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

目录

1 拼音

bá guàn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cupping therap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upp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拔罐疗法:1.书名;2.拔罐治疗疾病的方法。[1]

4 书名·《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为书名[1]。黄宗勗编注[1]。福建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1]

5 拔罐治疗疾病的方法·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cupping therapy)是利用罐内的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造成郁血现象来治疗疾病的方法[2]。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等。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称“角法”或“吸筒”“吸杯”等,现通常多用竹筒、陶瓷或玻璃等制成[2]。通过吸拔而引起局部充血或郁血,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等作用[2]。临床上分火罐法[2]、水罐法[2]、抽气拔罐法[2]、针罐法,药罐法、留罐法、走罐法、挤压罐法等多种。不同的拔罐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如留罐法以祛寒作用为主;闪罐法以驱风作用为主,走罐法以活血通络作用为主。拔罐法与其他疗法配合,能增强其治疗效果,如配合灸法或红外线照射法,能增强其祛寒作用;配合刺络放血法,能增强其排放脓血的作用。拔罐法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数百种疾患。

拔罐疗法目前不但在我围城乡广为普及,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也广泛应用。前苏联称为“郁血疗法。,法国称为“杯术”,日本称为“真空净血法”。

5.1 拔罐疗法的作用

拔罐疗法以杯罐为工具,利用热力或抽气、排气等法排去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皮肤,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使毛细血管扩张,通过机体的调整以通畅气血,宣散邪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5.1.1 负压作用

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时,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机理: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作为良性刺激促进正常功能恢复。

5.1.2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机理: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毒素的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力,增强局部的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

5.1.3 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建立在负压和温热作用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在调节神经系统和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两个方面。

调节神经系统:由于自身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 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

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拔罐能调节微循环,促进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还能加强淋巴循环,活跃淋巴细胞吞噬能力。 拔罐后的自家溶血现象,能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5.2 拔罐法的适应范围

拔罐疗法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又应用于肺痨、内湿等内科病证。如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罐得火气合于内……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现在妇科、伤科也常运用,且与针刺配合应用,是自我保健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拔罐法机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现代多功能罐种的问世,药罐法所选用药液不断增加,以及拔罐与多种疗法的结合运用,拔罐法的适应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常用于临床的病种已多达100多种。

拔罐疗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胃病、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哮喘、月经病、小儿百日咳、网球肘、腰背痛、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痿证、丹毒、乳痈等,尤其适用于小儿患者及畏针者。

1.风湿痹痛:肩关节痛者取肩髑、肩髎、肩内陵、肩贞、月需   俞等,肩背痛者取大杼、风门、肩井、曲垣、天宗等,腰痛者取肾俞、大肠俞、志室、腰阳关等,坐骨神经痛者取环跳、秩边、居髎、风市、阳陵泉、承扶、殷门、承山等。

2.胃病:中脘、梁门、足三里。

3.腹痛:天枢、关元、大横、气海、足三里。

4.消化不良:下脘、大横、气海、足三里。

5.头痛如太阳头痛:取风门、大椎。

6.高血压:曲池、足三里等穴,委中放血;太阳放血,加拔火罐。

7.感冒:大椎、风门、肺俞,也可取膀胱经第一侧线,用走罐法,至皮肤潮红为度。

8.哮喘:定喘、肺俞、天突、膏肓。

9.妇科病:关元、气海、水道、归来、三阴交。

10.网球肘:在局部阿是穴处刺络、拔罐。

11.软组织损伤:用皮肤针在患部重叩,使之微微出血,再加拔火罐。适用于新伤局部血肿明显者及陈伤压痛明显者。

12.目赤肿痛、麦粒肿:取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加拔火罐。

13.痿证:肺俞、脾俞、肝俞、肾俞。上肢痿者加肩髑、曲池;下肢痿者加髀关、足三里,可针罐同治。

14.丹毒:在红肿部位用三棱针散刺或用皮肤针成行叩刺,放出少量血液,针后加拔火罐。

15.乳痈:在溃破处吸拔脓液,适用于痈脓形成阶段。

16.皮肤病:如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可用刺络拔罐法。

5.3 罐的种类

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称“角法”或“吸筒”“吸杯”等,现通常多用竹筒、陶瓷或玻璃等制成[3]

5.3.1 兽角

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在《五十二病方》中早有记载,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也提到角法。

5.3.2 竹罐

竹罐竹筒长6~9厘米,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有30、45、60厘米不等,厚2~3厘米。其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摔碎。缺点是易爆裂漏气,不能看清罐内的瘀血程度。现仍被广泛应用。

5.3.3 陶罐

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展,形同腰鼓,口径大小不一。优点是吸附力大,但笨重,且落地易碎。适用于范围较大的部位,如腰部、臀部。现较少应用。

5.3.4 玻璃罐

玻璃罐用玻璃制成,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家庭可用广口瓶代替。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清楚地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的程度,便于掌握起罐时间。缺点是容易破碎。是目前最常用的拔罐用具。

5.3.5 塑料罐

塑料罐用塑料制成,分大、中、小三型。具有透明的优点,质轻不宜碎。

5.3.6 抽气罐

抽气罐用青、链霉素瓶或类似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滑),保留瓶口橡皮塞,以便在抽气时应用。目前,国外已有特制的橡皮来排气罐(穴位吸引器)和电动抽气罐(经穴电动拔罐治疗仪)。

