈肿,瘰疬痰核,喉痹肿痛,蛇、虫咬伤[2]

白附子为眼科常用化痰药,具有祛风化痰,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

(1)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目偏视,上胞下垂等,常与胆南星、全蝎等合用。

(2)用于眼部痞块、囊肿,突眼证等,常与昆布、海藻、赤芍等配伍。

(3)用于风痰所致目珠疼痛,如三叉神经痛、眶上神经痛,常与全蝎、僵蚕、防风等药配伍。

10 用法用量

煎服:3~4.5g;或入丸、散服[2]。一般炮制后用[2]。外用以鲜品捣敷;或熬膏涂[2]

11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白附子生品一般不内服,外用适量。孕妇忌用。

12 化学成分

本品含肌醇、皂苷、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2]

13 药理作用

动物试验证明有镇静作用,炮制后此作用增强[2]。本品还具有抗结核杆菌、抗凝血等作用[2]

14 白附子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白附子

Baifuzi

TYPHONII RHIZOMA

14.2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14.3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

14.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有时残存。内皮层不明显。薄壁组织中散有大型黏液腔,外侧较大,常环状排列,向中心渐小而少,黏液细胞随处可见,内含草酸钙针晶柬。维管束散列,外韧型及周木型。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或类球形,直径2~29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12分粒组成,以2~4分粒者为多见。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柬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针晶长约至97(136)μm,螺纹导管、环纹导管直径9~45μm。

(2)取本品粉末10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一甲醇(3:1)混合溶液100ml,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液蒸于,残渣加丙酮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附子对照药材1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如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H 第一法)。

14.5.2 总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K)。

1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7.0%。

14.7 白附子饮片

14.7.1 炮制

14.7.1.1 生白附子

除去杂质。

14.7.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

同药材。

14.7.1.2 制白附子

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

每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味淡,微有麻舌感。

14.7.1.2.1 鉴别

(1)粉末黄棕色。糊化淀粉粒团块类白色。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针晶长97~136μm,螺纹导管、环纹导管直径9~45μm。

(2)同药材[鉴别](2)。

14.7.2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14.7.3 功能与主治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14.7.4 用法与用量

3~6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14.7.5 注意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14.7.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4.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