5.3.7 可调式抽气罐

可调式抽气罐多用塑料制成,内部装有螺旋支柱,下连活塞,旋动螺旋支柱可调节活塞在罐内上下活动,借以调节罐内负压,产生吸拔力量。也可在活塞底部中央装置一磁铁,称“磁压罐”,成为拔罐与磁穴疗法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5.3.8 多功能罐

多功能罐泛指功能较多的罐,常用多功能罐有:

药物多功能罐:罐内有一凹斗,可依需要放入药液或药末、药片,施治时药物徐徐敷布于治疗部位可加强疗效;罐口厚圆,有特殊设计口嘴,附着皮肤不吸肉,尤适用于走罐法治疗疾病,并容易吸着于不易着罐部位,如颈下、腋下等。

磁多功能罐:结构采用弹性橡胶压制而成,罐内顶部有与罐体连为一体的圆形小杯,杯内装有一块特制的永磁体,其北极(N极)端面涂有白色的"经络电位平衡剂"。治疗时吸拔于腧穴部,使罐内的磁体贴聚或浮在腧穴位置上,使负压、磁场和经络电位平衡剂综合发挥作用,有快速止痛、止咳平喘、消炎、镇静、降压、止泻、减肥和强身功效。特点是操作简便,只需用手挤压罐体即可使其吸拔于施术部位。缺点是吸拔力不强。

5.4 吸拔方法

5.4.1 火罐法

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出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其吸拔方法有五种。

(1)投火法用小纸条或棉火点燃后投入罐内,不等其烧完,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即可吸附于皮肤。

(2)闪火法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l~3圈,抽出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即可吸附。此法因罐内无火,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3)贴棉法  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在罐内中上壁,用火点着后,将罐罩于应拔部位即可。

(4)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烧和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被拔部位,上置一块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罐罩上,内产生负压,将罐吸住。

(5)滴酒法用95%乙醇或白酒,滴人罐内l一3滴(切勿过量,以免拔罐时流出烫伤皮肤),沿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住即可。

5.4.2 水罐法

先将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拔在皮肤上,即能吸附。

5.4.3 抽气、排气法

先将青、链霉素瓶磨制成的抽气罐紧扣在施术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出瓶内的空气。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以产生负压,就能吸附。

5.5 临床应用

5.5.1 药罐法

5.5.1.1 煮药罐法

操作法:将内装药物的布袋放入清水中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放入药液内煮15min。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疗部位上。

常用处方:麻黄、艾叶、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药、刘寄奴、乳香、没药各10g。

说明:多用于风湿痛等病症。

5.5.1.2 贮药罐法

操作法:在抽气罐内盛贮适量药液,按抽气罐操作法拔罐。如使用无底青霉素药瓶类抽气罐,可在拔罐后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罐内。也可在玻璃火罐内盛贮适量药液,然后按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

常用药液: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或根据病情配制药液。

说明: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5.5.2 针罐法

操作法:先在选定的穴位施行针刺,达到一定刺激量(或按病情施补泻手法)后留针,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

5.5.3 刺血(刺络)拔罐法

操作法:选治疗部位血络充盈处消毒;用三棱针(或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按病变部位大小、出血量要求、刺血法要求刺破小血管;拔以火罐。

说明:本法可加强刺血法疗效,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

5.5.4 单罐法

操作法: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择适当口径火罐单罐操作。

适应范围: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岗上肌腱炎,可在肩髃处拔罐。

5.5.5 多罐法

操作法: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酌量吸拔数罐。

适应范围: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如某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体表位置成行排列吸拔数罐,称排罐法;如腰肌劳损,可在肾俞、大肠俞、腰眼和疼痛明显部位纵横并列吸拔数罐。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择适当口径火罐单罐操作。

5.5.6 闪罐法

操作法:将罐吸拔后立即取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适应范围:适应于肌肉较松驰,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或局部皮肤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

注意事项:闪罐多采用火罐法,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5.5.7 留罐法(坐罐法)

操作法:拔罐后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15min。

注意事项:罐大吸拔力强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拔罐及肌肤薄弱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起泡损伤皮肤。

5.5.8 走罐法(推罐法、飞罐法)

操作法:选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少许润滑油脂,或在走罐所经皮肤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手握罐底,稍倾斜,使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注意事项:本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处。注意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厚实。操作时可上下左右或循经操作。

5.5.9 起罐法

起罐亦称脱罐。

方法:用一手拿住火罐,另一手将火罐口边缘的皮肤轻轻按下,或将火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

注意事项:不可硬拔,以免损伤皮肤。若起罐太快,易造成空气快速进入罐内,则负压骤减,易使患者产生疼痛。

5.6 拔罐注意事项

使用时应注意选用罐口光滑、大小适宜,拔罐时间不宜过长。

操作要求:一般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肌肉浅薄处吸拔力过大,吸拔时间过久,会使局部皮肤起泡。

初次治疗及体弱、紧张、年老、儿童与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拔罐数目要少;选则卧位并随时注意观察,有问题可及时发现处理。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拔火罐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

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具脱落。

拔罐数目多时,罐具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因罐具间互相挤压而脱落。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瘢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以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本法。

2.高热、抽搐、痉挛者及孕妇的腰骶部、腹部须慎用。

3.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斜倾,避免火焰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过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燃着的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正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

4.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造成损伤。慎用胸背部腧穴。

5.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不超过10毫升为宜。

6.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不宜过近,以免因皮肤被火罐牵拉而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7.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8.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9.拔罐后针刺如有出血,用干棉球拭去。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为正常现象,5~9日可自行消失。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部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泡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傅莉萍 宋伟."拔罐疗法".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